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啾,啾啾……”
山坡上,几只蜡嘴鸟在丛林枝头扇动着翅膀,发出悦耳的叫声。
阳光穿透雾气,照射下来,丽萱趴在一棵木棉树下,旋转着高倍望远镜,目不转睛的盯着山坡下潦河对岸。
两个小时前,侦察兵阿花报告,在秘密战略运输通道“中央走廊”东山村附近,发现有小队美军侦察兵向潦河靠近。丽萱立刻部署,在潦河山坡设伏,迎击小股美军。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终于,一个穿迷彩军服的美军士兵出现在镜头里,四周观察了一下,向丛林里挥了挥手,一个、两个……,百余米外的河岸边,出现了7个美国大兵的身影。
“左边第三个,大个子,是军官。”丽萱向匍匐在旁边的安然说。
“砰,砰。”两声枪响,第一枪打中美军军官的脑袋,在他侧身倒下时,在后背又补了一枪。阳光下,视野清晰,血花四溅。
枪响的同时,其余美国兵已各自就近找到了掩护点躲避。
丽萱示意,不准开枪。在训练有素、火力优势明显的美军面前,轻易暴露会招致巨大伤亡,这样的教训经历的大多啦。
四周静悄悄,只有蜡嘴鸟的叫声传来,“啾,啾啾……”
“撤离。”丽萱发出命令,游击队员迅速消失在丛林里。几分钟后,两架美军武装直升机轰鸣着飞过来,炮火、机关枪瞬间将山坡化成一片火海。
越战期间,在崇山峻岭茂密的热带丛林间,有一条南北贯通越南的秘密运输线,这就是著名的“胡志明小道“,越共称之为“中央走廊“。
胡志明小道可以说是一条炸不断的“生命线“。干部南下、北上,支援的军火、物资都通过这条小道,依靠人背、肩扛、牛车拉、自行车载等方式送到战火纷飞的南方。沿线活跃着众多的游击队,他们用鲜血和热诚保卫着道路的贯通,丽萱的游击队就是其中之一。
据九十年代末解密的美国档案显示,美军曾经绞尽脑汁对胡志明小道进行绞杀,包括动用强大航空兵狂轰滥炸和投放大量先进传感器,但最终无功而返。
这条运输线是一个无法用正常观念解释的“战场之谜”。美国五角大楼曾经用计算机系统研究了整个胡志明小道的网状构成,空投特种部队,指示轰炸目标;在交通线上设置地雷,还有人迹嗅探器、声音传感器;还大量喷洒化学脱叶剂毁灭丛林植被;又用B-52轰炸机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狂轰滥炸,但是胡志明小道不但照样畅通无阻,运输量还越来越大。
美军第一空降师独立营营长卡迪龙,到越南后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围绕胡志明小道实施的绝密计划“长子行动”。
卡迪龙上尉是二战老兵,曾参加过诺曼底登陆,带着部队从法国海岸线一直挺进到巴黎,在凯旋门广场受到法国民众的热烈欢迎,那是卡迪龙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
二战结束,他返回美国,在他父亲位于阿拉巴马州的牧场里,天天望着那几千头奶牛发呆,灌得死醉,听到稍微大一点的响声会条件反射地蹦起来,做四周观察准备出击状,仿佛置身战火冲天的战场。
都是战争惹的祸啊,他爹老卡迪龙非常无奈,儿子戴着一级英雄勋章刚回来时,是当地的红人,政府慰问,朋友夸赞,许多年轻姑娘像小蜜蜂一样天天围着转,不久,战争遗留的创伤显露出来,敏感,多疑,有暴力倾向,姑娘们渐渐远去,牧场里只剩下小卡迪龙一个人孤零零的身影。
越战爆发了,美国参战,在战场上才能找回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卡迪龙满血复活的重新入伍,离开家乡奔赴前线,回到硝烟弥漫的阵地,重温那期待已久的战火。
“长子行动”计划非常卑鄙。
美军侦察队在胡志明小道上经常发现有大量藏有中国援助武器的弹药库,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据此制定了用心险恶的长子计划:仿造大量一击即爆的高能“陷阱弹“,将之混入弹药库中,北越士兵在使用到“陷阱弹“时,相当于即时引爆了一枚巨型炸弹。
据后来解密的越南官方资料显示,长子计划给北越军队造成相当大的麻烦,一方面减员严重,严重挫伤士兵战斗积极性,同时对中国武器质量产生严重怀疑。直到60年代末有美国媒体曝光此事,美军才停止实施这个卑鄙行动。
卡迪龙的老部下“大个子杰克”,就是在执行长子计划时,被一枪毙命。
杰克在二战期间,跟着卡迪龙从非洲打到欧洲,没有死在隆美尔的坦克下,在诺曼底登陆时面对有史以来最密集的火力网也有惊无险,可是在越南的热带雨林里,还没看清楚对手是谁瞬间毙命。
也许前一分钟还在品着咖啡,后一分钟已经见了上帝,这就是越战。
杰克被袭,美军侦察队立即呼叫炮火增援,武装直升机随即将出现游击队的丛林炸成一片火海,一个人影也没有。格林告诉卡迪龙,杰克是被专业狙击枪手一枪爆头,没有抢救的余地。
在整理遗物时,他们发现了杰克还没寄出的一封信,是写给他三岁女儿露易丝的。卡迪龙看了格林一眼,将信收起来,和自己的遗书放在一起。
格林明白卡迪龙的意思。二战期间,卡迪龙、格林、杰克和霍利菲斯四个人有约定,在必要的时候,补一枪为兄弟送行。
现在,四个人又一起来到了越南,杰克第一个死去。
约定依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