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水浒:从风雪山神庙开始 > 第 54 章 终得相见

第 54 章 终得相见

    次日天光大亮,赵叹起身退房,来到了紫石街。

    他走到武大郎家门前,抬手叩响了门环。

    “啪,啪,啪。”

    门内立刻就有了动静,门板“吱呀”一声从里面被拉开。

    武大郎早已穿戴整齐,急切地站在门后,看样子是一夜没睡好,就等着他来。

    “赵兄弟,你可算来了!”

    “武大哥,走吧。”赵叹言简意赅。

    两人一前一后,匆匆朝着城门方向走去。天还早,街上没什么人,只有几家早点铺子冒着热气。

    武大郎人虽然矮,腿也短,但此刻思弟心切,步子迈得又快又急,几乎是一路小跑,赵叹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着。

    “赵兄弟,俺家二郎……他现在过得好不好?”武大郎气喘吁吁地问。

    赵叹看着他那副样子,心里觉得有些滑稽,回道:“好,怎么不好。二哥现在手底下管着几百号人,吃香的喝辣的,威风得很。”

    他没有明说武松是干什么的,只捡了些好听的说。

    武大郎一听这话,激动地两眼放光:“管着几百号人?二郎他……他是从军了?当了军官?”

    在他这样的小老百姓看来,能管几百号人的,除了官府的军爷,还能是干什么的?

    赵叹哈哈一笑,没有直接回答:“武大哥莫急,等见到了二哥,让他自己跟你说吧!”

    话间,两人已经出了城门。又走了差不多半个多时辰,总算是到了七八里外那家僻静的小酒馆。

    一进门,赵叹就看见武松正坐在角落里的一张桌子旁。他面前摆着一壶酒,两碟小菜,花生米和一盘酱牛肉。武松正自斟自饮。

    “二哥!”赵叹喊了一声。

    武松猛地回头,先是看到了赵叹,脸上刚要露出笑容,紧接着他就看见了跟在赵叹身后,那个熟悉又矮小的身影。

    他猛地站起身:“大哥!”

    “二子!”

    武大郎看着眼前这个虎背熊腰,英姿勃发的兄弟,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武松冲到跟前,看着比自己矮了一大截的哥哥,膝盖一弯,半蹲下来,张开双臂,将武大郎紧紧抱在怀里。

    一个身高八尺,魁梧如虎。

    一个身不满五尺,瘦弱如猴。

    这兄弟二人拥抱的画面,实在有些滑稽,可那份血浓于水的真挚敢情,却让一旁的赵叹都有些动容。

    酒馆里零星的几个客人都好奇地看着这一幕,交头接耳。

    抱了好一会儿,兄弟俩才缓缓分开。

    武松扶着武大郎的肩膀,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他,关切地问:“大哥,我走了之后,没人欺负你吧?”

    武大郎抹了把眼泪,咧开嘴笑了:“没有,不光没有,俺还……娶了媳妇儿了!”

    “什么?”武松一听,又惊又喜,“当真?大哥你娶媳妇儿了?是哪家的好女子?快与我说说!”

    武大郎被他问得有些不好意思:“说来话长,咱们先回家,路上俺再慢慢跟你细说。”

    他说着,就要拉武松回家。

    武松却犹豫了一下,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哥哥,脸上闪过一丝愧疚:“大哥……我身上还有官司,当年打死了人……”

    赵叹适时地走了上来,拍了拍武松的肩膀,笑着说道:“二哥,这事我已经打听清楚了。你当年打的那人,命大得很,只是被你一拳打得闭过气去,在床上躺了些日子,早就好了。所以,你身上根本没什么人命官司。”

    武松整个人都愣住了,他看看赵叹,又看看武大郎,见武大郎也点头,这才反应过来。

    “当真?那厮没死?”

    武大郎抢着回答:“没死!活蹦乱跳的!”

    “哈哈哈哈!太好了!太好了!”武松仰天大笑。

    他走到柜台,扔下一块银子:“店家,结账!”

    三人出了酒馆,一同往清河县城走去。

    走在官道上,武松终于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大哥,其实这次来,我是想接你走的。”

    武大郎一愣:“接俺走?去哪里?”

    武松看了一眼旁边神色平静的赵叹,深吸了一口气,郑重地说道:“大哥,不瞒你说,我如今……在梁山泊落草了。”

    武大郎的脸色瞬间僵住:“什么?落……落草?那不就是做了强人?”

    他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亲弟弟。

    武松也知道武大郎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他耐着性子,开始给他讲解梁山的种种好处。

    “大哥,你别怕。我们梁山的好汉,虽然是落草,但干的都是替天行道的好事,专杀那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山寨里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兄弟们个个讲义气!”

    “尤其是三弟,”他指了指赵叹。

    “三弟更是人中龙凤,有经天纬地之才!他把整个梁山治理得井井有条,比那朝廷官府还好!山寨不但不欺压百姓,还借钱给周边的穷苦村民修船补网,办学堂让村里的娃儿读书识字!咱们现在不是强盗!”

    武大郎转头看向一旁那个文质彬彬、气度不凡的赵叹。

    这个看起来像是富家公子的白面小生,竟然是个强人头子?

    赵叹察觉到他的注视,对他微微一笑,轻轻地点了点头,算是肯定了武松的说法。

    武松接着说:“山寨里有田有地,兄弟们自己耕种,吃穿不愁。而且山寨地势险要,官兵根本打不上来,安全得很!我想接你上山,以后咱们兄弟俩再也不分开了。上山后,什么都不用你做,每天就享福,这不好吗?”

    武大郎听着武松的描述,心里有些动摇。这些年年景不好,生意难做,官府的税又重,日子过得确实辛苦。如果真像二郎说的那样,倒也是个去处。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许久才开口:“二子,若是我一个人,跟你走了也就走了。只是……俺如今有了家室,家中还有娘子,她……一个妇道人家,怕是不会愿意跟着俺去落草啊。”

    赵叹在旁边听着,心里冷哼一声:她最好别同意,也省得我再费些手脚!

    武松却把这事想简单了,他一拍胸脯:“这有何难!我去跟嫂嫂说!她若是通情达理,必然会同意。若是不同意……”

    他一指身边的赵叹:“三弟自有办法说服她!”

    赵叹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心说我说服个六啊!换西门庆来说不定还能睡服……

    武大郎见他态度坚决,只好点了点头。

    他心里安安盘算,强人就强人吧,自己兄弟如今出息了,手底下管着几百号人,那是什么样的威风?

    自己跟着他上山,总不能还是个卖炊饼的吧?

    想到这,武大郎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他看着武松,问出了一句让赵叹杀心骤起的话。

    “二子啊……那……俺跟着你上山,可否……也混个头领来做做?”

    话音刚落,武松就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哥哥会提出这种要求。

    梁山的头领,哪个不是身怀绝技或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好汉?

    自己大哥一个卖炊饼的,怎么做得头领?

    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下意识地看向了赵叹。

    赵叹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只是那笑容里,再也没有半分暖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