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 第547章 影响力

第547章 影响力

    “赢了?”

    杨林听得此言,顿时眼前一亮。

    虽然这是他预料之中的结果,但是在得到确切答案之后,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如今大隋国力强悍,无惧任何对手,但是想要覆灭吐蕃这等蛮夷外族,难度依旧不容小觑。

    这并不是因为吐蕃太强,而是因为吐蕃的特殊地理环境。

    可是马展仍旧做到了,而且做得如此之好,一鼓作气就将吐蕃覆灭了,并没有给吐蕃拖泥带水的机会。

    这等外族,胆敢冒犯大隋,就只有这一个结局。

    此刻,杨林也顾不上太多,他拿起急报仔细看了两眼,便是来到龙椅之侧,将这份急报交给了杨杲,接着说道:

    “陛下,此战摄政王大获全胜,吐蕃已灭!”

    杨杲神色郑重,认真查看起战报中的内容。

    在这上面清清楚楚的写了,马展率领大军,突袭敌军之后,生擒松赞干布,彻底将吐蕃覆灭。

    这个崛起不过数年的大国,就这样化为乌有。

    哪怕在此之前,杨杲已经有过很多次这样的经历,仍旧是觉得有些梦幻。

    大隋有马展在,真的是稳如泰山啊!

    这是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当初杨杲在江都,听到外界消息,那叫一个胆战心惊。大隋四处都是反贼,妥妥的国之将亡。

    可是,正因为马展的存在,大隋非但没有覆灭,更是重新崛起,甚至是变得比往日更加强盛。

    杨杲很清楚,这一切并不是他做到的,而是马展和杨林共同努力的成果。

    正因为有杨林和马展在,大隋才能维持稳定,没有发生其他变故。

    杨杲是个聪明人,正因如此,他更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对他而言,能够坐在这个位置上,已经是他的运气,又岂能奢求太多?

    哪怕他只是傀儡天子,但该有的待遇杨林也没有少他的。无非是不能执掌大权,不能统领天下罢了。

    见识到杨广的结局后,杨杲早已认清楚现实,哪怕是身为天子,也不代表就能掌控一切。

    与其和杨广一样折腾,倒不如老老实实当好自己的旗帜,看着马展和杨林,让大隋变得更加强盛富庶。

    这难道不是一个美好的结局?

    就这样,杨杲很快站起身说道:

    “太好了,摄政王扫灭吐蕃,再为我大隋立下奇功,皇叔祖尽快将消息公之于众,朕要与天下百姓同喜。”

    反正在这个时候,也不需要犹豫,只要全力支持马展即可。

    杨林连忙拱手道:

    “陛下英明,老臣明白了!”

    对于杨林来说,他也很清楚杨杲的性格,双方可以说是达成了默契。

    杨林要保住大隋,也要让大隋变得更加强大,为了这个目标,他不会轻易倒下。

    就这样,朝会很快散去。

    杨林到了府衙之中,再度与群臣商议着接下来的事务。

    也就是如何设立工程院,以及将马展横扫吐蕃的消息传出去。

    这其中,丁良负责的大隋报自然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惠民书店以及大隋报的影响力,正在不断的扩张。

    在此之前,马展就已经安排妥当,大兴城的惠民书店只是开始而已,他迟早要将之开遍整个大隋。

    如今惠民书店已经走出这一步,派出人手在江南,乃至于蜀地等要地开设惠民书店。

    这惠民书店背后,已经不只是丁良和马展等人了,同样是有着朝廷的背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惠民书店才能发展得这么顺利。

    有着朝廷的绝对支持,不管其他人作何想法,也都无济于事。

    包括曾经的世家之人,他们现在早就接受了命运。大隋发展得如日中天,马展也是正值壮年。

    在这种情况下,非要和马展为敌,和找死有什么区别?

    总之,如今朝廷也不曾彻底扫灭世家,最起码在科举之上,还是给天下世家大族留有一线生机。

    只要他们能力够强,就能在科举脱颖而出。

    所以他们只能卷,哪怕是维持如今的局面,也能让各个世家稍微松一口气了。

    因为科举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所以更多的人都前来买书,他们也想通过科举逆天改命,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或许这条路很难,但相较于往日完全没有机会,现在却是截然不同。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大量的人群,聚集在惠民书店所在。

    可以说,因为有惠民书店在此,周边的店铺生意都好了许多。

    有读书人聚集,他们不仅是来看书的,也是在此商议着天下大事,抒发自己的志向。

    读书人又岂是甘于平庸之辈,哪怕无人敢说自己有着必中的自信,但他们的追求却是毋庸置疑的。

    此刻,一行人围绕于此,他们此刻谈论的,乃是前不久朝廷推行的新政。

    朝廷居然要取消贱籍?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匪夷所思之事。

    就算是那些受益者,在听到消息之后,都觉得难以置信。

    或许在这些人的观念里,他们从出生开始,就是这样的身份,他们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人生。

    现在却突然变了,哪怕这是一件好事,也让人觉得有些难以适应。

    只见一名读书人正色道:

    “长孙兄,在下觉得朝廷非要取消贱籍,绝不是一件好事。自古以来,人各有别,贱籍岂能与常人相提并论?

    若是没有了贱籍约束,恐怕这天下就要乱套了。”

    被称为长孙兄的男子正是长孙无忌,他听得此言,神色却显得无比平静,他完全没有急切的意思,便是说道:

    “不,以在下之见,朝廷取消贱籍绝对是利大于弊。

    如今朝廷推行科举,意图新政改革,令我大隋更加强盛。

    虽然当今读书人中人才济济,但谁又知道,寻常人里面,就全都是乌合之众?

    除此之外,朝廷取消贱籍,也能令百姓安心,让那些匠人受益……”

    长孙无忌开口之后,就完全没有停歇的意思,他侃侃而谈,讲得头头是道。

    显然长孙无忌在这件事上,有着自己的见解,并且他也支持朝廷的决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