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 > 第62章:跨国碰瓷的文化对决

第62章:跨国碰瓷的文化对决

    第62章:跨国碰瓷的文化对决

    凌晨四点十七分,陆砚之的咖啡杯底已经结了一圈褐色茶垢。

    他没空管这个,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像打快板,屏幕左边是韩网论坛实时刷新的讨论帖,右边是顾晚舟工作室舆情组发来的战报汇总。三小时前,那三个被投递的视频包就像扔进油锅的水滴,炸得整个东亚娱乐圈噼啪作响。

    “Dispatch发了头条。”陈墨的消息弹出来,“标题是《中国影后出手,苏然老家塌房》,配图是你剪的GIF,第22帧那个前倾动作被放大了五倍。”

    陆砚之嘴角一扯:“好家伙,这回不是碰瓷,是直接撞塌了祖宗祠堂。”

    他顺手把这条新闻转发到内部群,附言:“告诉晚舟,她该上线营业了——就发三个字,别多打,打多了显得用力过猛。”

    手机震动两下,顾晚舟回得干脆:【行,看回放。】

    五分钟后,微博炸了。

    一条视频悄无声息地挂在热搜第二位,左边是韩国综艺现场,苏然端着汤锅“意外”撞人;右边是国内综艺监控画面,她“不小心”勾顾晚舟裙摆。两个片段并列播放,动作轨迹几乎复制粘贴,连重心偏移的角度都差不离。

    底下评论瞬间刷屏:

    “我寻思这是练科目二呢?还是人体陀螺仪?”

    “建议申遗,项目名称:碰瓷标准化流程。”

    “她是不是以为全世界摄像机都是瞎的?”

    #苏然国际碰瓷王# 直接冲顶,趋势曲线跟坐火箭似的,连平台算法都拦不住这波集体破防。

    陆砚之摘下眼镜,用领带擦了擦镜片,又戴上。他知道,真正的反扑这才刚开始。

    果然,七点零三分,韩娱圈开始反向清场。

    几家合作媒体悄悄下架报道,苏然团队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对外发通稿称“因文化差异导致误会”,还甩出一段模糊的后台对话录音,试图证明是对方女嘉宾走路太急才引发碰撞。

    “哟,还想玩反转?”陆砚之冷笑,打开文档,飞快敲出一篇短评,《论碰瓷的标准化流程》。

    文章开头就撂狠话:“真正的意外没有预判走位,没有镜头卡点,更不会在撞击瞬间露出职业性微笑。而苏然女士的每一次‘摔倒’,都精准踩在流量爆发的黄金三秒内——这不是事故,这是工业级碰瓷流水线。”

    他还贴心地附上四步拆解图:

    1. 预判对手动线(提前站位)

    2. 制造非对称接触(只碰不摔)

    3. 控制拍摄角度(避开全景)

    4. 事后切割责任(哭诉被欺负)

    文末补刀:“建议列入表演系教材,课程名就叫《如何用最低成本演坏所有人设》。”

    这篇文章匿名发布在韩网Naver博客,不到半小时被二十多个娱乐博主转载,底下热评第一写着:“我们韩国也有这种演员,但不敢这么明目张胆。”

    与此同时,赵氏资本也开始行动。

    他们先是切断与苏然的一切宣传资源,紧接着放出风声,说要起诉“侵犯艺人隐私权”的爆料者。部分水军账号开始刷“中国网友网暴韩国艺人”“陆砚之越界操控舆论”等话题,企图把事件上升到国家层面。

    “想打民族牌?”陆砚之嗤笑一声,转头给陈墨发消息:“把那份银行流水处理一下,发给Dispatch,标题就写——《赵氏资本,海外碰瓷外包服务商?》”

    半小时后,Dispatch更新报道,曝光赵氏曾向韩国制作公司支付一笔名为“危机公关支持费”的款项,时间正好是苏然参加《明星厨房》前后。虽然金额不大,但转账备注赫然写着:“确保节目效果稳定输出”。

    韩网彻底炸锅。

    “原来连碰瓷都要KPI考核?”

    “建议成立碰瓷基金,每人认购一股,年底分红。”

    “这不是娱乐圈,是碰瓷模拟器。”

    #苏然国际碰瓷王# 不仅没降温,反而因为这场“跨国产业链”的指控,热度再度飙升。连韩国本土网友都开始自发扒其他中国艺人在韩综的表现,结果发现——只有苏然是唯一一个每次录制都有“肢体冲突”的。

    “别的艺人去录综艺是干活,她是去拍动作片。”有人总结。

    陆砚之看着数据面板,轻轻敲了下桌面:“行了,火候到了。”

    他拨通顾晚舟电话:“收网。”

    那边传来薯片袋窸窣的声音,接着是懒洋洋的一句:“发声明吗?”

    “发,但别硬刚。就说‘我们尊重每一位演员的成长,但也绝不容忍系统性恶意’。”

    “哈?”顾晚舟笑了,“这话听着像慈善晚宴致辞,实际是在说‘我知道你们背后有人’?”

    “聪明。”陆砚之点头,“就这么发,温柔一刀,最致命。”

    声明一出,全网哗然。

    表面上语气平和,实则直接坐实了“幕后有组织策划”的指控。苏然团队再想洗白,已经没人信了——毕竟谁会为一次“误会”专门签合同、走账、删片源?

    中午十二点,韩媒头条再次更新。

    这次不再是试探性报道,而是定调式终结:

    **《中国影后出手,苏然老家塌房》**

    副标题写着:“一段视频,六次复刻,全球网友见证‘碰瓷工业化’全过程。”

    陆砚之看完,关掉所有页面,起身泡了杯新咖啡。

    他没庆祝,也没笑太久。这种事在他眼里,不过是热搜预知能力下的标准操作流程。真正让他在意的,是赵天雄接下来会怎么反扑。

    电脑右下角,时间跳到下午一点二十三分。

    他刚坐下,手机震动。

    是陈墨最后一条消息:“他们开始删帖了。”

    陆砚之盯着屏幕看了两秒,回了个字:“删得好。”

    同一时间,节目组剪辑室外的走廊。

    顾晚舟裹着件 oversized 羽绒服,靠墙站着,手机刷着热搜榜单。她没换衣服,也没补妆,手里捏着半袋吃完的薯片,眼神却亮得吓人。

    林姐从旁边经过,小声问:“要不要进去看看剪辑进度?”

    “不急。”顾晚舟晃了晃手机,“等他们自己找上门。”

    话音刚落,剪辑室门开了条缝,导演探出半个脑袋,眼神闪躲:“顾老师……那个……我们想重新讨论下苏然的镜头分配。”

    顾晚舟低头看了眼时间,三点十七分。

    她慢悠悠打开加密邮箱,一条未读邮件静静躺在收件箱里,标题是:“新证据包已上传,随时可发。”

    她没点开,只是把手机屏幕转向导演,轻声说:

    “你们觉得,她还能撑几条热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