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在听到‘和离’二字后,后背猛地跌在床头,凤冠上的东珠随着身形晃动,撞出细碎的脆响。
她胸口剧烈起伏,鬓边碎发被急促的呼吸吹得微微颤动,原本端庄的面容因震惊而失了血色,指尖死死攥着绣帕,指节泛白。
“顾窈,快住嘴!”
不是她想这样疾言厉色,实在是顾窈这番话太过惊世骇俗,她身为皇后,怎么可能与皇上和离?
“娘娘!娘娘您慢些!”
容姑姑疾步上前,伸手稳稳扶住皇后摇摇欲坠的身形,掌心贴着她冰凉的后背轻轻顺气,声音里满是焦灼,“莫要为这等浑话动气,仔细伤了龙体。您是六宫之主,万金之躯,可经不起这般急火攻心啊!”
她一面说着,一面示意宫人速速奉上参茶,“顾大人,你切莫再胡言乱语,若是被人听见,又是我们娘娘的罪过,何况娘娘身子本就单薄,你这样只会让她的病情更严重!”
“为何不行?!”
她握着皇后的手,指尖微微发抖:“容姑姑!您看着娘娘长大,陪着她在这深宫苦熬数十载,难道您就眼睁睁看着她去死吗?”
“寻常百姓家的女子可以和离,官家女子可以和离,公主可以和离,天下女子都人人可以,为什么偏偏就皇后不行?她们能为自己活一次,为何娘娘就不能?”
“天下只是没有和皇上和离的皇后,并不代表皇后就不可以和离!”
她望着皇后泛红的眼眶哽咽:“娘娘困在这宫墙里数十载,日日强撑着中宫的体面,夜里独对孤灯时的伤心,难道还少吗?和离不是悖逆,是放过自己啊!为何世人容得下寻常女子的抉择,偏要困住身为皇后的您?”
皇后唇瓣翕动数次,终究只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容姑姑脸色发白,望向殿上神色恍惚的皇后,指尖微微发抖。
她侍奉皇后半生,怎会不知主子的委屈?
顾窈的一番质问,让她彻底回过神,难道他真的要眼睁睁的看着皇后娘娘去死吗?
容姑姑身子一软,竟也直直跪在了金砖之上,锦鞋沾了尘埃,往日里端庄的发髻微微散乱。她抬眸望着皇后,老泪纵横,声音带着压抑了数十年的哽咽:“娘娘,这话本不该说,可奴婢实在忍不住了!”
“您自十五岁嫁入东宫,从太子妃到中宫皇后,这数载光阴,您活得比谁都累。当年您为了母族忍,为了孩子忍,为了天下忍,事到如今,您还有什么可忍的呢?”
皇后浑身一震,凤眸中的水光终于决堤,泪水顺着脸颊滚落,砸在金砖上晕开细小的湿痕。
是啊,如今她父母兄弟全都死了,一儿一女也死了,梁承朝登基快三年,朝局稳固,她还有什么可忍的呢?
她望着眼前跪地哀求的两人,数十年的隐忍、委屈、不甘,在这一刻尽数翻涌上来,攥紧绣帕的指尖微微松动。
皇后缓缓起身,指尖抚过扶手上冰冷的雕纹,声音里满是茫然:“寻常女子和离可告官,官家女子有爹娘撑腰,公主和离尚有宗正司核查、大理寺报备。可我呢?”
她抬手抹了把脸上的泪,目光空洞地望着殿顶的盘龙藻井:“我是大周朝的皇后,我的婚姻从来就不是我自己的事。是先帝赐的婚,是朝堂认可的中宫之配,牵连着前朝后宫无数利益。我要和离,该递折子给谁?宗正司管宗室,大理寺断刑案,谁又敢受理皇后与帝王的和离案?”
说到皇上,她的声音陡然发颤,带着压抑多年的绝望:“圣上……你觉得他会同意吗?”
她猛地攥紧拳头,指节泛白,“我若提出和离,是断了这君臣夫妻的情分,是打他的脸,驳他的帝王威严,他只怕会下旨禁足我至死!”
顾窈文言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愈发坚定了,她直起身,鬓边乱发被她抬手一拂,“娘娘怕圣上不同意,那我们便让他不得不允!”
她目光扫过殿中神色怔忪的两人,语气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如今的律法说女子和离需夫家点头、官府核准,可这规矩本就是人定的!寻常百姓家的女子尚且能为自己争一条活路,为何身为中宫的您,反倒要被这死规矩捆死?”
“皇上不同意,那我们就把这条律法改掉!”
她转头望着皇后,眼神恳切又炽热:“娘娘,您是大量的皇后,您的一举一动都牵动天下。只要您肯点头,只要您愿为天下女子踏出这一步,这律法便能改,这世道便能变!到那时,您既能挣脱这宫墙枷锁,还能让后世千万女子免受您今日之苦,何乐而不为?”
皇后娘娘凤眸中的茫然与怯懦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清明与坚定。
她缓缓站起身,凤冠上的东珠随着动作轻颤,“你说得没错。”
“律法本就是为安邦定国而立,若它困人、害人,那便该改!”她声音不大,却字字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皇上登基不过三载,正是亟需民心、欲彰明君之名的时候。他素来重朝堂制衡、轻儿女情长,更何况我母族式微,于他的社稷上没有一点帮助。”
她转头望向顾窈,眼底燃起一簇久违的火苗:“他绝不会为了留住一个心已不在这深宫的皇后,去驳回惠及天下女子的律法修订——那会寒了万民之心,也损了他的帝王声誉。”
顾窈见她终于被说服,眼底瞬间迸出亮色。
皇后抬手按住她的肩,神色依旧沉稳,带着中宫运筹帷幄的气度:“此事急不得,需从长计议。”
她目光扫过殿外沉沉宫墙,语气带着几分审慎,“皇上素来心思缜密、手段果决。我们若贸然联络官员、推动律法修订,他必定会察觉异动——一旦他知晓我以修改律法的方式‘逼’他和离,定然会龙颜大怒。甚至可能先下手为强,断了我们所有后路,所以我们需要找一个时机,一个万无一失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