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 第235章 必要的牺牲

第235章 必要的牺牲

    巴黎的暮色透过费迪南·比松私宅起居室的高大窗棂,将他和访客的阴影拉得老长。

    壁炉里的火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室内愈发凝重的寒意。

    公立学校新教材总编纂官费迪南·比松,此刻正背对着壁炉,面色因激动而泛红。

    他手中紧紧攥着一份《里昂进步报》,报纸头版赫然印着醒目的标题:

    「《合唱团》震撼里昂——艺术成为教育世俗化最有力的武器」

    “查尔斯,你看看!好好看看!‘推动教育世俗化最强有力的文艺作品’!这是里昂那边的评价!

    不是我们巴黎沙龙里的自吹自擂!你现在还认为莱昂纳尔·索雷尔只是一个‘暴得大名’、无足轻重的年轻人吗?”

    费迪南·比松将报纸推到小学总督学查尔斯·德布朗面前。

    查尔斯·德布朗并没有去拿那份报纸,只是慵懒地靠在舒适的皮质扶手椅里,嘴角挂着嘲弄的笑容。

    他缓缓开口:“亲爱的费迪南,放松些。一份外省报纸的过誉之词,不必为它这么失态。

    巴黎的报纸,昨天还在为莎拉·伯恩哈特的绯闻争得头破血流,今天就能把她捧为法兰西的明珠。

    舆论的风向,从来都是如此廉价而善变。”

    费迪南·比松绕过茶几,几乎站到了德布朗面前:“这不仅仅是舆论!这是影响力!是实实在在的民意!

    《合唱团》在法兰西喜剧院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它让成千上万的市民开始理解甚至支持教育脱离教权!

    艺术的力量,有时比议会里十次演讲都管用!”

    查尔斯·德布朗终于稍稍坐直了身子:“或许吧。艺术总有它微不足道的感染力……

    但费迪南,你难道就是为了那个叫索雷尔的小伙子,特地把我叫到这里来的?”

    费迪南·比松深吸一口气,盯着对方的眼睛:“我收到了一些风声,查尔斯,很不好的风声。

    关于那场‘三篇入选《法语读本》’的闹剧,有人告诉我,是‘贝林’和‘阿歇特’在背后搞的鬼!

    而且,他们得到了某些‘暗示’和‘默许’下……

    起居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寂,只有壁炉火焰的燃烧声格外清晰。

    查尔斯·德布朗忽然笑了起来,然后他摊开双手,无辜又委屈:“费迪南,我亲爱的朋友,你这话真是让我伤心。

    我们共事多年,都是为了共和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你怎么会相信这种毫无根据的揣测?

    ‘贝林’和‘阿歇特’是商业机构,他们的行为自然有他们的商业逻辑。

    我,一个公职人员,怎么可能去‘指使’他们?”

    费迪南·比松没有被糊弄过去,而是继续逼问:“商业逻辑?他们的商业逻辑就是不惜毁掉一个原则上支持我们事业的天才作家,只为了扫清障碍?

    查尔斯,别把我当傻瓜!《两个孩子的法国旅行》是‘贝林’的摇钱树,他们指望它垄断未来几十年的教材市场!

    而有些委员拿莱昂纳尔做文章,威胁到了这个计划,不是吗?”

    查尔斯·德布朗脸上的笑容渐渐冷却,他不再否认,也不再伪装,语气近乎漠然:“费迪南,你太理想主义了。

    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沙龙里的高谈阔论。它是一场战争,需要资源,需要弹药,需要同盟军。

    ‘贝林’和‘阿歇特’能提供我们所需的很多东西——庞大的发行网络、成熟的印刷能力、以及……嗯……必要的资金支持。

    而他们想要的回报,很简单,仅仅是让他们那本确实‘符合共和国精神’的《两个孩子的法国旅行》得到它应得的地位。

    这是一场公平的交易。”

    费迪南·比松痛心疾首:“用一个人的前途和名誉做交易?如果这件事泄露出去,查尔斯!你想想后果!

    莱昂纳尔知道以后,会怎么看待共和国?怎么看待费里部长——哦,现在应该叫他总理了——领导的改革?

    这会让我们蒙羞!让共和国蒙羞!”

    查尔斯·德布朗无所谓地站了起来,他甚至悠闲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装。

    他走到费迪南·比松身边,伸手拍了拍这位理想主义者的肩膀。

    他的声音变得低沉:“我亲爱的费迪南,你总是把‘名誉’、‘理想’这些词挂在嘴边。

    这很可贵,真的。但你要明白,推动历史前进的,从来不只是光芒万丈的理想,更有现实的利益和必要的牺牲。”

    查尔斯·德布朗一边说着,一边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巴黎渐渐开始变得辉煌的灯火:“莱昂纳尔·索雷尔?

    他或许有才华,或许有影响力。但说到底,他只是一个作家,一件工具。工具好用,自然要善用;

    工具如果可能伤到手,或者妨碍了更重要的工程,那么谨慎地‘处理’一下,又有什么错呢?

    共和国需要的是听话的笔,而不是自行其事的刺。”

    他转过身,脸上的表情近乎悲天悯人:“至于蒙羞?哦,费迪南,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只要我们成功了,彻底将教育从教会手中剥离,建立了统一的、世俗的共和国学校体系。

    谁还会记得过程中一两个微不足道的牺牲品?人们只会歌颂费里总理,歌颂我们的远见和魄力。

    而像索雷尔这样的年轻人,巴黎每年都会冒出好几个,大多数最终不过昙花一现。

    为了一个不确定的‘天才’,去冒险得罪我们最重要的商业盟友,打乱筹划多年、关乎数百万法郎收益的大计……

    这才是真正的不明智,真正的不负责任!”

    他走回比松面前,语气斩钉截铁:“《两个孩子的法国旅行》必须成为核心,这是大局。

    任何阻拦者,无论是谁,都必须让路。如果莱昂纳尔识时务,或许还能在读本的边角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他不识趣……”

    查尔斯·德布朗耸了耸肩,没有再说下去,只是耸了耸肩。

    过了一会儿,他才总结道:“个人的得失,在国家的伟大事业面前,渺小如尘芥。这个道理,我希望你能明白。

    我们不是在搞文学沙龙,我们是在塑造法兰西的未来!”

    说完,查尔斯·德布朗拿起放在椅背上的外套和帽子,微微颔首,准备告辞。

    离开前,费迪南·比松叫住了他:“等等,费里总理知道这件事吗?还是说,这件事是他……”

    查尔斯·德布朗笑了笑:“这种小事,他怎么会管?好了,我希望《法语读本》能尽快定下来。

    你也许应该给罗昂施加一点压力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