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教授,欢迎你又来到锦城,所里大家都很想你呢。”
12月27日,周四。
前往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的路上,宋振宇的话匣子终于彻底打开,脸旁浮现出激动的笑容主动搭话交谈。
他作为所里研究员,却早把徐铭当做偶像。
自从亲眼见识到,徐铭在短时间内,成功完成隐身战斗机飞控系统的优化工作,让歼20顺利实现首飞,他每次看向徐铭便只剩敬佩。
但虽然徐铭兼任着所内研究员,可平时工作,依旧在燕京方面。
见面的机会不是太多。
这次所里召开年度总结大会,得知徐铭也会出席。
他便找杨威自告奋勇,亲自过来接人。
待两人坐进车内后,宋振宇并没有停下来,继续聊起这段时间知道的事。
“对了。”
“还没祝贺徐教授你,在基础物理领域又取得诺奖级的学术成果,并且入选长江学者,被科学期刊评为年度十大突破之首。”
“和徐教授你相比,感觉我都不配当研究员了。”
讲到最后一句话时,表情肉眼可见的,有些自惭形秽的情绪在。
这话他可不是随口乱说。
徐铭明明比他还年轻,却能在多个领域,都取得别人终生难以企及的成就。
哪怕换做院士来,估计都感到惭愧,更不要说他一个刚转正的研究员。
关键对于外界民众来讲,还并不知道,徐铭除了表面上的这些理论成果外,还在航空等重大核心领域,做出了不可替代的科研技术贡献。
“这些消息都已经传到所里了吗?”徐铭闻言接过话茬语气稍有些意外。
在物理领域取得诺奖级成果,事件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的时间,消息传播范围广到属于正常情况,没想到连刚发生的科学年度十大突破都很清楚。
宋振宇笑着回应道:
“大家可都一直关注着徐教授你呢,尤其按照杨总师他的说法,你人虽然大部分时间不在所里面,但锦飞时常会流传你的传说。”
“杨总师这两天知道你要过来,心情好得不得了。”
将宋振宇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铭也是哭笑不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因为这段时间,精力全在课题上。
几乎没有关注锦飞那边的情况,多少显得他这位兼任的研究员有些不称职。
念头停留在这里,主动开口抛出一个问题。
“现在所里是个什么状况?”
“目前歼20已经进行了多次飞行测试,各项指标均表现的非常出色,估计后年咱们的战斗机就能正式服役。”
宋振宇听到徐铭询问所里的工作,顿时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脸上挂着兴奋劲连连讲述。
“特别是每次飞行员结束任务回来,都要夸赞一遍咱们战机的飞控系统。”
“这种堪称完美程度的优化调教,放眼全球应该也就只有徐教授你能做到了,绝对比海外的猛禽更强。”
“至于我现在,被分配到了翼龙无人机项目组,负责无人机的算法平台构建升级。”
前脚话音落下后,宋振宇的嘴唇依旧微动,似乎仍有什么话想讲。
奈何最终还是给咽了回去。
使得车内陷入短暂沉默,氛围猛地一滞。
徐铭见此则只是简单瞥了眼,并未进行追问,反正他人都来到了所里,真有事情的话肯定会知道。
不多时。
当数辆专车驶进锦飞研究所,徐铭透过车窗,远远便看见有一群身影等待。
站在最前面的正是总设计师杨威。
随着车子停稳,徐铭从后门下来,快步朝对方走去。
近前时主动伸出手握手。
“杨总师。”
表情被欣喜占据的杨威,笑着关心打起招呼。
“总算把咱们所里的大研究员盼来了,路上顺利吧?”
“很顺利。”徐铭点点头回答。
“大会明天才开始,今个咱们不谈工作,先让小宋带你去休息一下,晚上我请客给你接风洗尘。”杨威用爽朗的语气说着,眼睛全程愣是没有从徐铭的身上移开。
徐铭闻言倒也没拒绝,直接答应下来。
……
翌日。
准时被生物钟喊醒的徐铭,日常锻炼完,才在去食堂的路上碰到宋振宇。
“徐教授,你怎么不多休息会,大会时间在上午。”宋振宇得知徐铭这么早就锻炼,下意识关心了一句。
毕竟眼下和正值项目在身的时候不同,适当休息是属于很正常的事情。
然他遇见的偏偏是顶级天才徐铭。
对此徐铭只回三个字。
“习惯了。”
说完径直迈步离开,只留下宋振宇站在原地,望着他的背影独自凌乱。
“这就是顶级天才的自律吗,怪不得徐教授能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深吸一口气暗自感叹句,下秒急忙追上。
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年度大会,主要是对当年核心工作的总结,以及未来几年的展望和项目规划,出席参加的人员除所内的人外,还包括航空工业集团的主任领导。
且属于内部大会,不会对外报道。
徐铭虽只是兼任研究员,可在所里的地位,丝毫不比杨威差多少。
连座位都是紧挨着。
主要外界保密归保密,在锦飞研究所里面,大家都清楚徐铭项目上的贡献。
单优化出堪称完美的飞控系统,便相当于大幅度提升了战机的综合性能。
这是难以估量的。
当徐铭按时进入到会场,首先在杨威介绍下,分别认识几位集团领导,得到大家的一致夸奖,丝毫没有拿他的年龄去说事。
上午九点。
大会正式开始。
在流程的一项项进展下,徐铭尽管并未发言,却对情况了解的非常详细。
其中最让人兴奋的,无疑是歼20的服役时间。
按照集团方面的估算,国产五代隐身战斗机,有望在后年下半年正式服役。
刚好是新一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召开之后。
从国产五代机顺利首飞,到正式服役,只用了短短三年左右的时间,比预想的还要提前,其整个研发周期相比海外的猛禽战斗机不知缩短多少。
效率非常之高。
还记得歼20刚首飞成功时,阿美瑞肯安全大楼,和阵风战斗机制造公司,以及众多国际主流媒体,都表示短时间内这架新型五代机无法服役。
形成不了战斗力。
不知道等他们知道这个消息,会作何感想。
只能说飞控系统的完美级优化,大幅度缩短了战机系统的调试周期。
否则依旧使用原飞控系统,纵使能顺利首飞,后续仍需漫长的时间不断调试。
毕竟服役和首飞的要求可完全不同。
而这件事情,还让徐铭想到了空间技术研究院那边。
根据梁占军教授传来的信息,天宫实验舱的实验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并在运行周期内进行了多次对接,全自动自主交会对接技术越发有经验。
截至目前始终保持着零失误。
如果后续不出意外的话,同样有望在后年,正式开始国产空间站的独立搭建工作。
相比原先的三步走计划预期,大幅度提前。
也就是说,用不了多久时间,太空上就会,有两个空间站同时在轨运行。
思维快速运转,想到这么多重要事件,竟全集中在同年发生,让人心中不由得愈发期待,希望这重要一年可以快点到来。
相信届时肯定会很热闹。
好歹包含着数学学术领域,航空航天国际领域,说不定会影响到全球格局。
长达两个小时的大会结束,徐铭刚站起身,眼角余光突然瞥见杨威主动走过来,于是便索性停住脚步没动。
“有没有时间,咱俩到办公室聊聊?”
“走着。”徐铭怔了下,嘴角挂出笑容爽口应下。
很快。
两人来到所长办公室。
进门在沙发处坐下,杨威倒也没卖关子,直接开门见山把情况讲清楚。
“其实这次邀请你参加年度大会,除了五代机的正式服役规划外,还想让你主导新一代翼龙无人机的,智能化算法平台的搭建工作。”
“将飞控系统的自适应算法移植过来,并进行升级。”
徐铭把杨威的话听完,对这个情况不觉得意外,除昨天就已经听到宋振宇提起之外,刚才在大会上也着重进行了翼龙项目汇报。
所谓新一代翼龙无人机,主要作用为察打一体。
近些年随着无人机技术日益发展,加上现代作战中对打击时间敏感目标需求大增,军用飞机市场开始扩大对察打一体无人机的研发。
当今国际上热度最高的,则属阿美瑞肯死神无人机。
而翼龙正是要对标死神。
与需要飞行员操控的隐身战斗机不同,无人机则更倚重智能化算法。
想把飞控系统中的自适应算法,移植到翼龙无人机上对他来说难度并不大,但却要另外加上自主任务规划系统与多机协同算法,以及实现对目标追踪的图像处理算法。
将这些全结合在一起,才能算是先进的智能无人机算法平台。
就在徐铭思索时。
杨威的话音并未落下,接着又继续补充。
“关于新一代翼龙无人机,集团的定位是面向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出口。”
“你应该知道,咱们的五代机,虽说后年大概率就能正式服役,但却很难有实战检验作战能力的机会,这导致对外界的威慑力会下降许多。”
“所以新型翼龙无人机的作用,便是代替隐身战斗机向世界展示力量。”
“也就是亮剑。”
“让所有人知道,咱们的战机可不是花架子,是真正能通过作战检验的空中利剑。”
“因此翼龙的综合性能,必须要达到甚至超过海外死神无人机的水平,除了你这位顶级天才外,我想不到还有谁能胜任核心的智能平台算法的搭建工作。”
徐铭把事情全部了解清楚,自然明白这架新型翼龙无人机的重要性。
要把如此多的算法,与自适应控制算法结合,对别人来说或许很困难。
但在他眼中却没多少压力。
或许担心徐铭拒绝,杨威没等徐铭开口,又接过自己的话茬多讲两句。
“所里已经组建了开发团队,基本上都是之前配合过你优化飞控系统的人,想着你安排工作会更顺手。”
“另外这次时间方面非常富裕,有两三年周期。”
徐铭闻言终于不再迟疑,抬眼望向期待的杨威,当即点头把事情应下。
“我没问题。”
身为研究员,能参与国家重点项目,放在别人那里是求之不得的机会。
他还是头回主导周期这么长的项目,并且有宋振宇等人员配合他进行,安排好具体的算法开发工作,甚至不需要自己敲多少程序代码。
到时候甚至不用经常待在所里,倒也不会影响他目前手上的课题进度。
相反合理分配时间,在研究算法的过程中,说不定会碰撞出证明复形工具的灵感。
另外更能获得大量信息学科经验值。
要知道在找到正确的比较性证明方法后,如今仅差最后的范畴性证明。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距离解决霍奇猜想,已然不剩下多少距离。
杨威听到徐铭的回答,脸上表情顿时被大喜取代。
显得非常高兴。
“太好了。”
“有你主导无人机的智能算法平台,我相信新一代翼龙无人机,到时候走出国门肯定会给大家一个惊喜。”
“过程中有什么要求尽管向所里提就行,我保证全部给你满足。”
“就算我这里解决不了,也要去集团总部申请。”
作为负责五代机后续飞行实验的总设计师,他太清楚完美的飞控系统,能够在实际作战中发挥出怎样的战力。
如果将其放到无人机上面自动控制,那么在战场中绝对会成为敌人的噩梦。
这会是最好的,实际展示国产战机性能的舞台。
接下来的时间,徐铭没有继续久待,主动向杨威打了声招呼离开,便前去和宋振宇等项目组成员汇合。
既然决定主导无人机智能算法平台的搭建工作,那么索性先趁着这次过来,把大家的工作安排下,特别对平台的搭建工作进行一个整体讨论。
将大致的算法结合搭建思路确定下来,方便后面按部就班进行。
毕竟宋振宇他们都曾配合他,对国产五代隐身战斗机的飞控系统进行优化,在这方面是比较有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