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钱府那扇象征着压迫与仇恨的朱红大门前,叶逍然的意识有瞬间的恍惚。现实的冰冷与尖锐的恨意,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深埋在记忆废墟之下、早已蒙尘却从未真正忘却的温暖碎片。那是关于父亲叶青山的零星记忆,如同寒冬夜里的点点星火,微弱,却曾是他童年全部的光亮。
父亲叶青山,是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常年的山林劳作和生活的重担,在他脸上刻下了与年龄不符的深刻皱纹,皮肤是常年风吹日晒的古铜色,手掌粗糙得如同老树皮,布满了厚茧和细密的伤痕。他话不多,甚至有些木讷,但在叶逍然模糊的童年记忆里,父亲的身影却如同家门口那座沉默的大山,坚实、可靠。那些道理,并非坐在课堂里一本正经的讲授,而是融在一次次进山、一次次劳作、甚至一次次沉默的陪伴里,如同春雨润物,悄无声息地渗入叶逍然幼小的心田。
————
那是一个初夏的清晨,天刚蒙蒙亮,林间的雾气尚未散尽,草叶上挂着晶莹的露珠。父亲要去下套子捉山鸡,破例带上了刚满五岁、走路还不太稳的小逍然。
山林对于幼小的叶逍然来说,是巨大而神秘的。他紧紧攥着父亲粗糙的食指,瞪大了眼睛,既兴奋又有些害怕地看着周围高耸的树木和幽深的草丛。父亲走得很慢,迁就着他的小短腿,偶尔会停下来,指给他看某种可食用的野菌,或是某种鸟儿的巢穴。
终于,父亲在一处有新鲜爪印和粪便的林地边缘停了下来,开始熟练地布置绳套。小逍然好奇地看着,忍不住问:“爹,山鸡什么时候来呀?”
父亲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仔细地将最后一道机关设置好,又用枯叶巧妙地掩饰了痕迹,这才直起身,用那双沉静的眼睛看着儿子,声音低沉而平缓:“等着。”
父子俩就在不远处一棵大树后坐了下来,隐没了身形。时间一点点过去,林子里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各种不知名的鸟鸣。小逍然一开始还兴致勃勃,但很快就觉得无聊了,小身子不安分地扭动起来,开始拔地上的草茎玩。
父亲的大手轻轻按在他的小脑袋上,力道温和却不容置疑。“别动,也别出声。”父亲的声音压得很低,“山鸡胆小,有点动静就跑了。”
小逍然委屈地瘪瘪嘴,但还是听话地安静下来。他学着父亲的样子,瞪大了眼睛,屏住呼吸,紧紧盯着那个绳套的方向。
等待变得无比漫长。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投下斑驳的光斑,缓缓移动。小逍然觉得腿麻了,脖子也酸了,眼皮开始打架。就在他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父亲的手突然微微收紧。
他一个激灵,顺着父亲的目光望去。只见一只羽毛艳丽、拖着长长尾羽的雄壮山鸡,正警惕地左右张望着,一步步走进了那片设伏的区域。它走走停停,尖喙不时在地上啄食着什么。
小逍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连呼吸都忘了。那山鸡终于走到了绳套中央,低头去啄食父亲故意撒下的几粒谷粒。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嗖”的一声轻响,绳套猛地弹起,精准地套住了山鸡的一只脚!“咯咯哒!”山鸡受惊,拼命扑腾着翅膀挣扎,羽毛乱飞。
父亲如同猎豹般窜了出去,迅捷而精准地一把按住了山鸡,解开了绳套。小逍然欢呼着跑过去,看着父亲手中那只还在扑腾的漂亮大鸟,兴奋得小脸通红。
父亲提着山鸡,看着儿子,古铜色的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看到了?好东西,急不来。耐得住性子,才能等到。”
那天晚上,家里飘起了久违的肉香。那碗山鸡肉炖蘑菇的鲜美滋味,小逍然记了很多年。而比肉味更深刻的,是父亲那句“耐得住性子,才能等到”。它不仅仅关于狩猎,更关于生活。后来,当他为了一个冷馒头需要在富户门口等上大半天时,当他为了捡到更多的柴火需要在寒风里搜寻更久时,这句话总会无声地浮现,支撑着他熬过那些艰难而漫长的等待。
————
有一次,父亲带他去林子里认野菜。母亲身体弱,需要些新鲜的野菜换口味。
父亲不像别人那样,只是粗略地指认。他会蹲下身,指着一种叶片呈锯齿状的植物,说:“这个,叫苦麻菜,能吃,但味道苦,焯过水就好了。你看它的叶子背面,有细细的绒毛。”然后又指着旁边一种长相相似的,“这个,叶子看起来差不多,但背面是光滑的,有毒,不能吃。记住,差一点,就是生死之别。”
他又带小逍然到一棵大树下,指着树根处一丛不起眼的灰褐色蘑菇:“这个,炖汤很鲜。”然后拨开旁边的落叶,露出另一丛颜色更鲜艳些的蘑菇,“这个,颜色好看,但碰都别碰,吃了肚子疼得要命,甚至可能……记住,山里很多东西,越好看的,越要小心。”
父亲的话不多,但每一句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他教会小逍然,生存离不开细致的观察。不能只看大概,要看清细微的差别;不能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要洞察内在的危险。
这些教诲,在父母双亡后,成了叶逍然和妹妹活下去的重要依仗。他能准确地分辨出哪些野菜可以果腹,哪些野果无毒,哪些地方可能找到水源,哪些迹象意味着附近有危险的野兽……这些知识,无数次让他们免于饥饿和危险。
————
秋末,父亲带他进山砍柴,准备过冬的燃料。在一片相对茂密的树林里,他们找到了一棵枯死不久、木质干燥很适合烧火的树。
父亲挥起斧头,开始砍伐。小逍然在一旁帮忙收拾砍下的枝杈。树快要倒下时,父亲却停了下来。他绕着树走了两圈,抬头看了看树冠。
小逍然不解:“爹,怎么不砍了?”父亲指着树冠上一个用树枝和干草搭建的、不甚起眼的鸟巢,说:“你看,那里面可能有鸟蛋,或者刚孵出来的雏鸟。现在天快冷了,我们把树砍倒,它们的家就没了,很可能活不过这个冬天。”
小逍然看着那鸟巢,似懂非懂。父亲沉吟了一下,说:“柴火,我们可以再找。但这窝鸟,没了就真没了。”他收起斧头,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走吧,这棵树,留给它们。山里讨生活,不能赶尽杀绝,要留一线。”
最终,他们那天砍的柴比预想的少了一些。回家的路上,小逍然忍不住回头看了看那棵孤零零站立着的枯树,以及树顶上那个小小的鸟巢。
“留一线”这三个字,和父亲当时那复杂而温和的眼神,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尽管后来残酷的生活几乎磨灭了这种慈悲,但在灵魂深处,这种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和“不赶尽杀绝”的底线,或许正是他即使身处绝境,也未曾完全堕入疯狂深渊的一丝微光。
————
那年年关将近,集子里稍微富裕点的人家都开始准备年货,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喜庆而忙碌的气氛。而叶家,因为母亲病重,父亲为了抓药,早已掏空了家底,还欠了些债,家里冷锅冷灶,毫无生气。
族里一个颇有势力的远房堂叔来了,假惺惺地表示可以接济一些粮食和钱,但条件是让父亲把家里祖传的、唯一还算像样的一把老柴刀“抵押”给他。
那把柴刀是叶青山的父亲传下来的,钢口极好,是父亲进山最重要的伙伴,也是这个家里除了人之外,最后一件带着祖辈痕迹的东西。
父亲沉默地听着堂叔唾沫横飞地说着,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把被磨得铮亮的柴刀木柄。堂叔最后说:“青山啊,不是我说你,人都快活不下去了,还守着这破铁片子有啥用?给我,至少能让你们娘仨过个年,给弟妹抓副药。”
小逍然躲在里屋门后,紧张地听着。他饿得肚子咕咕叫,心里隐隐希望父亲能答应。
外面沉默了许久。然后,他听到父亲低沉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堂哥的好意,我心领了。刀,是爹留下的,不能在我手里没了。欠你的钱,开春我多进几次山,一定还上。”
堂叔显然没料到会被拒绝,语气顿时冷了下来:“哼!不识好歹!我看你们怎么过年!等着饿死吧!”说完,气冲冲地摔门而去。
父亲走进里屋,看着脸色苍白、蜷缩在炕上的妻子,又看了看门后眼巴巴望着自己的儿子,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走过去,轻轻摸了摸小逍然的头。
“逍然,”父亲的声音很平静,“人穷,不能志短。有些东西,比吃饱一顿饭更重要。没了骨头,就真的站不起来了。”
那天晚上,家里依旧没有米下锅。父亲出去了一趟,很晚才回来,不知从哪里弄回来几个冻得硬邦邦的杂面窝头和一小包草药。窝头在火上烤热后,带着一股烟熏火燎的味道,并不好吃,但小逍然吃得很香。
他记得父亲看着他和母亲吃窝头时,那双沉静的眼睛里,有一种他当时无法完全理解,后来才明白的东西——那是一种即使在最深的困境中,也要维护的、属于一个人的尊严和骨气。
————
母亲的病越来越重了,咳嗽得厉害,时常昏睡。父亲眉头锁得更紧,进山更勤,但收获往往不佳。
一天傍晚,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手里只提着一小捆干柴和几只瘦小的山雀。他默默地在灶间收拾山雀,准备熬点汤给母亲补补身子。
小逍然带着妹妹蓁蓁在院子里玩。蓁蓁那时才四岁多,瘦得像只小猫,穿着哥哥改小的、依旧不合身的破衣服,小脸脏兮兮的,但眼睛很亮,追着一只蝴蝶跑来跑去,发出咯咯的笑声。
父亲收拾完山雀,走到门口,靠着门框,静静地看着院子里嬉闹的儿女。夕阳的余晖给他古铜色的脸庞镀上了一层暗金色的光晕,他眼神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温柔、疲惫,以及一种深沉的忧虑。
小逍然偶然回头,看到了父亲的目光。那目光让他心里莫名地一紧。父亲对他招了招手。
小逍然跑过去。父亲的大手放在他尚且瘦弱的肩膀上,力道很重。他蹲下身,让自己的视线与儿子齐平,看着他的眼睛,声音沙哑而郑重:
“逍然,你长大了,是哥哥了。”小逍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爹娘……不一定能一直陪着你们。”父亲的声音更低了些,带着一种叶逍然当时无法理解的沉重,“以后,你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更要……保护好妹妹。她是女孩子,比你更不容易。你是她哥哥,这是你的责任,明白吗?”
小逍然看着父亲眼中那从未有过的严肃和近乎恳求的神色,心里有些害怕,但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嗯!我保护妹妹!”
父亲似乎想笑一下,但嘴角只是艰难地牵动了一下,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他用力捏了捏儿子的肩膀,没再说什么,起身回屋照顾妻子去了。
那是父亲最后一次如此郑重地对他说话。一个月后,父亲进山遭遇山洪,再也没能回来。又过了半年,母亲也撒手人寰。
“保护好妹妹”,这句承诺,成了叶逍然活下去的最大动力,也成了他后来人生中最深重的痛苦和无法释怀的枷锁。他终究,没能做到。
————
回忆的潮水缓缓退去。叶逍然依然站在钱府门前,冰冷的现实重新将他包裹。
父亲传授的那些道理:耐心、观察、留一线、骨气、责任……它们曾是他童年最宝贵的财富,支撑着他在父母离世后那段最黑暗的岁月里,像野草一样顽强地活下来。
然而,命运是如此残酷。
这个世界的好些个道理,错了吗?或许并没错。只是,在一个毫无公平和正义可言的环境里,它们无法保护最珍视的东西。
叶逍然缓缓抬起头,看着“钱府”那两个鎏金大字,眼中最后一丝因回忆而产生的温情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比北极寒风更加凛冽的冰霜。
父亲,您教的道理,孩儿记得。但这个世界,似乎不配用道理来应对。
他抬起手,体内炼气境的灵力开始缓缓流转,汇聚于青冥剑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