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复山河 > 第五百零五章 、仇恨的力量

第五百零五章 、仇恨的力量

    永安,汉水侯府。

    “侯爷,一切准备就绪,大军随时可以出征。”

    兰林杰兴致勃勃的说道。

    苦苦等待了这么久,终于到了亮剑的时候。

    辽东镇叛乱,撕下了大虞朝最后一块遮羞布,像极了汉末的董卓乱政。

    只不过大虞朝的情况略好一些,还有一个南京六部的备份小朝廷,尚未出现诸侯割据的乱象。

    现在没有不等于未来没有,人的野心是不断滋长的。

    南方各省组建的勤王联军,同十八路诸侯讨董,没有本质区别。

    如果无法快速平定叛乱,重新竖立朝廷的威严,距离诸侯割据就不远了。

    相较于其他势力,安南都护府无疑是先行了一步。

    靠着持续的对外战争,建立了强大的陆海军,在同时期的各方势力博弈中占据了优势。

    不过因为李牧的刻意低调,这些优势大都隐藏了起来。

    在外界眼中,安南都护府依旧处于开发状态,汉水侯府的基本盘在两广。

    一旦卸任两广总督,李牧现在拥有的这些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权力这玩意儿,从来都是下放容易,想要收回去难。

    在王朝末年,想要收诸侯之权,已经不是一道圣旨能够解决的。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文官集团多次试图收回李牧两广总督的位置,怎奈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倒不是李牧手段高明,纯粹是朝廷面临的麻烦太多,没法全心全意去干一件事。

    不是这里发生天灾,就是那里出现民变,隔三差五还有北虏入寇。

    为了争夺利益,朝中各派经常人脑子打成狗脑子。

    许多政策计划刚刚制定,尚未来得及落实,就因为内部问题被迫搁浅。

    “嗯!”

    “派人通知南京六部,让他们准备好一应后勤物资,两个月后本侯带兵去和他们汇合。”

    李牧平静的下令道。

    如果京师没有沦陷,出兵勤王肯定是兵贵神速。

    现在的情况特殊,京师已经落入叛军之手,局势本来就恶化到了极致,没有继续下跌的空间。

    在这种背景下,出兵快慢已经不重要。

    多留点儿时间,放任施家倒行逆施,反而更有利于接下来的平叛。

    北方各省经济疲敝,根本养不起数十万大军。

    漕运早就中断,叛乱爆发之后,李牧又切断了海上粮食贸易。

    拖的时间越长,施家的压力就越大。

    辽东军不想饿肚皮,要么纵兵劫掠北方士绅大族,要么挥师南下。

    前者会断绝施家和封建地主集团勾结的路,迫使士绅集团全力支持勤王大军。

    后者政治影响不大,但南方密布的水网,能削弱辽东军的骑兵优势。

    “侯爷,施家倒行逆施,强逼陛下退位。

    观其所为,全然是董贼第二,陛下怕是危矣。

    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当早作打算。”

    听了兰林杰的话,李牧当场翻了白眼。

    施家逼福安帝退位不假,但也让永宁帝复位。

    父继子位的名声不好听,可考虑到福安帝皇位的由来,这么干也不是不行。

    纵使施家倒行逆施,对退位的福安帝下了黑手,皇位上还有永宁帝,哪里到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地步。

    不过永宁帝的名声,最近几年确实臭的厉害。

    把他放在皇位上,只会加速大虞朝的崩塌。

    “休要胡说八道!”

    “陛下吉人只有天相,岂会被一群宵小伤害。

    待渡过了这一劫,定能重新登上皇位。

    纵使真的发生意外,宗室中多贤能子弟,无需我等太过操心。”

    李牧果断否决道。

    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在任何地方都适用。

    施家陷入众矢之的,不是因为他们夺取了京师,也不是他们屠戮忠臣义士,更不是因为废帝,而是他们跳出来的太早啦!

    哪怕真的被逼无奈,也可以冒充叛军攻占京师,再举兵勤王收复京城。

    一场大戏演完之后,凭借勤王之功,顺势拿下山东总督的位置。

    再还政于永宁帝,局面就会大不相同。

    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已经不适用。

    在大虞崩溃前,太早进入中枢,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入主中枢尚且充满风险,称帝更不用说。

    纯粹嫌争霸难度不够大,主动增加难度,给自己找刺激。

    “侯爷,英明!”

    “这次勤王,我们的任务是剿灭叛军。

    其他的事情,能不掺和的,最好都不要掺和。

    一旦战事结束,当以最快的速度,从京师退出来,免得深陷其中!”

    卫新之委婉的提醒道。

    扮演忠臣角色事小,关键是京师就一烂摊子,谁接手都得哭。

    除非老天爷给面子,否则现在的北方大地,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巨额的粮食缺口,能把安南都护府吸干。

    北虏的威胁,也是一个大麻烦。

    “卫先生说的不错,本侯乃一介武夫,不擅长治理天下。

    出兵剿灭叛军还行,梳理朝政的重任,还是交给其他人好了。

    不过光解决辽东叛军不够,还要考虑北虏的威胁。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北上勤王期间,不能让鞑靼人闲着。

    本侯欲派一支部队,从海上出发,伺机袭扰北虏后方。

    这次任务,不求杀敌多少,主要是深入鞑靼王国搞破坏。

    需要灵活运用骑兵,懂得避实就虚。

    诸将,谁愿意担此重任?”

    说话间,李牧把目光投向了一众将领。

    大虞崩溃在即,乱世已经开启,哪怕是忠臣,也要为夺取天下做准备。

    受前面几次大战的影响,在天下人的心目中,北虏只是癣疥之患。

    可有历史教训在,李牧可不敢忽视这个对手。

    毕竟,眼下的北疆大地,任何一路诸侯都难以立足,唯独鞑靼人例外。

    既然鞑靼人有做大的可能,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就必须提前遏制。

    直接挥师一路打过去,需要耗费的钱粮物资太多,还不一定能够取得战果。

    索性改变思路,直接和鞑靼人打消耗战。

    取得多少战果不重要,只要把敌人拖入战争中,在战略上就是胜利。

    先出动小股兵力袭扰,效果不错的话,再逐步向辽东增兵。

    海岸线那么长,鞑靼人不可能全部锁死。

    有水师之利,完全可以多点开花。

    条件允许的话,完全可以放上万常备军,一直和鞑靼人耗着。

    “侯爷,末将愿往!”

    舒忠义当即请命道。

    官场经验告诉他,该主动的时候,就不能拖拉。

    他是从辽东战场上下来的,对那边的情况最熟悉。

    同时也是骑兵部队的奠基人,最适合承担这项任务。

    “好,这项任务就交给舒总兵了。”

    “水师会配合你们行动,具体从哪儿登陆,从什么地方发起进攻,本侯一概不管。

    这次只能给你三千骑兵,并且带出去的骑兵,不能出现太大的损失。

    遇到鞑靼主力就跑,敌人退了,再伺机杀回去。

    烧杀劫掠随便,总之要让鞑靼人坐立不安!”

    李牧再次嘱咐道。

    游击战,从来不在兵力多寡。

    遇上鞑靼这样的敌人,消耗敌人的资源,比歼灭敌军更有战略意义。

    北方兵荒马乱,连漕运都中断了,晋商再怎么能走私,也变不出物资来。

    如果自身的生产,再出现问题,鞑靼王国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

    到时候他们要么参与到中原的诸侯混战中,要么加大对高句丽的掠夺。

    当然,他们也可以沿着蒙元帝国的发家史,一路西征壮大自身的实力。

    倘若是后者的话,李牧不介意礼送他们离开。

    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还能加快平定乱世的步伐。

    ……

    安排完军务回到后宅,就见到一身戎装,在院内挥舞着长枪的景雅晴。

    看着遭殃的花花草草,李牧瞬间意识到情况不妙。

    “夫人,这是怎么啦?”

    结婚这么多年,景雅晴一直都是大家闺秀的模样,舞刀弄枪这还是第一次。

    “夫君,大哥惨死朝堂之上,景家被叛军抄了,母亲还被关在牢狱中。

    据说李氏宗族也有两位叔公殉国,宗族还遭到叛军围攻。

    此仇不共戴天,这次起兵勤王……”

    不等景雅晴说完,李牧当即打断道:

    “勤王之事,为夫自会安排,定不会让贼人好过。

    施家敢杀我们的人,为夫就能灭他们的满门。

    孩子尚幼,需要有人照顾,你就别跟着了。”

    仇恨力量是巨大的。

    再好的脾气,听到娘家亲人惨死,也会忍不住爆发。

    不过复仇归复仇,军中的规矩还是不能坏。

    带上家眷去勤王,传出去都会被人笑话。

    “夫君,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不过罪魁祸首,除了施家之外,还有勾结叛军的晋商和清流党人。

    这些人都是乱党,你可不能放过!”

    景雅晴杀气腾腾的说道。

    事实再一次证明,千万别得罪女人,尤其是有脑子的女人。

    仅仅通过蛛丝马迹,就把所有的仇人,全部一网打尽。

    “夫人放心,为国锄奸,义不容辞!”

    李牧当即表态道。

    这话不光是对景雅晴说的,也是给李氏宗族子弟的承诺。

    哪怕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冤枉的,那也只能算他们倒霉。

    政治斗争就是这么残酷,乱世中站错了队,不光需要用自己的命去偿还,连身后的宗族都会受到牵连。

    只要李牧老大表明立场,具体的复仇的行动,下面的人自然会找到他们“十恶不赦”的证据。

    勤王大军还没出发,施靖风夜宿龙床、欺凌后妃的留言,就已经满天飞。

    甭管他本人有没有干,天下人认为他干了,那么他就干了。

    现在无非是多添几笔,把晋商和清流党人一并卷入。

    除了少数殉国的清流党人,能够受到褒奖之前,其余向施家称臣的都不会有好下场。

    没有办法,官场上位置是有限的。

    不把朝中那帮家伙搞下来,下面的人怎么上去。

    南京六部等着转正,其他地方官也想更进一步。

    别看大虞朝是一个烂摊子,那是因为政治中心放在北方,一旦朝廷中枢南迁,情况瞬间就会发生好转。

    事实上,早在永宁帝亲政失败之后,朝中有识之士就提出了迁都。

    毫无疑问,这样的提议,自然遭到了北方各省官员的强烈反对。

    勋贵系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反对南迁的。

    地缘政治,对朝政的影响非常大。

    真要是迁都到了南京,朝廷就进入到了清流党的大本营。

    被各方联合打压的清流集团,要不了几年就能卷土重来,再一次执掌朝政。

    一旦让这帮人掌权,不光北方各省要倒霉,勋贵集团也会损失惨重。

    当年不能南迁,不等于现在不能南迁。

    为了催缴税款,“白莲教叛军”可是把南直隶的大家族,全部连根拔起。

    纵使有漏网之鱼,也翻不起大浪。

    短期内出现了权力真空,就给了其他人补位的机会。

    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北方世家南下,寻找势力空白区重新建立根基。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肯定要想办法把清流集团打趴下。

    有众多政治盟友,李牧觉得此事完全可以操作。

    刀都是现成的,白莲教叛军可以灭人满门,其余的飞天大盗也可以。

    “夫君,云家表兄为人宽厚,不如这事就交给他干吧!”

    景雅晴顺势提议道。

    云向文确实为人宽厚,在南直隶杀的血流成河,世家大族堆成的尸山又宽又厚。

    “夫人先把枪放下,此事为夫应下了,回头就向朝廷举荐云向文代理江南提督。”

    李牧一口答应道。

    作为勋贵少壮派中打击清流的急先锋,云向文早就成了江南士绅的眼中钉,肉中刺。

    让他继续干打击清流的活儿,完全是专业对口。

    至于个人名声,反正屠夫的帽子都戴上了,想来他也不在乎多杀几个。

    活儿不能白干,杀的越狠,升官速度越快。

    皇帝落入叛军之手,南京小朝廷想要转正,离不开李牧这位地方实力派的支持。

    在朝廷的人事任免上,肯定要做出一定的让步,换取他不进入中枢。

    ……

    京师,养心殿。

    重新登上皇位的永宁帝,看着熟悉的宫殿,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宫殿还是从前的宫殿,但人已经不是从前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