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心灵种子 > 第18章 再见,大一

第18章 再见,大一

    六月的北京,暑气初显。宿舍楼里回荡着行李箱轮子滚过地面的嘈杂声,夹杂着告别的呼喊和相约假期的承诺。我默默地将最后一件衣服塞进行李箱,拉上拉链,这个动作为一年的时光画上了句号。

    “真不敢相信,一年就这么过去了。”赵暖暖环顾着已经搬空大半的宿舍,语气里满是不舍。她要去参加一个暑期舞蹈集训,行李箱里塞满了练功服。

    沈雨薇细心地在床头贴好防尘罩:“我报了雅思班,希望下学期能申请交换。”她的声音依然轻柔,但目光里多了份坚定。

    周琪最是利落,她已经收拾妥当,正挨个给我们发她老家的奶糖:“说好了啊,下学期谁都不许换宿舍!”

    我点点头,心里涌起一阵酸涩的暖流。一年前,我们还是四个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如今却成了彼此最熟悉的存在。

    送走室友们,我独自回到空荡荡的宿舍。阳光透过干净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里见证过我们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夜晚,也回荡过我们的欢声笑语。

    “感觉如何?”弗洛伊德老师的身影出现在窗边,一如既往的沉稳。

    “像是在梦里。”我轻声说,“还记得一年前我刚到这里的时候吗?什么都不懂,连统计课都学不会。”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曾经觉得天大的困难——统计公式、实验失败、社团竞争、异地恋的摩擦——都成了让我成长的阶梯。

    我打开手机,翻看这一年的照片:军训时晒得黝黑的脸庞,在图书馆熬夜复习时拍的搞怪自拍,辩论赛获奖后的集体合影,和方舟在清华园散步的背影......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故事。

    最后一晚,我约了陈浩在心理学部的实验室见面。我们合作的Stroop效应实验已经完成了数据分析,正在撰写论文。

    “这部分讨论可以再深入一些,”陈浩指着屏幕上的文字,“我们可以把结果和最近的前额叶功能研究联系起来。”

    我点点头,补充了几个参考文献。经过一年的磨合,我们的合作已经相当默契。

    整理完实验器材,陈浩突然说:“下学期我打算申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关于什么?”

    “梦境的情绪调节功能。”他推了推眼镜,“我觉得你之前的发现很有价值——压力会通过特定的梦境意象表达。如果我们能进一步研究......”

    我们站在深夜的实验室里,讨论着未来的研究计划,直到楼管阿姨来催我们离开。

    回宿舍的路上,我给方舟发了条语音:“我明天早上的高铁。”

    他很快回复:“我知道。我在出站口等你。”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的心安定下来。

    躺在床上,我回想这一年的点点滴滴。从对心理学一无所知,到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害怕与人交流,到能在辩论场上侃侃而谈;从依赖父母的高中生,到能够独立安排自己生活的大学生。

    “你成长了很多,小今。”弗洛伊德老师的声音在黑暗中格外清晰。

    “是因为有您在。”我真诚地说。

    “不,”他温和地反驳,“我只是一个引路人。真正迈出每一步的,是你自己。”

    第二天清晨,我拖着行李箱走出宿舍楼。回头望去,这栋红色的建筑在晨光中静静矗立,它见证了我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

    在高铁上,我打开日记本,写下给大一的话:

    亲爱的林夕今:

    这一年,你学会了在挫折中站起,在迷茫中寻找方向。

    你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成长。

    感谢那个在图书馆初遇《梦的解析》的自己,

    感谢那个在统计课上没有放弃的自己,

    感谢那个在辩论场上勇敢发声的自己。

    大二,要继续加油。

    合上日记本,我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风景。列车正在驶向我的家乡,也正在驶向一个全新的开始。

    弗洛伊德老师坐在对面的座位上,目光悠远:“知道吗?看着你这一年的成长,让我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探索。”

    “您也会迷茫吗?”

    “当然,”他微微一笑,“每个探索者都会。重要的是不停止前行。”

    手机震动,是宿舍群的消息。赵暖暖发来了舞蹈集训的照片,沈雨薇分享了雅思备考资料,周琪则在问我们什么时候视频聊天。

    我看着这些消息,忍不住笑了。虽然我们各奔东西,但心还紧紧相连。

    列车广播响起:“各位旅客,列车即将到达......”

    我收起日记本,整理好行李。大一结束了,但我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带着这一年的收获与成长,我已经准备好迎接更多的挑战。

    而我知道,无论前方有什么在等待,我都不会孤单。因为有弗洛伊德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支持,更有那个越来越强大的自己。

    再见,大一。谢谢你带给我的所有酸甜苦辣。

    你好,未来。我已经准备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