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202章、将星归来

第202章、将星归来

    莽古尔泰志得意满的站在锦州总兵府前,牛皮靴踏过满地精致的青花茶碗,歪倒的博古架,乱七八糟的桌椅,还有散落一地的笔墨纸砚,令旗兵符。

    “哈哈,明国人不过如此,老八打仗就是不行啊!”

    身边没有人敢接话,这话也就他敢说。

    “可惜,勇士们都没有力气追杀那帮尼堪了。”

    莽古尔泰和满桂追逐反冲了一天一夜,他同样疲惫不堪,攻入锦州后第一时间只敢控制四门,肃清城中抵抗,不敢继续追杀残兵败卒,直到济尔哈朗派了一队五千骑兵支援,他才开始追杀明军。

    五千骑兵有九百正红旗,三千科尔沁骑兵,一千汉军骑兵。

    两条腿的确实干不过四条跳,那怕明军先跑了半天,依然被追上,而他们在恐慌中已经自己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编制全无,混乱拥挤不堪,不求跑得好,只求比同袍跑得快。

    被追上的辽兵秦兵直接跪地投降,但京营士兵的家不在辽西,他们只能四处狂奔。

    有马先跑的将领和亲兵,建奴追不上,这些丢盔弃甲的残兵却被砍瓜切菜,尸横遍野,血色从锦州一路向宁远逼近。

    直到他们遇到了尤世威。尤世威本是范景文的预备队,马世龙分兵后,他就急调准备接应满桂撤军。

    他这边刚正宁远补给完出发半天多时间,就遇到了朱纯臣等人,听到锦州失守的消息,他震惊无比,建奴这是集合了多少人马来攻啊,他只有一万两千人,只能就地列阵,收拢残兵。

    战车和粮车围成简单的阻敌军阵,弓箭手和长枪兵分别列阵。尤世威等了半天也没有收拢多少残兵,反而迎来了建奴。

    杀人正酣的建奴追兵竟一头撞进尤世威严阵以待的军阵,尤世威钢锏在手,先是一波箭雨收割,然后是武刚车阻路,枪阵刺马。

    建奴速度降下来后,尤世威毫不客气,带领亲兵骑兵立即反冲锋,锏锏毙敌,不可一世的建奴追兵碰了个满头包,只能仓皇脱离战线,留下一堆人马尸体。

    尤世威也勒马收兵,他只有一千骑兵啊,他也不敢追击。

    建奴终于辨认出了尤世威的将旗,这个不是锦州溃兵,明军已经反应过来,他们只好停止追杀,返回锦州。

    他们运气实在不好,回程一路收集战果,连备马都挂满了战利品,却又遭遇三千营突袭,没来得及反应的建奴又折损一波人马。

    吴惟英的伏击非常不讲道理,他在锦州城下杀了一个甲喇章京,结果被弓箭逼退,首级都没有拿到。

    但建奴也不是傻子,他们快速认栽,放弃了一部分战利品轻装狂奔撤退,只留下吴惟英张弓搭箭,射了个寂寞。

    他同样不敢追回锦州去了。

    吴惟英不知道,他错过了一个建州大人物硕讬,没有能让代善一家整整齐齐的。

    上次建奴扣关,硕讬跟在阿敏麾下,阿敏丢失盖州,他也同样被问罪。洪歹极整编八旗,重建正红旗,他因为是代善次子,差点被推举为旗主,但洪歹极最终选择了济尔哈朗。

    硕讬此次领军出征,捡了个大便宜。虽然他五千人损失了差不多一半,但他直接消灭的明军就达到了恐怖的两万人,还有一些人慌不择路,不是饿死就是冻死的结局。

    硕讬另外还收降了四千人,几乎相当于没有损失,反而越打人越多。

    东虏第一巴图鲁的将星冉冉升起。

    朱纯臣最后带回锦州的京营只有一千多人,加上吴惟英手下的两千多人,正好来四万回四千,他也算是“完美”执行朱慈炅大战略的第一人。

    满桂的尸身横卧马背,残破明光甲映着落日,每道裂痕都渗着黑红。

    尤世威执缰在前,吴惟英扶尸在后,宁远城门下,标营枪戟如林,却无一声号令,唯闻铁甲撞击膝盖的闷响——全军跪迎辽西脊梁归城。

    范景文站在队列之首,吴甡在他身边搀扶着他。听到这荒唐的战报,范景文几致昏厥,刚刚坐船回到宁远的平辽总监王世德也目瞪口呆。

    朱纯臣等将躲在尤世威身后,混在兵将之中,但一身公侯服装还是一眼就被看到。

    强撑着的范景文怒吼。

    “给本督把朱纯臣、薛棨、杨光龙统统拿下!”

    狼狈不堪的朱纯臣大惊失色,有些语无伦次。

    “范总督,你敢。本国公——”

    范景文近乎声嘶力竭的怒吼惊破城门。

    “拿下!”

    吴甡眼神微妙闪烁,身后的文臣武将也有些惊愕。王世德稍微犹豫,还是轻轻挥手,他身后的锦衣卫立即替代范景文的亲兵,两人一组将三人反绑。

    锦衣卫出手,至少比范景文出手名正言顺些。

    范景文缓步靠近尤世威,手掌抚过他怀里已经硬邦邦的满桂脸庞,千疮百孔的明光甲上沾满血迹,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满桂的。

    良久,范景文才转过身,泪光在眼眶里打转。

    “收殓吧。”

    吴甡也朝一动不动的将校们开口。

    “愣着干什么,为满将军卸甲。”

    按刀守在一旁的吴惟英立即高呼。

    “为满将军卸甲!”

    跌跌撞撞的范景文回到议事大堂,一众文官也悄悄跟上。

    损兵折将又丢城失地,范景文在平辽的日子不久了。可惜御史们大多在南京,否则范景文马上就会面临弹章等身。

    最有可能接替范景文的人,毫无疑问就是吴甡,当然这也需要京师的政治博弈。锦州的战争结束了,平辽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吴甡也不知道怎么安慰范景文,在他眼里,范景文这个总督做得非常称职,规划粮秣,制定战略,凝聚平辽人心士气,这一切都是相当服众的。

    但成王败寇,吴甡也不能为范景文张目,更何况他还处在敏感位置,引起范景文误会就不好了。此时的范景文才是最不好惹的,他连国公都敢绑,已经算是破罐破摔了。

    吴甡小声的试探。

    “督师,先把战报发往京师吧。”

    范景文揉了揉眼睛。

    “好,你拟吧。”

    此时,一个亲兵进来,捧着一封染血的书信。

    “诸位大人,满总镇怀里有封信,似乎是写给陛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