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宗族想吃绝户?嫡女单开百年族谱 > 第237章 时间是剂良药

第237章 时间是剂良药

    想到那天的落荒而逃,时君棠觉得没有面子,但这般近距离的凝视,特别是这张脸实在有种一眼万年的美,让她思绪无法集中。

    见棠儿怔望着自己出神,章洵微感讶异,他知道自己这副皮相很让女子喜欢,自来到京都后,他一个身影都能让闺中姑娘们看得目不转睛。

    那会时勇调侃时,他只觉得荒唐,更不喜那些掺杂着窥探与企图的注视,他章洵,岂是她们可以轻易觊觎的。

    至少棠儿从未用这样的目光看过他。

    现在看来,他对棠儿的认识还是太少了。

    “棠儿,”章洵唇角牵起一抹极淡的笑弧,轻声道,“我这张脸你若喜欢,你想看多久都可以。”

    “好。”时君棠应下,下一刻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灵台迅速清明:“不必要,又不是没看过。”

    “那你方才看得这么入迷?”

    时君棠假意轻咳了几声以掩饰窘态:“你不也在看我吗?”

    章洵凑近她,温柔地道:“那我们再看一会儿?”

    时君棠骇然,立刻朝旁挪开半臂距离:“不用。”

    章洵瞬息便坐近,再次将距离抹平:“你还没回答我方才的问题呢,你可有事瞒着我?”

    当然有,这世间除了初生婴孩,谁人心中没有几件不欲人知的隐秘,时君棠道:“想知道?那凭你本事去查。”

    “我希望棠儿能亲口告诉我,要不然,会伤我的心。”章洵轻叹一声。

    “时间是剂良药,慢慢会愈合。困了。”时君棠说着,起身离开。

    她可赌不起,万一输了,几百条人命呢。

    时勇从廊柱后冒了出来,幽幽地道:“公子,论排位,在族长心里,你好像在最后啊。”

    “人心莫测,像棠儿这样不管去哪,我都能放心一些。”章洵眸中漾开温软笑意,唇角噙着藏不住的喜爱。

    时勇:“......”当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对了,你去打听一下,如今世家公子间盛行哪些养颜方子,都给我备一份。”章洵忽然吩咐。

    时勇愣了下:“公子要这些做什么?”自小到大,公子身上除了书卷墨香,连润肤的膏脂都用得极简,这般讲究倒是头一遭。

    “瞧你,这一身糙的。”章洵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走吧。”

    时勇看着自己这一身有点脏的劲装:“公子嫌弃我?”

    此后两日,时君棠就在家里听着明琅和明轩,明泽三人这大半年来随商队历练的见闻。

    让她欣慰的是,三人确实学了不少的东西,见识广了,不管是举止,讲话,还是气质上都有了不少的飞跃,是个小大人了。

    时君棠夸奖了他们。

    “长姐,我们明年还想跟着商队出去。”时明轩眼睛亮晶晶的,“比闷在家里有趣多了。”

    “如果你们能像章洵兄长那般早早中了秀才,我便同意你们出去游历。”时君棠望着三张稚气未脱的脸庞,他们性子确实沉静许多,心下宽慰。

    一听像章洵堂兄那样,三小只瞬间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从小到大,爹娘就拿章洵兄长来做他们的榜样,可他们根本就没这样的天赋啊。

    时君棠见状莞尔,缓声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腹中若无诗书打底,纵使走遍九州,也只是走马观花。书中的道理,是你们将来在外安身立命的盘缠。”

    “可那些圣贤书实在是读不懂怎么办啊?”

    “是啊,长姐,从小到大,那些章句我都记不住。”

    “我也是,长姐。”时明琅亦道:“我看见书就头疼。”

    看着三张小脸上如出一辙的厌学神情,时君棠闭闭目,认了,睁开眼时笑着说:“这天底下的学问,确实不是学了就能装进脑子里的。很多学问不是在纸上。”

    时明琅眼睛一亮,问道:“那是在哪里?”

    见三人都竖起耳朵,时君棠道:“读书,在于洞察万物。四书五经是根基,明理知义就行。读《茶经》,便去看看茶农培土栽种,读《九章算术》,就去账房看看账房先生运筹盘算,读《绣谱》,就去织房观摩娘子们分纱理线。这样喜欢吗?”

    “喜欢。”三人点点头,他们不喜欢在屋里读书。

    “人已经在外面等了,还不快去?”

    “走罗。”

    看着三小只雀跃离开,时君棠额头一抽,脸上瞬间没了精神,他们嫡出这一脉,一个个都没什么大志气啊。

    小枣在旁道:“族长也太惯着公子们了,公子们本就不好学,如此一来,准没了读书的心情。”

    “是啊。”火儿附和:“我听夫子们说,读书就是关起来闷头读,这样才能进步得快。”

    “他们不是垂髫幼童,是十一岁的少年了,要真是读书的料,我也不会让他们跟着商队远行。”时君棠轻揉眉心:“不说明琅,明轩和明泽都是五岁开蒙,这会指不定字都没认全。”

    小枣和火儿互望了眼,倒也是。

    “再者,我也不是读书的料。我都做不到的事,就不要求他们了。”时君棠深知道读书读不懂的痛苦,她年少时做生意没有人不夸她的,唯独在读书上总不得门径。

    正说着,巴朵进来,递上帛书:“族长,查到了,七叔公和九叔公要争族长之位,上面这两名庶出的子弟是他们的底气。”

    “时明良,时明辰?”时君棠对这两个名字有些印象:“进士出身,两年前外放知州。虽都是贫瘠之地,却也是正五品。”

    “太子那边调令已下达,估计年前便会召回京都任职。”巴朵道。

    时君棠冷看着帛书上的名字,这两个人都是她堂兄,年纪比她要大上六七年,早已成家立业,一旦受到太子重用,在太子一党的支持下,确实有能力来和她争一争。

    “这庶出一脉确实挺努力的,再看我那两位叔叔,真是不能比啊。”时君棠不得不感叹,祖上出了时镜这样厉害的先祖,百年过去了,怎么就没再出一位呢。

    “族长,公子他们还小,长大后必成大器。”

    时君棠浅笑:“是啊。他们还小呢,未来的变化,没有人能预料到。巴朵。”低声吩咐了几句。

    巴朵讶异:“族长,当真要这么做吗?”

    时君棠颔首:“去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