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帆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主屏左侧的红色预警框仍在闪烁。他没有立刻操作,而是调出系统日志,确认权限策略已全面生效。屏幕右上角的盾形标识稳定亮着,所有终端访问路径清晰可查。
“能源转债的事过去了。”他说,声音不高,但足够让整个交易室听见,“现在看眼前。”
话音刚落,张远的工作站弹出一条独立提示:**上证50成分股估值异动——中国联通进入高危区间**。
陈帆转头望去。张远没说话,只是将模型输出界面投到主屏。图表显示,该股市盈率处于近五年98%分位,换手率却连续三天下滑,同时北向资金持仓比例出现阶梯式回落。
“这是你自己搭的模型?”陈帆问。
“三因子组合。”张远点头,“估值、流动性、主力行为。权重按历史波动贡献度分配,回测做了两周,但还没正式接入系统。”
李阳皱眉:“没回测支撑的信号不能当真。而且前两天才出了事,我们不能再凭一个人的判断压仓。”
“我不是要压仓。”张远语气平稳,“只是建议启动评估流程。如果数据没问题,至少该列入观察名单。”
周婷已经打开风控面板,查看当前持仓中联通的占比。“账户里有十二万市值,不算大仓位,但也不是小数目。”她顿了顿,“按新规,任何调仓都得走决策流程。”
陈帆起身走到张远身后,盯着他的原始代码窗口。“你这个主力减仓指标,用的是大单净流出天数累计?”
“对,结合了盘口挂单厚度衰减率。”张远快速调出参数设置页,“过去三天,三千手以上卖出委托占比从37%升到61%,而买盘最大挂单量下降42%。”
陈帆不语,切换到Level-2数据源。实时盘口显示,最近十分钟内,五档卖盘共出现七次瞬间堆积后撤单的情况,节奏异常一致。
“不是散户。”他低声说。
“也不像机构正常调仓。”周婷补充,“这种手法更接近主动压价。”
李阳仍持保留态度:“可市场情绪并没转空,板块轮动也没明显迹象。单靠几个技术点就清仓,风险不小。”
“那就投票。”陈帆坐回主位,“是否对联通启动减仓流程,同意的举手。”
周婷举起手。张远迟疑了一瞬,也抬起了手臂。
李阳最终没有反对:“我不否决,但要求全程拆单执行,每笔不超过两千股,间隔不低于五分钟。”
“可以。”周婷立即在风控模块中设定指令序列,“自动执行,避免人为干扰。”
系统开始减持。第一笔两千股以当日均价成交,股价微跌0.3%。随后几笔陆续完成,整体影响被控制在合理范围。
“接下来等结果。”陈帆看向张远,“你的模型需要一个验证期。三天,如果走势继续恶化,说明它有用;如果反弹,我们就复盘错在哪。”
张远没应声,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重新跑了一遍参数校验。他发现昨天晚上有一条数据源延迟,导致换手率计算偏差了0.7个百分点。他立刻修正,并标注了版本更新记录。
第二天开盘,联通低开1.2%,盘中一度跌破年线。团队紧盯盘面,无人发言。
第三天午后,公司公告季度用户增长不及预期,股价跳水。收盘时跌幅达7.2%,创下近两年单日最大跌幅。
“避开了。”李阳看着账户曲线松了口气,“要是还拿着,下周财报出来恐怕得再砸十五个点。”
没人庆祝。陈帆调出双模型对照报告,让周婷的情绪指数和李阳的技术面模块回溯过去五天的信号状态。两个系统均未发出买入或持有建议,虽未预警下跌,但也未给出错误指引。
“至少没拖后腿。”李阳承认,“张远这个模型,确实抓到了些别人没注意的东西。”
当晚周会,陈帆在系统后台新建了一个模块入口,命名为“蓝筹估值监控”,并将张远的三因子模型设为默认算法。模块权限开放至核心组,数据更新频率设为每十分钟一次。
“从下周开始,试行‘模型轮值制’。”陈帆宣布,“每个月第一个交易周,由不同成员主导策略方向。张远是第一个。”
“我?”张远愣了一下。
“你做的模型,你最清楚边界在哪里。”陈帆看着他,“轮值期间,你负责每日晨会推演,提出至少一项可执行预案。当然,决策还是集体定。”
周婷当场起草《模型责任书》模板,规定所有独立预警必须附带逻辑文档、参数说明和最小回测周期记录。文件上传内网时,她特意加上了数字签名功能,确保每次提交都能追溯到具体负责人。
李阳提出疑问:“万一某个人的模型连续出错呢?会不会影响整体节奏?”
“所以要有轮替。”陈帆答,“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准,但多个视角轮流主导,反而能避开盲区。而且——”他顿了顿,“我们现在不怕犯错,怕的是不敢试。”
会议结束前,张远主动申请增加一项任务:将三因子模型扩展至全部上证50成分股,建立批量扫描机制。他承诺三天内完成初版。
“别急。”周婷提醒,“先把你现有的文档补全。责任书第一条就是‘可追溯’。”
“我知道。”张远点头,“我已经在写了。”
散会后,其他人陆续离开,只有陈帆和张远留下。服务器风扇轻响,屏幕上还在滚动今日操作归因分析。
“其实我昨晚改过两次参数。”张远忽然开口,“第一次是因为数据延迟,第二次是发现权重分配在极端行情下会失衡。我没来得及报备。”
陈帆看了他一眼:“现在说了就行。以后改动,哪怕再小,也要记进日志。不是信不过你,是制度要立得住。”
“明白。”张远打开新文档,在标题写下:“三因子模型v1.2_修订记录”,然后逐条录入变更内容。
陈帆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原有的“信息、权限、责任”下方,添上一行字:**能力必须匹配责任**。
他圈住“能力”二字,画线连接至“责任”,中间标注“验证→授权→轮值”。
回到座位时,系统弹出提示:**蓝筹估值监控模块初始化完成,首批47只股票扫描中……**
进度条缓慢推进。当扫描到第38只时,模型再次亮起黄灯:中国石化估值偏高,流动性趋弱,主力持仓松动。
张远注意到这个信号,没有立即说话,而是先调出原始数据流,核对采样时间戳是否同步。
陈帆瞥了一眼警报框,转头看向张远。
张远点点头,打开录音文档,开始口述第一条正式预警记录:“编号MD-076-A,标的:中国石化,触发条件:三因子综合评分≥85,建议纳入观察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