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文豪1983 > 第20章 你来的正好

第20章 你来的正好

    陈小旭现在的名气比从前大得多!她在巴老的改编剧《家春秋》中出演一个主要角色,已经是个大明星。

    现在呢,却要替怀孕的张俪跑上跑下,办这个基金会。张俪觉得特别抱歉:“当初说好了,我来做生意,你来追求梦想……结果现在我总是要你来帮我的忙,小旭,我离不开你。”

    陈小旭真和张俪情同姐妹,一听到这话,立刻就抱住她:“你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我们俩永远都不会变!”

    张俪便放手让陈小旭来做事。

    随后她发现,陈小旭居然有许多经商的天赋。

    陈小旭平日是一个急性子,爱恶作剧。做起事来却正好相反,她雷厉风行,又不失温柔,尤其擅长记忆力。一个基金会主办下来每一环节要遇到许多人,陈小旭竟然能把这些人都记住。

    下一次再来,陈小旭还能和那些人打招呼。

    余切这个基金会,暂且命名为“余切基金会”,专注于对高校教育下的贫困学子进行补助,因为现在确实没有相关规定,所以“余切基金会”和儿基会是合作关系。

    在明面上,余切基金会是个挂靠在儿基会下面,独立运作的个人基金会。

    余切刚拿到的六千块钱稿酬成了基金会的初始资金,恰好,他福门托奖的奖金也打了过来,都换成了人民币。余切通通打进了个人基金会的账户,这下就成了个拥资三四十万的基金会。

    在八十年代,这绝对不算小了。

    茅盾先生当年捐助出他一生的稿酬来办文学奖,也不过就十五万而已。余切基金会有一个极好的开头。

    “个、十、百、千……万!三十七万还多!”陈小旭数着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心底里全是震撼。

    这么多钱,真就交给我俩看着了!

    因为是个人基金会,没有股东,只有会长和副会长,这两人分别是张俪和陈小旭来担任。

    余切是余切基金会的创始人,但除了捐了那一笔钱之外,他几乎不参与日常管理。

    这笔钱实际上就是她们来支配的。

    她们可以给自己开工资,自己决定投资项目。张俪带头拿了个零元,她一分钱也不要,但她给陈晓旭开了12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相当于这一时期京城高校教授的薪资。

    因为在这一段时间,实际是陈小旭在跑上跑下,非常辛苦。

    陈小旭拒绝了。

    十月中旬一天,余切开车到广播学院接送张俪。这天“余切基金会”正式挂牌成立,前后只用了不到一周。

    余切豪情万丈道:“我们的基金会有了自己章程,有了验资证明,有了自己的理事会——只有我们仨。还和京城这边的领导、儿基会的主管干部沟通过四五次,办公场所和账户都有了。”

    “一周就办下来了!”

    “张俪,你不愧是个小天才。你太适合做生意了!等孩子出生后,你要是还想做生意,我资助你一些钱,尽管去做。赔了也不要怕,只管找我拿。”

    余切记得:张俪原时空是个成功的房地产商人。

    建一套房子来卖不知道要走多少程序,不论在国内国外都是很麻烦的事情,有个说法是最多要走二百九十多个程序!

    再过几年,大莲的王总,就该要创立万达了吧!他办企业,一开始就被走程序折磨得快疯了——任何一个章都不会白盖,既要吃饭喝酒,又要联络感情,而且不能空手而去……久而久之,给王总的身体都快喝垮了。

    结果余切这基金会却搞得这么快。

    说实话,要不是余切是穿过来的,他真要怀疑张俪和陈小旭也是穿过来的。

    张俪听到余切的话,却没有邀功,而是说:“其实是小旭来办的。”

    “她办的?”

    张俪点头,又重复了一遍。“就是她来办的,我做了个甩手掌柜。”

    余切不觉得奇怪!陈小旭原时空开广告公司,做影视制片人,这一行也很麻烦,需要个八面玲珑的心。

    “说明陈小旭也会做生意,她也聪明嘛。你俩之前测智力,不是一模一样吗?”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张俪回家后,在心底里想着这句话。

    从前她理所应当的认为,她来做生意,陈小旭去演戏。也许陈小旭也可以做一些生意,但不能比张俪的大,也最好不是传媒相关的,因为两人之间要有一个先后。

    现在张俪却觉得自己相当自私:陈小旭也很厉害。

    她没有读过商学,却天生就适合与人打交道。

    再想想,当初学英语,学商业,全是陈小旭指点自己的。如今陈小旭反而放弃了这些,她难道就没有什么怨言吗?

    张俪辗转反侧,一晚上没睡着。

    余切基金会如今挂靠在儿基会,不久,张俪和陈小旭再来儿基会办事,恰巧碰到了儿基会的名誉主席康老。

    康老长期在妇女解放战线工作,是老革命家了。这段时间,她已经认得两人了,笑道:“欢迎欢迎,两个大明星来了!”

    “今年六月份,我在家里面看《红楼梦》,你俩一出来,家里的人就道——没有书里面的好,没有书里面的好!我听得好烦人!我第一眼就喜欢上你们了。”

    “好在电视剧播出几集后,观众变了意见,开始觉得你们适合起来。到现在干脆成了你们的剧迷,其实我早就是你们的剧迷了。”

    康老把两人拉进屋里面,询问最近的情况。又让她们替自己给余切问好,希望在新年前,余切能再创作出更多。

    “张俪,你现在既然怀了孕,就不要经常到处走动了。你既要上学,还要办基金会,我认为你要忙的事情太多了。余切那个人呢?他就这么让自己的爱人劳累吗?”

    张俪道:“余哥哥做了教授后,也特别忙了,白天他很少有时间。他还经常接待朋友,一聊起来就是到了天亮。”

    陈小旭补充道:“好多作家都爱抽烟,一刻两刻忍得住,一晚上就肯定忍不住了!余哥哥……余切!他怕打扰到张俪,最近就在燕大附近住下了,周末才回来。”

    说完这话,陈小旭一张脸通红。

    康老不动声色,只是看了陈小旭一眼,对陈小旭笑了一下。

    陈小旭猛然惊觉:康老对两人的关系,应该早就知道了,但没有点破。

    康老问:“你俩来是做什么的?有什么困难,大家能一起解决的?”

    张俪道:“我们是个光杆司令,手底下没有人,这次来是招新的。”

    “你意思是,在儿基会这边招新?”

    如今余切这个基金会,还在儿基会底下挂靠着呢,哪里能挖走别人的人?

    张俪连连摆手:“我们是想在儿基会这边打广告,看看有没有其他愿意为慈善事业工作的人,加入到我们这边来。没有一点儿挖墙脚的心思。”

    康老笑道:“我不是责怪你们!我只是怕你们受挫折,提醒你们——儿基会这边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是有编制的,你要挖她们,就算开出几倍的工资也挖不走哟。”

    “这个我们当然知道!”

    陈小旭说:“康老,我们只是想来打个广告。总有一些因为各种原因,从儿基会离开,或者没有成功进入儿基会的人是不是?她们假如还对慈善感兴趣,就来我们这边试一试。”

    “那倒没问题了!”

    广告挂出来,一整天也没人应聘。

    这可不行啊!

    没人还怎么办慈善。

    余切交给她俩的事情,难不成两个人一起办都办不好?

    余切觉得她俩能注册下来就特厉害了,她们却觉得,自己简直是啥也做不成!余哥哥都把钱打到账上了,只让她们来支个摊子,却迟迟支不起来。

    此时,张俪怀孕正到了孕反最激烈的时候,有天从学校回来,张俪忽然在车上吐了。到家后,张俪还是挺难受。

    送医院自然不敢!张俪怕孩子生出来有先天疾病,怀孕期间,她不肯吃哪怕一片药片,中药也不行。

    原先她爱的重油、重辣她都不沾了,全家人都吃的清淡。

    余切给张俪调个红糖水,但是他笨手笨脚,忘记了要用一壶热水来冲调……最后,陈小旭来帮忙调的。

    余切端着红糖水送进来,张俪一看就笑了:

    “余哥哥,你辛苦了。”

    陈小旭说:“他确实是辛苦了,以前没做过这些事儿,咱的余哥哥有点笨呢。”

    余切只能尬笑一声。

    她明着在批评余切,实际却在给余切增添光彩。

    张俪当然明白,她道:“红糖水谁来调的?”

    “余切。”陈小旭说。

    张俪眨了眨眼睛,没有再说话了。

    又在这待了一阵,出来后余切和陈小旭聊天,余切才知道,这段时间两人竟然忙里忙外,打算一两星期把全部事儿搞定。

    余切一拍脑门:“我是想年前注册下来就行,没想到你们还要招新!你们可别再关注这事儿了,不能再碰了。”

    陈小旭又是无奈,又是辩解道:“这毕竟是你的事情……你是一家之主,你叮嘱下来的事情,我们怎么能不好好做?”

    余切不知道如何安慰陈小旭,只得抱了她一下:“小旭,你辛苦了!”

    陈小旭假意挣扎几下,她闭上眼睛,安静了一阵子。

    余切和陈小旭之间虽然说开了,可一直有些奇怪。虽然什么事情都做了,可陈小旭既不像张俪那样和他如胶似漆,也不像从前那样和他斗嘴了。

    现在的基金会,却反而让陈小旭办得风风火火,意外让陈小旭找到了她的位置。

    然后陈小旭猛地挣脱出来,推余切道:“张俪也很辛苦,你去陪着她。”

    “行!我听你的。”

    房间里面,余切没呆多久呢,又大呼小叫,让陈小旭进来。

    只见到余切道:

    “为了纪念这一天,我认为该给孩子起个名字。他是个为了慈善而生的孩子,我以后不求他多么光宗耀祖,他自己能好好做个富家翁,二世祖,顺便帮助一些人,少沾些恶习,我就很满意了。”

    “我掐指一算,他应当生在1988年,是个80后!妈妈是演员,爸爸是作家,手上的钱花不完!他的生活是他老子我梦寐以求的,我真羡慕他啊!”

    余切大声道。

    富家翁?二世祖?

    陈小旭忍不住发笑:天下也就你能这么期待自己的儿子了。

    但二世祖也很好啊,吃喝玩乐一辈子,只要不伤害别人就行了。余切的孩子,再怎么也有一些天分吧。

    只有张俪没有笑。显然,她还是不希望自己孩子只是个二世祖的。

    “起个什么名字?”余切自言自语道。

    不等她俩说话,余切又说:“这名字既要是个儿子的名字,又要有个好兆头,最好还和慈善有关。”

    “裕吉?崇翰?晋充……不太行,怎么像五代十国的军头?有点太善了!正得发邪啊!”

    很快,余切陷入到沉思。

    陈小旭和张俪都屏住呼吸,期待余切能取个什么名字。

    最后,余切忽然抬起头,以不容拒绝的口吻道:“叫厚启吧。厚是善良的意思,启有智慧的意思。这孩子是个善良的、聪明的人,这就是我的期望,你们觉得呢?”

    这毕竟是余切的第一个儿子,余家就是余切说了算,名字也是。她俩比余切还激动:“好!就叫厚启!余厚启!”

    此后,余家人都没关注过基金会的招新。张俪被余切严防死守,只能在学校、医院和家里这三处打转,陈小旭有时还会去建国门东路看看,她觉得呢——这个招聘启事挂的位置不好。

    你挂在什么地方不好?挂在儿基会这里。

    看到招聘的要么是儿基会的人,要么和儿基会沾亲带故,人家一听说有个工作不带编制,样样都比儿基会差一些,只是工资稍高……大家都看重面子,看重编制,谁会来呢?

    但她自觉不是“正会长”,不好决定什么。

    一直到十月下旬,余切出国的前一天,才有了动静。这天有三个人来报名,全是女的,其中有一个竟然是儿基会的工作人员。陈小旭收了报名表,喜滋滋往家里面赶。

    余切正在收拾东西。

    大包小包,几本书,余切自己的手稿……都压在箱子里面。

    余切不知道他的衣服在什么地方,都是张俪半躺在床上指挥:你到这儿去!

    你到那儿去!

    哪儿呢?

    不是,不是那儿!

    这儿!

    对,对了!

    见到陈小旭来了,张俪说“小旭,来了”,余切干脆就抬了抬下巴,这就是他打过招呼了,他总这样。

    “你要走了?”陈小旭忽然感觉到很失落。

    “是啊,我早上的飞机,钱忠书跟我一起去。”

    “你就这么走了?”陈小旭上前一步道,眼里都有泪花闪烁了。

    你也不告诉我一声!我是不是来错了!

    真是白帮你办了这个基金会。

    你走了,你也不和我说一声。

    气氛都到这儿了,余切放下行李,张开怀抱,他一只手拉着张俪,一只遥遥的指向陈小旭:“你来的正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