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汉水侯府。
“侯爷,一切准备就绪,大军随时可以出征。”
兰林杰兴致勃勃的说道。
苦苦等待了这么久,终于到了亮剑的时候。
辽东镇叛乱,撕下了大虞朝最后一块遮羞布,像极了汉末的董卓乱政。
只不过大虞朝的情况略好一些,还有一个南京六部的备份小朝廷,尚未出现诸侯割据的乱象。
现在没有不等于未来没有,人的野心是不断滋长的。
南方各省组建的勤王联军,同十八路诸侯讨董,没有本质区别。
如果无法快速平定叛乱,重新竖立朝廷的威严,距离诸侯割据就不远了。
相较于其他势力,安南都护府无疑是先行了一步。
靠着持续的对外战争,建立了强大的陆海军,在同时期的各方势力博弈中占据了优势。
不过因为李牧的刻意低调,这些优势大都隐藏了起来。
在外界眼中,安南都护府依旧处于开发状态,汉水侯府的基本盘在两广。
一旦卸任两广总督,李牧现在拥有的这些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权力这玩意儿,从来都是下放容易,想要收回去难。
在王朝末年,想要收诸侯之权,已经不是一道圣旨能够解决的。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文官集团多次试图收回李牧两广总督的位置,怎奈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倒不是李牧手段高明,纯粹是朝廷面临的麻烦太多,没法全心全意去干一件事。
不是这里发生天灾,就是那里出现民变,隔三差五还有北虏入寇。
为了争夺利益,朝中各派经常人脑子打成狗脑子。
许多政策计划刚刚制定,尚未来得及落实,就因为内部问题被迫搁浅。
“嗯!”
“派人通知南京六部,让他们准备好一应后勤物资,两个月后本侯带兵去和他们汇合。”
李牧平静的下令道。
如果京师没有沦陷,出兵勤王肯定是兵贵神速。
现在的情况特殊,京师已经落入叛军之手,局势本来就恶化到了极致,没有继续下跌的空间。
在这种背景下,出兵快慢已经不重要。
多留点儿时间,放任施家倒行逆施,反而更有利于接下来的平叛。
北方各省经济疲敝,根本养不起数十万大军。
漕运早就中断,叛乱爆发之后,李牧又切断了海上粮食贸易。
拖的时间越长,施家的压力就越大。
辽东军不想饿肚皮,要么纵兵劫掠北方士绅大族,要么挥师南下。
前者会断绝施家和封建地主集团勾结的路,迫使士绅集团全力支持勤王大军。
后者政治影响不大,但南方密布的水网,能削弱辽东军的骑兵优势。
“侯爷,施家倒行逆施,强逼陛下退位。
观其所为,全然是董贼第二,陛下怕是危矣。
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当早作打算。”
听了兰林杰的话,李牧当场翻了白眼。
施家逼福安帝退位不假,但也让永宁帝复位。
父继子位的名声不好听,可考虑到福安帝皇位的由来,这么干也不是不行。
纵使施家倒行逆施,对退位的福安帝下了黑手,皇位上还有永宁帝,哪里到国不可一日无君的地步。
不过永宁帝的名声,最近几年确实臭的厉害。
把他放在皇位上,只会加速大虞朝的崩塌。
“休要胡说八道!”
“陛下吉人只有天相,岂会被一群宵小伤害。
待渡过了这一劫,定能重新登上皇位。
纵使真的发生意外,宗室中多贤能子弟,无需我等太过操心。”
李牧果断否决道。
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在任何地方都适用。
施家陷入众矢之的,不是因为他们夺取了京师,也不是他们屠戮忠臣义士,更不是因为废帝,而是他们跳出来的太早啦!
哪怕真的被逼无奈,也可以冒充叛军攻占京师,再举兵勤王收复京城。
一场大戏演完之后,凭借勤王之功,顺势拿下山东总督的位置。
再还政于永宁帝,局面就会大不相同。
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已经不适用。
在大虞崩溃前,太早进入中枢,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入主中枢尚且充满风险,称帝更不用说。
纯粹嫌争霸难度不够大,主动增加难度,给自己找刺激。
“侯爷,英明!”
“这次勤王,我们的任务是剿灭叛军。
其他的事情,能不掺和的,最好都不要掺和。
一旦战事结束,当以最快的速度,从京师退出来,免得深陷其中!”
卫新之委婉的提醒道。
扮演忠臣角色事小,关键是京师就一烂摊子,谁接手都得哭。
除非老天爷给面子,否则现在的北方大地,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巨额的粮食缺口,能把安南都护府吸干。
北虏的威胁,也是一个大麻烦。
“卫先生说的不错,本侯乃一介武夫,不擅长治理天下。
出兵剿灭叛军还行,梳理朝政的重任,还是交给其他人好了。
不过光解决辽东叛军不够,还要考虑北虏的威胁。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北上勤王期间,不能让鞑靼人闲着。
本侯欲派一支部队,从海上出发,伺机袭扰北虏后方。
这次任务,不求杀敌多少,主要是深入鞑靼王国搞破坏。
需要灵活运用骑兵,懂得避实就虚。
诸将,谁愿意担此重任?”
说话间,李牧把目光投向了一众将领。
大虞崩溃在即,乱世已经开启,哪怕是忠臣,也要为夺取天下做准备。
受前面几次大战的影响,在天下人的心目中,北虏只是癣疥之患。
可有历史教训在,李牧可不敢忽视这个对手。
毕竟,眼下的北疆大地,任何一路诸侯都难以立足,唯独鞑靼人例外。
既然鞑靼人有做大的可能,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就必须提前遏制。
直接挥师一路打过去,需要耗费的钱粮物资太多,还不一定能够取得战果。
索性改变思路,直接和鞑靼人打消耗战。
取得多少战果不重要,只要把敌人拖入战争中,在战略上就是胜利。
先出动小股兵力袭扰,效果不错的话,再逐步向辽东增兵。
海岸线那么长,鞑靼人不可能全部锁死。
有水师之利,完全可以多点开花。
条件允许的话,完全可以放上万常备军,一直和鞑靼人耗着。
“侯爷,末将愿往!”
舒忠义当即请命道。
官场经验告诉他,该主动的时候,就不能拖拉。
他是从辽东战场上下来的,对那边的情况最熟悉。
同时也是骑兵部队的奠基人,最适合承担这项任务。
“好,这项任务就交给舒总兵了。”
“水师会配合你们行动,具体从哪儿登陆,从什么地方发起进攻,本侯一概不管。
这次只能给你三千骑兵,并且带出去的骑兵,不能出现太大的损失。
遇到鞑靼主力就跑,敌人退了,再伺机杀回去。
烧杀劫掠随便,总之要让鞑靼人坐立不安!”
李牧再次嘱咐道。
游击战,从来不在兵力多寡。
遇上鞑靼这样的敌人,消耗敌人的资源,比歼灭敌军更有战略意义。
北方兵荒马乱,连漕运都中断了,晋商再怎么能走私,也变不出物资来。
如果自身的生产,再出现问题,鞑靼王国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
到时候他们要么参与到中原的诸侯混战中,要么加大对高句丽的掠夺。
当然,他们也可以沿着蒙元帝国的发家史,一路西征壮大自身的实力。
倘若是后者的话,李牧不介意礼送他们离开。
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还能加快平定乱世的步伐。
……
安排完军务回到后宅,就见到一身戎装,在院内挥舞着长枪的景雅晴。
看着遭殃的花花草草,李牧瞬间意识到情况不妙。
“夫人,这是怎么啦?”
结婚这么多年,景雅晴一直都是大家闺秀的模样,舞刀弄枪这还是第一次。
“夫君,大哥惨死朝堂之上,景家被叛军抄了,母亲还被关在牢狱中。
据说李氏宗族也有两位叔公殉国,宗族还遭到叛军围攻。
此仇不共戴天,这次起兵勤王……”
不等景雅晴说完,李牧当即打断道:
“勤王之事,为夫自会安排,定不会让贼人好过。
施家敢杀我们的人,为夫就能灭他们的满门。
孩子尚幼,需要有人照顾,你就别跟着了。”
仇恨力量是巨大的。
再好的脾气,听到娘家亲人惨死,也会忍不住爆发。
不过复仇归复仇,军中的规矩还是不能坏。
带上家眷去勤王,传出去都会被人笑话。
“夫君,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不过罪魁祸首,除了施家之外,还有勾结叛军的晋商和清流党人。
这些人都是乱党,你可不能放过!”
景雅晴杀气腾腾的说道。
事实再一次证明,千万别得罪女人,尤其是有脑子的女人。
仅仅通过蛛丝马迹,就把所有的仇人,全部一网打尽。
“夫人放心,为国锄奸,义不容辞!”
李牧当即表态道。
这话不光是对景雅晴说的,也是给李氏宗族子弟的承诺。
哪怕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冤枉的,那也只能算他们倒霉。
政治斗争就是这么残酷,乱世中站错了队,不光需要用自己的命去偿还,连身后的宗族都会受到牵连。
只要李牧老大表明立场,具体的复仇的行动,下面的人自然会找到他们“十恶不赦”的证据。
勤王大军还没出发,施靖风夜宿龙床、欺凌后妃的留言,就已经满天飞。
甭管他本人有没有干,天下人认为他干了,那么他就干了。
现在无非是多添几笔,把晋商和清流党人一并卷入。
除了少数殉国的清流党人,能够受到褒奖之前,其余向施家称臣的都不会有好下场。
没有办法,官场上位置是有限的。
不把朝中那帮家伙搞下来,下面的人怎么上去。
南京六部等着转正,其他地方官也想更进一步。
别看大虞朝是一个烂摊子,那是因为政治中心放在北方,一旦朝廷中枢南迁,情况瞬间就会发生好转。
事实上,早在永宁帝亲政失败之后,朝中有识之士就提出了迁都。
毫无疑问,这样的提议,自然遭到了北方各省官员的强烈反对。
勋贵系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反对南迁的。
地缘政治,对朝政的影响非常大。
真要是迁都到了南京,朝廷就进入到了清流党的大本营。
被各方联合打压的清流集团,要不了几年就能卷土重来,再一次执掌朝政。
一旦让这帮人掌权,不光北方各省要倒霉,勋贵集团也会损失惨重。
当年不能南迁,不等于现在不能南迁。
为了催缴税款,“白莲教叛军”可是把南直隶的大家族,全部连根拔起。
纵使有漏网之鱼,也翻不起大浪。
短期内出现了权力真空,就给了其他人补位的机会。
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北方世家南下,寻找势力空白区重新建立根基。
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肯定要想办法把清流集团打趴下。
有众多政治盟友,李牧觉得此事完全可以操作。
刀都是现成的,白莲教叛军可以灭人满门,其余的飞天大盗也可以。
“夫君,云家表兄为人宽厚,不如这事就交给他干吧!”
景雅晴顺势提议道。
云向文确实为人宽厚,在南直隶杀的血流成河,世家大族堆成的尸山又宽又厚。
“夫人先把枪放下,此事为夫应下了,回头就向朝廷举荐云向文代理江南提督。”
李牧一口答应道。
作为勋贵少壮派中打击清流的急先锋,云向文早就成了江南士绅的眼中钉,肉中刺。
让他继续干打击清流的活儿,完全是专业对口。
至于个人名声,反正屠夫的帽子都戴上了,想来他也不在乎多杀几个。
活儿不能白干,杀的越狠,升官速度越快。
皇帝落入叛军之手,南京小朝廷想要转正,离不开李牧这位地方实力派的支持。
在朝廷的人事任免上,肯定要做出一定的让步,换取他不进入中枢。
……
京师,养心殿。
重新登上皇位的永宁帝,看着熟悉的宫殿,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宫殿还是从前的宫殿,但人已经不是从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