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位律师所说:“做外科医生也有压力,但方式不同。你不会在手术台对面看见另一个外科医生正试图拆掉你刚缝好的线。而在法律这一行,你的收入恰恰来自与他人的对抗。”
而这,也正是孟菲斯灰熊队一度认定的建队核心——或者说,“曾经的核心”——鲁迪·盖伊,自选秀大会落幕以来便持续焦躁不安的真正原因。
他曾是2006年选秀大会的状元热门,拥有三号位球员所应具备的一切完美天赋,被誉为“下一个特雷西·麦克格雷迪”。然而,他的职业态度、竞技精神与自我激励的欲望却频频受到球探质疑。
要知道,天赋在NBA从来不是稀缺品,自甘堕落的天才比比皆是。在这些质疑声中,盖伊的选秀行情一路下滑,直至首轮第八顺位才被休斯顿火箭选中,随后更是被迅速交易至灰熊,换来了肖恩·巴蒂尔。
这对他来说本是件好事。火箭没有耐心等待他成长,而在孟菲斯,他却能获得最充足的资源与机会。
新秀赛季,盖伊的表现虽尚可,却远未达到惊艳的程度。球队在一片动荡中仍选择将他扶正为首发,而他,却尚未学会如何真正带领一支球队。尽管如此,他内心非常清楚:灰熊终将是他的球队。保罗·加索尔迟早会离开,而球队的未来注定要交到潜力无限的年轻人手中,放眼整个孟菲斯,除了他,还能有谁?
然后,球队抽到三号签,选择了过去这个赛季NCAA最受瞩目的超级新生三巨头之一。
从那一刻起,深深的焦虑便攫住了盖伊。他焦虑自己的地位、焦虑不确定的未来,更焦虑那曾独属于他的,万人之上的特权即将被他人分薄。
训练营开营第一天,盖伊走进更衣室,一眼就看到了同级生凯尔·洛瑞,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凯尔,你为什么那么轻易就把一号球衣让给那个家伙?”
洛瑞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个圆滑而务实的笑容:“鲁迪,一个号码而已嘛。对我来说,穿几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场上做出贡献。况且...这可是LOGO先生的意思,他非常看重伊莱。我们做球员的,有时候给别人行个方便,也就是给自己未来行个方便,你说对吧?”
不对,这在盖伊看来根本不对。
“你说得倒轻松,”盖伊怒气腾腾地说“那个人对球队还没有任何贡献,倒先摆起架子来了?凭什么他一开口,别人就得把号码让出去?他以为他是谁?”
洛瑞暗自苦笑,这在他看来只是一件小事,但在盖伊这种人眼中,却是事关尊严与地位的大事,不过也对,他们本来就是不同等级的人。
盖伊和洛瑞虽同为2006届新秀,但从踏入联盟的那一刻起,二者所处的世界便截然不同。盖伊是天赋异禀的八号秀,从被交易至孟菲斯起就被视为未来的门面,球队愿意倾注资源等待他开花结果。而洛瑞,作为首轮末段被选中的球员,他的NBA生涯从一开始就是一场艰难的生存战。他深知在这个联盟,尤其是对于顺位不高的球员来说,审时度势、理解管理层的意图并展现出合作姿态,远比坚守一个球衣号码重要得多。
就在盖伊为洛瑞轻易向球队的探花秀的强取豪夺作出妥协而气愤时,更衣室的门被打开了。
他们话题中的主角大步走进来,紧随其后的还有一个壮汉,看起来像是对方的随从。
“早,”他先打了个招呼,随后自然地向洛瑞伸出手,“凯尔·洛瑞,对吧?我是徐凌,你可以叫我伊莱。”
洛瑞几乎立刻站起身,用力地握了握手,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欢迎你,伊莱。你叫我凯尔就行。”
接着,他转向另一边,同样伸出手:“我想在这里人人都知道鲁迪·盖伊的大名,很高兴见到你。”
另一侧的盖伊,停顿了半秒,才勉强伸出手与徐凌短暂地握了一下,一触即分。
“嗯。”
这位探花秀似乎完全没将盖伊的冷淡放在心上,他转过身,语气轻松地向身旁的随行人员问道:“ROK,我的柜子是哪一个?”
“格兰科勒女士特意交代了,”那位被称作ROK的随从立刻回答,“一号球员,当然用一号衣柜。”
“一号衣柜”这几个字让一旁的洛瑞神色微动,笑容略显复杂。
ROK在更衣室里环视一圈,很快找到了那个最为醒目、空间最大的柜子。“噢,抱歉,伊莱,我真是够迟钝的。”
“别在意。”徐凌朝两位队友笑了笑,语气平和地说,“别看他这样,ROK做事其实非常靠谱。”
洛瑞迅速收敛神情,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热情:“当然......看得出来。”
徐凌利落地放好东西,换上训练服,对两人点头道:“待会儿见。”
说完他便带着ROK离开了更衣室。
等到他们的脚步声远去,盖伊终于按捺不住,愤愤道:“保罗还没正式被交易,他们就这么急着把他的柜子给别人了吗?!”
洛瑞内心同样惊讶。一号衣柜不仅是更衣室里最宽敞的位置,更属于保罗·加索尔——这支球队迄今为止毫无争议的队史第一人。如今这位核心中锋虽提出交易申请,但人毕竟还未离队。管理层如此迅速、甚至有些冷酷地作出衣柜“交接”,固然职业,却也显得不近人情。
然而,盖伊的反应却让洛瑞有些想笑,他硬是忍住了。因为他再清楚不过,盖伊哪里是真的为加索尔打抱不平?他只不过是在恼火:为什么那个被选中接手一号衣柜的人,不是他自己。
徐凌和罗德里克·克雷格一前一后走出更衣室,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
“嘿,你看到刚才‘那位’的表情了吗?”克雷格几步赶上,与徐凌并肩,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戏谑,他甚至不用名字,只是用夸张的语气强调着“那位”,“从我们进去开始,他就耷拉着脸,好像谁欠了他几百万似的。系个鞋带系得那么投入,我猜他恨不得用鞋带勒住你的脖子。”
“ROK,”徐凌半开玩笑地说,“请你对我的斯科蒂·皮彭放尊重一点。”
“好吧。”克雷格笑道,“但我担心他会把自己当成文斯卡特。”
徐凌没有再回应,只是嘴角微扬,径直走进了训练馆。
他立刻开始进行系统的拉伸热身,动作流畅而专注。过去的这个夏天,除了无法推脱的商业活动,徐凌几乎将全部时间都投入到了特训中。他长期泡在健身房和训练场,按照训练师的说法,他几乎“重构了全身的肌肉机制”。这话虽然略带夸张,但有些变化是切实可感的。
他的直线加速比以往快了半拍,爆发启动的那一下更加凌厉,而最为显著的是核心力量的全面提升。可以说,为了迎接NBA级别的对抗强度,他已经做足了万全的准备。
就在徐凌热身的时候,他的队友们逐渐来到球场。
一些队友主动上前与徐凌打了招呼,例如迈克·米勒、凯尔·洛瑞、埃迪·琼斯以及哈基姆·瓦里克——这几位都是灰熊上赛季的主要轮换,称得上是球队的核心成员。
然而,更多球员流露出的却是漠然甚至冷淡。
鲁迪·盖伊仿佛活在一个“徐凌不存在”的世界里,直接从他身边走过,未发一语。保罗·加索尔则狠狠瞪向徐凌,尽管他真正憎恶的,是这支球队的整个现状。受加索尔提携才得以进入轮换阵容的“西班牙炸弹”胡安·卡洛斯·纳瓦罗,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站队,表现出同样的疏离。
新援达科·米利西奇则摆出事不关己的姿态,他没有与任何人寒暄——在他眼中,这些新队友恐怕还比不上孟菲斯比尔街上那家“亚洲失乐园”里热情的小姐姐来得有趣。
以上这些人,再加上徐凌,便构成了孟菲斯灰熊新赛季的阵容框架。
望着眼前的阵容,灰熊队的新任主帅马克·雅法罗尼实在难以感到乐观。过去几年,他作为太阳队的首席助教,为那支连续三个赛季平均豪取48胜的球队立下汗马功劳,也因此被视作颇具潜力的教练新星。可即便真是名帅,手中也需有一套像样的阵容才能施展才华。
然而,灰熊的阵容配置远非理想,管理层却仍希望复刻太阳那套华丽流畅的“七秒或更少”进攻体系,以提升球队的观赏性。但问题在于:灰熊队的“史蒂夫·纳什”在哪里?
答案是他们并没有纳什。他们只有一个对球队和这座城市满怀怨气的保罗·加索尔。眼下管理层最大的指望,就是尽快送走加索尔,换回一名能够担当组织核心的控卫——否则,雅法罗尼纵有再多战术理念,也注定难以落地。
尽管对前景心存忧虑,雅法罗尼最终还是接下了灰熊抛来的橄榄枝。原因很简单:这是唯一愿意为他提供主教练长约的队伍,其他球队开出的无一不是薪资更高、却仍是助理教练的合约,那对于他来说毫无吸引力。
所以,雅法罗尼还是选择了灰熊队这艘破船。
此刻,他让队伍集结,然后走到众人的身前说:“伙计们,我相信你们已经听过了足够多的陈词滥调,但在重复那些话之前,我要跟你们讲述一个故事我的故事——当我像你们一样年轻的时候,我有幸为一支特别的球队效力,那是1983年的76人队。”
“我们有摩西·马龙,”雅法罗尼说出这个名字时,带着无比的敬意,“他是MVP,是联盟里最具统治力的巨人。他本可以要求每一次进攻都经过他的手。我们还有朱利叶斯·欧文,‘J博士’,他是偶像,是费城的神,他本可以永远飞翔在聚光灯下,让所有人为他欢呼。”
“但在那支球队里,没有‘我’,只有‘我们’。”雅法罗尼动容地说,“摩西甘愿在内线搏杀,干所有的脏活累活,为每一次篮板和封盖拼尽全力。朱利叶斯,他放下了部分球权,用他的领袖气质和防守串联全队。奇克斯、托尼、鲍比·琼斯......我们每一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角色,并且为之自豪。我们信任彼此,不是为了数据,不是为了下一份合同,而是为了彼此肩膀上的那个家伙,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胜利。纯粹的胜利。”
“这就是我对你们的要求,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学会信任彼此。我们要建立的,是一支真正的、坚韧的、让对手从骨子里感到难缠的团队。就像我当年在费城体验到的那样。那不仅仅是战术,那是一种哲学,一种赢球的文化!”
雅法罗尼说完,迈克米勒看准时机主动欢呼起来,便带动了凯尔·洛瑞、哈基姆·瓦里克,然后其他人也跟着给予了回应,无论认同与否,有没有喝下这碗心灵鸡汤,大部分都愿意卖给辛苦背演讲稿的新教练一个面子。
雅法罗尼满意地点头,随即表示,为了让新加入的球员和老球员互相熟悉一下,他今天不打算安排战术课,但要在新老球员之间安排一场对抗赛。
“伊莱,这是你们队的名单和号码。”助理教练安迪·格里尔拿了一份清单给徐凌。
徐凌尚未看清名单全貌,鲁迪·盖伊那刻意拔高的嗓音便已穿透球场,带着毫不掩饰的恶意:“嘿,六千万先生,仔细看看你的新队友,是不是有点失望?需不需要我们这边协调一下,送两个老家伙过去给你们?也好平衡一下双方的实力,免得待会儿输得太难看,伤了你那价值六千万美元的脸面。”
现场很安静。
盖伊这番话,不仅公然践踏了雅法罗尼竭力宣扬的团队文化,更将徐凌逼入一个两难的局面:若接受所谓“协调”,就等于默认己方阵容羸弱,可能动摇同组队友的信心;若拒绝,就意味着要以明显处于劣势的阵容应战,胜负的天平尚未开打就已倾斜。
然而徐凌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既然吉米·巴特勒曾率领一群“边缘人”在训练赛中击败唐斯和威金斯领衔的森林狼主力——那他为什么做不到?
既然有人连最基本的体面都不愿保留,那也不必再给他留任何余地。
“担心我们输得太难看?”徐凌冷笑道,“鲁迪,你好像搞错了一件事。灰熊用三号签选中的,不是一个需要强大阵容庇护的球员。而是一个能让任何阵容变得强大的球员。”
“所以,收起你那套可怜的把戏,别再替我的‘脸面’操心。叫上你身边所有的老家伙,把你全部的本事都拿出来!”
马克·雅法罗尼眼中刚刚闪现的光彩迅速黯淡下去。他预想过自己在孟菲斯精心构筑的愿景终有破裂的一天,只是未曾料到,这一刻会来得如此之快,就在他志得意满地结束演讲的五分钟之后。
他下意识地望向二楼。总裁办公室外的阴影中,杰里·韦斯特正沉默地注视着下方。他本希望暂时隐匿于这片昏暗之后,此刻却不得不直面这令人窒息的现实。
他亲手选中的两名球员,众人口中灰熊队的乔丹和皮彭,从见面的第一天开始就决定奔着“我去你妈的”关系而去了。
这真是太好了,你还能找到比这更艰难的开局吗?
这里...确确实实是篮球地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