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降龙 > 第六十八章 背石 担山

第六十八章 背石 担山

    眼看着要到了镇子上,这才将石头放下,到了镇上买齐了东西,背在身上,然后扛着石头上山。

    这一来一往几十里的路,他走走停停。

    等他回到山上的时候,正好碰到了一清道人,那道人见到他背着一块石头上了山,也是一愣。

    “你背这块石头做什么?”

    “修行。”

    今日背负百斤,过几天再加点,逐渐加重,待到能他背负数千斤巨石都能来往如飞的时候,那轻身之法便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修炼到最后是不是可以担山赶月?

    王慎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反正试一试也没有什么坏处。

    “修行?”只是片刻一清便明白了王慎的用意。

    “道长,烧鸡。”王慎放下石头之后将一只烧鸡递给了一清道人,随后转身进了道观。

    “还真是痴迷啊!”他望着王慎的背影若有所思。

    进了道观之后,王慎稍作休息便开始研读道经,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先是反复的阅读,实在读不明白就做好标记,趁着一清道长闲暇的时候就去请教他。

    经过这些日子的接触,他发现一清道人要么呆在大殿之中对着三清神像打坐,要么就是藏在自己的屋子里不知道在研究些什么,或者四处溜达一下,似乎不怎么修行的样子。

    当王慎再次拿着一本道经找到了坐在台阶上望着天空发呆的一清道人请教的时候。

    一清道人拍了拍一旁的石阶示意王慎坐下,然后又抬手指了指天上的晚霞。

    “看看,美不美?”

    “嗯,美。道长这个“七蕤玉龠闭两扉”是什么意思?”王慎拿出一本道经放在一清道长面前,用手指着其中一句经文。

    “阿慎,你就听不懂我话里的意思吗,天色很美,那坐下来看一看,让自己放松一下,不要一天从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之外都是修行。弓老是紧绷着会断的。”

    “嗯,好,我看,你先跟我说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我,你,啊......”

    看着一清道长愤而离去的身影,王慎满脸的疑惑。

    “我刚才说错了什么吗?”

    嘭,一清道猛地将门一摔,转头瞥了一眼外面。

    “那么努力,显得我很废啊!”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慎仍旧是每日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就是修行、读书,照例是每隔一两天下山一趟给一清道长买烧鸡。

    “又一个疯子。”一清道长看着每日疯狂修行的王慎。

    这一日王慎又准备下山,背上那块石头,觉得似乎轻了些,于是便找了一块更重山石背着下山而去。

    来到了最近的镇子上。来到了熟悉的摊位。

    “客官,您来了,还是三只烧鸡?”

    “这次再加两只烧鹅。”

    “好嘞。”那店家十分麻利的给王慎准备好了吃食包裹了起来。

    拿好了食物正准备离开,突然听到有人在谈论一件事情,他放慢了脚步。

    “不是已经请禅林寺的高僧去村里看过了吗?”

    “的确是有高僧去过,可我最近老是做恶梦,心神不宁。这两天村子里又死了两个人。”

    “怎么回事,禅林寺的高僧也没办法吗?”

    “那高僧说他们被鬼怪吸走了阳气,吓散了神魂,难以救治了。”

    一听到有鬼怪王慎可就来了兴致。自己识海之中那部古书可是沉寂了些时日了,可惜已经被禅林思的和尚处理掉了。

    “店家他们刚才说的鬼怪的事情可是在这附近?”

    “对,就在不远处的一个村子里。”

    “什么样的鬼怪?”

    “也说不清楚,只是听说有人夜里看到有一个人影在村子里逛游,从那之后村子里的人就开始陆续的出意外,轻则倒在床上说胡话,重的已经丢了性命。”

    王慎问清楚了那村子之后将烧鸡和烧鸭绑好,来到山脚下背着山石进了云澜山,沿着崎岖的小道一路疾行。

    山路弯弯绕绕,曲曲折折,一路向上,王慎的速度却并未减少半分,运起飞蝉之法,带起一阵风,所过之处荒草晃动,枝叶摇摆。

    当他回到一清观的时候,罕见的看到一清道人在院子里修行练拳。

    “道长,烧鸡来了,另外我还买了两只烧鹅。”

    “好,休息一会做饭去。”

    “道长,你这打的什么拳?”王慎看着一清道长施展的拳法,寻思着是什么玄妙的拳术,炼筋骨还是炼脏腑?

    “胡拳。”

    “虎拳,象形拳,看着也不像猛虎啊?”

    “什么猛虎,胡乱打的拳。”一清道人白了王慎一眼。

    “这老头!”

    他发现一清道长最近事是越来越多了,比如今天居然说烧鸡不够润。

    “给他惯得毛病!”

    吃饭的时候,王慎提到了在镇子上的听闻。

    “道长,山下一个村子里有鬼怪,你先前是不是去过那里?”王慎说出了那个村子的名字。

    “不曾去过。”

    嗯?王慎记得在数日前的南陵府外,那个村子里的人提到过云澜山中,难不成这云澜山中还有其它的道观。

    “不过我倒是觉得那鬼怪多半没被降伏。”

    “为何,禅林寺的高僧已经去过了。”

    “高僧?若真是高僧,又岂会连个离魂之症都救不过来?

    禅林寺一众僧人也就是净慧和尚的修为勉强当地起高僧这两个字,可是他应该不会轻易下山。”

    没被降服,听到一清道长这番说辞王慎立时动了心思。

    “怎么想去看一看是什么妖怪?”

    “不瞒道长,我有这个想法,降妖伏魔乃是我辈本分。”

    “啊,你这一脸正气,道貌岸然的样子真的好像一个人啊!”一清道长慨然道。

    “谁呀?”王慎下意识问道。

    “想去就去,凡事小心为上。打不过就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明白。”老道这一套的理论深得王慎道认同。

    “道长,你可有什么降妖伏魔的经验传授与我吗?”

    “降妖伏魔有诸般方法,符箓、术法、神通你却一样都不会,只能走武夫的那一套,以真炁、气血斩杀鬼怪。

    其实想要伏魔与临阵杀敌道理颇有相通之处,若能知己知彼,自然是最好不过。若是知道那妖魔鬼怪的跟脚便能猜到他所擅长的术法手段。

    水中精怪多擅长御水之法;山中精怪或是怪力,或是土遁,或可操纵草木;幽冥鬼物多擅长伤人神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