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许易可以保证。
他是绝对不会推出“车规级纸巾盒”这种东西的,还连夜开会把价格打到了169。
那样太消耗公信力了。
也太没技术含量。
如果可以的话,他更愿意把带有核心技术的东西,做成星辰汽车的专属副产品。
有核心技术的东西,别家搞不出的,卖得贵摆高端价格,消费者不会挑你理,反而会觉得是研发成本高,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就给pua了。
但要是路边随便找个厂子,代工都能批量生产,就因为挂了个标,给涨价好几倍,那不是耍流氓嘛,纯纯品牌税。
品牌公信力都还没做起来,就急着收税,属于是杀鸡取卵了。
要割……得讲究方法,要有计划地割,缓割、慢割,要割得车主和消费者群体心里高兴,抢着去买单,细水长流地割,这样才符合长期发展主义!
按照他的想法。
车主群体扩展到一定规模后,车商城和车主社区,都是要搞的,并且是合并在星辰汽车app之中,补足社区生态的一环。
这算是前世新能源车企的统一打法,其实就是把互联网生态打法照搬了过来,后续也验证了,搞生态这玩意,是真的挣钱啊!!
但没想到。
郑国昭给了他个惊喜,一声不响的就把玩家社区的雏形给弄出来了,现在第一项车商城的业务都来了。
“老郑啊,你这个想法很好,我同意了,改色膜的原材料采购和进货由你负责,待会我让采购部门联系你,app在一个星期内会上限一个车商城板块,你要是有精力开发更多车商城用品的话,这方面就先交给你全权负责了……”
“其他的我都不管,但有一点要求,上架咱们车商城的东西一定要是质量好,价格合理,做精品口碑,所有上架的东西我会过目一遍,安装方面由售后部门负责。”
许易一口答应下来。
让软件部更新一个车商城功能,废不了多少功夫。
顺便还可以扩充他们售后部门的业务,一般的改装件安装,只要稍加培训,对售后工程师来说完全是小菜一碟。
至于贴膜业务,也可以专门外聘有贴膜的师傅,前期量不大就在市内中心门店,设置一个售后改装点,改装人数多可以慢慢扩散出去。
……
“好!”
得到许总的认可,郑国昭放下手机。
心里不禁有种鸡血满满的感觉!
回来了!那种充满干劲的感觉又回来了!!
就因为他的一句建议,许总竟然要给他单独开一个车商城业务,这是多么大的看重!!
他老郑一定要把这项业务给发扬光大,才对得起许总的信任!
…
郑国昭先给官方车主群发了一条消息,向车主群体宣布这项喜讯。
然后翻开手机通讯录,找到一家名叫“山栋彩塑”的厂商联系电话。
拨了过去。
“你好,给我来一批精品PET膜……”
“精品pet两千一卷,客户您要订什么颜色?”
“两千……?你踏马听听我是谁!我给你三秒钟时间重新报价!”
“……”
那边一阵沉默。
“抱歉郑总…刚没听清是您的来电声音,您息怒息怒。”
山栋彩塑膜厂的负责人,听着那边传来不客气的声音,连忙一副赔着苦笑的态度,小心翼翼的说道。
作为一家早期靠劣质汽车玻璃膜起家的厂子,早两年从小日子那边的三菱重工引进BOPET生产线,发展出了车衣和改色生产业务。
早期国内的改色膜和车衣这种,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二手产线,还有一些甚至是好几手的劣质产线,国内本身是没这种技术的。
在山栋本地生产的改色膜,郑国昭算是源头大客户之一,还入了些股份,对接改色膜和改装业务,那都好几年了。
后来星辰老头乐大卖,更是让彩塑膜厂大大挣了一笔。
可以说。
改色膜、车衣、车窗玻璃膜这玩意,本身并不值钱。
即使是材料较为优质,隔热和光学性能、光泽度保持较为良好的那一种膜,成本都高不出几百块,但放在市场端,就是几千块的溢价。
这个就主要看改装店和品牌怎么营销了。
一般来说,一套改色膜或车衣的生产成本,在几百块钱左右,材料和工艺顶尖的膜,一套出厂价也不会超过一千块,而贴完整车的人工费,在改装店却是要收到一两千,这也就是完整的物料+人工成本了。
“嗯,我最近换号了,这也不怪你,说说最近有什么好货没?”
郑国昭随口说道。
自从加入了星辰汽车直营体系,改装业务就一直搁置了,老头乐的渠道门店也交给下面的人管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
许总说他们星辰汽车的车商城,要用精品的质量来打动车主。
他老郑在这方面,必须好好把把关!
否则的话,那不是辜负许总的信任么!!
…
“郑总,这您算是问到点子上了,最近半年我们厂子大力投入研发,优化PET双向拉伸技术,使得改色膜的抗拉伸强度直追国外进口膜,另外自主研发了第一代高透PET基膜、纳米防刮涂层、光学性能超越市面上一流品牌的改色膜,光泽寿命能延长到三年之久……”
那边。
山栋彩塑膜厂的负责人在电话里滔滔不绝的介绍道。
“行了…别叽霸吹了,跟我还搁这儿还装什么大尾巴狼,说人话!”
郑国昭听着脑仁疼,不耐烦的说道。
“是,咱们引进了一批外国新设备,又聘请了3名外国退休工程师,进行经验指导改善了参数,现在已经达到了一线进口膜85%-90%的性能了,还申请了自主研发专利!!”
彩塑膜厂的负责人略带尴尬的说道。
但说到自主专利的时候,语气又带了点自豪。
国内PET膜企业这一块,毕竟没有外国专利覆盖,吸收过来后稍加修改,那也就成他们的了。
早期更是对着国外提供的参数,进行一比一的生产切片。
得……
郑国昭大概听明白了。
指望国内这种小厂有什么自主研发能力,也是不可能的。
但水平是实实在在的进步了。
应该能满足许总口中高品质的要求。
“那你们这个自主研发专利的改良膜,现在对外什么价格?”
“对外采购价是2500一卷,渠道店那边贴一台价格是七千-八千不等。”
“夺少?七八千??”
…
郑国昭懵了。
“是的郑总,我们对接渠道,专门在国外注册了一家皮包公司当做高端品牌,把膜出口一遍然后再引进,这样不管是品牌还是膜的性能,都是全面对标国外了,肯定要卖国外进口的价格啊……
而且有些豪车客户,你给他贴三五千的价位,他还不乐意,嫌太劣质了,不匹配车子的尊贵,这种高端市场,你不做也有其他人做。
必须要涨价,我们也是没办法!!”
彩塑膜厂负责人说道。
郑国昭:“……”
——神特么出口转内销。
“行了,现在我要大批订购,先来一批试试水,给个诚意价。”
“那行,八百一卷PET,郑总您看成不?”
“五百。”
“郑总您这,我们新设备成本都……”
“六百五一卷嗷,不能再多了。”
“成交!”
……
完了。
又踏马砍低了!
挂断电话,郑国昭这心里一咯噔。
但想了想,又释然了。
一般一卷改色膜长有15米,12米刚好能贴完一台五米的轿车,而多出的三米是防止人工容错。
像他们星辰mini这种小车,一卷膜都可以贴两台,成本算是大大降低。
不管了,怎么着都挣钱!!
…
三天过后。
所有的星辰车主收到了一则更新推送。
惊讶的发现,汽车app上多了一项车商城页面。
【进口PET改色膜,官方包工包料——3000元】
“各位尊贵的车主,新功能车商城已上线,首先在魔都地区直营店开启内测,多种pet豪车改色,任大家挑选,欢迎大家走官方渠道来贴膜!”
郑国昭往官方车主群里推送了一则消息。
“郑总给力!”
“价格还可以啊,这官方改色膜,真的比外面的质量要好吗?”
“看了下,是pet材质的,我特地去网上搜了,改装店pet材质都不便宜!!”
……
这一次。
郑国昭一口气进了二十多种颜色,什么梦幻灰、火山灰、卡其米兰、胭脂粉、金属银、冰莓粉……
总之什么颜色火,就都来一套。
“大家请放心,我们星辰汽车采用的是严选外国进口改色膜——高透PET基膜、纳米防刮涂层、光学性能超越市面上一流品牌的改色膜,光泽寿命能延长到三年之久……”
“还是那句话,星辰卖车做的是服务,玩的是真诚,不为挣钱…只为和车主用户交个朋友!!”
“在官方品牌店贴膜,还赠送一年售后,期间有剐蹭与磕碰,免费补两个面!!”
一段公告。
让众多车主眼睛瞪得大大的!
感动了!!
嘶——!!!
进口pet膜卖这个价格!
这么值?!
原本。
星辰卖车打出5%毛利润的口号,他们是不信的。
或者说将信将疑。
可随着购车之后,这么长的时间使用下来,发现各方面都没毛病,是真正的物美价廉。
现在车商城推出的改装服务,都能这么良心。
关键是。
星辰的直营店,还允许他们随便蹭吃蹭喝。
到店可以免费充电。
搞得一些年轻车主,内心产生了一种不好意思的感觉。
好家伙。
官方搞这么多服务,不会真的倒亏钱吧??
他真的……我哭死!!
群里的车主们,忍不住心疼了。
…
“郑总,星辰汽车实在是太良心辣!”
“冲冲冲!!”
“三千块这个价格,利润会不会太微薄了,可以定高一点,这么好的牌子,可不要玩倒闭了。”
“市面上PVC材质的膜贴下来都要二三千了,官方这pet的顶级材质,没的说,冲!”
……
“诶——都是为车主服务!”
“这个价格也是我和厂家对接软磨硬泡,三天两夜打了十几通电话,好不容易才谈下来的,利润肯定是有的,只要大家愿意把量冲起来,咱们星辰汽车还是不会亏本的。”
郑国昭想起之前和许总相处时的教诲。
跟车主沟通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难处”,把砍价的过程描述得多么多么“艰难”,这样才能显得“感动人心”。
不得不说。
这一套非常行之有效。
就连群里一些没有改装意向的车主,看着聊天记录,都禁不住露出心动的神色。
……
车商城首次开放的火爆。
超出星辰内部的预料。
原本。
许易想着是循序渐进的路子,却没想到,改色膜服务刚一开放,就受到了线下车主火爆的追捧。
单单在魔都这一个城市,几天下来,预约贴膜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了五百次。
并且还有其他区域的车主,催着开通贴膜服务。
为此。
星辰汽车不得不又采购了一批改色膜,安排起其他车主群体较高的城市,逐步开通直营改装服务。
“这搞不好继续发展下去,可能比售后还挣钱啊?”
办公室内。
许易盯着改装业务的成本和利润报表,露出思索的神色,减去人工成本,贴一台车的利润起码在50%以上了。
要知道贴完一台小车才花费半卷膜的耗材,也就是三百元的成本,再减去600-800的人工和运营成本,都还有很大的利润占比。
为什么车主群体有这么大的热情?
其实说白了——
还是目前市面上的改装店太黑了。
市场太混乱。
不光汽车市场混乱,早期改装市场、二手车市场,简直能用鱼龙混杂、不堪入目来形容。
早年光靠卖改装件、倒腾二手车混出千万身家的也不在少数。
有些改装店,一台车干出百分之几百的利润都不稀奇。
不过。
虽然成本低。
但利润比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获取稳定的客流。
在没有稳定客流的情况下,大多时候就只能逮着一只羊往死里薅了。
而车企在这方面,有天然优势。
只要销量起来,自带的车主群体就能自动加入生态转化。
就在这时。
“许总,电池研发团队发来消息,咱们的极星大单体电芯,迎来首次小样验证了!”
助理小周进来汇报道。
闻言。
许易精神一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