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在党校的学习接近尾声。这半年,他系统梳理了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各地同学的交流极大开阔了他的眼界,尤其是对南方特区的认知不再停留在传闻阶段。那位南方同学已然成为他的好友,多次热情邀请他结业后务必去特区考察。
结业前夕,所有学员都接到一项任务:撰写一篇结业论文,主题需与当前经济改革相关,要求有独立见解和可行性。
林凡几乎毫不犹豫地确定了选题:《论技术成果商品化与厂办大集体企业的发展路径》。他结合红星厂技术服务公司从无到有的实践,深入分析了国企如何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价值增值,并在此基础上,大胆提出了厂办集体企业(即“三产公司”)在解决就业、反哺主业、探索混合所有制等方面的可能性和实施建议。
论文写得酣畅淋漓,既有扎实的案例支撑,又有相当的理论高度和前瞻性思考。完稿后,连他自己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和坚定。他知道,这不仅是一篇论文,更是他未来行动的蓝图。
论文获得了指导老师的高度评价,被推荐为优秀论文在结业典礼上交流。结业典礼那天,部委相关领导亲自到场。林凡的发言逻辑清晰、数据详实、观点新颖,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部委领导在总结讲话时,特意点名表扬了林凡等几位学员,称赞他们“立足实践,思考深入,是改革浪潮中急需的实干型人才”,并透露部委正在研究进一步推动企业改革的新政策,届时需要大量像他们这样的新鲜血液去落实。
林凡载誉而归,心中充满了干一番事业的豪情。然而,刚回到红星厂,还没来得及和李厂长细谈,就被厂里和院里的一些变化拖住了脚步。
首先是他一手创办的技术服务公司。虽然他定期遥控指挥,但毕竟离开了半年。韩春明开拓业务是一把好手,这半年接了不少单子,但管理上就有些粗放,财务流程、物料管理都出现了一些小漏洞。小王性格稳重却不够果决,压不住有些骄躁的老员工。公司表面繁荣,内里却已滋生了一些懒散和浪费的苗头。
林凡回来的第一天,就扎进公司,连续几天查账目、看流程、找谈话,雷厉风行地处理了几起虚报冒领和物料损耗异常的事件,重新强调了规章制度,迅速刹住了歪风。韩春明和小王都挨了批,但也心服口服,公司风气为之一肃。
还没等他喘口气,四合院里的麻烦也找上门了。
这天傍晚,林凡刚回到四合院,三大爷阎阜贵就鬼鬼祟祟地凑了过来。
“林凡,回来了?学习顺利?”阎阜贵推了推眼镜,脸上堆着笑。
“顺利,谢谢三大爷关心。”林凡点点头,知道他有话要说。
“顺利就好,顺利就好。”阎阜贵搓着手,压低声音,“那个……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您说。”
“是这么回事,”阎阜贵凑得更近,“你不在这些日子,许大茂可没闲着,老往秦淮茹家跑。我瞧着,他好像撺掇着秦淮茹,想让她家棒梗进你那公司呢!”
林凡眉头微皱。棒梗?那个偷鸡摸狗、被贾张氏惯坏的小子?让他进公司,简直是颗老鼠屎。
“秦淮茹自己也找过我两次,”阎阜贵继续说,“哭哭啼啼地说家里多困难,棒梗没工作要学坏了,求你看在邻居份上拉一把。我看她是真让许大茂忽悠动了,也觉得这是个好门路。”
正说着,中院传来贾张氏尖厉的叫骂声和棒梗不耐烦的顶嘴声,中间还夹杂着秦淮茹低低的哭泣声。不用看,又是一场日常闹剧。
林凡冷笑一声。许大茂这点伎俩,无非是想塞个麻烦进来,给他添堵。而秦淮茹,则是病急乱投医。
“三大爷,谢谢您告诉我这些。”林凡对阎阜贵说,“公司招人有规章制度,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这件事我心里有数了。”
打发走阎阜贵,林凡正准备回屋,许大茂却像是闻着味似的,从月亮门那边转了出来,一脸谄笑。
“哎呦,林哥!您可回来了!可想死我了!”许大茂快步上前,“学习辛苦了吧?晚上我那儿弄了点好菜,给您接风?”
“不必了,吃过了。”林凡淡淡地看着他,“大茂,我不在这些天,你挺关心秦淮茹家啊?”
许大茂脸上的笑容一僵,随即干笑道:“瞧您说的,都是邻居,互相帮衬嘛。我看秦寡妇家确实困难,棒梗那孩子……哎,就是没个正经工作给引上路。我就想着,林哥您公司现在搞得那么好,能不能……”
“不能。”林凡直接打断他,目光锐利,“许大茂,我警告过你,安分点。我的公司怎么用人,有我自己的规矩,轮不到你来做人情。你再敢在后面撺掇些有的没的,别怪我不讲情面。”
许大茂被林凡的眼神和语气吓得一哆嗦,连忙摆手:“不敢不敢!林哥您别误会,我就是……就是随口一说,随口一说……”说完,灰溜溜地跑了。
处理完这些鸡零狗碎,林凡才得以安静下来。他意识到,即使离开了半年,四合院还是那个四合院,禽兽们依然在为自己的蝇头小利算计不休。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必须尽快走出去的决心,这个院子,终究格局太小。
第二天,林凡去找李厂长汇报学习情况。李厂长见到他格外高兴,尤其是听到部委领导的表扬后,更是满脸红光。
“好!好啊!林凡!你这次可是给咱们红星厂长了大脸了!”李厂长用力拍着林凡的肩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厂里一大堆事等着你呢!”
寒暄过后,李厂长神色一正,从抽屉里拿出一份红头文件,递给林凡,语气变得兴奋而又忐忑:
“小林,你回来的正好!看看这个,刚刚下达的!”
林凡接过文件,只见标题是《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注:实际文件为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此处为小说情节需要略作提前)。
他快速浏览着,文件中“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等字眼格外醒目。
李厂长指着其中一段,手指都有些颤抖:“小林,你看这里说的‘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经济责任制’,你看我们厂能不能……能不能从这里开始,真正干点什么?”
林凡抬起头,看着李厂长激动而又有些茫然的眼神,他知道,时代的列车,终于轰隆隆地开到了他们的面前。
他目光锐利,指向文件中的另一条条款,语气坚定地说:“厂长,或许我们可以从这里开始——正式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就从我们的技术服务公司开始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