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文豪1983 > 第9章 怀了个儿子

第9章 怀了个儿子

    艾风羡慕极了:“这奥迪是真正的好车!豪车!如果我是你,我想尽办法也要弄来一辆!”

    余切确实有些心动。

    这种标上是大众桑塔纳,而内里却是奥迪的准豪车,很符合他的审美。

    而且,坦率的说,这些车张俪也会使用。她开着轿车进学校虽然很张扬,可至少在神仙遍地的京城,还可以解释得过去。

    若是一辆豪华轿车,就过犹不及了。

    艾风眼见余切面上心动了,打起了包票:“你放心,只要你这边同意,我一定能给你弄来!我说的都是真的……你的为了大众打了广告,他们感激你还来不及!”

    余切问张俪怎么想,张俪道:“我有轿车就特别满足了,好的坏的都无所谓。”

    余切只好告诉艾风,他再考虑一番。

    艾风惋惜道:“自我进入《经济日报》以来,我一直都为了轿车私有化呐喊……为什么呢?因为在西方国家,轿车是人人都有的东西,而在我们这里,老百姓就算是发了大财,也不容易买一辆上证车。”

    艾风既是作家,又是新闻调查记者,还是工业界的经济学家。但他一直很有个性,屡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观点发表。

    目前各大学的新闻学科教材,就是艾风编纂的《新闻学入门教程》。

    他又道:“余教授,你作为我们社会中富起来的一批人,而且是堂堂正正富起来的人,你就应当各方面向发达国家的富人水平看齐,这是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经济活力的。”

    余切大笑道:“艾编,还得是你会说话,享受也变成了支持国产工业了,但是你再让我想想。”

    没想到,余切的主意改变得如此之快。

    仅仅是三天后,他就向艾风询问:能否购买一辆上汽版的绝版奥迪100。

    ——因为张俪怀孕了。

    最近两个月,余切一直和张俪忙着造人。张俪经常说自己性格上好像有变化,有时候容易激动,有时候又胡思乱想。

    余切起初没有太在意,但是张俪说得多了后,他就怀疑张俪恐怕是怀孕了。

    孕妇在怀孕期间,激素会有些变化,导致情绪上也不稳定。

    正巧,《家春秋》在沪市杀青。

    陈小旭给家里打来电话,说“很快就会回来”。

    这电话是余切来接的,张俪也听见了。张俪向陈小旭抱怨最近发生的事情,陈小旭听着听着沉默了,张俪问她:“你拍完戏回来不是好事儿吗?怎么不说话了。”

    陈小旭道:“张俪,我觉得吧,你肯定是有了。”

    余切听到这句话,也立刻道:“应该是有了。”

    去年余切去哥伦比亚,抽查张俪学习的时间还不太多,没怀上还可以解释。

    最近这几个月,最起码也是一星期几练,要是再怀不上,真要怀疑是不是人出了问题。

    于是,刚买的桑塔纳终于有了用处,余切开车到协和院门口挂号。他那一张脸全国人都认识,《红楼梦》播出后,张俪也很有名气了。

    大厅的工作人员一抬头就认出来了:

    “哟,这不是……余老师吗?这是您的爱人?”

    再一看挂的妇产科。“恭喜了,恭喜了!”

    消息一层层往上报,张俪在面诊时,协和院的院长顾方舟已经匆匆前来,拉住余切的手道:“余老师这些年行善积德,终于也要有你自己的孩子了,你紧不紧张?”

    “不紧张,我和她都很健康,紧张什么?”

    “我说也是!”

    又寒暄一段时间后,张俪和医生都出来了。张俪一见到余切,一句话没说,抱着余切,痛哭出声。

    余切顿时就明白了:他要有孩子了!

    果然,医生也恭喜起余切来。“恭喜余老师,您要做父亲了。你的孩子已经有近两个月大,以后……要注意这方面的事情了,夫妻之间不要再做什么运动。”

    听到这消息,整个科室的都停下来,说了几句吉祥话。

    其他正准备来检查的新婚夫妇也向余切贺喜。还有人说:“请余老师给我孩子取一个名字,您取什么名字,我就在户口上这个名字。”

    余切连连摆手:“对不住,我眼下脑子一团乱麻,我连自己孩子的名字也没有取。”

    激动之后就是担忧。

    孩子到底是个男的,还是女的?

    陈小旭选择去沪市拍戏,不得不说有这方面的原因。她聪明了避开了和张俪可能产生的矛盾,可如果张俪生了个女孩,那就有些让她白费一番心思了。

    张俪也明白这一点。

    她立刻做了检查,张俪被推进去做b超,用于鉴定胎儿的性别。她比余切紧张得多。

    其实生儿子,还是生女儿又能怎么样呢?

    余切安慰她:“我们都是读过大学的人,你也马上要读大学。我是真心实意的认为,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我都爱,其实我还更喜欢女孩儿一些。”

    “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这一辈子都衣食无忧了,我只希望这孩子能发挥特长,做一个有用的人。”

    张俪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笑道:“余哥哥,你又不是我们女人,你当然不知道了。”

    检测结果很快出来,男孩。

    “准确率在95%以上!”顾方舟道。

    这下,所有人悬在心里面的石头掉下了。就连余切也松了一口气。恐怕他也担心家里的后宫失火。

    晚上,两人又通知沪市的陈小旭:怀上了,是个男孩。

    陈小旭也松了一口气,道:“这下我们大家都好了!大家都开心了!我很快就回来。”

    此后一星期,余切对张俪嘘寒问暖,经常陪同她往返医院。

    就连陈小旭回来后也没变过。

    余切在这一星期停掉了,停掉了工作,只想守着自己的孩子出来。张俪本来害怕自己怀了孩子后,余切对她没有兴趣。

    结果却恰恰相反,余切加倍的陪在她身边。

    张俪反而劝他:“小旭回来好几天了,你倒是陪人家逛逛街啊。替我照顾她也行!”

    陈小旭在旁边听着了,对余切无奈的耸了耸肩,却又对张俪轻声说:“张俪,你现在是关键阶段,这是我们全家的大事。”

    我竟然要有孩子了!

    这一时期,余切的心态也有所变化。他开始盘点自己的家资,看看能给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答案是拥资近亿。收入的大头来自《地铁》、《2666》,这两本书在西方拿到了上千万美金的版税。

    原本不怎么关注的稿酬,他也关注起来了。在大陆,余切能拿到破格的稿酬标准,84年起,大陆的稿酬标准上调为6元——20元,但由于余切在西方世界拿到的天价稿酬,《十月》、《人民文学》在事实上给了他至少四十元每千字的稿酬标准。

    可这和在日本发表、在美国发表也远远不如。就连同在中国内部的港地和宝岛相比,也差得很远。

    当作家在国际上成名后,再把发表在内地杂志上,已经成为一个经济上不划算的事情!

    “融冰之旅”后,大陆作家形成了向海外发表作品的风气,天价稿酬很快震惊内地作家。例如《联合报》当年给余切《潜伏》一文开出了四万六千美元的天价稿酬,现在这个稿酬都仍然在继续增加。

    这一稿酬算起来,比余切在内地一整年的全部稿酬还要高。

    针对大陆这一批特殊的作家,宝岛书商没有选择给台币,而是全盘引入了市场化的稿酬体系。“用美金付版税,按定价的8%计算”,“一本书的出版,需要有合同,版税,代理,佣金……等等环节”。

    这些名词对于计划经济下的作家相当陌生,但作家们自然会用最大的功夫研究,他们也很快被养大了胃口。

    大陆文学在八十年代后半段的衰落,事实上也和稿酬有关。最顶尖的作家们,把心思放在了如何出海上。

    九月初,燕大举行了开学典礼。

    余切第一次以“教授”的身份跨入了燕大校门。尽管这时候他的硕士学位证书还未拿到,甚至于,他还在读经济学的博士。

    可有沈聪文这些小学文化的教授的先例后,燕大也没有谁对余切太过于指责。

    他毕竟是得了塞万提斯奖。

    在暑期宝岛那边的《联合文学》评奖中,余切凭借两年前的《小鞋子》拿到了“最佳短篇奖”,这一奖项也是《联合文学》评出来的第一个“大陆短篇推荐奖”。

    据称,宝岛的余光钟正在起草梁实秋文学奖,专门用于奖励散文家和翻译家。

    余切凭借聂鲁达的诗集翻译,目前也走到了“初审、复审、决审”的最后一个阶段。他几乎是内定这一奖项。

    在经济学上,他之前的基于“日元基建借款”的研究成果,同样被选入年度“十大经济学成果”,因为在过去的三年间,日元汇率增值了170%。

    这代表如果余切没有早早的指出这一点,国内将来要还近乎于两倍的贷款。

    余切接过了胡岱光的班,教授西方经济学。这对他来说是一段格外难得的体验,因为负责验收课程质量的就是胡岱光,以及他曾经的论文合作者历一宁和平新桥——当余切上完一堂课后,燕大学生起身对余切鞠躬致谢,他们知道余切的老婆怀孕了!

    在这种情况下,余切还是选择替他们上课,没有请过一天假。

    而胡岱光则主动来向余切伸出手,接着是历一宁和平新桥。

    “余教授,现在我们是同事了!以后要再接再厉才是。”

    余切一时间感慨万千。

    不久,他委托艾风购买的奥迪100也被大卡车连夜从沪市拉到京城来。奥迪明显比桑塔纳又要高端一些,无论是漆面,还是古怪却好看的流线型造型,还有扎实的内饰用料。

    一开起来就更明显了。

    底盘强了几个档次,操控起来很跟手。悬挂比桑塔纳软得多,人坐在上面没有太明显的颠簸感。

    周末出游,从鼓楼大街出去到什刹海,偶尔有那种凹凸不平的青砖,以前骑自行车,震蛋,开桑塔纳,颠屁股,开上这奥迪后,就只有隐隐的感觉了。

    余切把这辆车送给了张俪。

    桑塔纳留给了自己,当上班用的车。

    陈小旭主动道:“你把那摩托车留给我吧!我别的不喜欢,就喜欢那一辆摩托车!”

    余切不知道陈小旭这是真心话,还是在闹情绪。他承诺道:“你看上什么市面上的车,只管让我来买。至于这些豪华轿车,再过几年都能用钱买得到!”

    “那我要是像张俪一样,也想现在就有呢?”

    “那就现在买。”

    陈小旭立刻笑道:“那就算了!我还是喜欢你的摩托车,以后要是有孩子……我也教他学摩托车。一个继承你的事业,一个继承你的天赋。”

    余切觉得陈小旭在暗示自己,她也想要被考察学习。于是也出了一套题给她抽查一番。

    张俪什么也没有说,甚至隐隐有些高兴。她觉得只要嫡长子是自己肚皮里出来的,其他的就无所谓了。

    詹姆斯沃森别的话张俪不相信,但有一句话被张俪听进去了:“像你这样的人,应该多生孩子。尽可能的有更多的孩子。”

    余哥哥年少成名,现在也算家大业大,又是大教授,孩子少了可不行。

    开学后,燕大的文学院这边,组织起了一批学者前往美国访问,大多是语言方面的。他们是第一次去美国,询问余切意见,余切简单描述了一下美国的风土人情,然后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做背叛民族和国家的事情。”

    他们问余切:“如果我们也被问起智力问题该怎么回答?”

    “如果我们正面回答,美国人就会说我们种族歧视,如果我们不回答,我们就变成了不屑一顾,怎么都讨不了好。”

    余切蒙了:“你说詹姆斯沃森?他那一套理论在美国火到这种程度了吗?”

    “智力确实是全美最热门的话题……我们到达美国的时候,沃森教授就要和自己的对手克拉克举行世纪辩论,他说,他会彻底的让克拉克变为小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