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剑啸昆仑 > 一、风起苍西 20.山林游击战

一、风起苍西 20.山林游击战

    大德十五年秋七月初八,常胜前军在张耀的指挥下于夜间对屯扎在关外的西凉前部大军发动了突袭,以不到两万的兵力大破西凉三万大军,阵斩其主将没藏浩云,夺其粮秣积聚,斩首万余级,生俘数千有余,剩余的西凉大军全线崩塌、一溃千里,持续了半年多的盘山一线战事首次出现了以夏军的全胜而告结束的战役。

    当然,这次击溃的仅仅只是西凉大军的前部三万多人而已,整个西凉大军仍在,盘山一线的危局依然未解。

    但此战终归是给了西凉大军一记沉重的打击,极大地提升了夏军的士气。

    战后叙功,在基层官兵中江昊被推为首功,因为他不但是杀敌数量第一,而且还斩杀了多位西凉军的武将,并且他亲手斩杀了西凉军统帅没藏浩云及其身边的门客幕宾中的宗师境强者和多位武师境高手。这些本该是所向无敌的高手和强者,却跟野狗一样死在了江昊的倒下,表现还不如一些军中的骄兵悍将。

    还有一些武师境高手虽然没有死在江昊的刀下,但他们也没能经受住战阵的考验,被其他士兵们围攻、死在了乱枪乱刀之下。

    江昊毫无争议地被评为战功第一、无人可比。

    且不说斩杀敌军大将之功,只说自从大夏成军以来也没有过一人斩杀那么多敌人的记录,江昊便在此战之中创造了一个奇迹。

    当然,江昊的战功能够被承认,也是因为选锋营的风气还是比较正的缘故。在一般情况下,夏军的战功计算都是按照建制来分级进行的,因为战场的混乱情况、很难准确地统计每一个人的斩杀数量。

    而在此战的叙功时,江昊所在的左队斩杀数列为第一,而在队内的评比中,尽管江昊谦虚地让出了不少的斩首数,但他依然是第一,加上他亲手斩杀了好几员西凉悍将,还有那个宗师境的武林高手以及西凉军主将没藏浩云,这份战功可算是无人能比。

    所以,很快升赏就宣布了,除了得到了一笔赏钱之外,江昊还直接跳级晋升为了武郎,不过职务只是升任了左队前卒的卒长。

    军阶可以凭借战功得到晋升,不过职位还是要看空缺的情况。此战中左队的伤亡并不大,未能腾出什么空位。

    至于原先的前卒卒长李大山,则是晋升为了武郎、并且升任了左队的队长。

    而原先的左队队长雷川,则是晋升为了军候、升任了左屯的屯长。

    原本左屯的屯长运气不好,中箭阵亡了。

    至于江昊之前的伍长霍乂是晋升了兵卫、升任到了另外一个队做了卒长,他的伍长职位则是由黄达接任。而白大牛、申猴子也是晋升了军士,不过还是当大头兵。

    这个战功最大的伍,竟然一人未死,也算是运气太好了。

    其实整个选锋营的伤亡也不小,至少折损了数百人,队长战死的也不少,不过屯长就死了这么一个。

    各军军部能够决定的,只是军候以下的晋升以及屯长以下的任命,从尉以上的晋升和副统领以上的任命就得上报到节度府等候批准了。

    至于裨将以上的军阶和副都统领的任命,甚至需要得到枢机院和兵部的批准。

    这就是大夏以文驭武的国策。

    所以,原本屯长以上的军官们都只是记功而暂时没有得到晋升。

    战后又很快补充了一批新兵,将各部的缺额补齐,然后就进入了练兵和等待的状态。

    西凉大军则是又有数万部队进逼到了盘山关外,不过并未发动进攻,双方暂时进入了一种诡异的静默状态,只有一些斥候不时外出。

    半个月之后,忽然接到命令,要从选锋营中抽调部分部队前往北侧的金水峡替换防守。

    金水峡位于盘山关以北大约百余里处,这次之所以抽调兵力换防,乃是因为几天前这里被一支西凉军突入,最后虽然勉强将西凉兵打退,但守军伤亡惨重、几乎被打残。

    由于总体上兵力众寡悬殊,所以夏军的预备部队严重不足,虽然上次战役之后再次紧急征兵,但新兵尚未抵达,而且要确保金水峡的安全也需要精锐。

    被抽调的部队就是江昊所在的选锋营前屯数百人,急行军赶往金水峡。

    选锋营的前屯屯长还是许二,各队队长包括前队成大力、后队常石、左队李大山、右队赵从义以及本队张海。这些人都跟许二是同乡,也都是许二的心腹,战斗中相互配合绝对没有问题。

    原先负责把守金水峡的部队是隶属于第二营的一个屯,被打残之后现在只剩下百余人,当选锋营前屯抵达后立刻办理了接交手续撤离了前线。

    前屯进入金水峡,部队迅速接管了所有的作战工事,并且在营地做好了一切布置。而先来在这里的民伕属于洮西郡的来庆县,现在继续负责这边的后勤支援。

    随即派遣斥候前出侦察,由于选锋营没有成建制的骑兵,所以只有从各队中点将,这一点将就点到了江昊的左队前卒头上。

    金水峡是从东西方向贯穿了盘山山脉的一道峡谷,不过峡谷之中地形复杂、林木密布,并不适合骑兵行动与作战,所以到也无所谓。

    江昊接受任务后,当即带领全卒沿着金水峡一路向西、前出到了峡谷的西口。

    他的任务是在这西口设立岗哨同时派人向外侦察,监控峡谷以西西凉军的动静,一旦西凉军来到就立刻报告屯里。

    防线设立在峡谷的东口,依据一道横梁高地,主要是考虑可以利用金水峡的地形节节抗击,同时也便于己方的后勤运输。

    这西口原来就有之前第二营部队设立的哨楼,江昊看过之后让人进行了一些改建,同时自己带了两个伍出谷向西而来。

    出了金水峡之后,就是盘山西麓的山林,大约有十几里,再然后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漠,那便是西凉骑兵的天地,夏军绝对不会踏入一步。

    在这片山脉西麓的山林之中,隐藏着一些马匪的巢穴,也就是所谓的“盘西卅六路”。

    对于大夏边军来说,“盘西卅六路”的马匪和“盘东十八寨”的山贼是完全不同的存在,因为山贼不但危害地方、而且还会拦截骚扰大夏边军的粮道,而马匪则是会骚扰劫掠凉州东部的西凉军后路以及当地的豪强大户,天生就是大夏边军的同盟军。所以,自从凉州沦陷以来,这“盘西卅六路”一直都在暗中受到大夏边军的支持,给予他们兵器粮秣。

    在屡次西凉大军东犯盘山山脉一线的战斗中,盘西马匪都会对西凉大军的后路进行骚扰,同时也会协助大夏边军防守盘山一线。

    根据望气的结果,江昊判断此时西凉军有一部分部队正在这西麓的山林之中活动,其目的应该是围剿这里的马匪。

    如果单单只是侦察的话,江昊根本不需要从金水峡东口的驻防地西进,因为虽然他的阴神法身在这主世界中无法出窍,但神识依然可以外放,天眼等神通也是无碍,耳报神更是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他之所以要向西而来,就是为了联合马匪、破坏西凉军对于马匪的进剿,与西凉军在这片山林之中纠缠,使其无法顺利抵达金水峡东口。

    这片山林地形复杂,利于步兵而不利于骑兵,是打游击的好地方。

    经过上次的盘山关前的大战之后,江昊的心态已经改变,对于西凉军和大战已经毫无畏惧,心中所想的也已经不再是保命,而是要斩杀更多的敌人,甚至是要将敌军一举击溃!

    而他还不清楚的是,他现在的这种心态能够使得军阵煞气更容易朝向他集中。

    而在战阵之中,能够获得军阵煞气加持的武将,一身的实力便会大大地提升、就算是对上那些武道高手也是能够将之轻松压制。

    马家寨是一股马匪的巢穴,因为其首领姓马而得名。

    江昊带着十几名手下来到了马家寨的外围。

    之所以来到这马家寨外围,乃是因为正有一支西凉军部队在围攻这里。

    此时的马家寨正在依托地形闭门死守,而西凉军则是从三面包围了这座寨子。

    盘西的马匪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将巢穴设立在盘山山脉西麓的山林之中,这样既可以方便得到大夏边军的援助,还便于随时从这里向西出击,横绝大漠、劫掠凉州东部。

    这座马家寨的选址很是不错,在于一座山头之上,三面居高临下,东面则是连接着盘山山脉的群山,战之不利的话随时可以撤进群山深处、甚至穿过山脉退回大夏境内。

    江昊放眼一看便已经清楚了双方的情况和布局,所以立刻便选中的首战的目标。

    于是,他立刻带队穿过山林来到了这支西凉军部队的临时营地附近。

    西凉军虽然都是骑兵,但也是有后勤辎重的,只不过他们的后勤物资都是用马匹驮运的,也有相当于民伕的辅助人员。所以,一支千人的战斗部队,至少也有数百辅助人员以及差不多两千多匹的驮马和走马。

    虽然西凉的羌人乃是半农半牧、不同于北方大草原上游牧的北夷人,但他们的骑兵却是跟北夷人的骑兵差不多,每个战兵一般都要配备三匹马,除了临战骑乘的战马外,还有一匹行军时骑乘的走马和一匹驮运辎重的驮马。

    现在,大部分西凉战兵都出战了,这处临时营地中就只剩下了马、辎重物资以及数百名辅助人员。

    尽管是辅助人员,但也都是能够骑马弯弓之辈,就是年龄可能大了一些、或者修为可能低了一些而已,这样的数百人也不是江昊这区区十来人可以正面对抗的。

    虽然上次江昊的表现堪称神勇无敌,但那是在大军的军阵煞气加持之下,现在身边只有十来人,军阵煞气的加持几等于无,而依靠巨灵神将的属性加持最多也就相当于中阶的武师而已。

    所以,江昊决定在外围,依靠山林对西凉军的营地进行骚扰性的攻击,吸引西凉战兵回援,减轻马家寨的压力。

    而骚扰性的攻击,自然就是以弓箭的远程射击为主。

    上次大战缴获甚多,马匹都被军里统一征调了,但还有不少的兵器却是留给了选锋营,因此现在选锋营的每个士兵都配备了强弓。

    西凉的军队用的都是强弓而非弩,一方面是西凉国造弩的能力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则是西凉人都是从小习练弓马,也不需要弩。

    大夏的军中制式强弩不但是以“弹簧钢”制作的弩弓,而且还有助力上弦装置,随便一个普通人甚至是妇女都能使用,而强弓就不然了,能拉开强弓的至少都得是入境的武夫。

    好在选锋营征募时便有要求,所有士兵都是三品以上的修为,后来补充的新兵乃是从其他地方征募的,要求还是一样,所以拉开强弓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准头各自不同而已。

    当然,夏军士兵的射术整体上是远不及从小便习练弓马的西凉人了。

    不过利用山林和地形的掩护,也不会多大的吃亏。

    而且江昊本人的射术可是要比任何西凉人都要厉害得多。

    西凉人的营地很分散,因为那两千多匹马都需要食草饮水,而这就给了江昊以可乘之机。

    来到一片林间草地的边上,这里有着数十匹马和十来个西凉人。

    江昊用手势下令,所有人都开弓搭箭瞄准了那些西凉人。

    几乎是弹指之间,十几个西凉人就倒在了草地上,连示警都没有来得及。

    这主要是江昊一个人就射杀了至少一半的西凉人。

    因为他的箭又准、开弓的频率又是极高、就好像蓝星上的机关枪一样。

    叫士兵们上前割头,另外让三个会骑马并熟悉马性的士兵把这数十匹马全部赶走,然后江昊带人继续朝向另一个位置移动。

    就这样,在大约半个时辰内,江昊们连续转移了七个地点,合计射杀了上百西凉人,缴获了七百多匹马,以及不少的辎重物资,包括箭支、兵器和食物。

    西凉轻骑兵的武器比较简单,也就是弓、马刀和矛枪。

    在西凉的军中,除了那些近卫之类的精锐会有重铠之外,其他的士兵最多就是披戴皮甲。

    让那三个人赶着这些马匹和马匹驮运的辎重返回金水峡西口的哨所、转手给那里值守的人赶回东口的基地,江昊自己则是带着其余士兵继续展开行动。

    此时这边的情况也终于被示警,一队西凉骑兵火速赶了回来,四下搜索偷袭的敌人。

    但是,由于这队西凉兵是分散开来在山林中搜索的,因此又给了江昊他们机会,将之逐一歼灭。

    缴获的马匹物资都交由那三个赶马的人带回西口去。

    结果,西凉兵由于轻敌大意,把这边的战斗打成了添油战术,不知不觉损失了三百多战兵、全部四百多辅兵、几乎丢失了全部的二线马匹和大部分辎重之后才猛地警觉。

    马家寨的马匪有两百多人,这支围剿马家寨的西凉兵则是有千余战兵和四百多辅兵,在进攻马家寨时西凉兵折损了两百多骑,而在这“后方”却是战损严重的数倍!

    到现在只剩下了一半战兵,无奈之下只好撤兵,西凉人全部策马穿越山林往西疯狂地逃窜。

    这时,马家寨的马匪也开门冲了出来,一路紧紧追杀,江昊这边也是抽出了几名会骑马的士兵,由江昊亲自带着骑上马随后追杀,等到西凉兵回到大漠之上后,已经只剩下了不到两百人!

    在战斗中,江昊结识了马家寨的首领马大石,并且应邀带着自己的人进入马家寨被好好地招待了一顿。

    最后,双方各自分得了一批马匹和物资,至于那些西凉人的首级全部给了江昊,反正马匪拿那个东西也没用。

    然后在马家寨人的欢送中江昊一行返回到了峡谷西口的哨所。

    缴获的马匹物资以及斩杀的西凉人首级已经被送回了三次,江昊便命人将这最后一批送回到东口,不过个人都留下了一匹战马。

    江昊自己选的是一匹青鬃马,十分雄健,是这支西凉部队头领的坐骑。

    于是,这个卒就全部变成了骑兵。

    前卒的所有人都是入境的武者,骑着马跑路都没有问题,也就是有些人不熟悉在马背上战斗和射箭,不过在这山林之中能骑马跑路也就够了,战斗都是要下马之后再来进行的。

    而且,江昊还抽空亲自指点他们骑战和骑射。

    这次战斗整整持续了三天,战果不小,斩获极为丰富,估计叙功的话必然很大。

    毕竟,以一个卒二十多人几乎全歼了西凉军一个千人队,这战绩搁在大夏边军中也是极其少见的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西凉人都是以少数哨骑深入到这边,自然大部分都被江昊带人给歼灭了。

    终于,在上次战斗结束的十天后,又有一支西凉军进入了这片山林之中。

    这次来的西凉军有两个千人队,一个千人队是由羌人组成的轻骑兵,还有一个千人队是由凉州天华人组成的步兵。

    江昊自然是第一时间就发现了这个情况,于是紧急联络马家寨,并由马家寨联络附近的另外两股马匪,合计纠集了六百多人马,与江昊带领的左队前卒在山林之中会合,共议抗敌之大计。

    虽然江昊这边的人最少,但却是大夏边军,因此三股马匪都给予了江昊极大的尊重,让他来进行指挥。江昊的主张依然是山林游击战,还是先先灭西凉军的后勤部队,然后再对西凉军的战兵部队进行分次歼灭。

    马匪本就擅长游击战和运动战,对于江昊的主张完全接受,于是各自划分了作战区域和任务,开始朝向西凉军包抄了过去。

    以前的大夏边军都是严防死守、根本不敢进入这片山林中作战,因此各路马匪也都只能是据寨防守,而现在江昊的打法很得马匪们的赞同,感觉这简直就不是大夏边军。

    这次战斗又持续了五天,最终西凉军的后勤部队被全歼,所有的辎重被夏军和马匪缴获,然后那支羌人组成的骑兵千人队也是折损过半,于是在西凉步兵的掩护下向西逃走。而那支下令步兵却是被全部都是骑兵的夏匪联军包围在了山林之中,最终全部被歼灭。

    此战的战果和缴获送达到了东口基地后,许二他们终于急了。

    没想到的是,他们连一个西凉人的影子都还没有看到,江昊这边却是以一个担任斥候的卒就立下了如此的大功!

    于是,许二下令,选锋营前屯的主力立刻前出至西口。

    因为此前江昊缴获了大量的马匹,所以现在的前屯已经变成了一支骑兵部队。当然,严格地来说就是一支龙骑兵部队,也就是骑马行军、下马作战的那种。

    尽管只是骑马步兵,但在机动力上也是不逊色于任何骑兵部队了,所以已经具备了从山林地带朝向大漠地带主动发动攻击的能力。

    所以,许二他们抵达西口之后,一方面加紧建造和完善防御工事,一方面开始派遣斥候哨骑向大漠地带哨探、准备要进行一次主动的攻击。

    在金水峡之外的大漠边缘地带上,驻扎着一支西凉军队,估计战兵数量达到了两万多人,其所面对的有盘山山脉的三个山口,金水峡就是居中的那一个山口。

    不过,另外两个山口的守军一个是属于第二营的、另一个则是属于第四营的,他们都不太可能主动出击。

    在商议作战方案时,许二特地把江昊给叫上了。

    虽然一般情况下这种事情只有许二和几位队长参与,但在听取了江昊关于前两次战斗的汇报之后,许二觉得江昊虽然年轻,但却是有勇有谋,所以专门叫上他一起商议。

    根据斥候打探的情报,成大力首先提出了要对西凉军的大营进行夜袭,得到了众人的赞同。江昊也是同意,并且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议,比如抓紧多造一些火焰箭和火焰球,目的就是要焚烧西凉大军的粮秣辎重。再比如,部队要分别设定任务,不可一拥而上,要有负责突击的,还要有接应的和骚扰牵制敌人的,使得西凉军产生错觉而不会集中大军于一点。

    许二他们对于江昊那考虑到了所有情况的细致规划都很满意,感觉到自己有所不及,也都感到学到了不少战术方面的东西。

    作为基层军官,大的战略和战役规划与他们无关,不过这些人都是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在战术上的悟性也都很高。

    行动的日子终于来到,入夜之后,全屯出动,首先以右队赵从义部与后队常石部从两侧发动了佯攻,随后以左队李大山部为前锋、许二亲率本队在后,而以前队成大力所部作为接应部队。

    遭受夜袭的西凉大军起初惊慌了一阵,但很快就在主将的严令之下安静了下来,各自加强了防御。

    这支西凉军也是富有战斗经验的,在这夜间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他们不会贸然出战、以免遭到夏军的伏击。但这正是江昊对于他们的判断,所以借助两侧佯攻的掩护,左队和本队一前一后悄然从西凉大军的营寨之间插了进去、直抵西凉大军的堆积辎重的后营。

    李大山一声令下,左队的所有人都一边策马飞驰一边就在马背上射出了火焰箭、投掷出了火焰球,很快便将西凉军的辎重营点燃。

    这一下后营的西凉军顿时乱了,一方面集结人力救火,一方面派出人马前来堵截夏军,但他们又遭到了随后而来的本队的突击,许二一马当先,将西凉兵马打得大败。

    而在左队这边,江昊率领前卒开路,他一张弓射得西凉兵死伤累累、人马辟易。

    在完成了放火的任务后,江昊率队沿着一条没人的路迅速地脱离了西凉大军的营区,转而朝向山林地带而来。

    在他们的身后,熊熊的大火已经无法遏制地蔓延开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