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复山河 > 第五百零三章 、局势失控

第五百零三章 、局势失控

    “杀还是不杀”,一下子把施靖风架了起来。

    早知道这帮老家伙会搞事情,就不该放他们进来。

    现在当着百官的面,如果不杀鸡儆猴,往后谁还把他当成一回事。

    大开杀戒,同样存在隐患。

    李家敢带头反他,那是人家早就做好了准备。

    年轻一代都走了,留下的全是一群老家伙,根本没有软肋。

    搞不好人家就是故意送死,博取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

    “来人啦!”

    “把这些逆党,全部打入天牢,等候太上皇发落!”

    沉思了片刻之后,施靖风果断选择了转移矛盾。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人肯定是要杀的。

    不过具体怎么杀,那也是要讲究方式的。

    用太上皇的名义杀人,和自己亲自下场杀人,政治上完全是不同的结果。

    “施家小儿,休要猖狂!”

    “昔日,老夫带着你爷爷上前线的时候,你小子还在吃奶呢!”

    李亨的调侃,瞬间引发了哄堂大笑。

    “老匹夫,你这是找死!”

    施靖风能忍,他手下的人,可忍不了。

    恼羞成怒的施靖海,当场拔剑冲上大殿,向李亨刺去。

    当事人躲开了,一旁看热闹的吕凌风,却不幸沦为受害者。

    “啊!”

    一声惨叫传出,把局势推向了深渊。

    没有丝毫犹豫,距离最近的李亨,率先扑向施靖风。

    擒贼擒王,眼下是最好的机会。

    见到这一幕,一众忠于大虞的宗室、勋贵、文官纷纷响应。

    反正都做好了殉国的准备,若是能在临死前,拉着逆党上路也算赚了。

    “格杀勿论!”

    意识到局势不妙,施靖林一边发号施令,一边上场帮忙。

    什么大局不大局,现在通通不重要。

    顷刻间,大殿上死伤无数,鲜血溅的满地都是。

    龙椅上的小皇帝,被眼前的一幕吓的嚎嚎大哭。

    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文武百官,也忍不住暗自抹泪。

    无法下定决心以身殉国,不等于他们就真的没有感情。

    在偏殿等着复位的永宁帝,更是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当年他被赶下皇位的时候,无人站出来反对,本以为是朝堂上没有忠臣。

    万万没想到,今天局势逆转,竟然有这么多人敢以血肉之躯对抗辽东军的屠刀。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史书上记录的悲壮画面,真实的发生在了眼前。

    “住手!”

    “朕命令你们住手!”

    永宁帝注定要失望了,他的圣旨对辽东兵,从来都不具备约束力。

    拥立他复位,只是单纯的政治需要。

    现在都撕破了脸,如果不能把这些反对者绞杀干净,施家的统治就不可能稳固。

    恰好辽东军缺粮,抄了这些人的家,还能缓解一下危机。

    战斗来的快,结束的也快。

    看着满地的尸体,不幸挨了几拳的施靖风,脸色铁青的看着群臣询问道:

    “现在还有谁反对?”

    硬骨头都死了,剩下的人自然不会和他对着干。

    只是作为胜利者,施靖风却是丝毫也高兴不起来。

    今日之后,他的名声就臭了。

    要不了多久,天下各方势力,就会打出勤王的旗号来寻他的晦气。

    “既然大家都不反对,那么就请太上皇复位吧!”

    施靖风冷漠的下令道。

    京中各方势力,只是暂时屈服在他的武力之下,并没有真正臣服。

    为了避免再出幺蛾子,祭天和禅让仪式,他都不准备搞了。

    礼仪流程,现在已经没有意义。

    “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只完成了前面部分。

    能不能发挥“令诸侯”作用,谁也说不清楚。

    ……

    朝会结束了,造成的恶劣政治影响,却在持续发酵。

    无论是“父继子位”,还是太和殿上的杀戮,都是非常炸裂的存在。

    纵观整个历史,除了混乱的五代十国,再难找到能与之比肩的。

    “吕兄,死的憋屈啊!”

    费心远忍不住感叹道。

    作为最早站队的清流代表,结果死于误杀。

    搁在以往的时候,若是有武将敢杀户部尚书,文官集团早就炸毛了。

    现在情况不一样,主宰朝政的是施家,动手杀人的也是施家人。

    除了感叹一句之外,他们这帮清流党人,什么也做不了。

    “时也,命也!”

    “我统计过了,刚才死去的二十二人,包括九名勋贵、五名宗室、两名外戚、六名文官。

    如此不出意外的话,其中二十一人都能获得忠义之名,从此名留青史。

    唯独吕兄憋屈,沦为了贰臣,要遭受世人的嘲讽!”

    乐向松心情沉重的回答道。

    看似在为吕凌风叫屈,实际上却是在担心自己的命运。

    施家这群莽夫,脑子都是浆糊。

    一上来就把朝中高层清洗一空,完全无视了政治游戏规则。

    本以为搞完了政治清算,就该稳定一阵子,这帮家伙又急着玩废立。

    立威的效果,那是直接拉满,百官都被吓得瑟瑟发抖。

    可这种武力恐吓,完全是指标不治本。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太和殿上的变故,很快就会轰传天下。

    到时候所有人都会知道,施家强行逼着皇帝玩“父继子位”,屠杀大虞忠臣。

    再加上大家的艺术加工,施家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形象,完全可想而知。

    跟着这帮莽夫混,怎么看不像是有前途的样子。

    想要跳槽都难,他们同辽东镇联手,又不是什么秘密。

    有这个猪队友拖累,他们这些人的名声,注定了不可能好。

    偏偏清流,本身就是靠名声混饭吃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清流集团即将再次发生分裂。

    京中这帮清流党人,现在背负了“奸臣”的名头,大概率也要地方上的清流党人开除党籍。

    搞不好身后的宗族,为了家族声誉,也会把他们从族谱上除名。

    没有办法,谁让施家这帮家伙的表现,就不像是能夺取天下的呢!

    名声受损是次要的,士绅大族最擅长变脸,下注只会压在胜利者一方。

    如果能够夺取天下,哪怕是穷凶极恶的北虏,他们一样会舔着脸请求归附。

    倘若没有能力夺取天下,那么是皇权正统,迎接他们的依旧是士绅大族傲气的一面。

    想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除非施家奋发图强,一举南下夺取江南。

    “走吧!

    今日京师注定血流成河,我等还是不要在外面晃悠的好,免得受了误伤。”

    费心远摇了摇头说道。

    忠奸的话题,根本没法往下接。

    执掌大虞权力的五阁老、六尚书,其中八人死在乱军中,一人惨遭误杀。

    活下来的,就剩下他们两个。

    在刚才废帝的时候,他们本该带领百官,站出来和施靖风据理力争的。

    哪怕只是做做样子的反对,也算尽了人臣之义。

    可惜他们怂了。

    眼睁睁的看着,朝中的忠义之士倒在了血泊中。

    在这上面的表现,甚至不如永宁帝,起码这位太上皇顶着压力喊了“住手”。

    ……

    永安,汉水侯府。

    在辽东镇举起屠刀的时候,李牧终于收到了辽东叛军进攻京师的消息。

    “夫君,你准备什么时候起兵勤王?”

    景雅晴关心的问道。

    作为勋贵,李牧注定不可能坐视大虞灭亡。

    哪怕知道最终结果不可逆转,还是要奋力抢救。

    最少要让天下人看到,他为了拯救大虞朝,做出的一系列努力。

    “举兵勤王,最重要的是名正言顺。

    等勤王诏书送达后,就立即开始着手准备。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也就最近一两天的事情,不会偏差太长时间。”

    李牧淡定的回答道。

    尽管书信上的内容,再三强调京师情况不容乐观,该走的流程还是不能少。

    环境最容易改变一个人,何况他还不只是一个人。

    现在的汉水侯,先是一方诸侯,其次才是大虞朝的“忠臣”。

    先后顺序不能颠倒,否则下面的人会有想法。

    “嗯!”

    “辽东镇多骑兵,我们这边又是以步兵为主,这一仗怕是不好打。

    这次出征,还是多带点儿兵马吧!”

    景雅晴缓缓说道。

    尽管她对京中局势心急如焚,担心留在京中的亲朋安全,可汉水侯府才是她的家。

    侯府的利益,更胜过京中的娘家。

    或许无情了点儿,但这是豪门闺秀,最基本的觉悟。

    “辽东镇兵马不算多,一共就那么六万人。

    除非他们能够攻破京师,收编了京营,再整合北地的边军,否则不足为虑。

    至于骑兵数量多,这不是什么问题。

    施家有两万辽东铁骑,为夫这边也能凑出一万多骑兵。

    再出动六镇步兵,收拾他们不成问题。”

    李牧胸有成竹的说道。

    最近这些年,他可没有闲着。

    除了加强水师建设外,陆军也没有荒废。

    骑兵虽然在未来会被淘汰,但在当下还是非常有竞争力。

    尤其是他还计划着平定北虏,没有骑兵更是万万不能的。

    南方的马场少,但不是完全没有。

    诺大的安南都护府,又不是没有草原,还不至于连几座像样的马场都没有。

    以当年的三千骑兵为模板,这些年陆陆续续进行了扩编,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战马的质量,肯定没法和北方的战马比,但有总比没有的强。

    坐骑质量不够,那就用武器装备来凑。

    无论是骑兵的铠甲,还是手中的火器,都是超过辽东镇的。

    毕竟,安南都护府治下有两千多万人口,两广地区也有一千多万人口。

    这样的基本盘,不是辽东镇能比的。

    尤其是在资源调动上,李牧能够调动的资源,远超辽东镇的十倍。

    每年向北方输送五六百万石粮食,又从北方大地移民百万到都护府,就是自身实力的体现。

    纵使劳师远征,他也有信心,用资源耗死敌人。

    “夫君,小心无大错。

    朝堂上的酒囊饭袋太多,京师又严重缺粮,未必能坚守到各地勤王大军抵达。

    万一真让他们拿下了京师,收编了京营的部队,再夺取了边军的控制权,可就麻烦大了!”

    景雅晴忧心忡忡的说道。

    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有一股不详的预感,总感觉京师要出事。

    “放心好了,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

    纵使施家真收编了那些部队,为夫直接带兵去南京,打一场东南保卫战。

    施家又不是农民军,没有南方各省的钱粮支持,他们靠什么养活五十万大军?”

    李牧笑着说道。

    战争可不是兵多,就能够赢得胜利的。

    现在北方各省天灾人祸不断,早就已经百业凋零,遍地都是农民起义军,根本无法充当根基之地。

    想要南下夺取天下,就必须速战速决。

    一旦进入南方大地,辽东铁骑的优势,直接丧失了大半。

    北方人不擅水战,曹操都没有打过长江,李牧不信施靖风能够做到。

    何况大肆收编官军,看似短时间内增强了实力,同样也留下了隐患。

    终归是勋贵系的嫡系武装,再怎么清洗,也很难完全抹去勋贵系的影响力。

    真要是在战场上打起来,凭借他这种军中第一人的威望,都能令敌军人心动荡。

    如果敌人内部清洗的不够干净,搞不好刚打起来,就会有旧部派人同他联络。

    李牧可不想和叛军一直耗着,能够用一场大会战分出胜负,正符合他的利益。

    ……

    京师。

    “大哥,除了李家尚未攻破外,一众逆党均已经缉拿归案,就等着择日问斩。”

    施靖海略显忐忑的汇报道。

    最近几天,他可是闯了不少祸。

    先是抢回小皇帝的时候,不小心杀红了眼,把随行的一众大臣全部送走。

    接着又在朝堂上,误杀了投奔他们的清流领袖,现在正处于戴罪立功中。

    偏偏缉拿反贼的行动,也不是那么顺利。

    亲率大军进攻了一天一夜,付出了上千人的损失,居然没有拿下李家。

    “真的全部缉拿归案,一个漏网之鱼都没有?”

    施靖风当场质疑道。

    没拿下李家,完全在预料之中。

    攻破京师之后,李家就聚集了数千精锐,龟缩到了老巢中。

    周边的几条街道,都在他们的控制中。

    打巷战不是辽东军的强项,收编的京营部队,又和李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本不敢放心用。

    可其余人全部缉拿归案,那就是纯属糊弄人。

    施靖风不信,牵扯到的那十几家,就没一个提前准备后路的。

    “确实跑了不少,不过都是一些不起眼的杂鱼,大部分乱党都被抓住了。

    主要是您下了令,不得骚扰京中的勋贵、文官、宗室府邸,给了乱党可趁之机。

    那些失踪的人,多半是被这些家伙给隐藏了起来。

    只要您下令,搜查他们的府邸,定能把反贼抓出来。”

    施靖海愤愤不平的说道。

    畏首畏尾的干活,一点儿都不爽利。

    “愚蠢!”

    “抓到了又能怎么样,把这些窝藏反贼的家族,也给灭门么?”

    “一直杀下去,我施家就要沦为众矢之的啦!”

    施靖风忍不住怒斥道。

    经过长时间的复盘,他已经意识到之前的错误。

    在太和殿上大开杀戒,着实是蠢到了家。

    连嚣张跋扈的董卓,都知道隐忍,没有一进京就大开杀戒。

    偏偏他没有控制住脾气,一时恼羞成怒,放任了下属大开杀戒。

    让一帮老家伙,踩着他的名头,完成了青史留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