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铭听完两人的话,自己也稍感意外,没想到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在提出大半年之后,又引起了物理学界和公众的热烈讨论。
他这段时间,都在证明构造的,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工具。
没怎么关注网上的新闻。
更不知道,今天科学期刊,公布年度十大突破。
反观唐亚愚和王其坤两位教授,注视着徐铭脸上浮现的表情,丝毫不掩饰此刻内心的高兴和激动。
仿佛他们两人才是课题主导者。
没等徐铭开口,便迫不及待的继续往下讲。
“这次科学期刊方面的态度,说明目前国际学界的情况没我们想象的糟糕,赛瑟罗格的影响力有限,随着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被更多学者民众认可,或许真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确实有这方面的可能。”王其坤接过唐亚愚的话茬点头附和。
自从见识到徐铭的物理天赋,他们俩个人便把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希望,完全放在了徐铭的身上。
认为对方最有可能,替国内物理学界,打破这份尴尬的零记录。
所以后面才无比迫切,想让徐铭学习威滕。
从数学转到物理。
原本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的出现,让他们重新生出了强烈期待感。
觉得徐铭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是迟早的事情。
然赛瑟罗格的所作所为,无疑相当于对徐铭,采取了学界上的封杀。
导致今后能拿到国际奖项的阻力,大幅度提升,让国人无比气愤。
连菲尔兹奖都觉得渺茫,又何况是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万万没想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科学促进会竟大肆报道徐铭的物理学术成果。
释放出一种特别信号。
于是唐亚愚和王其坤对此事分析后,心思顿时便活跃了起来。
顾不上手头的工作,便第一时间跑来数院,同徐铭分享这个好消息。
徐铭自然清楚,对方都是为他考虑。
不过相比较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仍然对菲尔兹奖更加在意关注的多。
毕竟早在他第一次,踏进燕大图书馆时,拿到菲尔兹奖的规划便确立了下来。
由于科学年度十大突破,对他而言只是小插曲,并不会影响他此刻的节奏,很快便失去了兴趣,紧接着索性主动抛出问题询问岔开话题。
“具体情况就讲给学界评判吧。”
“最近应用课题研究上,进展起来还顺利吗?”他用漫不经意语气随口询问。
而当这句话,传进唐亚愚和王其坤耳中,两人脸上的笑容几乎同时消失不见。
似乎脑海中想起了不好的画面。
约摸顿住数秒,才见唐亚愚叹了口气,如实讲述道。
“拓扑光子概念和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虽说打开了物质互相作用新大门,但想把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确实存在着非常复杂的过程。”
“短时间内的话,恐怕很难有明朝进展。”
他和王其坤接手课题成果的应用研究之后,尽管依旧是燕大和箐华合作。
有着充足的研究经费。
可想把抽象的物理概念理论,变成能创造价值的实际技术应用,从某种程度上讲要比验证实验更困难。
除需要克服大量困境外,同样离不开灵感。
这时王其坤也没保持沉默,唐亚愚话音落下同时,便紧随其后补充。
“目前我们正根据,杨老指点的几个方向,不断进行应用实验。”
“希望能发现新的惊喜。”
“主要没有你这位理论提出者的参与,我们的效率下降的可不止一星半点啊。”
讲到最后一句时,边看向徐铭边连连叹气。
他的话着实没啥毛病。
徐铭提出了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那么由他继续负责后续的应用研究,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工作安排。
说不定能够很快,找到实际应用的契机。
怎奈这项基础物理发现,本就是徐铭查看资料时,偶然才诞生出的灵感。
因在高效光和物质互相作用上,具有研究潜力,这才主导参与了实验验证。
且整个过程,都未耽误霍奇猜想课题。
哪个占比更重毫无疑问。
徐铭听完两位教授倒苦水,对此也是哭笑不得,哪能不知道他们的想法。
略作思考之下,还是选择松了口。
“眼下数学研究中心的霍奇猜想课题,已经来到最关键的攻坚阶段,所以物院那边的实验就多麻烦,唐教授和王教授负责了。”
“我也会抽时间,继续对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研究。”
他的灵感湍流词条,更容易在研究学科问题时,碰撞出其他学科的灵感。
所以偶尔换下脑子,也是有必要的。
就比如眼下被困扰的,复形工具比较性证明。
若没灵感的话,单靠多线程并行思维,整个推导周期肯定会增加很多。
另外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确实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他肯定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理论,能转化为实际应用成果推动人类科学发展。
唐亚愚和王其坤,听到徐铭这样说,笑容瞬间便取代了脸上原本的表情。
暂时按耐住心中的激动,连连摆手应声。
“真这样的话,那可就太好了。”
“当然。”
“你平时还是要把重心,放在霍奇猜想上,物院这边偶尔动动脑子就成。”
“真要是把霍奇猜想证明,再拿到菲尔兹奖,那诺贝尔物理奖就更有机会了。”
“我们就先不打扰你了。”
待两人说完这几句话,便不打算过多逗留,当即起身准备离开。
心情简直比刚来时还要好。
对于徐铭的物理天赋以及实力,他们清楚的很,因此只是偶尔抽时间研究,那对于实际应用转化,都会起到非常巨大的帮助。
何况作为理论的提出者,思维也是别人无法相比的。
徐铭送唐亚愚和王其坤走出办公室,直到两人身影彻底从视野中消失,方重新回到桌子旁坐下望向草稿纸。
“继续吧。”
自顾自低喃一句,随即右手又动起来,接着刚才的步骤尝试证明工具的比较性。
要彻底证明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工具,将其变成能用于解决霍奇猜想的定理,其中最为核心的便是三大性质的证明。
提升性。
比较性。
范畴性。
先前他已经成功证明提升性,眼下只需解决剩余的比较性和范畴性。
到时候导出平展Motivic上同调复形工具,则会拥有全新的名字。
徐-平展上同调。
真正完成,对格罗滕迪克平展上同调体系的,完善与增强。
创造出全新的定理框架。
集齐所有拼图,对霍奇猜想发起总攻。
伴随时间逐渐流逝,脑海中以拓扑形式储存的知识不断涌现碰撞。
不断的去进行尝试。
“定义一个周期化函子,通过融合棱镜上同调和解析空间思想实现。”
“或许能得到过滤等变的拟同构。”
……
这时他右手突然草稿纸上停下来,口中轻声自顾自念叨着只觉眼前一亮,涌现出的念头如闪电般,劈开他先前固有的思维。
毫不掩饰脸上表情中的兴奋。
越发觉得可行之下,当即快速推导验证起来。
“复形x视为解析空间。”
“考虑其棱镜复形,是一个在无穷小邻域环上复形。”
……
此演算过程中,完全没去注意,眼前面板上数学学科经验值的增长情况。
反正以当下的缺口,纵使证明霍奇猜想,也无法再次提升数学的等级。
再说国际科学界这边,针对科学年度十大突破,所产生的讨论和热议,仍然没有结束的迹象。且随着一些知名物理机构研究实验室,宣布加大拓扑光子概念的研究,物理界对徐铭的评价也更上一层楼。
用专业的话术来讲,徐铭相当于是引领了,基础物理中一项全新的学科分支。
为物理界的突破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但要说眼下谁的心情最不好,那么赛瑟罗格绝对是榜上有名。
“我真是愈发欣赏这位,来自东方的年轻天才了,可惜不能加入我们NAS,真是一件遗憾的事。”
哥伦比亚特区,NAS国家科学院总部。
办公室内赛瑟罗格望向电脑屏幕,上面正是科学期刊发布的年度十大突破。
面对徐铭取得的成绩,单从学术角度来看,要说不欣赏那绝对是假的。
否则当初也不会连续发出邀请。
奈何既然选择了打压,那不管局面怎样变化,都必须要持续下去。
而对于科学促进会的做法,他倒不觉得意外。
毕竟对方的核心与国家科学院不同,更加注重学术成果本身的影响力,加上两个机构彼此之间平行,当然不用看他的反应做事情。
况且这种事情,也并非首次发生。
还记得他接受记者采访,提出对孪生素数猜想与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质疑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方面,便率先进行了发声,直接反驳他所讲的话,可以说一点没有照顾NAS的面子。
特别是网上一些言论,竟说他一位大气环境专家,根本就不懂数学。
当时可没少生气。
作为秘书的黛芙这时走过来,她主动询问道:
“需要我为你约见一下麦格特主席吗?”
外界所发生的事情,她肯定要第一时间知晓,并思考应对方案。
履行秘书应该做的职责。
徐铭在上次风波的影响下,国际学界上的权威,已经是有所下降。
结果却被科学促进会如此抬高。
面对这种情况,确实有必要,同科学促进会主席麦格特进行对话。
不过这个提议,赛瑟罗格听到后,直接摇头拒绝。
“没必要。”
“只是年度十大学术成果而已,就算在物理界产生权威和影响力,照样拿不到任何奖项更进一步。”
“对了。”
“下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也快要召开,还是先帮我约下洛瓦茨教授的时间吧,菲尔兹数学奖的历史上,不应该有这么年轻的东方数学家。”
黛芙把赛瑟罗格的话悉数听进耳中,下秒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
嘴唇微动讲出自己的担忧。
“赛瑟罗格主席,从我搜集到的信息分析,徐一直在进行霍奇猜想的证明。”
“若他真的解决了这道世界数学难题,如果仍旧不颁发菲尔兹奖的话,恐怕西海岸学派以及克雷数学研究所都会对国际数学联盟提出质疑。”
“目前徐在数学界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可观的。”
“而且他也是国际数学联盟的成员。”
赛瑟罗格这时抬头看向身旁的黛芙,接着主动站起身来脸上写着轻松。
仿佛压根没考虑这件事。
亲手给自己倒了杯咖啡,嘴角挂着笑容应声。
“我们确实需要承认,徐是数学上的超级天才,但他的学术成果仅局限于数论领域。”
“选择代数几何中的世界难题作为课题,这不是一个好的主意。”
“要知道截至目前,全球众多数学专家机构,对霍奇猜想的证明都没有明显的进展。”
他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即根本不相信,徐铭真能解决霍奇猜想问题。
特别是距离下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召开,仅剩下一年多点的时间。
以后的情况暂时说不准,起码这届菲尔兹奖,他有十足的把握徐铭拿不到。
黛芙闻言自然没有继续参与讨论,很快退出办公室后就准备安排行程,替赛瑟罗格约见国际数学联盟主席。
徐铭自然不知道,下届数学家大会还未召开,便已经出现了动作。
不过他就算是清楚,也不会在意。
反正在采用定义周期化函子的方法之后,对复形工具比较性的证明,进展非常顺利,相信不用多长时间,便能正式解决霍奇猜想问题。
届时就算国际数学家大会召开,谁会成为数学界盛会的中心还说不准。
而就在元旦到来前几天,徐铭接到锦飞的邀请。
以顾问研究员的身份,参加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年度总结大会。
主要他先前优化新型隐身战斗机飞控系统时,受邀兼任了锦飞研究员。
虽平时不需要专门过去,但像这种重要的场合,还是要前往参加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出席这种会议,已经算相当于另类的让大脑休息,有助于思维放空发散诞生新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