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大宋悍臣 > 第192章 旧相识(求下月票,求求)

第192章 旧相识(求下月票,求求)

    “官爷,是我不配吗?”

    余大郎小心翼翼的询问,因为他发现差役没言语。

    猛然间想起,差役不该这么温柔的,让他一时间忘记了家乡差役的模样。

    毕竟余大郎又是能被治病,还有肉粥吃,儿子还能去国子监启蒙。

    宋大官人如此行径,他现在一无所有,也只能去行礼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大官人现在很忙的,经常巡河,还要到处找钱粮给你们吃喝,哪有时间啊?”

    “你回头去看那面挂着的旗子,大官人他都想法子从寺庙里化缘,搞来钱粮供养你们这群灾民了。”

    余大郎瞪大眼睛。

    他对于东京城不是很了解,但是对于化缘之事也是有所耳闻的。

    从没听说过僧人还能被官府化缘的事。

    钟五六摆摆手,让他看着煮药的锅:

    “等你病好上工了,好好干活攒点钱傍身养活全家人过冬才是正事。”

    “要不然活干不完,等冬天一来,大官人都不知道从哪里继续搞来如此多多钱粮。”

    “扛着你们这群人在东京城生存下去,压力可太大了。”

    “平日里大官人只上值半日,如今一整日都在奔波。”

    钟五六整日奔波倒是无所谓。

    因为他以前奔波,都没机会挣这么多钱。

    但是大官人都连中三元了,还像他们一样。

    钟五六都为宋煊感到可惜,白考这么好的成绩了。

    余大郎内心自是受到极大的冲击,他在家里又不是没遇到过官爷。

    哪有这么客气的?

    你有了冤屈想要告状,必须要将状纸交给守门衙役,再由衙役转交给吏员,是否审理,什么时候审理,则是等通知。

    你想要见到青天大老爷,根本就不可能。

    大老爷也忙的很。

    这些人敲诈勒索,营私舞弊是十分正常的,你有冤屈又怎么样?

    只要送不起钱,你想告人根本就不可能。

    余大郎看着衙役的所作所为,就能感觉出来宋大官人怕是真的是一位好官。

    要不然这些个衙役,对于百姓怎么可能会这样客气呢?

    钟五六给他解答完了,又吩咐道:

    “你的家小会安置在那一片正在建造窝棚的地方,他们都是按照同县同村规划的。”

    “等郎中说你病好了,给你开个条子,到时候自然能与家人团聚。”

    余大郎瞧着衙役走了,兴许又是去黄河岸边,等待下一个敢壮着胆子来东京城乞活的流民。

    东京城是有官方专职消防机构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消防部队。

    主要是在赵祯登基之初设立的,主要是东京城建筑密集,导致火灾频发。

    宋煊正在总部观摩。

    主要是这种消防队,在外面每个坊巷三百步,设置一个铺房,有五人驻守。

    “大官人请看地图。”

    都头施星辰指着地图道:

    “我等按照官家要求,在城门遗迹虹桥码头之间,设立了一处。”

    “如此一来,若是城外安置灾民的窝棚起火,也能迅速发现救援。”

    “同时他们夜里也能出城去巡警,把这块地盘囊括进去。”

    宋煊应了一声,让随从于高记下这个位置,回头给人送点赏赐。

    毕竟巡夜的范围大了,心中难免没有怨气。

    马无夜草不肥。

    在北宋,有些时候,用钱能摆平不少事。

    “大官人,这是望火楼。”

    施星辰又指着地图上的好几个高楼:

    “此处是足有百余人驻扎,是救援火灾的重要据点,光是开封县就足有五处。”

    “每当有地方失火,就有骑兵飞速报告军主、厢主。”

    “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和殿前司等三衙以及开封府,各自带领军士前去扑灭火灾,不需要烦劳百姓。”

    宋煊轻微颔首,他们主要是对开封府负责的,自己这个知县是够不上的。

    但是如今赈灾之事落在自己头上,开封府尹陈尧佐又外出赈灾。

    再加上开封府衙的差役都归宋煊调拨。

    巡火铺的人自是愿意归宋煊差遣的。

    谁都清楚。

    宋大官人那可是对手下人出了名的豪气。

    就算不能在他手下长干,可是干上一阵子,多挣点钱,谁不愿意?

    宋煊指了指地图上的两处地点:

    “这两处存放了大相国寺等寺庙送来的钱粮,让附近的兄弟夜里多巡视一二。”

    “大官人安心,此事我定然会通知到位。”

    宋煊颔首:“施都头,花名册呢?”

    施星辰连忙让手下把花名册拿来:“全都在此。”

    “可是齐全?”

    “齐全。”

    宋煊翻开仔细瞧了瞧,人数稍微相加,不足八百人。

    “行,就按照花名册每人先赏赐一贯辛苦费,这段时间粮价上涨,唯恐有人会进行放火烧粮作为报复,夜里切不可睡的过于安逸。”

    “多谢大官人赏赐。”

    施星辰脸上带着笑意,虽说消火队的人不多,可一出手也是小八百贯。

    看样子宋大官人可是没少从寺庙里化缘啊!

    “嗯。”

    宋煊把花名册递给一旁的于高:

    “待到我让人誊抄一份后,再差人给你送过来。”

    “至于调拨钱这件事,县衙还要走个流程审批支出,你先把消息放出去,过不了三五日,就会发到每一个人的手中。”

    “是。”

    施星辰有些可惜,本以为是送到他手里来下发,那就稍微有点可操纵空间。

    但是眼前站着的可是能从秃驴手里割肉,化缘的宋太岁,施星辰的心思又下去了。

    宋太岁连开封府尹都能指着鼻子骂,更不用说自己这个小角色了。

    施星辰瞧着宋煊走了,又吩咐道:

    “今日你们都辛苦一趟,去望火楼以及各个铺子跑一趟,宣布宋大官人会对他们进行奖赏的。”

    “是。”

    几个随从也颇为兴奋,平白无故白得一贯钱,哪能不高兴啊?

    宋煊从这个消防总部出来之后,又回县衙去了。

    “周县丞,今日派去观察惠民河,可是有人主动拆除了吗?”

    “回大官人,刘家和王家都主动拆除了。”

    周德绒也是一脸钦佩的模样,本以为最难搞的就是刘从德。

    可是刘从德特别配合,不仅自己家给拆了,顺带让人把他弟弟、堂兄的、岳父家的全都给拆了。

    “刘知州?”

    宋煊啧啧两声:“倒是个好人呐。”

    “是啊,他们几家一拆,倒是让其余人想要拱火不拆的人家都傻了眼。”

    周德绒得到这个消息也不敢相信,亲自去看热闹来着。

    他听到百姓议论,就算是大娘娘的侄儿,遇到宋太岁也得老老实实的听话。

    周德绒官职不高,也听不到其余权贵听到刘从德这般配合宋煊,会不会有一股子算计落空了的感觉。

    “嗯,差人继续去看着,明日过后,我再去现场看看,到底有多少家还没有拆除。”

    听到宋煊的安排,周德绒脸上也是带着笑:

    “今日这件事一出,怕是他们要连夜商量对策了。”

    “最好商量出来对策啊。”

    宋煊笑了笑:

    “我倒是期盼着他们能够拿出假的地契来,证明这块地是属于他们的。”

    这条河大部分都是经过开封县,他们想要让官府配合地契是真的,很难。

    宋煊丝毫不怀疑有人会干这么没脑子的事。

    因为他们猖狂惯了。

    周德绒笑着告退了。

    反正跟在宋煊身边干事,不自觉的就感觉心中着实是痛快。

    赵祯没有在县衙,因为宋煊招募了一批灾民,帮忙来整修房子。

    以备给县衙这些人的孩子当作教室。

    人多眼杂的,万一有无忧洞的人混在其中。

    就算花名册是按照各县同村登记,也算是相互作报,难免会出现有人被收买的现象。

    不得不防范一二。

    刘家主动拆亭榭的事,自然是在东京城内传播。

    甚至都被报告给了刘娥。

    因为刘娥除了关注城外灾民,也会关注城内的消息。

    远处的有宰相们去处理,但是近在眼前的事,她想不关注都难。

    “你说的是真的?”

    “回大娘娘,此事是真的。”

    杨怀敏也是没想到刘从德会这么痛快。

    “倒是长大了。”刘娥如此评价了一句,倍感欣慰。

    其实她一直都想要解决每年夏天东京城被大雨淹没的问题。

    只不过都没有解决。

    宋煊的清淤行动,让刘娥看到了希望。

    原来每年都会河水外溢,不是因为雨下的太大太多。

    而是因为泥沙堆积在河床内,不断的抬高,导致河流根本就无法有效的排水。

    现在宋煊不仅清开封县的淤,四条穿城而过的河水也要被清淤。

    此事被宋煊办成了,今后东京城每年下雨也就不必过于担忧了。

    “从德这孩子以前是混账了些,但是跟在宋十二身边,总算是近朱者赤了,知道事情轻重缓急。”

    刘娥打算要给刘从德升个官用来鼓励他。

    “你也去瞧瞧,看看日子到了,都有谁不服从宋十二的布告,此事闹不好会吵到我这里来呢。”

    刘娥慢悠悠的站起来:

    “总归事情是要办的,宋十二都敢干出如此的罪人的事,足以预见会有不少人攻击他的。”

    “大娘娘说的事。”杨怀敏低着头道:

    “臣听闻都有人找到陈尧咨陈学士头上去了,请他出面与宋状元斡旋。”

    听到这话,刘娥眉头一挑:

    “这些个人也没安好心,原本是想要让老身侄儿出头去对付宋煊,现在老身的侄儿这般配合。”

    “倒是让他们发现了新人选,我倒是要瞧瞧陈尧佐是想怎么办。”

    这也是刘娥在准备把钟离瑾提到开封府尹的位置上,对于陈尧佐的下一步安排,还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若是在滑州赈灾做的好,就往上提一提,若是干的不好,外放是难免的。

    杨怀敏躬身退下,转身就走了。

    他现在负责给大娘娘打探一些街面上的消息。

    杨怀敏更加知道,在惠民河上建造小亭子的可不仅仅有官员。

    皇后身边侍奉的宦官阎文应那也是有的。

    相比于自己这般低调,远离这块区域。

    他阎文应可是跟在皇后身边久了,变得越发猖狂起来了呢。

    杨怀敏倒是要瞧瞧他阎文应遇到宋状元发布公告,说的强拆之事,会怎么选择?

    惠民河上的临河街道倒是热闹的很。

    刘家临河的亭子在自己拆。

    自从宋太岁突然颁布公告,打了所有人措手不及后。

    倒是让沿河居住的百姓兴高采烈。

    这种事,以前不是没有闹到开封府衙去,但全都是变得一点水花都没有了。

    宋太岁不愧是宋太岁,从滑州视察灾情回来之后,就立即颁布了这道命令。

    如今连刘家以及他们的姻亲都在乖乖拆除这些亭子。

    “每年下大雨,都要淹到咱们家里来,宋太岁可算是给咱们做主了。”

    “是啊,早知道就告到开封县去了,告到开封府能有什么用?”

    “姓陈的兄弟两个府尹,他们家都在这条河上建亭子,怎么可能会管!”

    陈尧咨也在现场看刘家人拆亭子,耳边听着周遭百姓议论。

    这件事他是知道的,当时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不过让他没想到这口黑锅,现在让二哥给背上了。

    “是啊,幸亏宋大官人来了,青天就有了。”

    “不错,瞧瞧刘家,还不是乖乖听宋青天的话。”

    陈尧咨性格暴躁,自是听不得这些话,他哼了一声,转身离开。

    这亭子偏偏就不拆了。

    看你宋煊怎么办?

    因为他根本就不惧。

    开封府衙内早就弄了地契,证明他这个占据的地方是真的。

    只需要他打声招呼,足够让府衙内的吏员操办此事。

    想要地契,给他宋十二写一份又能怎么样?

    到时候定要叫他威风扫地。

    什么宋太岁,宋青天,他也配!

    陈尧咨自己当开封府尹的时候,都没有遇到过这种称呼。

    不光是陈尧咨再看现场,刘家主动配合拆亭子的事一发生。

    就让许多既得利益者想不通。

    所以此时有人跟风拆,有人也在观望。

    跟风拆的是认为一项强横的刘从德都低头了,那咱们就更别撑着了。

    万一也跟陈尧佐似的,在大殿上被宋煊骂的狗血淋头,还真没有陈尧佐的定力,能够当作此事没有发生过一样。

    至于不想拆的人家,他们期望那些想要跟宋煊硬钢之人出头。

    陈家就是最好的拱火对象。

    毕竟陈家兄弟皆是状元,可谓是显赫一时。

    大哥亡故,二哥去了外地,就剩下性格冲动的小老三。

    多好的拱火对象啊?

    只要这种事有人出头,那就行了。

    醉仙楼内。

    苍鳞总是时不时的站在窗口张望,生怕也被宋煊给带队突袭喽。

    因为玄甲被抓的事,总是悬在他头上的一把利剑。

    “大哥。”

    啸风喊了一声,又压低声音道:

    “我差人混进县衙里去了,这批工匠都在后院,修什么教室,用来教县衙那些差役孩子读书的。”

    苍鳞沉默了一会,双手背后:

    “这宋煊倒是好手段,如此一来,怕不是整个县衙的人都要为他效死了。”

    额外补贴多了,逢年过节不用给大官人凑分钱贺礼,反倒每个人都能领到米肉酒。

    顺带着连你下一代都要安排好。

    无论是识字还是算帐,若是有读书种子,那可就赚大发了。

    要知道衙役的后代,可是不好成亲的。

    啸风倒是不觉得宋煊手段强硬到哪里去,撒钱这种活谁都能干。

    “大哥,宋煊他再怎么厉害,顶多干三年,后面的知县可不一定会维持下去。”

    “三年?”

    苍鳞这么多年头一次感受到了威胁,他们还能存在三年吗?

    就算三年后宋煊调走,这些衙役的生活一落千丈,无忧洞的势力还存在吗?

    “不必说这些事了。”

    苍鳞开口道:“你的人有没有打听到县衙内有关无忧洞的事?”

    “没有,他们都在后院干活,虽说有衙役看管,但是衙役嘴里念叨的全都是灾民、修河、还有拆除惠民河上权贵们建造亭子的事。”

    啸风很是意外。

    毕竟在东京城无忧洞的势力毋庸置疑,只不过被宋煊打了个措手不及,才损失了一些骨干人员。

    假以时日,各个堂口的摊子定然能够重新支撑起来。

    啸风也是在暗中选拔人手,只是目前没有什么“肥羊”,撑不起来黑市的拍卖。

    再加上宋煊带队突袭了两处堂口,外界对无忧洞的议论也多。

    难免会有人趁机卖了黑市,暂且蛰伏下来。

    所以现在是没有多少货,也没有多少钱。

    “宋煊要干的事很多,所以顾不上我们。”

    苍鳞摸着胡须,又哼笑了一声:

    “赤羽那里也不传回个消息,玄甲是否把我们都招供出去了。”

    因为苍鳞自己安插在县衙里的人,根本就没法靠近关押无忧洞人员的那些监牢。

    牢头都是专门找本地有家有业的人作为看管的。

    至于审讯也是他与县尉班峰单独审问,内容全都送到宋煊手上,根本就没有第三人知晓内容。

    这才是让苍鳞这些日子心中止不住犯嘀咕,感觉心累的缘由。

    开封县衙不在是筛子了,什么风都没漏出来。

    所以他也做不出来什么判断。

    唯有想要让苏轻柔去打探一下,但是苏轻柔怕是轻易见不到宋煊了。

    宋煊一直都在外面奔波。

    “大哥说的在理,此事我也有所担忧,就算玄甲一时没有招供,可是谁知道他能坚持多长时间?”

    啸风对此也是十分的忧心,想要救人很困难。

    就算想要灭口,那也十分困难。

    总之,如今主动权,根本就不在他们的手中了。

    苍鳞是舍不得这么大的家业,就如此拱手相让的。

    更舍不得他好不容易洗白的身份,以及子孙后代的科举梦。

    头上这把利刃,什么时候会被宋煊砸下来,他不得而知。

    甚至有些时候苍鳞都是在想,是不是玄甲已经被打死了?

    他被活捉是宋煊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目的就是让自己自乱阵脚。

    因为根据宋煊的行事作风,这种情况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苍鳞又忍不住再想,宋煊不知道醉仙楼的驻点,这样什么就保住了。

    毕竟人一旦岁数大了,想法就趋于保守,有家有业的,怎么可能还像年轻时候一样有冲劲呢?

    “哎。”苍鳞长叹一声,又摇摇头:

    “此事我一时间也没有多少主意了,你去盯着宋煊,看看他都去了哪里?”

    “我准备找人在合适的时间去试探一下他。”

    “是,大哥,我马上就去办。”

    啸风直接走了。

    独留下苍鳞还在内心纠结宋煊到底审问出来没有?

    如今啸风也有自己的新据点,只是不成规模,也不敢搞太大的动作。

    反正宋煊只要在外面巡视,除了有衙役护卫,禁止百姓过于靠近之外,还是会引起许多百姓的围观。

    毕竟从无忧洞可是传出来要人刺杀宋状元的。

    有些防范也是实属正常。

    啸风混在人群里,仔细瞧着宋煊,倒是一副勤勤恳恳的模样。

    他在岸边比比划划的也不知道做些什么。

    反正是有会浮水的在水里游着,说着一些话。

    每年下大雨都会发水,今年开封县好上一些,啸风也不知道宋煊是不是真的懂治河?

    反正如今城外的灾民都归他管了,同时也快速挑选出来了真正的灾民,断绝了一些想要趁机占便宜的闲汉泼皮。

    钟离瑾放粥,那可是人人有饭,谁不来占便宜啊?

    就算朝廷初期有陈粮,可也禁不住这么遭的!

    待到沟通了一会,有人近前,衙役没拦着。

    焦明带着食盒走来,说是夫人亲自做的,让给少爷送来。

    宋煊蹲下洗了洗手,随即说了句去一旁的摊子吃饭,大家伙也都饿了。

    啸风打量着焦明,总觉得看着十分眼熟。

    可是一时间想不起来。

    无论是差役还是方才在汴河潜水的匠人,都是跟着宋煊一块吃。

    反正就近,有摊子就吃摊子,要么就吃脚店之类的。

    吃多少都行,不要浪费。

    干活的时候,是不能饮酒的。

    当然也可以叫外卖,连皇帝都会叫外卖的。

    主要皇帝是一时兴起,御膳房没准备那么多,叫外卖方便的很。

    毕竟在大宋懒人经济,那还是挺有市场的。

    焦明指着那道菜说是夫人尝试了数次才做出来的,宋煊哈哈笑了几声,曹清摇倒是要吵闹着学厨艺了。

    “哎,我夫人第一次炒菜,你们谁都不能伸筷子,我得先尝尝家妻的手艺,能不能拿得出手,再与尔等吹牛。”

    众人哄笑一团。

    自是觉得宋大官人十分与人亲近。

    啸风也找了地方去吃饭,让手下的兄弟继续盯梢。

    他坐在脚店里,坐在临窗的桌子上叫了两个菜,他也是大肚汉。

    猫嫂猪蹄上来了。

    啸风咬着包子(无馅,宋人馒头里有馅)吃着猪蹄登时觉得香气扑鼻。

    脚店的许多菜,都是从正店学来的。

    虽然猪肉不上档次,但是樊楼有些时候就是要摆弄一些厨艺,证明自己的手艺。

    所以炖猪蹄这玩意,大家都是效仿菜。

    “呸。”

    啸风吐出一点毛,有的店铺猪蹄的毛处理不干净,哪像樊楼似的。

    就算是猪蹄,那也是一根毛都用镊子给薅出来,有的是不值钱的人工做这种事。

    啸风被猪毛恶心到了,不由的想起当年从无忧洞跑出来,去樊楼大吃一顿的场景。

    “也不知道宋温暖那小子至今怎么样了?”

    “兴许过几年也能来东京城参加科举了。”

    啸风又扒了口饭,猛的抬起头来,眨巴了下眼睛,忘记了咀嚼。

    他知道为什么看给宋煊送菜的那个人眼熟了!

    “宋温暖~宋煊?”

    啸风猛的站起身来,一旁的博士连忙开口:“客官怎么了?”

    因为他看见客人吐了,一瞧就是猪毛没处理干净,这也不是头一次。

    “我要去上厕所,饭给我留着。”

    啸风直接把一贯钱拍在桌面上。

    “厕所在那边的小巷子里,我们都是蹭班楼的。”

    博士连忙给指了条路。

    像他们这种脚店是没有厕所的,正店也不会把厕所安装在自己的地盘上。

    味道什么的,还会苍蝇乱飞,虫蛆也多。

    而是带头凑钱建造一个新厕所,这样周遭的人都可以去。

    啸风疯狂的跑了出去,气喘吁吁的站在一个写信的老头摊子。

    “小哥儿可是写信?”

    哗啦。

    啸风把铜钱砸在他那破旧的桌子上:

    “解字。”

    老头本想说他不会算卦,也解不了字,但是看在钱的份上,他示意啸风坐在椅子旁。

    “什么字?”

    “煊。”

    “哪个煊?”

    啸风思考了一会,他也不会写:

    “就是宋状元姓名的那个字,是什么意思?”

    “宋煊。”

    老头摸着胡须思考了一会,笑呵呵的道:

    “想起来了,宋状元的煊字,本作暖,温也!”

    “乃是温暖,光明之意。”

    “客人可是要给自家孩童也取这个名?”

    因为宋煊连中三元的成就,倒是有许多家长都愿意给自家儿子取名叫煊的,想要沾一沾文气。

    所以老头也是十分理解。

    “宋煊,宋温暖,宋光明!”

    “宋煊。”

    “宋温暖!”

    啸风先是哼笑一声。

    随即又双手托着自己的脸,有些想要哭出声来。

    老人瞧着啸风如此动作,一时间不知道作何感想,只是默默攥紧了手中的铜钱。

    这可不能退啊!

    好不容易开张了。

    宋煊八岁的模样,不断的与现在这个宋状元的模样,在啸风脑子里重合。

    他好像变化不小。

    但唯一没变的是眼里的那股子灵气!

    啸风消化了好一会后,才站起身来,摇摇晃晃的走了。

    待到回了脚店,另外一道菜也上来了。

    啸风坐在那里吃着,感觉嘴里没什么味道。

    他还想着等自己坐稳白虎堂,在东京城混出个名头来。

    到时候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等宋温暖来了东京城,定要请他去樊楼备考。

    当年自己与虎哥、刀哥不愿意跟他走,就是想要在东京城混出名堂来。

    未曾想宋温暖来的这么快,还亲自带队捣毁了自己的堂口。

    啸风一时间有些无法思考。

    事情如何就变得这般曲折了?

    老天爷怎么就偏偏如此喜欢造化弄人呢!

    宋煊怎能能是宋温暖?

    我严轩还没有混好呢,他怎么这么早就来了东京城?

    怎么就没给我机会照拂他!

    是我在无忧洞爬的太慢了?

    啸风并不觉得自己在无忧洞打拼的慢,可是最年轻就当上了无忧洞堂主的。

    博士见人吃完了,连忙上前解释是手底下人没把猪毛弄干净,害客官去了厕所,这顿饭我们打折。

    “不必了。”

    啸风站起身来:“就算是吃猪毛也不会立即发作,是我心里有事。”

    博士表示理解,但还是坚决的给啸风打了折,让他下次来,定然要好好检查。

    东京城的店铺竞争非常大,所以面对客人的时候,都是要做到力求最好。

    可不是谁都有樊楼的实力的。

    啸风有气无力的走在街上,转了一会,到了一家香药铺子。

    “哥。”

    “吃了吗?”

    断了一臂的男人笑呵呵的把啸风迎进来。

    右边空荡荡的衣袖随着他的动作摇摆。

    “吃过了。”

    “怎么这般无精打采的?”

    啸风让刀哥随他进入后堂。

    他们三人打拼,虎哥死了,刀哥断了一臂,侥幸留下性命。

    如今在啸风的照拂下,开个香药铺子过活,还娶了媳妇,生了孩子。

    “我知道宋温暖在哪里了。”

    “啊?”

    正在倒茶的刀哥脸上一喜:

    “他要来参加科举考试了?”

    刀哥方才茶杯,单手数数,算算岁数到了,但下一次科举考试是天圣八年。

    “如今应天书院乃是天下第一书院,温暖这小子也该在南京读书,怎么跑到东京城来的?”

    “你是怎么遇见他的?”

    “咱们当初约定的那棵树可都被雷给劈了,被人都砍走了。”

    “在哪,快带我去见他。”

    “也不知道这小子还认不认得我哦。”

    啸风抬起眼睛,瞥了他一眼:“你觉得他会不会是宋状元?”

    “谁?”

    “宋状元?”

    “必然不可能。”

    “他当时连孔子的许多话都不晓得,连中三元,我也想是他!”

    “若是他该多好啊!”

    刀哥退出江湖后,已经变得十分祥和了。

    “便是他。”

    “啊?”

    刀哥腾的一下站起来,目瞪口呆的望着好友。

    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个重磅消息。

    宋温暖-宋煊-宋状元-宋太岁?

    你告诉我这都是一个人!

    刀哥当然知道宋太岁查案子先是捣毁了啸风的堂口窝点,又在下大雨的时节,亲自带队捣毁了另外两个堂口。

    如此一来,使得无忧洞损失惨重!

    如今街上的说书人,可是都开始编纂宋太岁的这段了。

    东京城的百姓那可愿意听了,场场爆满。

    现在大家都等着宋太岁什么时候能捣毁无忧洞最后一个堂口青龙堂,活捉无忧洞洞主的消息呢。

    然后一起听个痛快呢!

    “你不要胡乱认亲戚。”

    刀哥下意识的摸了下自己空荡荡的袖口:“要是真的就好了。”

    “宋煊可太厉害了!”

    “哈哈哈哈。”

    “他比咱们先混出头。”

    当时还说什么苟富贵,勿相忘。

    结果还是他先富贵起来了。

    “哎呀,前途不可限量。”

    刀哥怀疑过后,又很快接受了这么一个现实:

    “当年他八岁,就把咱们几个指挥的头头是道,去了樊楼一点都不怯场。”

    “反倒用钱把樊楼掌柜的给训斥一顿,想一想,那真是我这辈子头一次活的那么痛快!”

    樊楼是身份的象征。

    大家都是阴沟里的小老鼠,食不果腹那是常有的事。

    谁敢想在樊楼大吃一顿呢!

    “是啊,他把剩下的钱都留给了咱们哥三。”

    啸风回想起以前,也是嘴角上扬:

    “竟不曾想他考了状元!”

    “是啊,高高在上的状元郎喽。”

    啸风眼里满是苦涩,自己还是阴沟里的老鼠呢。

    “你怕他了?”

    刀哥很清楚啸风的语气,当年大家都是什么都没有的浑小子。

    现如今人家摇身一变,成了万人敬仰的状元郎。

    啸风沉默不语:“只是没想到这个结果,我以前都没有认出来,直到焦,焦。”

    “焦二。”

    “对,焦二给他送饭的时候,我觉得他十分眼熟,可是又想不起来了。”

    “焦二在樊楼吃饭说饭菜真好吃,他要当厨子。”

    刀哥似乎有些回忆道:“难不成他真的跟在宋温暖身边当了厨子?”

    “你还记得肘子吗?”

    “嗯,那还是我第一次吃肘子还是在樊楼,这辈子都忘不了。”

    “是啊。”啸风点点头:

    “我也忘不了那个味道,所以才吃饭的时候,才猛然想起焦二是谁,他不可能离开宋温暖。”

    “那么宋温暖便是宋煊,我也去找读书人问过了,煊便是温暖的意思。”

    “好小子,还用的不是真名。”

    刀哥笑着摇摇头:“不过他要是心眼不多,他如何能带领我们从无忧洞逃出来?”

    “刀哥,你能去与他相认吗?”

    “怎么?”刀哥瞥了啸风一眼:“你想要我去他身边给你当探子!”

    “不是。”

    啸风有些着急:

    “我就是想要知道宋煊知不知道醉仙楼是青龙堂的堂口,况且我这个身份怕是不好与他相认。”

    刀哥抿抿嘴:“你有没有想过协助他抓住无忧洞洞主?”

    “啊?”

    啸风用指甲扣了扣桌子,一时间脑子更加混乱。

    他猜测出宋煊是宋温暖后,便整个人都慌了。

    现在听着刀哥的提议,啸风摇摇头:

    “洞主他神出鬼没的,而且身手也不错,整日带个面具,大家都猜测他是太监,可我总觉得他是故意装成太监的。”

    “这个人很难猜的,我对他一无所知。”

    刀哥也是点点头:

    “不着急,反正宋温暖比你我都聪明,兴许到时候这些问题到了他面前也不是问题了。”

    “我既不希望他把你给抓了,也不希望你去对付他。”

    “待到寻个合适的机会,我去与宋温暖认识一下,也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

    “是啊,毕竟人家富贵了。”

    啸风对于自己的身份,还是挺敏感的。

    此时面对宋煊这个旧相识,他十分的难堪,又有一丝期待。

    刀哥得知宋煊在哪里吃饭后,便起身出去。

    他也想瞧一瞧宋煊变化有多大,竟然没被啸风给认出来。

    宋煊跨马游街的时候,人人拥挤,刀哥也是惊鸿一瞥。

    当时只觉得状元郎不愧是状元郎,长得俊俏又年轻。

    现在猛然得知是旧相识,他如何不高兴?

    然后刀哥去而复返:“若是问到你,我该如何回答?”

    啸风显然也是没想过这个问题。

    “总不能说你死了吧?”

    啸风思考了一会,才认真的道:“就说我去外面跑码头运粮去了。”

    “行啊!”

    刀哥放下帘子,一路激动的心奔地方去。

    待到了河边,他站在人群前头,站在衙役身边,兴奋的往前瞧着。

    衙役对于东京城百姓看热闹的习惯,早就习以为常。

    以前光是一群泼皮闲汉,现在也有小娘子来看大官人,偷偷说着悄悄话。

    现在竟然来了个断臂的。

    刀哥面带喜色,瞪大眼睛,细细看过去。

    哦,那个是焦二。

    看样子吃的胖了些。

    至于宋温暖光是站在那里一瞧,便是大宋人样子。

    “人人都说女大十八变,可是男孩变化起来,也挺大的。”

    刀哥对于宋煊的事迹早有耳闻,此时看了一会,等到焦二走了,他才跟着上前。

    无论如何,他都要先通过焦二,再接触宋温暖。

    要不然在外面冒冒失失的,可容易被其余人发现。

    无忧洞盯着宋温暖的,又不是只有啸风一个人。

    “朋友,走了三条街,还跟着我?”

    焦明不光是喜欢做菜,武艺也没有落下。

    要不是看着身后是一个断臂之人,脸上还一直都带着笑意。

    焦明先给他打一顿,再问话了。

    此时已经到了张耆家的那条街上,人烟稀少。

    “焦二。”

    刀哥喊了一声,让焦明有些诧异。

    这让他一瞬间有些恍惚。

    焦二多是在南京城几个兄弟伙叫的。

    “你好好瞧瞧我是谁!”

    刀哥挺胸抬头,让他仔细辨认。

    “刘二刀?”

    焦明眼里露出浓浓的震惊之色。

    他这才没把藏在袖口里的匕首露出来。

    刘二刀如何少了条胳膊?

    “哈哈哈。”

    刘二刀先是大笑几声:

    “不错,你总算是想起来了。”

    “不过,我现在叫刘一手!”

    “对了,你怎么没跟着宋温暖小兄弟在一起,来了东京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