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婉风沉 > 第51章 秋闱风波

第51章 秋闱风波

    八月的京师,秋高气爽,云淡风轻。

    掩映于槐影中的白玉堂,门庭若市,车来人往。

    婉儿整日忙于接待病患,虽忙碌,却也舒心。

    不知不觉,她穿越到大悦王朝已过去了三月。

    在经历过“金器失窃案”、“军饷弊案”、“镇国金佛案”等朝廷大案之后,婉儿可谓声名远播,名噪一时。

    街头巷尾,茶馆酒肆,人们谈论的话题无不与她有关。

    京师乃至各地州府的人们,即使不为看病,也要到白玉堂走一遭,只为一睹婉儿芳容,颇有些像现在人们打卡网红的劲头。

    如此一来,白玉堂的铺面就显得有些局促了。

    有鉴于此,婉儿做出了一个决定:找个宽敞铺面,将白玉堂搬过去。

    近几天,她和周慎行、武断等人没少在京师各处寻觅,却总也找不到合适之地。

    听风吟听说后,也在帮她四处打听寻觅。

    这一日,婉儿正在后厅坐诊时,忽听寺儿在院里高声吆喝:“小姐,听大人派人送帖子来啦。”

    婉儿正在给病人把脉,听到寺儿喊,头也没回,仍专注于病人的脉象。

    寺儿手拿帖子,站在门口等候。

    这是婉儿给众人定下的规矩:在她诊病时,任何人不得打扰她。

    等了一盏茶的功夫,婉儿才诊完病,将病人送出了诊室。

    “拿来吧!”她向站在诊室门口傻笑的寺儿伸出手,嗔责道:“天塌了还是地陷了?给你说多少次了,就是改不掉大呼小叫的毛病!”

    周慎行和武断在一旁看着寺儿,只一个劲儿的偷笑。

    寺儿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将帖子交到婉儿手中:“小姐,听说铺子找到啦。”

    “哦?”婉儿忙拆开帖子看,面上渐露微笑:“嘿嘿,还真让他找到了,约的巳时在贡院对面的连升客栈面谈。”

    周慎行忙接过帖子和武断一起看,二人边看边议论。

    “嘿!还是听大人路子广,连升客栈那铺面好。”

    “是啊,那地方大,只是奇怪那掌柜,怎么放着大好的生意不做了呢?”

    ……

    巳时,婉儿带周慎行和武断来到连升客栈赴约。

    听风吟早等在门口,见婉儿正下马车,便上前去搀。

    他一边搀她,一边低声对她说道:“你瞧对面。”

    说着,他指向贡院方向。

    经他一提醒,婉儿方才注意到贡院门前确实黑压压一片全是人,少说也有三、四百。

    “看来科场出事了。”听风吟默然。

    “你想管?”婉儿的目光从贡院移向听风吟,“我可不想再管这些闲事了。”

    “只怕……”听风吟稍顿了一下,“皇上想让你管。”

    “……”

    稍愣了一下,婉儿对周慎行道:“兄长和武大哥先到连升客栈,我和听大人去去就来。”

    说着,她朝听风吟递了个眼色。

    听风吟会意,笑着和她来到贡院门口,混在人群里想瞧个究竟。

    只见那些平日里温文尔雅的秀才们,此刻情绪激愤,个个面红耳赤。

    他们将偌大的贡院大门围得水泄不通。

    喧哗声、谩骂声汇成一片嗡嗡的声浪,引得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

    此情此景,不禁让婉儿想起了前世的“某考”,当然“某考”是高度公平的,不像这古代的科考,总会存在一些让“沽名钓誉”者有机可乘的漏洞。

    且听学子们的陈词:

    “舞弊!绝对是科场舞弊!”

    “张兄才高八斗,怎会名落孙山?而那姓李的,平日里作的狗屁文章,竟高中桂榜,天理何在?”

    “请主考大人出来给个说法,否则我等今日便不走了!”

    “对!不走了!朝廷开科取士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岂能让阿猫阿狗借机钓取功名?”

    石块砸在贡院紧闭的大门上,发出“砰砰”的闷响。

    维持秩序的兵丁们组成人墙,额头冒汗,勉力阻挡着越来越激动的人群,形势一触即发。

    消息很快便传入紫宸殿。

    天保帝看着京兆尹紧急递上的奏报,眉头紧锁。

    太后刚刚倒台,朝局初定,最需要的便是稳定。

    科举取士乃国朝抡才大典,关乎无数寒门士子的前途和朝廷的声誉,若处理不当,引发大规模骚乱,后果不堪设想。

    他放下奏报,指尖在案几上轻叩片刻,沉声道:“高俭。”

    “奴才在。”御前大太监立刻躬身应道。

    “传周婉儿与听风吟速来见朕,要快,从侧门进来,勿要声张。”

    “是。”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周婉儿与听风吟便已悄然立于殿内。

    皇帝言简意赅,意思却再分明不过。

    “……此事不宜大张旗鼓查办,恐更激化士子情绪,亦恐打草惊蛇,你二人,一明一暗。”

    稍想了想,他又吩咐道:“听风吟,你以北镇抚司协理京畿治安之名,前去弹压场面,稳定人心,并将本次秋闱所有中举试卷与落榜试卷收集起来。

    “周婉儿,”他将目光转向她,“你和听爱卿同去,朕要你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朕一个答案——究竟有无舞弊?”

    “臣等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两人齐声领命。

    婉儿明白皇帝的用意,他想让她揭开“科场舞弊”的盖子。

    在查完“镇国金佛”案之后,她本不想再过问朝堂之事,但一想到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们被人“巧取豪夺”了劳动成果,心里就愤愤想为他们鸣不平。

    只因她也曾是一名莘莘学子,深知读书学习的苦,更明白考试公平对学子们的重要。

    她决心已定,一定要帮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学子追回他们应得的功名。

    此时,周慎行已谈妥了连升客栈收购事宜,只剩搬家了。

    在安排妥当白玉堂搬家之事后,婉儿放手去和听风吟一同查案。

    ……

    贡院侧厅之内,气氛凝重如山。

    几十摞试卷堆满了长长的条案。

    纸墨虽传出淡淡清香,却无人有心境品鉴。

    为了便于开展调查,他们大致分了一下工:

    由听风吟在外间问询几位主考官员和考生。

    周婉儿则在内室负责勘验试卷。

    作为一名医者,婉儿把勘验试卷当成一台手术,可谓细致入微。

    她首先排除了最常见的舞弊方式——替换试卷。

    再看试卷的纸张质地,所勘验的完全一致,并无夹带或特殊标记。

    最后看考生的笔迹,前后虽有些微的差异,却同属一人笔记,可以排除代考。

    经过婉儿仔细的排查,排除了所有可能的作弊和造假情形。

    一切都很正常,并无漏洞,似乎昭示着这次秋闱的结果是无比公平的。

    周婉儿蹙起眉头,心中疑窦丛生。

    “难道学子们情绪失控真的是因为落榜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