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八月桂花飘香 > 第四章 燃烧岁月(一)

第四章 燃烧岁月(一)

    四周一片漆黑,冰冷的海水劈头盖脸打下来,早就失去了方向,就在龙江绝望的要放弃时,脚下似乎触碰到了海底的泥沙,他用尽最后力气扑腾了几下,爬上岸来……

    这一天是1962年4月1日,龙江成功来到了香港。

    (一)

    龙家祖上是关中县城有名的乡绅,名下有数千亩土地,在关中、关南地界上,无论修桥铺路,还是建祠堂盖庙,龙家都是出钱出力的主角。到龙谦之当家时,日本鬼子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占了关中,龙家捐出大部分资产支持抗日,受到了抗日队伍和众乡亲们的赞誉。

    到了龙江这一代,家里男丁不继,他的两个姐姐在省城读书,毕业后早早出嫁,两个姐夫都在国民党军队效力。龙谦之快50了,才生下龙江这一根独苗,从小严加管理,请人教授四书五经、大学中庸、颜柳书法,新中国建立时,龙江正在省城中学上学,毕业后留校做了教书先生。

    在省立中学,龙江积极拥护新中国新政策,因为能弹会唱,又写的一手好字,成为校宣传队的文艺骨干,经常组织学生到部队、工厂、农村慰问演出,他们学校排练的“艳阳天”、“早上好”等街头剧痛斥旧社会的腐朽没落,歌颂新中国的美好生活,受到了热烈欢迎。

    从关南来的女教师安然也参加了学校文艺宣传队,经过选拔,宣传队的领导认为龙江和安然的形象气质,比较客观的代表了新中国青年蓬勃向上的朝气,确定他俩作为舞台剧的男女主角。

    “解放区的天是艳阳天,人民当家好喜欢。”在排练剧目的过程中,两个年轻人热恋啦。

    (二)

    “好男儿志在四方,坚决响应政府号召,参加部队,拿起钢枪,保家卫国!”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国际反华势力虎视眈眈,妄图把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推到了中朝边境。

    是可忍孰不可忍,像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龙江和安然一起递交了入伍申请书,坚决要求到朝鲜去,到前线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让青春和爱情在战火中淬炼成长。

    龙江的申请很快有了批复,他应征进入了某集团军师部文艺宣传处。部队就要出发了,在省城火车站,两个年轻人执手泪眼相望,龙江擦去安然脸庞上的泪滴,与她紧紧相拥,亲爱的姑娘,让晴天白云见证我们纯洁的爱情,海枯石烂,此情不渝!

    “倘若有一天,我在异国长眠,请不要悲伤,青山处处埋忠骨,请放开胸怀,在建设祖国的大熔炉中拥抱美好的生活,寻找新的幸福,我会在那美丽的三千里江山默默地祝福你……”

    “早去早还,我在家乡等着你。”安然用手堵住了爱人的嘴,不让他说下去。

    红旗招展,锣鼓喧天,胸戴大红花的子弟兵们坐着火车渐行渐远,他们是国家的栋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龙江和宣传处的战友们冒着猛烈的炮火,深入前沿阵地,为志愿军指战员们献上了一场场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也被战士们昂扬的斗志,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深深感染。

    在寄给安然的信中,龙江详细描述了前线将士的英雄事迹,表达了向他们学习的决心,同时也倾诉了对她的思念之情,安然把信珍藏起来,常常望着天边的鸿雁,思念着心中的哥哥。

    (三)

    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终于迫使美国坐到了谈判桌前,签署了停战协议。一贯傲慢的美国人不得不检讨自己的失误。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承认:“美国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志愿军胜利凯旋,龙江回来啦。在学校举办的欢迎会上,安然兴奋地满脸通红,双手都要拍肿了。

    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在时代大潮里,任何人的生活轨迹都只能被动的随波逐流。他们没有想到,在以后漫长的人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坎坷。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轰轰烈烈,龙江他爹龙谦之是关中县有名的大地主,土地全部分给了贫下中农,龙江在家读四书五经时的书伴龙五,进了贫协会,看龙谦之可怜,对他有所照顾。

    另外龙江的两个姐夫都是国民党军官,尽管龙江在抗美援朝前线接受过锻炼,还是因为家庭出身问题受到冲击,被划定为右派。

    安然的父母在关南县城开杂货铺,公私合营后成了供销社员工,后来受到冲击,分配到新疆石河子农场下放劳动。

    从下达命令到出发,只有5天时间,关南到省城60多公里,没有直达汽车,托人稍信来不及,安然的父亲连步行带坐车,走了两天,来到省城见了女儿一面,顾不上吃饭,又匆匆踏上返程。临走,拉着龙江的手摸着眼泪说:“闺女托给你了,好好待她。”老人回去坐的汽车开动后,安然哭着追了好几百米,直到汽车再也看不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