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宗族想吃绝户?嫡女单开百年族谱 > 第242章 给不了他什么

第242章 给不了他什么

    “就连我也没有收到消息。”郁靖眉头深锁,声音压得极低,“我们的人都被拦在东宫了。”

    皇后娘娘下意识地反驳:“这怎么可能?你我都不知道的事,她时君棠是怎么知道的?”

    “皇后娘娘别忘了章洵章大人,东宫的事,哪有章大人不知道的呢。幸好郁族长是含烟的闺中之交才来告诉一声,这事唯有皇后娘娘能帮含烟了。”郁靖风叹了口气。

    “兄长放心,本宫绝不会让含烟受这等委屈。你先出宫,免得惊动了皇上。”皇后说着,匆匆去了东宫。

    望着雪下得越发大的夜色,郁家主想到时族长连番救下女儿也让郁家免遭非议的恩情。

    这份情,郁家记下了。

    郁家和太子殿下向来亲密无间,真是没有想到,太子会这般对含烟啊,难道瑾儿那孩子当真迷上了沈家女?今晚的事看来也不简单。

    次日清晨,地上已经是厚厚的一层雪了。

    时君棠用着早膳时,巴朵禀报昨夜后续:“皇后娘娘去了东宫,将那些乱嚼舌根的宫人都关了起来。也算是给太子妃撑了腰,还有郁家主从宫里出来,便让郁家的死士盯着沈家,就像族长所料,沈琼华让她的人要去散播对太子妃不利的谣言,都被郁族长给逮住了。”

    火儿在旁嗤笑:“这沈琼华翻来覆去,只会这些下作手段。”

    “沈琼华这一招,也是把皇后娘娘给惹怒了。皇后娘娘出手,可不是小打小闹那般简单。”时君棠执箸夹起一块糕点吃着:“就看太子殿下是站哪一边了。”

    “太子殿下肯定帮着皇后娘娘。”火儿道。

    “帮着皇后娘娘,但也不会处置沈琼华。”时君棠淡淡道:“一切都是表面而已。皇后娘娘看在眼里,多少会寒心。沈琼华再多闹几次,很多事于我们而言,水到渠成。”

    这么多年过去,太子当年害死皇后两位皇子的事,就算有证据也早已被太子,不,应该说褚明院长给抹得干干净净。

    所以大理寺的贺叔查了这么久都查不到什么。

    太子小小年纪,就算天资聪颖,也不可能把事情做得如此周密不留一点痕迹,那所有的事自然是指向了褚明院长。

    太子和郁家,太子和皇后娘娘的裂痕越大,隔阂就会越深,到时,她再找个机会提起此事,由他们自个去查,事半功倍。

    果然,未及晌午,巴朵便匆匆来报:沈琼华被皇后娘娘召入宫中。

    直至夜幕低垂,宫门落钥,也没从宫里出来。

    入夜,雪落无声,覆满庭阶。

    时君棠独坐暖亭,指尖闲闲拨弄着炭火边的栗子。

    火星偶尔溅起,映亮她沉静的面容。

    一道身影轻捷落在亭外,是时康:“族长,沈琼华在宫中受了刑,最后是太子妃出面求情,才被放出宫。“

    火儿瞪着眼睛:“太子妃竟然还求情救害她的人?”

    小枣想了想,道:“婢子猜,定是太子殿下让太子妃出面的。”

    栗壳突然“噼啪”轻响,爆开一缕甜香。

    时君棠小心拿起剥开一颗放嘴里,雪天煨栗子吃最是适意:“皇后娘娘心如明镜,岂会看不透这般把戏。太子不愿在此时伤母子情分,皇后娘娘也不愿为了沈琼华与儿子生隙。可沈琼华不会罢休啊。”

    这里面,不管接下来如何解决,几个人心里都已埋下芥蒂。

    赏完了雪,吃过了栗子,时君棠朝着自个院子走去,经过曲廊时,读书声从一侧传来,那是明琅的院子逸风居。

    “这么晚了,明琅还在读书?”时君棠微讶。

    “小公子每天读到深夜,可认真了。”火儿道。

    “哦?他不是不喜欢读书吗?”时君棠心下好奇,朝着逸风居走去。

    下人见到正要进去通报,被时君棠阻止。

    屋内烛火温然,听得明琅读书声停了下来,君兰的声音传来:“读累了吧?吃点糕点吧。”

    “多谢阿姐。”

    “明琅,你要好好读书,不能让长姐失望,知道吗?”

    “阿姐,我若读书读不出名堂,长姐会不会对我失望啊?”

    “不会。”时君兰这声音说得很肯定:“长姐待我们,从来都是宽厚的。正因为这样,我们更该尽心竭力练就本事,助长姐一臂之力,才不负长姐护佑之恩。”

    “好。”

    时君棠安静听完,暖心一笑,原来如此,低声道:“走吧。”

    这世上,本就是普通人最多,像她这般对生意有天赋,像章洵这般对读书有天赋的人并不多。

    普通人做好普通事,亦是一种圆满。

    继母三人,她只希望他们这辈子能快快乐乐地就行,自有她为他们遮挡一切风雨。

    临近年关,齐氏忙得脚不沾地。

    这是她第一次以主母身份操持全家年节,才知道当家主母有多忙:

    一是祭祖之仪,玉琮、檀木牌位等祭器都要一一擦拭干净给准备妥当。

    二是年礼往来,什么样的人送什么样的礼,要合乎身份,要彰显亲疏,都是人情世故。

    甚至除夕宴的菜单,都要兼顾各房的口味,反复斟酌。

    这些世家规矩,她和君兰还在摸索中,也因此时时要去请教二房三房。

    时君棠正看着账册,听着小枣跟她讲母亲和妹妹这几日的忙碌,唇角泛起欣慰笑意:“经过这一年历练,母亲和妹妹确实成长很多。”

    “夫人越来越有担当了,婢子已经极少见夫人遇事就哭的。”火儿在旁笑道。

    “对了,别忘了母亲娘家那边也送去新年贺礼。”时君棠想到那两位朴实的老人家,真是穷啊,都不知道能不能吃得饱饭。

    “送些什么呢?”

    “按送给外祖家的规格送。”她的外祖家在汝图城,来回得要三个月,几年也只见上一次面,平常联系只用书信:“往后过年过节,都按此规格送。”

    火儿和小枣互望了眼,这是要每年送了:“是。”

    正说着,时二婶匆匆进来,愁容满面地挨着她坐下:“君棠啊,你去劝劝洵儿吧。他怎么对你就那么的死心塌地,你也给不了他什么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