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造个系统做金融 > 051 服务器入校启系统

051 服务器入校启系统

    列车进站,车门滑开的瞬间,陈帆提起行李箱,脚步没停。站台灯光打在金属地面上,反射出冷白的光。他顺着人流走出车厢,穿过出站口,搭上学校安排的接驳大巴。车上人不多,他靠窗坐下,背包始终贴着肩,手没松开过拉链。

    两小时后,他站在新生宿舍楼下。楼体灰白,外墙有些泛黄,几根电话线从楼顶斜拉下来,缠绕在窗框外的铁架上。他刷卡进门,电梯慢得几乎不动,一层层往上爬。三楼走廊铺着旧地毯,边角卷起,脚步踩上去闷闷的。

    房间门牌是307。推开门,靠窗的床位已经堆了几个纸箱,另一侧床铺空着。他把行李放在空床下,拉开箱子,取出那台二手服务器。机箱外壳有划痕,散热孔边缘沾着一点灰尘。他轻轻拍了拍,插头、网线、电源模块一一检查,确认无损。

    刚把机器放上桌,走廊传来脚步声。宿管探头进来,看见他正拆包装,眉头一皱:“这什么设备?”

    “计算机系创新项目用的。”陈帆从包里抽出一张复印件递过去,“学院备案过的。”

    宿管接过看了看,又抬头打量那台机箱:“这么大个头,耗电厉害吧?”

    “独立供电,不会影响别人。”他说得平静。

    宿管犹豫了一下,在登记本上记了名字和学号,转身走了。

    屋里安静下来。他环视一圈,墙上插座只有一个多口插排,连着台灯、收音机,还有隔壁床张远接的游戏手柄充电器。他走过去,拔掉非必要电器,把服务器单独接上。插头插稳,按下电源键。

    风扇转了几秒,硬盘发出轻微的“咔哒”声,随后屏幕亮起,蓝底白字显示系统自检通过。Windows NT启动界面出现,进度条缓慢推进。他盯着屏幕右下角的时间,等它跳到“1998年6月12日 15:47”,才点开本地数据库模块。

    数据加载完成,Guardian守护进程状态显示“运行中”。他轻出一口气,手指在键盘上敲下一行记录:“V1.0重建,第一阶段通电成功。”

    这时,隔壁床动了动。张远从外面回来,手里拎着一瓶汽水,看到桌上那台黑箱子,愣了一下:“你这玩意儿……是电脑?”

    “服务器。”陈帆说。

    “还能用?”张远走近,伸手摸了摸外壳,“华强北淘的?”

    “嗯。”

    张远笑了笑,没再多问,坐回自己床铺打开了游戏机。陈帆没再说话,低头继续检查线路。

    半小时后,他接上网线,插入宿舍墙上的网络接口。电脑提示“本地连接已启用”,但浏览器打不开任何页面。他打开命令行,输入ipconfig,屏幕上跳出一组地址——IP冲突。

    他坐在椅子上,调出校园网管理文档的电子版。这是入学时发的,大多数人随手就扔了。他翻到网络配置页,发现早期宿舍区仍采用静态分配,多个楼层共用同一段地址池。手动改IP成了唯一办法。

    他尝试了十几个备用地址,每次修改后都ping一次网关。前九次失败,第十次,屏幕跳出“来自10.1.1.1的回复”。

    延迟18毫秒,稳定。

    他把当前配置记在笔记本上,标注“可用地址有限,需尽快搭建代理转发机制”。随即打开浏览器,试着访问几个高校BBS站点。大部分打不开,只有本地教育网内的论坛能进。

    他找到“金研社”BBS入口,拨号连接调制解调器。电话线接通,一阵短暂的蜂鸣后,终端显示登录成功。界面是纯文本,黑白底色,最新帖子标题滚动在顶部:《今日国债现券报价更新》。

    他逐条阅读,把关键数据抄录到本地表格。利率、期限、成交价,一条条输入系统模板。录入完毕,他在后台新建数据源标记:“BBS_001”,设定每日早晚两次人工采集提醒。

    时间到了晚上十一点,手机震动起来。

    来电显示是林悦。

    他接通,那边声音很轻:“备份硬盘已经存进银行保险柜,密码是你设的那组。”

    “好。”他说,“每周检查一次日志,别让系统断电太久。”

    “明白。”

    “还有事?”

    “没有。”她顿了一下,“你那边……系统上线了?”

    “刚接上网,数据开始录了。”

    “那我下了。”

    电话挂断。他把手机放回桌上,重新打开BBS页面。又有一条新帖发布:《深发展A股尾盘异动,疑似机构调仓》。

    他点进去,看完内容,立刻调出历史行情对比模块。虽然无法自动抓取,但手动输入后,系统仍能进行基础分析。他把今天的数据补全,保存日志,确认Guardian运行正常。

    窗外夜色浓重,楼道灯熄了,整层楼安静下来。张远早已睡下,游戏机红灯闪烁。陈帆合上笔记本,目光落在墙上贴的课程表。明天上午第三节,计算机网络基础。

    他知道,真正的重建还没开始。

    第二天一早,他带着笔记本去了教学楼。课在二楼,教室靠窗位置有几个空座。他选了中间一排,放下包,打开电脑。老师讲的是OSI七层模型,PPT投影在白板上,画着数据封装流程。

    他没怎么看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记录要点。当讲到应用层与传输层交互时,他突然停下,翻出昨晚记下的BBS通信流程,对照TCP握手过程比对。

    下课铃响,学生陆续离开。他没动,等人群走完,才收拾东西出门。路过走廊公告栏,一张通知贴在角落:校信息中心开放机房预约,每晚七点至十点,供学生调试程序。

    他掏出笔,在笔记本边缘写下时间和地点。

    傍晚六点五十分,他提前到达机房。门开着,里面摆着十几台终端机,墙上挂着服务器机柜,管理员正在检查线路。他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打开电脑,接入校园内网。

    账号登录成功,权限显示为“普通用户”。他尝试访问外部端口,发现大部分被防火墙拦截。只能走HTTP和FTP。

    他调出代码编辑器,新建一个脚本文件。标题写的是“简易数据采集代理v0.1”。第一行代码刚敲完,旁边座位有人坐下。

    是张远。

    “你真来搞这个?”张远看着他屏幕上的命令行界面,有点意外。

    “嗯。”

    “这破网速,你想爬数据?”

    “先试试。”

    张远盯着看了会儿,忽然说:“我知道一个ftp站点,财经大学共享的,每天更新交易所摘要。不用翻墙,速度也快。”

    陈帆抬眼:“地址?”

    “ftp://jrcu.edu.cn/pub/stock_daily,匿名登录就行。”张远顿了顿,“你要写爬虫?我能看看吗?”

    陈帆没立刻回答。他把地址记下,打开资源管理器测试连接。几秒后,目录列表加载出来,最新文件是“stock_19980612.zip”。

    他点了下载。

    文件不大,不到两兆,二十秒载完。解压后是纯文本格式,包含当日所有A股收盘数据。

    他扫了一眼,打开系统后台,新建第二个外部数据源:“FTP_001”。

    张远凑过来:“你这系统……挺正规啊。”

    “只是个数据库。”陈帆说。

    “骗谁呢。”张远笑了,“你这哪是学生作业,分明在搞大事情。”

    陈帆没反驳。他把数据导入模板,确认字段匹配无误,然后设定定时任务:每天晚八点自动检测该FTP路径,如有更新则下载并解析。

    脚本保存,测试运行一次。程序连接成功,文件读取正常,数据入库。

    他关闭窗口,抬头看向机柜方向。管理员正背对着他们整理线缆。

    “你还缺人不?”张远忽然问。

    陈帆转过头。

    “我对网络这块熟,之前在家折腾过路由器刷固件。”张远说得认真,“而且,我不乱说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