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哔的一声响,上海举办的2001年耐克三人篮球赛全国总决赛落下了帷幕。
“噢!”,获得冠军的几个年轻人跳了起来,相互拍着巴掌、肩膀,尚带幼稚的脸庞充满了喜悦。作为主力中的主力-陈华,此刻却双手握拳,仰头望着天空,看不出是激动,还是失神。队友本来想冲过来抱住他,庆贺刚刚获得的胜利,但见到陈华的游离状态,一时之间,愣在当场。
陈华的这种状态,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大半年了,队友们慢慢地也都习惯。曾经陈华上演过三百六十度转身扣篮,技惊全场,换做他人,多少也要笑笑,但是陈华却面不改色,好像只是完成了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上篮。
实际上,如果队友们细心一点,或许可以发现,陈华在比赛结束后,眼角瞟了一下观众席的正中央-那里坐着耐克公司华东地区的总负责人-伍先生。
半晌,陈华回过神来,发现队友们正看着他,有点郝然,双手一举,笑容慢慢爬上脸庞,冲着队友们喊了句“赢了!”
于是,欢乐的笑声再次响彻在球场上。
华灯初上,上海滩的夜色逐渐变得梦幻。陈华找了个借口,脱离队友们,独自一人漫步在外滩上。只是,此刻他的心思又游离在外。他正在想伍先生看到自己在赛后递给他的那封信时,那诧异的表情。
“尊敬的伍先生,您好,我叫陈华,来自广州市伟伦体校,今年16岁。当您看到我这封信的时候,我或许正在打3人篮球赛总决赛,又或许我已经拿下了冠军。。。。。。”陈华再次默念这检查了十七八遍的信件。
为了这封信,陈华已经策划了大半年,应该说,当他穿越在这个身躯的第二天,他已经开始策划这封信-这,决定着他的未来,与原本身体的主人不一样的未来。
原本这身体的主人,也就是真正的陈华,未来也不是不好,相反,在这14亿人的国度中,陈华绝对算得上是佼佼者,一度风光无限,什么少年天才,北京奥运会给姚明传球的人-无数光环都曾套在他的身上,然而,福兮祸所伏,几次沉重的伤病打击,这个天才少年就像流星一样陨落。
就算不能说是陨落,但也和伤仲永无异啊,陈华自嘲地笑笑,插在裤袋中的右手紧紧地握了一下手机,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掌心的汗水,已经沾上这台昂贵的诺基亚8250-在陈华穿越前的年代,诺基亚已经一落千丈,甚至老人都不喜欢。
诺基亚的衰败,诚如一句古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陈华的右手在裤袋中紧紧地握成拳,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不成功也无所谓,大不了就自己想办法出国吧。
他把掌心的汗在外套上擦了下,顺便把背在后面的运动包,反过来背在胸前。这几年,中国的经济高飞猛进,随之而来的“两抢一盗”在各个大小城市频频发生,虽然他长得也算是牛高马大,但万一哪个蟊贼不长眼,也许三五秒,他这半年的努力,就成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不得不谨慎,虽然带着穿越回来的光环,奈何祖坟没冒烟,他爸不是李刚,也不是王健林。出身渔家的他,就算想开金手指,没有资本也一筹莫展。那个晚上,他冥思苦想,彻夜未眠,一支笔、一张纸,涂涂写写、划来划去,最后想到的金手指,竟然是X球。穿越前的他,是科比兼湖人的粉丝,2000年至2002年,湖人三连冠,他清楚记得三次总决赛的对手和每场总决赛的大概分差。于是,陈华很有耐心地熬了三个月,想尽了一切理由,向朋友们一共借来1万元,又办理了建设银行卡,开通了网上银行。到了总决赛的那几天,陈华又不得不天天寻找机会从体校溜出来,为了不引起庄家怀疑,陈华尽量把资金分散,找了多个赌博网站,然后按照自己记忆中的输赢和分差,忐忑下注。
2001年的季后赛,湖人在OK组合的带领下,在西部如砍瓜切菜,一路势不可挡地横扫着进入总决赛,但是,总决赛第一场,那个带着金项链、梳着西瓜头的黑色精灵,几乎凭借一己之力,给了湖人一个狠狠地下马威!十多年前,还在读高一的陈华,在逃课的情况下,目睹偶像遭遇系列赛的首场失利,虽然郁闷,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时候的艾弗森,才是世界的宠儿!就连再次复出的乔丹,也遮挡不住他的光芒!
感谢艾弗森和76人的爆冷,陈华在第一场很轻松地就将一万变成两万,随后的四场比赛,湖人再没有给76人机会,顺利卫冕。而陈华的资金,从两万变成三万八,三万八变成七万五,七万五变成十三万,最后变成二十五万。
怀揣着二十四万的银行卡,在这个年代,一个16岁的孩子,也算是独一份了吧。陈华再次自嘲地笑笑。
为了不让伍先生太过诧异,他写信时,尽量模仿未成年人兼体育生应有的口吻,简单而直接。简单,是因为他年轻,直接,则因为他知道伍先生是美国海归,估计对方多少也沾染了一些美国人的习惯与思维。
“您今天应该也看到了,我娴熟的运球和轻松的扣篮。我热爱篮球,平时也喜欢并想尽办法看NBA,那是所有球迷的圣殿,也是我的梦想。我不能说中国体校不好,毕竟,这是我梦想的起飞之地,但是,通过看CBA和对身边接触的职业球员,我不甘心这辈子就这样。几年后,我可以轻易进入CBA,获得一份不菲的收入,甚至也许可以进入国家队,为国效力。但是,我更希望,有更先进的训练方法和器材,有更先进的篮球理念,有更广阔的篮球世界。因此,我冒昧给您写信,希望耐克公司能伸出支援之手,给我提供就读美国学校的机会,达成我的梦想。
因为家境普通,我只能冒昧给您写信,向您提出这样诚恳的请求。请您相信我,借助美国先进的篮球理念、训练方法和器材,我一定刻苦努力,为NBA而奋斗。您也知道,巴特尔、王治郅已经在NBA成功登陆,我相信,姚明很快也会占据一席之地,而且会帮NBA打开中国市场,随之而来的,也会有更多的中国人登陆NBA,而我,希望是其中一员。
如果您出于职责所在,不能轻易许诺,我恳请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向耐克公司帮我申请,作为报答,我承诺以后若闯出一片天地,可以帮耐克公司拍广告。如果这不够,我可以承诺,只要帮我拿到那边就读的资格,资助我一年的学费,我可以自己想办法,自力更生,即便我无缘NBA,我相信凭我的努力和实力,回来CBA也可以功成名就,到时我可以偿还耐克公司为我支付的费用以及相关利息。。。。。。”
“嘀嘀嘀”,刺耳的铃声打断了陈华的思绪,为了等待伍先生的回复,他在早上特地换了铃声,手机也一直没有加其他人的号码。希望不是移动公司吧,陈华深深地吸一口气,打开了手机。
“小陈,来信知悉,我很欣赏你的勇气以及远大的理想。兹体事大,明天我会向公司老总转达,祝你心想事成。”短短几句,说不上好还是不好,陈华再看了一遍,想了一会,回复伍先生:“非常感谢您的帮忙,我一定敬候佳音,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