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铁市的氛围越来越压抑。
李毅飞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的是郑桐刚刚送来的密报。
上面清晰地写着:赵明远手下三名核心骨干,包括那个曾直接威胁王德海的打手“黑三”,已于昨日同时离开阴铁市,去向不明。
“老虎坐不住了。”李毅飞放下报告,嘴角掠过一丝冷峻的弧度。
他“敲山震虎”的策略见效了,对手开始了“断尾求生”。
但这并不意味着胜利在望,反而预示着更激烈的反扑即将到来。
李毅飞立刻召来郑桐,在保密会议室下达指令:“第一,对王德海的保护级别提到最高,启用备用安全屋,接触人员严格限定。
所有关键证据,包括U盘数据和鉴定报告,做三重物理和云备份,存放在绝对安全的地方。
第二,对方‘断尾’,我们正好顺藤摸瓜。秘密追踪黑三等人的去向和联络方式,但要外松内紧,绝不能打草惊蛇。”
“明白,我立刻安排。”郑桐点头,随即补充道,“还有,书记,我们对那位陶弘业教授的初步外围调查显示,他主持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近两年接受明远矿业关联基金会的大额捐赠超过五百万元。
而且,他本人与省里一些退下来的老领导交往甚密。”
陶弘业……李毅飞将这个名字记在心里。这不再仅仅是一个摇笔杆子的学者,而是连接资金、舆论,可能还涉及更高层级关系的关键节点。
郑桐离开后,李毅飞在政法委召开了一次处级以上干部会议。
他没有提及任何具体案件,而是围绕“筑牢政治忠诚、严守纪律底线”发表了措辞严厉的讲话:“……我们政法机关的同志,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站稳政治立场。
无论面对任何干扰、诱惑甚至压力,都要坚定不移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维护公平正义!
任何企图瓦解我们意志、破坏我们团结、干扰我们办案的行为,都注定是徒劳的!”
这番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与会者心中激起层层涟漪。有心人自然能听出弦外之音。
会议刚散,秘书便快步走来,低声道:“书记,刚接到省政府办公厅通知,韩副秘书长明天上午带队,下来调研我市‘优化营商环境与法治保障’工作,点名要听取政法委的专题汇报。”
韩副秘书长?李毅飞眼神一凝。这位韩副秘书长在省府办公厅分管联系政法、经贸等领域,位置关键。
在这个节骨眼上下来“调研”,其意不言自明。来自省里的压力,以这种更正式、更冠冕堂皇的方式,压了下来。
几乎与此同时,赵明远在别墅里接到了刘总的电话。
“明远,省里的关切已经发出去了,韩副秘书长明天就去阴铁市。
另外,陶教授的文章,今天会在《江北日报》的理论版刊发,分量足够。”刘总的声音带着一丝运筹帷幄的从容,“现在关键是稳住,把你自己的屁股擦干净。黑三他们出去了?”
“放心,刘总,都安排好了,去了南边,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赵明远连忙保证,随即又咬牙切齿,“就是周建斌那个老狐狸,看样子是铁了心跟李毅飞走了!要不要……”
“敲打一下可以,但注意分寸,现在不宜把事情闹得太大,惊动了更上面就不好了。”刘总叮嘱道,“重点是让李毅飞知难而退。”
放下电话,赵明远脸上闪过一丝狰狞。他叫来手下,低声吩咐了几句。
当晚,周建斌加完班,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到自己那辆半旧的轿车旁,赫然发现驾驶座一侧的车门上,被人用尖锐物划上了一个大大的“×”,深可见底漆。
他心脏猛地一缩,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他紧张地四下张望,夜色深沉,空无一人。这不是恶作剧,这是赤裸裸的警告。
他几乎是手脚冰凉地开车回到家楼下,又发现楼道口的阴暗角落里,似乎有个红点一闪一闪。
他没敢细看,几乎是逃也似的冲进了家门,反锁房门,背靠着门板大口喘气。
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他意识到,赵明远已经不再把他视为可以争取的对象,而是需要清除的障碍了。
第二天上午,市政府一号会议室。省府韩副秘书长端坐主位,面带微笑,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仪。
市长赵国强陪同在侧,神色复杂。李毅飞带着政法委的相关负责同志坐在对面,进行专题汇报。
李毅飞的汇报稿准备得很充分,既阐述了阴铁市在法治框架下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举措,也毫不避讳地强调了依法打击犯罪、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重要性。他引经据典,数据翔实,让人挑不出毛病。
韩副秘书长听完,慢条斯理地开了口,依旧是那副和煦的笑容:“毅飞同志的汇报很全面啊。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反复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他话锋微转,目光扫过李毅飞,“特别是在处理一些涉及本地骨干企业、知名企业家的案件时,一定要坚持法治精神,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要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
要避免因为个案处理不当,影响了一个地方的发展势头和团结稳定的好局面啊。”
这番话,看似原则性强,实则字字千斤,充满了暗示和压力。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毅飞身上。
赵国强轻咳一声,准备打个圆场。
李毅飞却在此刻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韩副秘书长,语气不卑不亢:“韩秘书长的指示非常重要,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们一定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正如您所说,法治是根本。
我们坚信,只有坚持依法办事,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才能真正保护守法企业的权益,才能营造出最公平、最公正、最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清除害群之马,正是对绝大多数合法经营者最大的保护,也是对阴铁市长远健康发展最负责任的态度。
请省委、省政府放心,我们一定把握好政策界限,依法稳妥处理好每一起案件。”
他这番回应,滴水不漏,既完全赞同上级指示,又牢牢守住了“依法办事”的底线,将“打击犯罪”本身就论证为“优化环境”的必要手段。
韩副秘书长深深看了李毅飞一眼,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询问起其他方面的工作。
汇报会在一种表面和谐、内里角力的氛围中结束。李毅飞知道,这一关暂时应付过去了,但韩副秘书长的到来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会后,李毅飞刚回到办公室,周建斌就跟了进来,脸色苍白地将昨晚车辆被划、家门口发现可疑人员的情况做了汇报。
“书记,他们……他们这是要对我下手了……”周建斌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
李毅飞看着他惊恐的样子,沉默片刻,沉声道:“建斌同志,你提供的情况很重要。这说明你已经触到了他们的痛处。
害怕是正常的,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稳住。你的安全,组织上会考虑。你最近上下班,我会安排人暗中留意。
你继续留意各方面的动向,尤其是……看看市政府办或市委办那边,有没有人对韩副秘书长这次调研的具体指向,有过什么特别的议论或安排。”
周建斌听到李毅飞承诺考虑他的安全,心中稍安,又接到新的指令,知道这是进一步获取信任的机会,连忙点头:“是,书记,我会留意的。”
压力,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省里的调研、学者的文章(李毅飞已经看到了那份《江北日报》上陶弘业含沙射影的文章)、对手对周建斌的直接威胁……种种迹象表明,对方正在多管齐下,企图将他彻底孤立和压垮。
李毅飞站在办公室的全国地图前,目光从阴铁市移向省城,眉头紧锁。他知道,不能再被动防守了。
韩副秘书长的出面,意味着对方在省里的能量不容小觑。他需要破局的力量。
你们非要摇人,这是不是欺负我没人啊,呵呵!不好意思,那我也摇人了,将对将,兵对兵。
李毅飞拿起电话给伊春济打过去,电话响了五声后被接起,传来一个沉稳而略带苍老的声音:“喂?”
“老师,我是毅飞啊。”李毅飞的声音带着敬意。
“毅飞啊,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遇到难题了?”伊春济的话语很直接,带着师长特有的关切。
“老师,确实遇到了一些情况,需要向您汇报,也想听听您的指点。”
李毅飞没有客套,将阴铁市目前复杂的情况,包括张立军案牵扯出的毒品、旧案、境外资金线索,以及目前遇到的来自本地势力、省府层面和舆论的三重压力,择其要点,清晰地向伊春济做了汇报。
他没有具体请求什么,只是客观陈述了事实和面临的困境。
伊春济在电话那头安静地听着,偶尔插问一两个关键细节。
听完后,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毅飞啊,你做的对。
反腐败、扫黑除恶,是上面的明确要求,不能有任何动摇。遇到阻力是正常的,这说明你打到了七寸。”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而富有力量:“省里的情况也比较复杂,有人打招呼、施压,这不意外。
但是,你要记住,你是在为党工作,为人民执法,你的背后是党纪国法!
不要被这些歪风邪气吓倒。韩副秘书长那边,我会留意。
至于那个陶弘业……”伊春济顿了顿,语气中透出一丝不屑,“一个倚老卖老、与利益集团纠缠不清的所谓‘学者’,成不了气候!
你的调查方向是对的,打蛇打七寸,要找到关键证据。”
最后,伊春济给了李毅飞一颗定心丸:“毅飞,大胆工作,只要你是依法依纪,事实清楚,就不用怕。
有什么情况,可以直接向我汇报。阴铁市的盖子,必须揭开!”
放下电话,李毅飞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老师的话,不仅给了他坚定的政治支持,更给了他莫大的精神鼓舞和清晰的斗争策略。
他再次拿起电话,打给郑桐,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冷静和决断:“郑桐,调整侦查优先级。
集中力量,围绕陶弘业以及他的‘研究中心’,进行深入侦查!我要知道他所有资金的详细来源和去向,他所有的人际关系网络,他所有公开发表和未公开发表的言论!把他查个底朝天!”
“明白!”郑桐在电话那头感受到了李毅飞语气的变化,那是一种卸下包袱、准备全力进攻的决心。
挂了电话,李毅飞看着窗外,默默的想到这一局你们该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