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世子稳重点 > 第九百四十二章 请缨领军

第九百四十二章 请缨领军

    皇帝的思维是要超于普通人的。

    军队缺少主帅,普通人的思维是从朝廷的将领中仔细筛选,谨慎任命。

    但皇帝的思维却是,这次出征缺少主帅,那么下次出征同样也会缺少主帅,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

    赵孝骞思考主帅人选的同时,心中马上冒出一个念头。

    大宋重文轻武,积弊已久,要改变目前的现状,不能只体现在对武将和士卒的待遇上,还要做更多。

    比如,开办大宋版的黄埔军校。

    从现在开始,就要搜集囤积主帅人才了,如果搜集不到,那么就主动培养主帅人才。

    军校的名字不一定太现代,可以叫某某讲武堂什么的,名字是其次,主要是里面要分出严格细致的科系。

    比如步军科,水师科,火器科,战术科,侦查科等等。

    当然,更要设立战略指挥科,这是专门为培养主帅人才而设的。

    未来大宋还会发起很多场战争,赵孝骞要征服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只能通过战争的方式解决,唯有充足的军事指挥人才,才能保证未来的战争需求。

    赵孝骞越想越觉得正确,正要召枢密使许将来见,跟他好好聊聊这事儿,郑春和却进殿禀奏,殿前司都指挥使种建中宫门外求见。

    赵孝骞一怔,然后立马明白了种建中的来意。

    听说朝廷要出征灭西夏,这些曾经跟随他的将领们都坐不住了。

    灭国是盖世之功,但凡稍有进取心的将领,谁不眼红?更何况如今大宋的军事突飞猛进,胜负几乎是毫无悬念,泼天的功劳唾手可得,谁不抢谁傻子。

    赵孝骞敢肯定,不仅是种建中,包括戍卫皇宫的老丈人狄谘,陈守,还有远在幽州戍边的宗泽,折可适等将领,听到朝廷出征西夏的消息后,都会主动请战,请求领军出征。

    种建中应该是最先得到消息,自然是第一个来请战的。

    赵孝骞迟疑了半晌,还是决定召见种建中。

    种建中觐见未穿甲胄,更不敢佩戴兵器,而是穿着武官朝服,进殿后规规矩矩行礼。

    赵孝骞哈哈一笑,招手道:“老种来得巧,正好到饭点了,朕都怀疑你是不是故意来蹭饭的……”

    “坐下,老郑,传膳吧,今日分量大一点,老种是武将,可日食三斗,朕招待他吃一顿,可别吃个三分饱,说出去朕都没面子。”

    种建中老脸一热,低声道:“官家,臣不是来蹭饭的,真是赶巧了。”

    “既然正好饭点来了,朕还供不起你这顿饭?敞开了吃,当年在拒马河大营时,你没少蹭朕的好东西……”

    说着赵孝骞脸颊抽了抽,回忆起了当年:“朕记得当年拒马河大营外,有一个民间自发形成的小集市,每逢初一十五,便有当地的村民去集市上卖山货。”

    “朕当时身边的禁军指挥陈守,看中了一名村民卖的两只鹿茸,这玩意儿可是大补啊,结果刚付了钱就被你看到了,你二话不说抢了就跑,那两只鹿茸进了你的嘴,陈守昂藏七尺大汉,差点哭出来……”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道:“陈守现在还记得这事儿呢,提起你就没一句好话。”

    种建中老脸微红,忍不住辩解道:“官家恕罪,东西确实是臣抢的,但它不是臣吃的,后来被折可适那狗杂碎抢去了,东西入了他的狗嘴。”

    赵孝骞冷笑:“折可适如今远在幽州戍边,死无对证的事,你爱咋说都成。”

    种建中面不改色地道:“真是折可适吃了,臣可以拿折家的祖宗牌位发誓。”

    “……你半夜睡觉时最好睁一只眼,小心折家祖宗从地里冒出来掏你裆。”

    “臣杀气重,鬼魅不敢近身,不怕!”

    二人相视大笑,仿佛又回到了当初驻守拒马河时的艰苦却快乐的岁月。

    种建中突然喟叹道:“幸好官家坐上了这龙椅,若是功败垂成,我等这些忠心追随官家的老弟兄,怕是没一个好下场。”

    赵孝骞也叹道:“幸好当初是你带领燕云兵马飞驰回京,给了朕充足的底气,否则这位置朕真不一定坐得上去。”

    “臣不敢居功,就算没有燕云兵马,臣相信官家也定有惊无险,官家天命在身,这龙椅除了您,没人能坐得上,谁若不信邪非要坐上去,谁必折福折寿,死无全尸,呵呵,比如赵佶……”

    赵孝骞瞥了他一眼,暗暗叹气。

    武将就是武将,说话是真的一点都不遮拦,赵佶的死也是能议论的么?换了个多疑的皇帝,这会儿种建中已被拉进黑名单了。

    也就是种建中命好,摊上他这么好的皇帝,又是多年的老交情,不跟他计较。

    郑春和带领几名宫人端了饭菜进来,果然如赵孝骞吩咐的,今日的御膳分量特别大。

    整只的炖鸡,婴儿拳头大小的红烧肉,烤得金黄滴油的整只羊腿……

    赵孝骞割了一小块烤羊腿肉塞进嘴里,边吃边道:“你就别客气了,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都是老弟兄伙儿,不必在乎礼数。”

    种建中吃宫宴的机会委实不多,当初赵孝骞登基后大宴功臣,后来零零散散进宫跟赵孝骞议事,顺便也蹭过两顿,可种建中一直很局促,手脚放不开,生怕什么动作不对,犯了宫里的忌讳。

    赵孝骞也是怕他紧张,于是索性盘起一条腿,掰下一只鸡腿徒手抓着送进嘴里,吃得满嘴滴油,吃相十分难看。

    官家都打了样儿,种建中当即也就不客气了,毫无顾忌的大口吃喝起来。

    “大白天的咱就别喝酒了,简单吃饱肚子就成,待会儿还要聊正事呢。”赵孝骞嘴里塞满食物含含糊糊地道。

    种建中终于想起了什么,正要开口说话,赵孝骞指了指他:“闭嘴,先吃,吃饱了再聊。”

    君臣二人一顿狼吞虎咽,旁边侍候的郑春和看得老脸一阵阵抽搐。

    官家仁义心善,故意展现难看的吃相,就是为了照顾种建中的心情,这样的官家实在是千古难遇啊。

    二人很快吃完,赵孝骞挑了挑眉:“朕知道你饭量不小,说实话,吃饱了没?再给你上几道硬菜?”

    种建中摇头,抚着肚皮打了个饱嗝儿。

    好了,啥都不必说了,这个饱嗝儿已经给了赵孝骞答案。

    郑春和带领宫人撤去了残羹剩菜,又给二人奉上茶水,君臣做到福宁殿的偏阁里,这才聊起了正事。

    种建中起身抱拳道:“听说官家欲兴师灭夏,臣不才,愿为主帅领军出征,若事不成,臣愿以死谢罪!”

    赵孝骞叹了口气,道:“你呢,本来是合适的主帅人选,可你是殿前司都指挥使,你若走了,汴京皇城谁来戍守?”

    种建中急道:“殿前司拱卫皇城安危,可官家如今君临天下,举国安定,内外宵小不敢造次,皇城国都稳如泰山,不可能出事。”

    “臣领军灭夏,才能发挥臣的才能和本事,为官家立下战功,臣请战出征,请官家成全!”

    赵孝骞眼中闪过莫测的光芒,缓缓道:“此次是与辽国联军灭夏,你若为帅,如何处之?”

    种建中显然进宫之前已有过思量,闻言毫不犹豫地道:“臣若为帅,最大限度歼灭西夏军的同时,也会分出一支兵马,提防戒备辽军。”

    “灭夏之战毫无悬念,但终究是两国联军,而且宋辽两国貌合神离,臣担心辽军会从中作梗,制造事端,故而,臣会重点提防辽军的举动,绝不给他们可乘之机。”

    “还有就是,灭掉西夏后,关于如何瓜分西夏的疆土,人口,财产,如何处置西夏国主和皇族宗亲以及各部落首领,等等诸多事宜,只消官家示下,臣一定遵办,不打丝毫折扣。”

    种建中说完后,赵孝骞不由朝他投去欣赏的一瞥。

    不愧是世上为数不多的主帅人选,种建中的战略眼光和高度,比普通的将领深远多了。

    无论战前,战后,政治,军事等诸多事宜,未开战之前,他已全盘考虑在内。

    这就是“帅”与“将”的区别。

    真正的帅才,考虑问题是非常全面的,不仅是战略战术,同时也要考虑政治和盟军等等。

    而普通的将领,眼里只有某一场战斗的胜利,除此之外根本懒得想太多。

    赵孝骞本来是不大愿意让种建中领军出征的,毕竟汴京国都的安危交给他才放心。

    可种建中这一番对答,很合赵孝骞的心意,此刻也禁不住动摇了。

    “老种,此次与辽军联盟,共灭西夏,说是‘联盟’,其实是各打各的主意,说是‘瓜分’,但西夏灭后,辽军一定会制造事端,在疆土和人口财产等分配上,与我宋军发生冲突。”

    “到了那时,你不必客气,只管狠揍,莫给大宋丢脸。”

    种建中闻言赫然睁大了眼睛,立马明白了赵孝骞的意思。

    果然,今日进宫来对了!这不,主帅到手了!

    种建中激动得当即双膝跪拜,兴奋地道:“臣谢官家信任,臣必不辱使命,率我堂堂王师为官家开疆拓土,将西夏纳入我大宋版图!”

    赵孝骞嗤地一声:“你这胃口咋比朕还大呢?说好了两国瓜分西夏,你一点汤汤水水都不给辽国留,他们不得跟你拼命呀?”

    “如今大宋国库空虚,灭西夏一战勉强可支应,但跟辽国全面开战,国库还差点底气,所以与辽国联手也好,冲突也好,其中的分寸你自己拿捏。”

    “若是与辽军发生冲突,狠揍一顿后见好就收,别特么真给朕捅破天了,明白了吗?”

    “是!臣明白了,狠揍辽军!”

    赵孝骞一怔:“你特么是不是没搞清楚重点?重点是狠揍辽军吗?重点是‘见好就收’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