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孙无忌前方的读书人,已经听得一愣一愣的。
不过,他虽然没有长孙无忌的见解,但在听了长孙无忌的解释,他也觉得幡然醒悟,接着郑重其事道:
“长孙兄所言极是,朝廷既然这样安排,自然有其道理,”
反正朝廷公布的政令,也不是他们能够改变的,他们这些读书人也就是在此议论一番,在说完之后该支持朝廷还是要支持朝廷。
毕竟如果没有朝廷推行科举制度,他们这些寒门读书人,根本就没有入仕为官的机会。
可现在,他们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只要他们的才学足够出众,就能脱颖而出,他们又有什么可以埋怨的呢?
同时,朝廷有着锐意改革的决心,对于大隋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因为只有变革,才能维持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生命力,才能让大隋变得更加强悍,走的更远,而不是止步不前
虽然如今的大隋已经很强了,可要是能够看到大隋变得更加强大,也是无数人心中共同的期待。
而在众人谈论之时,却突然有一阵急切脚步声传来,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长孙无忌疑惑看去,此刻走来的也是一名读书人,和长孙无忌有些交集。
看到来人认真的模样,长孙无忌不免好奇道:
“兄台这是出什么事了,竟然如此匆匆忙忙?”
来人见到长孙无忌,却是笑着说道:
“长孙兄快看,这是最新一期的大隋报,摄政王率领我大隋精锐,一举覆灭吐蕃,生擒吐蕃之主松赞干布。
如今我大隋大获全胜,摄政王赢了!”
随着来人的讲述,长孙无忌终于是明白发生了什么。
赢了,果然是赢了!
虽然吐蕃实力不容小觑,亦是有着天险之利,但是在大隋,在马展面前却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根本不值一提。
当然了,这并不能代表隋军就一定比吐蕃一方更强,马展的实力太过强大,已经强大到超模的程度,自然让敌军无法阻挡。
“好,真是太好了!”
长孙无忌振奋说道。
当初马展决意出征吐蕃,还是有一些人并不支持马展的选择。
但是长孙无忌,
他却是马展的绝对支持者,纵然敌军实力再强,也不可能挡住马展。
这就是长孙无忌一直以来的观点。
现如今,马展果然是没有辜负天下人期望,这才几个月时间,便是大获全胜,彻底将吐蕃覆灭了。
除了长孙无忌之外,他身旁的几名读书人也是不断叫好。
真不愧是摄政王啊!
稍微缓了一会,众人也是回过神来,长孙无忌面露感慨之色,说道:
“在下当初虽然相信,摄政王一定能够大获全胜,将这吐蕃覆灭,却不曾想到,摄政王速度如此之快。
从他出兵到吐蕃,满打满算不过数月时间,便是完成了如此壮举。
也不知那些外族在听到这个消息时,会是什么反应,不管他们身处何地,实力又有多强,带我打碎面前结局都是一样的。
有着如此战绩威慑,相信接下来我大隋边境,就能安稳下来了。”
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如今他们都是大隋的一员,他们自然希望大隋能够变得更好,希望大隋局势稳定,边境百姓安居乐业。
虽然众人都已经得知消息,但他们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井然有序的排好队,他们也想买上一份大隋报仔细看看。
这个消息传播的很快,因为本就有很多人都在关注着这场战斗
当初马展领兵出征顺利,平定漠北,将好不容易复国的突厥再度镇压,却突然下令要出兵吐蕃,实在是令人猝不及防。
可是现在,马展证明了自己,他既然敢这样做,自然是有着绝对的把握,有着足够的自信,而非信口开河。
在大兴城,消息传播的渠道,自然不只是大隋报,还有众人的口耳相传。
可以说,大隋覆灭吐蕃的消息,是以几何倍数的扩张增长,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他们为之惊叹,为之感慨。
他们庆幸自己是大隋的一员,他们生在这个国家,是他们的幸运。
否则的话,如果他们成为大隋的敌人,必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如今的大隋实在是太强大了,那恐怖的压迫感,恐怕已经压的那些外族喘不过气来了。
但这又能怪得了谁呢?
当初马展出兵吐蕃,原因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这一切都是吐蕃咎由自取。
若非他们主动出兵进攻西海郡,马展也不会这般大费周章。
可以说,从此刻开始,城中的百姓就已经在期待,马展什么时候凯旋而归了。
到时候,他们一定要亲自出城迎接,他们要看一看,这支覆灭吐蕃的精锐之师,到底是何等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