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文豪1983 > 第15章 卡门的投降

第15章 卡门的投降

    马尔克斯虽然不知道余切和沃森的奇妙关系,却知道,余切是一个执着的人。

    “他有这个国家的一些传统美德,帮过他的,他愿意百倍还给别人;欺侮过他的,他会记在心里,总有一天报复回来。”

    马尔克斯这样评价余切。

    在中国的日子,马尔克斯醉心于考察和写作。步入晚年,历经癌症和老年痴呆的打击,他不再是一个“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而转向于成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

    他的文字变得越来越朴实,故事也不再极端的荒谬。但他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还是很充沛。

    前往中国首都的路上,马尔克斯和卡门一路上都在一起。

    两人有许多深入的交谈。

    离开长江时,马尔克斯在江面上投掷了一颗石头,看着江面上荡起的波纹,然后道:“我曾在马格达莱纳河投掷过一颗鹅卵石,我看着河上面的波纹消失殆尽,就像现在长江一样。”

    “这些河上的波纹消失了吗?消失了。”

    “但这一颗石头并没有来过吗?它曾经来过。”

    马格达莱纳河是马尔克斯家乡的一条河。在世界的无数河流中,这条河的长度、水量、流域面积都不值一提,但它是哥伦比亚几千万人的母亲河。

    它在世界中出名,则是因为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在生命的最后三个月,沿着马格达莱纳河旅行,其中有一段恰好是马尔克斯的家乡安拉卡拉卡,马尔克斯多次提起这条河,他自己也来到这条河十多次。

    当玻利瓦尔解放南美,势如破竹时,马格达莱纳河注目着玻利瓦尔的伟业,当玻利瓦尔沦落为丧家之犬时,玻利瓦尔就是踩着这条河岸的烂泥巴路进镇。

    “伟大的马格达莱纳河,小小的玻利瓦尔;伟大的长江,小小的马尔克斯和余切。”

    马尔克斯情不自禁感慨:“在马格达莱纳河,在长江的江面上,历史上有多少英雄曾把他们的一生投掷到江水中,可江水从来没有变过。”

    “尽管如此,我们这些小石头也没有白来过。”

    在《迷宫中的将军》中,马尔克斯也准备再一次写上哥伦比亚的母亲河。

    BBC纪录片中,一开篇就提到了万县惨案,这是余切强行要求的;马尔克斯也受到了启发,他希望能在这个世界中,更多的留下他自己的痕迹。

    就像那些扔出去的石头一样。他不想白来一趟。

    卡门在旁边洗耳恭听,想知道马尔克斯要怎么“没有白来”。

    谁知道,马尔克斯却又开始回忆了。

    “五年前,我刚拿到诺贝尔文学奖……我认为我的人生大难临头了,以后不再能作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作家。”

    “因为名誉和追捧,会让人迷失。你看看略萨自从回去秘鲁做了国会议员,他便醉心于真正的权势,对那些纸张上的文字创作,略萨就不再有什么兴趣了。”

    这件事情,卡门当然知道。

    所以在卡门所组建的文学帝国里面,余切的地位才越来越重要。因为马尔克斯失去了创造力,而略萨干脆不再是一个作家。

    但余切也不能说非常纯粹。

    卡门可惜道:“余切是一个经济学家,其实他也不务正业。而且他现在非常有钱了,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动力来创作。”

    “我们这次和余切谈论起他的版权,他一定锱铢必较,一分钱也不会让给我们。”

    “是你,不是我,也不是我们。”

    “好吧!”

    面对马尔克斯的责难,卡门不敢反驳他。

    至于余切是否会变?马尔克斯对此不置可否,他也有些担心这件事情。

    抵达中国首都后,马尔克斯听说余切和沃森的事情后,放下了自己的担心。

    “余切仍然是那个人。”

    ——

    经历了数月的旅行之后,由卡门作为代表,马尔克斯正式把他旗下的版权授予给中国大陆这边。

    在马尔克斯的要求下,版权价格相当低廉,全部版权谈下来,不到百万美金,为期二十年,一笔买断。一批港地商人和东南亚喜好文学的富商,参与了进来,余切一分钱没出,马尔克斯得知余切的老婆以后可能做生意,特许余切一家将来也能出版他的。

    余切则担保,马尔克斯死之后,他那两个没什么特长的孩子,仍然能拿到中国这边的版税。

    这对马尔克斯来说很重要。目前,马尔克斯的一家人都围绕着他吃饭,他的弟弟是“马尔克斯博物馆”的馆长,他老婆也做过传媒生意,他的两个儿子将来在各种父亲作品的改编影视剧中担任编剧。

    市面上流行的盗版要被淘汰了,中国的魔幻(拉美)现实主义有了根。

    消息传出后,文坛到处喜气洋洋。

    盗版一个诺奖作家的书,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现在能圆满解决了,自然很好。

    马尔克斯既然到了京城,余切自然要陪同他旅游,到处参访。

    迎接马尔克斯的接待团很豪华,除了余切之外,还有社院的副院长钱忠书——他才刚从手术台上下来不久。

    还有不懂西语,却硬要来介绍中国文坛成就的王濛。

    京城是国内文坛的大本营,时下恐怕有近一半的作家都常住在京城。马尔克斯住在鼓楼大街一处翻新后的四合院内,这是余切买下的闲置房子,一直都没有给人住过。

    许多作家以为这是马尔克斯临时买的地方,都来拜访马尔克斯,给他整得很烦,在房子的门口挂了一幅照片上写着:

    “这里禁止谈论马尔克斯。”

    于是,作家们不敢谈论马尔克斯,只好迂回的谈论《百年孤独》、谈论《一场预先张扬的谋杀案》……作家管谟业从老家赶过来,特地瞻仰马尔克斯的样貌,赞扬他“是一个美男子”,并向他询问“略萨是不是更帅?”

    马尔克斯没想到还有这种神人,他烦不胜烦,最后在上面写着,“这里没有马尔克斯,他已经死了。”

    这下终于没有人来找马尔克斯了。

    随后,钱忠书和王濛都回去搞自己的工作,只剩下了余切陪同着马尔克斯,还有西班牙大妈卡门。

    两人来余切家里面,见到了陈小旭和张俪,他们先是很惊讶,然后都非常高兴。

    马尔克斯说:“你已经彻底成为一个作家了,男人就该这么做。”

    卡门则恍然大悟,怪不得余切对稿酬要求那么高。原来是他也要开始养很多人了。

    “唉,这都是你们这些作家自找的!”卡门偷偷对马尔克斯道。“女人花钱是很多的,无论花多少钱都不满足,她们不知道那些钱都是作家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

    马尔克斯偶然得知,余切的钱都以各种形式,存在了国内外的账户上,许多钱转变成了贵金属和固定资产。

    还有相当一部分捐出去了。

    实际上在生活中,家中的日常花销都是余切的两个老婆来供养。即便怀了孩子,张俪仍然赞同余切为乡村教育捐钱。

    陈小旭也默默捐了一些钱。

    马尔克斯就更高兴了:“他有两个芭莎一样的女人,她们都有女人中越来越难得的美德——对丈夫的母性。我应该告诉芭莎这件事情。”

    然后,在离开中国前,马尔克斯希望撮合余切和卡门重归于好。

    这是他一直想要做的。

    实际上,由马尔克斯等人率领的拉美文学帝国如今正在衰落,这里面有了太多的政治避难精英、中产作家、以及美国或是西班牙国籍的虚假“拉美作家”。

    作家甚至都不在母国,这些人写的当然很难有影响力。

    玻利瓦尔为什么结局凄惨呢?

    就是因为他的事业被人背刺了,没有找到可信的接任者。结果在活着的时候见到自己事业崩塌。

    马尔克斯先是劝说余切来做这个接任者:在略萨和我都离去后,你实质上是这笔文学遗产的继承人。我们的人并不算多,但也有两三百人,遍布世界各地。

    这些人上至国会议员,前总统侄女,下至报刊记者,他们都可以为你说话,宣传你的观点,就像是你当年面临智利的通牒时一样。

    在有些时候,也许是你的救命法宝。

    当然了,你的事业高度,也代表我们第三世界作家的事业高度。否则没有人会听你的。

    余切在明面上,对这件事情表现出来的兴趣不大。

    只要卡门一天还在做“文学女教皇”的美梦,她就永远不可能和余切再回到那种亲密关系。

    马尔克斯又转而劝说卡门:别做梦了,投降吧。

    “我知道你一直担心拉美文学风暴就这样消亡,可它一定会消亡下去。这和作家无关,而是拉美这个地方只有这个样子,它无法长期的在世界文学中占据中心地位。”

    “所以,我不知道余切以后会怎么样,但我们所缔造的文学超级帝国一定会消亡。”

    “你要认识到这一点。”

    这是马尔克斯第一次向卡门提到她和余切之间的矛盾。

    卡门有一些慌乱,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这地方有魔力,难道马尔克斯来中国后,也像詹姆斯沃森一样有二心了吗?

    如果马尔克斯也背刺了,这个文学帝国连苟延残喘也做不到了,就要彻底完蛋了。

    卡门只能憋出一句话:“加博,你对我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能想到的意思,我希望你能和余切和解。我已经受够了夹在中间做和事佬,我认为你们没有认清楚彼此的地位。”

    “余切还很年轻,他是不可替代的。”

    卡门很激动:“你这些话,是要求我服软吗?我为了你的出版,从巴塞罗那来到遥远的中国,我还学会了一些汉语……中国不是一个能立刻赚到钱的国家,我所做的是你将来的财富!”

    “当你糊涂了,什么也不记得了,你还能够从那时候富裕起来的中国人那里拿到版税——我甚至希望你能搭上余切这个地头蛇的船!我卑微的请求他为你的来翻译,你为什么这么对我?”

    “够了!”马尔克斯也说了余切同样的话,“我曾经受过你的恩惠,但至少现在,你清楚的知道我不是因为你才受到中国人欢迎的。”

    他拿出最近的报纸。

    这上面虽然写的中文,可常常有马尔克斯的肖像。因为他写下的,在这些年于中国培养起了一大堆虚空的徒子徒孙。

    这些莫名其妙来认亲的中国“魔幻现实主义”门徒们,马尔克斯并不在乎,可他觉得可能对余切有用处。

    想想看,余切成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诠释人,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反转的事情了。

    “你应该向余切道歉,将他至少看做和你齐平的人。”

    面对真正的魔幻现实主义大帝,卡门不敢造次。她只是不理解为啥老马能做到这种地步?

    “去年,你提名了余切的诺贝尔文学奖;今年,你又一次这么做。”

    “你把你的版权贱卖给了余切,还有他的同胞,只因为你相信他虚无缥缈的承诺……”

    马尔克斯道:“这怎么能是虚无缥缈?如果我被暗杀了,世界上还有人愿意为我说话,那个人就是余切了。”

    卡门说:“余切也会变!他不会像以前那样冒风险了。”

    这让马尔克斯想到这个文学帝国起家的时候,当时大家都十分友爱。

    曾经卡门是进步的象征,代表一种平民的力量。那个时候第三世界国家作家的处境非常不好,卡门冒着被枪杀的风险,给第三世界国家的作家们版税和基本薪资,让他们脱离了饥不果腹的日子。

    结果现在二十年过去,卡门的公司反倒成为落后象征。

    余切会变吗?

    基于来中国首都后,对詹姆斯沃森的了解,马尔克斯认为余切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

    因为沃森这种恶人,余切也肯为他写,可见余切一直是靠得住的。

    他甩给卡门《乡村教师》和《朝闻道》两篇。

    “这里面有你想要找到的答案。”

    不知道是马尔克斯太过坚决,还是卡门想通了。

    在马尔克斯一行人离开京城时,卡门花钱在中国的报纸上公开对余切道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