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圣甲虫誓约 > 第十章:焦土策略

第十章:焦土策略

    “曙光号”的灯光消失在南方海平面的风雪中,留下的是死寂、寒冷和挥之不去的威胁感。营地仿佛成了狂怒冰洋中唯一的一叶扁舟。艾德琳心里清楚,被动等待就是坐以待毙。伊万诺夫船长返航再归来,至少需要两周,甚至更久。他们必须利用这段时间,变被动为主动。

    “我们不能让它们舒服地繁衍。”艾德琳在临时作战会议上摊开手绘的营地周边地图,上面标注了冰洞的位置和已知的怪物活动路径。“我们要让这片区域,变成它们的地狱。”

    科尔立刻明白了她的意图:“焦土策略?消耗战?”

    “是控制战。”艾德琳纠正道,“我们弹药有限,不能硬拼。但我们可以制造障碍,设置陷阱,利用环境。阿尔瓦罗,伊芙琳,你们的研究有进展吗?”

    伊芙琳先开口,她指着试管里活跃的蓝色物质:“我发现‘冰髓’对特定频率的声波有强烈反应。发电机噪音能干扰它们,证明这条路可行。我正在尝试用我们带来的简陋设备——主要是那台破收音机的零件和几个备用蓄电池——组装一个声波发生器,希望能发出更精准、更具破坏力的频率。”

    阿尔瓦罗补充道,他面前摊着卡梅斯的笔记和几张刚画的冰洞周边能量流向草图:“根据笔记里隐晦的提及和冰层脉络的走向,我推测那个‘心脏’——也就是能量核心——需要从周围环境汲取能量。如果我们能切断或干扰这些‘能量通道’,也许能削弱它。冰洞不是唯一出口,应该还有更细微的裂缝或能量导管遍布冰原。找到并破坏它们。”

    计划就此定下:

    1. 防御升级:科尔带领队员,不再单纯依靠环形防线。他们在营地外围挖掘冰壕,设置绊索连接的警报器(用空罐头和石子制作),并将最后剩余的燃料制成简易***,策略性地埋在怪物可能的进攻路线上。

    2. 主动骚扰:派出精干的小队,在白天(尽管光线昏暗)主动靠近冰洞区域,并不进入,而是用冷枪射击洞口边缘,投掷***,制造混乱。目的是干扰“心脏”的节奏,阻止怪物大规模集结。

    3. 技术破袭:伊芙琳和阿尔瓦罗的工作成为关键。伊芙琳的声波发生器如果成功,将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武器。阿尔瓦罗则像一位风水师,试图通过观察冰层颜色和脉络,定位那些隐藏的能量节点,然后由科尔的小队用炸药或火焰进行定点破坏。

    日子在高度紧张和重复的劳作中一天天过去。每一次主动出击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有一次,一支骚扰小队差点被从侧面冰裂缝中突然钻出的怪物包围,全靠科尔精准的狙击和队员拼死用刺刀搏杀才侥幸撤回,但也付出了两人轻伤的代价。

    不久,他们的努力开始显现效果。怪物的进攻不再像第一次那样如潮水般汹涌,变得零散而缺乏组织。伊芙琳的原型声波发生器在一次小规模遭遇战中首次投入使用,虽然效果不稳定,但成功让几只怪物陷入了短暂的僵直,为小队撤退赢得了宝贵时间。阿尔瓦罗也成功定位并炸毁了两处疑似能量节点,之后冰洞传来的“心跳”声似乎真的减弱了一丝。

    但他们也付出了代价。弹药急剧消耗,燃料几乎见底,每个人都到了体能的极限。更重要的是,希望随着时间流逝而慢慢磨损。无线电始终沉默,“曙光号”杳无音信。极地的极夜正式降临,太阳彻底消失在地平线以下,只剩下漫长的黑暗和偶尔出现的、妖异的极光。

    就在士气最为低落的一个“夜晚”,负责监听无线电的查尔斯突然冲进帐篷,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信号!微弱的信号!是‘曙光号’的呼号!他们回来了!但信号很糟,好像在躲避什么!”

    消息像电流一样传遍营地,带来了短暂的振奋。但很快,新的担忧涌上心头:伊万诺夫船长成功了吗?“拉神之眼”带来了吗?他们为什么需要“躲避”?

    艾德琳走出帐篷,望向南方漆黑的海面。希望之光再次闪现,但比之前更加微弱,仿佛随时会被这无尽的黑暗吞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