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心灵种子 > 第9章 统计学的“噩梦”与方舟的救援

第9章 统计学的“噩梦”与方舟的救援

    心理学导论课带来的思想盛宴很快就被现实的冷水浇醒。当《心理统计学》的课本发下来时,我看着满书的公式和符号,感觉像是拿到了一本天书。

    “概率分布、假设检验、方差分析……”我喃喃念着目录,胃里一阵发紧。

    弗洛伊德老师飘到我肩后,看着课本上那些复杂的数学表达式,难得地陷入了沉默。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谨慎地评价:“这似乎……比我那个时代需要的数学工具要复杂得多。”

    第一堂统计课是在一个闷热的下午。讲台上的年轻讲师语速飞快,白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划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公式。

    “记住,t检验的公式是这样的……”他在黑板上写下长长的一串符号,“而F检验的适用条件则是……”

    我努力跟上老师的节奏,但那些希腊字母和数学符号像是活了过来,在纸上跳舞,就是不肯乖乖进入我的脑子。周围的同学们或专注记录,或频频点头,只有我一个人像个局外人,完全迷失在这片数字的丛林里。

    下课时,我感觉头晕目眩,笔记本上只零星记了几个根本看不懂的公式。

    “完了,”我绝望地对弗洛伊德老师说,“我可能要成为心理学系第一个因为统计课挂科而退学的人了。”

    那天晚上,我在自习室对着习题集苦战。一道关于“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的题目让我彻底崩溃。我烦躁地扔下笔,把脸埋进臂弯里。

    “小今,”弗洛伊德老师的声音温和地响起,“也许你需要换个角度思考。统计学不是你的敌人,而是帮助你看清真相的工具。”

    “可是我连工具都拿不起来。”我闷闷地说。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起,是方舟的视频请求。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通了。

    屏幕那端,方舟戴着那副熟悉的黑框眼镜,背景是清华图书馆的自习区。

    “怎么了?”他一眼就看出我的沮丧,“统计课遇到麻烦了?”

    我长长地叹了口气,把摄像头对准摊开的习题集:“这根本不是心理学,这是高等数学。我完全看不懂。”

    方舟凑近屏幕看了看题目,突然笑了:“就这个?很简单啊。”

    “对你来说当然简单!”我忍不住提高了音量,“你可是物理系的!”

    “别急,”他依然笑着,“把题目拍清楚发给我,我教你。”

    十分钟后,方舟发回了一张写满详解的草稿图。不同于老师的抽象讲解,他用最直白的语言解释了每个步骤的原理。

    “你看,这里为什么要用z分数?因为它能帮你把不同的数据统一到同一个标准下比较,就像把不同的货币换算成美元一样。”

    我盯着他的解释,那些原本僵硬的公式突然变得生动起来。

    “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所以你是在建立一个比较的标准?”

    “没错!”方舟的声音带着鼓励,“统计学就是在混乱的数据中建立秩序的工具。你不是在学数学,你是在学一种思维方式。”

    在方舟的远程辅导下,我渐渐摸到了门道。每天晚上九点,我们都会准时视频,他成了我专属的统计课家教。

    “今天老师讲了方差分析,我觉得我懂了,但做题还是不会。”有一次我向他抱怨。

    方舟想了想,突然问:“你们心理学是不是经常要比较不同实验组的结果?”

    “对啊。”

    “那就把方差分析想象成一个裁判,”他打了个生动的比方,“这个裁判要判断几个组的差异到底是真的存在,还是只是偶然误差。F值就是裁判的判断依据。”

    这个比喻让我茅塞顿开。原来那些冷冰冰的公式背后,都对应着实际的研究需求。

    弗洛伊德老师对这一幕颇感有趣:“很有意思。在我的年代,我们依靠的是临床观察和直觉。而现在,你们用数学来验证直觉。”

    “因为科学需要证据,而统计学提供了衡量证据的工具,对吗?”我一边整理笔记一边回答。

    期中考试前一周,我几乎每天都和方舟视频到深夜。他不仅教我解题,更重要的是,他帮我建立起了对统计学的信心。

    “记住,你不是在对付数学,”考试前一晚,他在视频里对我说,“你是在学习如何用数据讲好一个关于心灵的故事。”

    考试那天,我走进考场时手心还在出汗。但当试卷发下来,看到那些熟悉的题型时,我的心突然安定下来。

    读题、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整个过程出乎意料的流畅。交卷时,我甚至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成绩公布的那天,我紧张地打开教务系统。当看到“92分”的成绩时,我几乎从椅子上跳起来。

    “弗老师!我做到了!”我兴奋地转向身旁。

    弗洛伊德老师微笑着点头:“你克服了对未知的恐惧,这是很重要的成长。”

    我迫不及待地给方舟发了消息:“统计期中考试,92分!”

    他的回复很快来了:“我就知道你可以。不过别忘了请我吃饭。”

    那天晚上,我独自在校园里散步。秋夜的风已经带着凉意,但我心里却暖洋洋的。路灯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看着那个影子,突然意识到什么。

    “弗老师,我好像明白为什么心理学需要统计学了。”

    “哦?”

    “因为人的心灵太过复杂,仅凭个案和直觉很容易产生偏见。而统计学,就像一盏灯,帮助我们照亮那些隐藏在个体差异背后的普遍规律。”

    弗洛伊德老师飘在我身边,月光透过他半透明的身影洒在地上。

    “很好的领悟,小今。在我的时代,我们点燃雪茄,在诊室里探寻个体的心灵奥秘;在你们的时代,你们点亮数据,在实验室中揭示群体的心理规律。方法在变,但探索的初心不变。”

    我点点头,掏出手机给方舟发了条消息:“谢谢你,不仅教会我统计,更让我理解了它的意义。”

    他的回复很简单:“因为你值得。”

    看着这五个字,我忽然觉得,也许统计学并没有那么可怕。在这个探索心灵奥秘的旅程中,它只是我需要跨越的众多障碍之一。而我很庆幸,在这个跨越的过程中,我不是独自一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