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研发和市场销售,生产端这边的事情一样也不少。
而且还非常繁琐。
有郑铁这个得力的生产总监在,加上原本调任过来的厂长和几个副厂长辛勤努力下。
几个月下来的也算把产能、质量、福利保障、管理安置、产线优化几个大方向都弄得井井有条。
“刚开始一度遇到招人困难的问题,后来通过老带新,和良好的待遇慢慢打出去的名声,接收附近钢结构厂倒闭的下岗工人,还有对接技校进行招聘,慢慢算是培养起自己的技术工种了。”
郑铁笑笑道。
像操作冲压、总装、焊接这些,都是需要技术工,包括机器人操作员,也不是说一上来就能干,都是要有经验的,要进行培训、招有技术的带证工人。
为了快速产能落地,刚开始他们废了不少心力。
而经过星辰汽车厂这边的福利待遇传出去,慢慢的就不缺了,以及演变到现在要通过内部职工介绍和考核。
刚开始,他们的给出薪资水平就比地方的其他厂要高出一大截,足以吸引一些人。
再到后面,五险一金的完善,食宿条件的完善,俨然成为地方这块就业的香饽饽。
第一批进厂的那批工人和技术工,大多也都升了组长和线长,提高了薪资待遇。
对比之下。
地方很多厂,别说五险一金了,有些就连五险都没有,基础福利保障为零。
其他条件和薪资待遇水平,更不用说了。
八人间,十人间的也比比皆是。
他们的六人间虽然不算多么“豪华套间”,但在重新装修加电器的情况下,也算是还可以了。
而核心的技术工种,还有专门的四人间。
所以自从稳定生产后,星辰造车厂的人员流动就非常低,只要入职了就很少有离开的。
这也是他们乐得看到的,因为后续订单的预期很好,技术工人员流动还可能影响到产线运行效率。
……
谈完工厂管理,财务这边的汇报也来了。
“许总,根据我们带动的就业水平,地方给申请的补贴也都到账了。
作为新能源试点城市,我们目前总共申请了三项地方补贴。
新能源汽车产能补贴(每生产下线1辆星辰mini,补贴1000元)”
新能源研发补贴(共计二百万)
地方就业奖励(每多1名工人就业,奖励1500元)
……
还有厂区附近的公路扩宽,通勤班车,升级水电管网、公共充电桩数量增加……都已经完全动工落实了。”
梁守拙补充道。
这段时间工厂升级设备还有改建的资金,都是来自地方和国家给的补贴。
原本平平无奇的工业区,因为星辰汽车的落户,通行道路、公共设施和配套都焕然一新了。
许易闻言点头。
这就是先发优势了,虽然目前国内新能源车行业产业链配套不齐全,研发和市场竞争千难万难,一不留神把资金链烧完了暴死。
可国家与地方这边,补贴和扶持也是哐哐砸啊!
比其他的产业扶持,要优待得多。
等到再过几年,真的新能源全产业链都发展起来,国家的补贴和扶持,也就慢慢收紧了。
所以也能看到,在当下,还有一些拿着几十亿融资进军新能源造车界梭哈创业。
而到了20年以后,没有个几百亿加上强大的互联网资源,根本别想入局。
……
“咱们造车厂休假不多,但待遇肯定是给足的。”
算上轻度加班的绩效,一般的熟练工人也能拿到6500-7000左右的薪资,加上五险一金。
而技术工种,工资近万基本没问题。
这些都是在包食宿的情况下。
而且还没算额外奖金,如果真到爆订单爆产能的时候,厂里的绩效目标奖金,是要比平时高出一大截。
到后面主动求职,想挤进来的人都很多,不过星辰这边毕竟也没那么缺人了,只能拔高标准筛选。
“也近中秋了,月饼准备好没有?”许易又问。
郑铁应道:“都已经采购完在仓库了。”
“好,去视察一遍工厂,给工人发月饼去!”
……
中午。
许易带着几名高管和私人助理,来到星辰mini总装工厂。
助理周强是之前招聘的,主要负责他的日程安排和向公司内部传达他的决策,以及合同报表之类的文件处理。
抵达工厂内部。
许易简单视察了一圈。
经过优化和调整,内部工厂环境已经焕然一新,虽然不是数字化工厂那么高科技无人化,却也充满了整洁和自动化的气息,布局合理,将空间利用到了非常高效的水平,大型冲压机和焊装车间的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一条条流水线作业,将车身的零部件进行分工装配。
许易走过涂装车间,一个个已经焊接好的星辰mini白车身,正在进行电泳和喷漆,电泳层的作用是为了防锈,而喷漆就是字面意思了。
可以看到。
白车身在电泳过后,就进入了面漆和清漆的流程。
郑铁:“许总,按照您的要求,我们的机器在上完面漆之后,清漆厚度约比同级车子要增加了25%,车漆的质感和防剐蹭也有明显提升。”
面漆的作用是为了上色。
而决定车漆亮度、耐剐蹭性能,主要是看这一层透明的清漆层。
一般的清漆层,厚度大约就在30μm左右。
而许易要求工厂这边把清漆层加厚,厚度达到40μm。
整车下线后,实测整个漆面的厚度数据是104微米,这个数值比很多日系车的原厂漆还要厚了。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星辰mini的新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要比同级会显得更亮一些。
而且遇到实际的剐蹭,也会稍微更耐磨一点。
因为成本问题,这个价位的油漆质量是很难再提升了。
所以许易在这里做了点小优化。
——品质不够,厚度来凑!
用一部分微弱的成本,来换取新车的质感的提升。
因为星辰mini面向的就是年轻的消费群体,现在市面上的微型车还停留在“偷工减料”传统制造思维。
在大方向上面,完全没搞清楚哪儿需要偷工减料,哪儿则需要下料猛攻。
到了最后总装车间,一台崭新的星辰mini装配完动力总成和内饰,迎来下线。
许易稍一检查,则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他们的品控和制造工艺,控制得更好了。
排除buff的额外加成之外。
一部分是工厂的优化进步,一部分则源于规章制度的优化,对于质量和生产流程的控制。
工人享受高薪和福利待遇,制造和质量流程也更严格,制度深入到每个制造细节的控制上,合理奖惩,不然单靠高福利人的自觉性,是不可能做到这一步。
很多车子的技术研发、外观设计都是很好的。
结果呢,一到生产下线就出各种问题,装配工艺控制不好新车异响、质量不达标、出现高频小毛病,甚至是一些电气化故障。
结果就导致前期花大投入研发和设计,上市刚交付口碑就拉了。
白白耗费了前期的心血,被消费者在车质网上疯狂投诉谩骂。
在他们星辰不能保证百分百不出这种问题,但会把生产环节的出问题的概率控制到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