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 第三百零一章 口诛笔伐,舍车保帅

第三百零一章 口诛笔伐,舍车保帅

    毓庆银行逼得秀才上吊了!

    太子不还钱,闹出了人命!

    秀才们抬着棺材,一路哭到圣人庙!

    ……

    各种传言一下子就在京城里传开了,甚至连一些茶馆里,都有人绘声绘色地讲这事儿。

    都察院这边,此时更是闹成了一团!

    “各位同僚,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现在,毓庆银行逼出了人命!”

    “而且,还是逼死了一个秀才!”

    “天理昭昭啊,天理昭昭!”

    “难道就因为对方是太子,我们就一声不吭吗?”

    “那我们当御史还有什么用?那我们读书又是为了什么?”

    “我不管大家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是一定要上书的,我要讨一个公道!”

    监察御史赵有志语气坚定,更有一种舍生取义,豁出去了的模样!

    他这么一说,立马有人大声应和:“虽千万人吾往矣!赵兄,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们愿意和赵兄共赴国难!”

    “对,我们愿意和赵兄一起上书!”

    “走,写奏折去!”

    ……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有人大声提议道:“我们礼部不但要各自上书,还要请总宪大人牵头,整个都察院一起上奏!”

    这个提议,瞬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他们单独上书虽然也有作用,但是哪里比得上整个都察院一起上书?

    这一旦上书,那基本上是碰到谁谁倒霉啊!

    毕竟,这可是整个都察院哪!

    赵有志看着四周慷慨激昂的同僚,大手一挥道:“走,我们一起去找总宪大人!”

    此时,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廷敬,正在自己的值房里琢磨着这件毓庆银行逼死人的事儿。

    他心里很是清楚,毓庆银行虽然是太子开的,但是毓庆银行里面的钱,是被乾熙帝给用了。

    乾熙帝这次之所以能够如此风风光光的在热河行宫办万寿节,全靠毓庆银行。

    现在毓庆银行还不起银子,还不是因为户部和内务府还不起银子吗?

    太子拖延时间,也是没办法。

    但是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他们都察院不出面好像也不行了。

    就算他陈廷敬想要压制,他也压制不住。

    不过这件事儿,他得提前向乾熙帝禀报。

    要不然的话,乾熙帝该怀疑他的忠心了。

    正想着,就见自己的贴身仆从陈二着急忙慌地跑了进来。

    “老爷,不好了!赵有志大人带了一帮御史过来找您,说是请求都察院一起上书陛下,严惩毓庆银行。”

    “给死者一个交代!”

    “奴才觉得这事儿有点不对劲,就赶紧给大人您来禀报!”

    陈二一边说,一边擦汗,一副累坏了的模样。

    陈廷敬当然看得出来陈二是在表功,但他汇报的内容确实让他心里一惊。

    这么多的御史一起跑过来,要求整个都察院一起联名上书,这不是明摆着把他往火坑里推吗?

    左都御史管不住下属上书,这很正常。

    毕竟每一个御史,都有单独给皇帝上书的权利。

    可是,一旦出现整个都察院一起上书的场景,皇帝难免会起疑心。

    而他这个左都御史,自然就是首当其冲,第一个被问责。

    可是,对自己的属下避而不见也不行。要真是那样,那他陈廷敬的威信,就会一落千丈。

    被下属逼得落荒而逃,这等的名声,让他没有办法主持都察院,也没办法在衙门里混。

    所以在镇定了一下心神之后,陈廷敬就朝着陈二道:“行了,这件事儿我知道了。”

    “你忙你的去吧。”

    陈二看着镇定自若的陈廷敬,心里暗自佩服:老爷不愧是老爷,面对这种局面,还能够如此的冷静。

    反正他的信儿已经报到了,至于陈廷敬如何的处理,和他都没有关系。

    所以听陈廷敬如此说,他朝着陈廷敬一抱拳,赶紧退下了。

    也就在陈二出门的时候,赵有志等人就已经急匆匆的来到了陈廷敬的房门口。

    “总宪大人,下属都有要事求见。”赵有志既然挑头,自然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他也不愿意让自己这些合作伙伴,觉得自己一见陈廷敬就心虚,所以他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陈廷敬朝着赵有志看了一眼,心说自己还真是看走眼了。

    这个赵有志平日里不声不响,却没想到,他居然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就是不知道,他身后站着的到底是什么人。

    陈廷敬一向不愿意参与太子和众位皇子的争斗,所以他有些事情,那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看破不说破。

    这次也一样。

    听到赵有志如此说,他沉稳地问道:“诸位大人有什么事?”

    “总宪大人,一个叫冯黎川的秀才,因为还不上债主的钱,被逼得上吊了。”

    赵有志说到这里,痛心疾首道:“可他是真的没钱还这些债吗?”

    “不是!冯黎川他实际上有钱!”

    “他在毓庆银行存了五十两银子。”

    “只要能把这些钱取出来,他就能把债务还上不说,还能舒舒服服地过自己的日子。”

    “可是,明明是他自己的钱,他却取不出来。”

    “毓庆银行采用各种拖延的手段,就是不让冯黎川取钱。”

    “走投无路的冯黎川,这才被逼上了绝路。”

    说到这里,赵有志的眼睛都红了。

    虽然没有哭出来,却饱含深情的道:“他的同窗们气愤不过,想要告状。”

    “可他们都知道毓庆银行的身后,是一座大大的靠山。”

    “光是去告状,根本就告不赢。”

    “所以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抬着冯黎川的棺材,一路哭到孔庙!”

    “您说说,这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赵有志的话音刚落,又有人站出来说:“总宪大人,我们是朝廷的御史,我们要为朝廷负责。”

    “我们要为冯黎川讨回公道,我们更应该仗义执言。”

    “因为毓庆银行的靠山太大,所以我们想请整个都察院联名上书,请大人批准。”

    听着那人的提议,陈廷敬差点没有一脚将说话的人踢死!

    整个都察院联名上书,你他娘的以为这是闹着玩的吗?真要联名启奏,那我这个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至于你们,你们倒是无所谓,一个个屁事儿都没有。

    咋的,你们是想来个我陈廷敬头大我先死吗!

    不过这种话,陈廷敬只能在自己脑子里过一遍,却并不能说出口。

    如果说出来,他这个左都御史,那就是胆小怕事,怕担责任,不敢担当,会被下属看不起,这对于他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他淡淡的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正是我们都察院的职责之所在。”

    “诸位大人愿意挺身而出,主持正义,我非常佩服。”

    陈廷敬这话一出,让那些原本气势汹汹的御史们,脸色顿时好看了不少。

    虽然他们知道,陈廷敬应该不会如此轻易的答应他们,但是陈廷敬能在口头上肯定他们的行为,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胜利。

    于是,他们一个个用一种诚恳的目光看着陈廷敬。

    陈廷敬接着道:“不过有些事情,讲究过犹不及!”

    “如果咱们一起上书,很有可能被人攻击成为朋党。”

    “到那个时候,咱们本来是有理的一方,反而会落得处处受制,这可不划算。”

    “我觉得,大家要上书,可以分别上书。”

    “这样既能够显示我们都察院的众位同僚,都有一颗济世救民之心,更能够彰显我们心底无私。”

    “更能够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这方面做文章。”

    陈廷敬的话说得冠冕堂皇,而他后面的顾虑,很多人也都懂。

    所以听他这么一说,也有人忍不住点头。

    不过站在一边,想要逼迫陈廷敬带头上书的赵有志,心里却是暗骂不已。

    这个陈廷敬,真是又油又滑,你不愿意得罪太子就直说,扯这些干什么?

    你以为你这么一说,就能掩盖你不愿意得罪太子的心思吗?

    想到这儿,立马接话道:“陈大人说的实在是太好了,那我们就各自上书。”

    “不过总宪大人,您是我们都察院的总宪,您的上书,更能够引起陛下的重视。”

    “请问,在这件事情上,您准备上书吗?”

    赵有志这样问,一下子将陈廷敬逼到了墙角。

    他本来想糊弄过去,然后自己什么也不做。

    可现在被赵有志这么一问,他知道自己躲不过去了,只好说道:“仗义执言,并不是你们这些年轻人能做,我们这些老朽,也一样当仁不让!”

    赵有志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当下朝着陈廷敬行礼道:“多谢总宪大人。”

    “有您的支持,我们更有信心为匡扶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将赵有志等人劝走,陈廷敬第一时间就来到了皇宫,将这件事情给乾熙帝进行了汇报。

    实际上,乾熙帝早就得到消息了。

    不论是步军统领衙门还是顺天府,都有他的眼线,这等事根本就瞒不住他。

    听到陈廷敬的禀报之后,只是淡淡地说道:“陈爱卿有心了,这件事儿朕知道了。”

    说完,挥手就示意陈廷敬退下。

    陈廷敬一看乾熙帝这反应,心里顿时有些明了。

    看来这次,乾熙帝并不准备保毓庆银行。

    莫非乾熙帝是想舍军保帅,把毓庆银行给丢出去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