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册 > 第745章 天幕说我是千古一帝1

第745章 天幕说我是千古一帝1

    昱和十九年。

    光正殿,大朝会。

    如同过往所有朝会一般,大臣上奏,“臣启奏,储君乃社稷之器也,若迟迟不立,恐失天意民心,易人心摇荡,多生变端。故臣等伏请陛下速定东宫,以固国本,以安四海...”

    此话一出,下面不少大臣纷纷出列,躬身行礼后上奏附和道,“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此起彼伏的声音响满了整个大殿,稳稳坐在龙椅上的惠康帝看着下面出列的大臣们,以及这没多久就会出现一次的场景,眸光越发深沉。

    待看到下面那些跃跃欲试的‘皇子们’,眼中寒光一闪而过,心中冷笑不止。

    刚要开口说话,就听到大殿外传来了不绝于耳的嘈杂声——

    “天、天啊!”

    “天漏了!”

    “神迹!”

    “真的是神迹!”

    端正严肃的朝会被殿外时不时的嘈杂声给打破,殿内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心思各异。

    惠康帝更是将不耐的摆在了脸上,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将外面这些撞在他刀口的臣子侍卫们好好收拾一顿。

    尤其是听到那十分清晰的‘神迹’二字,脸上的表情更加臭了,决意这次要将搞出这神迹的人拉出去打五十大板。

    这些年那些‘皇子们’为了争取太子之位常常搞出一些莫须有的神迹,他一眼就能看出那些拙劣的把戏,什么在墙上用蜂蜜画龙图、在石头上刻字、用黄磷搞些什么神火出来...

    一开始他还有心思陪着演一演,后面直接看着就烦。

    外面的嘈杂声还夹杂着惊呼声,声音也越来越大,惠康帝当机立断站了起来,迈着步子就往大殿外走去。

    今儿个别想善了!

    惠康帝迈出大殿之后,下首的臣子们也纷纷跟在他的屁股后面,只见惠康帝直接愣在原地。

    无意识抬起头,纷纷瞳孔地震——

    万里无云的天空上竟然出现了一面方方长长的天幕,天幕比那最亮的夜明珠还要亮上几百倍。

    惠康帝肯定已经确定,这定不是人力所为!

    怔愣过后,惠康帝立刻吩咐随行的大臣去查探这天幕的辐射范围。

    惠康帝又站在原地观看了许久,打算转身回到殿内,却听到后方传来了一道欢快明亮的声音。

    【HellO,宝子们!好久不见啊!有没有想主播久久我呀?上次我出的历史故事大家都喜欢看,今天呢,我打算重新开一个频道,切换另一个角度讲讲我们大家熟得不能再的启明大帝!】

    惠康帝听到这声音,立刻扭头转回,入眼就是天幕中出现了一位扎着高马尾的年轻姑娘,头上带着冠,她身上的衣服怪异,明黄色的,上面还画着一幅抽象的龙图,说话时还拨动她冠上的珠帘。

    大臣们看到这一幕时,情不自禁就指着天幕,“这、这...”

    即使惠康帝在场,大臣们也被这新奇的一幕给刺激到了,纷纷交头接耳,说着小话。

    一旁的内侍给惠康帝搬来了一把椅子,他撩开衣袍坐下,继续看着天幕。

    【没错,在我们龙国有一句话,你可能不知道你祖宗叫什么,但是你一定知道我们启明大帝的政绩与八卦,即使大街上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都能给你唠上几句我们的启明大帝。】

    惠康帝以及大臣们听到‘启明大帝’,面上的神情各异。

    尤其是惠康帝,细细将这四个字来回过了一遍,不禁冷笑出声。

    呵!

    好嚣张的称号!

    【今天这一集,我就先给大家讲一讲我们启明帝‘发家’的故事。那么说到发家一定要提一提我们的三世而亡的燕陵王朝。其实说燕陵王朝是三世而亡,都是给惠康帝的面子,惠康帝一走,一驾崩,燕陵王朝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轰——

    三世而亡的燕陵王朝。

    于在场的众人来说,这几个字比天幕对他们的冲击更大!

    如今惠康帝已经是二世,三世而亡,那不就是...

    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心,已经不敢看惠康帝面上的表情了,有些胆子小的更是已经开始瑟瑟发抖了。

    毕竟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惠康帝眼前发黑,连天幕此刻在说什么都已经听不清楚了。

    原以为他这辈子最大的劫难是命中无子,好不容易拼杀出来的江山要拱手相让曾经‘仇人们’的儿子。

    哪想到现在告诉他,他兢兢业业建立的江山他一死就没了?

    惠康帝藏在袖子里的手狠狠掐了掐掌心,迫使自己镇定下来。

    目光环视了一圈一旁面色各异的‘皇子们’,惠康帝真的很想知道是谁!

    他现在就想将那个狗日的拉出去砍了!

    这些年好不容易改掉的脏话再次浮现在脑海中,恨不得脱口就开骂。

    眼见惠康帝已经在暴走的边缘,一旁首辅顾光楣小声开口劝慰道,“皇上,保重龙体。换个角度想,这何尝不是上天对我们燕陵的预示?若是成功迈过那个坎,燕陵何尝不能长盛千秋万代?”

    惠康帝听到这话,心里舒坦了一些,面上的表情都柔和了。

    恰好又听到天幕继续讲到燕陵王朝。

    【之前我看弹幕发现大家对于燕陵王朝还是挺感兴趣的,尤其是惠康帝死后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今天主播我正好借着这个由头给大家好好讲一讲!】

    【其实惠康帝在世的时候,燕陵王朝说不上盛世,但是也还行,毕竟后世评价惠康帝也算是个明君,心中有百姓,在位时除了一心想要生个亲生孩子,并没有其他皇帝的那些臭毛病,什么大兴土木给自个儿修宫殿,也没有什么苛捐杂税之类的。】

    惠康帝听到这,面上的表情缓和了些,满是得意,尤其是听到后世评他为‘明君’,嘴角都差点压不住了。

    至于那句‘一心想要生个亲生孩子’,惠康帝心中满是无奈,想他从十几个兄弟中杀出来,登基几十年,竟然后继无人!白白送给他手下败将们的儿子!

    其实他曾经有一个的,只是...

    何其悲哀啊。

    惠康帝想到这,苦涩将整颗心填满,强压住心中的酸涩,吩咐一旁的内侍去看看谢皇后,让她注意身子。

    大臣们余光中看到这一幕,心中也百感交集。

    咋皇帝就没个亲生的崽呢,即使是公主也行啊,他们也乐意辅佐帝姬继承燕陵的江山。

    又想到天幕所言燕陵三世而亡,若是惠康帝有亲儿子,这个结局会不会就此改变?

    不仅仅在场的大臣们这么想,看到天幕的百姓们也是这么想的。

    咱皇帝就没个亲儿子呢!

    百姓们可比惠康帝和大臣们实在多了,心里想的都是王朝末年,有他们老百姓的好日子过吗?

    这才过了多少年的安定日子,是不是又要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还要被权贵当木头砍,当工具人往战场上推?

    -

    与此同时,刚刚清醒过来的宋沛年看到头顶上的天幕,嘴角实在没忍住抽了抽。

    老天奶,这将他给送到哪儿来了啊!

    不得不召唤8211,【你这给我搞的哪一出?】

    【宿主,你就偷着乐吧!本来你这个小世界的难度是SSS,现在有了天上那玩意儿,已经降到S了。再偷偷告诉你哦,这是我给你的小福利,嘿嘿。】

    【那我是不是还要感谢你?】

    【当然啦!】

    宋沛年已经能想到他脑海中8211插腰傲娇的小表情了,不禁轻笑出声,【谢啦。】

    【不客气的,我亲爱的宿主,mUa~】

    【滚。】

    嘴上说着‘滚’,嘴角却一直轻轻勾着,刚刚那声轻笑还吸引了院内不少人的注意,然后宋沛年收获了好几道冷眼。

    宋沛年顾不得看天幕上在说些什么了,将目光给移到了院内的众人身上,尤其是那道浅青色的纤细身影。

    不出意外的话,他此刻站在这里,皆是因为她,顾瑜。

    顾瑜是首辅府的七小姐,当朝首辅顾光楣是她的亲爷爷。

    顾光楣有三子二女,其中除了最大的两个儿子是嫡出的,其余都是妾室所生。

    顾瑜乃二房所出,上有一姐,下有一妹两弟,她夹在中间自小就不受重视。

    姐姐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天然赢得新手父母最多的宠爱,弟弟又是男孩,在封建社会是传承,自然又赢得不少关注。

    另外的一弟一妹又是龙凤胎,这是吉祥的象征,还是老小,父母自然而然给予了更多的宠爱。

    只有顾瑜夹在中间爹不疼娘不爱,在二房差不多是个隐形人,在偌大的顾府也是个透明人的存在。

    不过顾瑜的容貌出众,一次宴会中被长善侯府的二公子一见钟情,祈求家中父母求亲。

    奈何顾瑜的姐姐顾瑕老早就看中了长善侯府的二公子,得知此消息后对顾瑜恨的牙痒痒,还给顾二爷和顾二少奶奶告状,说顾瑜这个妹妹是个狐媚子,勾引了她的心上人。

    顾二爷和顾二少奶奶一向偏疼顾瑕,当即拒了这门亲事,可又表示若是求娶他们大女儿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不过那二公子一门心思认定了顾瑜,死活非要与她结亲。

    另一边顾瑕也一门心思认定了二公子,在家一哭二闹三上吊就是要嫁给他。

    顾瑜这个时候选择主动出击,求顾首辅和老夫人,祈求他们能说服顾二爷和顾二奶奶成全这门亲事。

    虽然顾瑜不喜那长善侯府的二公子,但是她自然也不会将那亲事让出去,因为那是她能够抓住的最好的姻缘了。

    长善侯府乃钟鸣鼎食之家,二公子在外又有个好名声,在家也颇受宠爱,家中父母和蔼,算是个很不错的成婚对象。

    恰逢那时候,顾瑜又得知顾二爷打算将她嫁给上峰的儿子置换资源,上峰那儿子痴胖好色,为人还嚣张跋扈,年过二十五都没有定下亲事,因为根本就没有姑娘要嫁。

    顾二爷虽然是顾首辅的亲儿子,不过顾首辅公正无私,又有那么多人盯着,自然不愿意给他眼中‘烂泥扶不上墙的’顾二爷走后门,顾二爷这才有了卖女求荣的想法。

    顾瑜眼看就要跳入火坑,她当然要抓住眼前最好选择,毕竟她又不是傻子。

    顾瑜很快就说服了顾首辅和老夫人,还暗暗将顾二爷要将她嫁给上峰儿子这事戳破,顾二爷两口子卖女求荣受到了二老严厉的批评,并让顾二爷和顾二少奶奶成全两位有情人。

    顾瑕得知此事后,心里恨毒了顾瑜,想了又想,决定毁掉顾瑜。

    本来打算将顾瑜推给顾二爷上峰的儿子,这样她能得到那二公子,顾二爷也能得偿所愿,可谓是一石二鸟。

    家中其他姐妹的名声,完全不在顾瑕的思考范围之内。

    哪想到这场算计出了意外,没将那上峰的儿子算计上,反倒是‘阴差阳错’将原主给算计上了。

    不过对于顾瑕来说,也算是成功了。

    原主是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得益于成长的村子有族学,原主又有读书天赋,便被族长特许在族学进学。

    当然族学也不是那么好上的,因为在他功成名就之后要反哺家族,要不然就要背上忘恩负义的名声,读书人最怕名声变坏了。

    原主虽然有天赋,但也是在那个村里有天赋,放在天下学子中,也算不上什么。

    不过原主的运气实在好,认识他的人无不羡慕他的逆天好运气。

    一路吊车尾通过乡试院试等试,十九岁那年夫子还押中题,不但策论押中了,还连押中了好几道时论诗帖,成功让原主成为最后一名的进士。

    运气怎么不算实力的一种呢。

    原主虽然是个末尾进士,但好歹也是进士,也就是那次赏花宴会成功被族中当官的族亲邀请了,然后偶遇到了顾瑕算计顾瑜。

    原主计上心来,用计将上峰的儿子给引走,自己替代他,然后和顾瑜睡在在一起被大家发现。

    自此原主和顾瑜成功绑定在了一起,在他眼中也和顾首辅绑定在了一起,成为了顾府的乘龙佳婿。

    这怎么又不算阴差阳错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