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配送”三周年庆典的场地选在园区的露天广场,天还没亮,骑手们就自发来布置了。红色的横幅从广场东头拉到西头,“同心三载,共赴山海”八个金漆大字在阳光下闪着光;舞台两侧摆着花篮,里面的向日葵开得正好,花盘朝着舞台,像一群默默守护的眼睛。最惹眼的是舞台后方的“骑手荣誉墙”——木质的框架上,贴满了骑手们的照片,有的是冒雨送单时被拍的,雨衣上还滴着水;有的是帮客户救猫时的抓拍,脸上沾着灰却笑得灿烂;最上面那帧,是老周的照片,照片里他穿着蓝色的骑手服,手里举着“月度之星”的奖状,嘴角咧开,露出两颗小虎牙,背景是三年前“同心配送”刚成立时的铁皮办公室,墙上还贴着手写的“安全第一”。
上午十点,庆典准时开始。林溪挽着李默的手走上台,她穿着米白色的连衣裙,孕肚已经很明显了,走路时会下意识扶着腰,李默走得很慢,掌心始终护在她的腰后,指尖轻轻贴着她的裙摆,像在守护一件稀世珍宝。台下坐得满满当当,前排是王秀和几个老骑手,王秀穿着藏青色的外套,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攥着一块绣着“平安”的手帕;后排是合作商家和联盟伙伴,有人举着手机录像,镜头一直跟着台上的两人。
李默接过主持人递来的话筒,指节因为紧张微微泛白。他低头看了眼林溪,林溪冲他笑了笑,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那一下轻拍,像给了他无穷的力量。“三年前的今天,我还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左腿打着石膏,手里攥着刚被撞坏的手机——那时候我以为,我的人生就这么完了。”他的声音有点沙哑,目光扫过台下的老骑手,“是老周,他骑着电动车跑了三趟医院,给我带饭,帮我处理没送完的订单;是王姐,她发动街坊邻居,帮我凑医药费;还有在场的很多人,那时候你们还不是‘同心’的骑手,却愿意相信我这个连路都走不稳的人。”
台下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横幅的“哗啦”声。王秀用手帕擦了擦眼角,老骑手们互相看了看,有人偷偷抹了把眼泪。李默顿了顿,伸手轻轻摸了摸林溪的孕肚,动作温柔得像在触碰易碎的琉璃:“后来,我们有了‘同心配送’,从一开始的三个人、五辆电动车,到现在的两百多个骑手、人机协同的智能调度系统;从只能送外卖,到现在能帮老人买菜、帮孩子送课本——我们走了三年,每一步都离不开大家的信任。现在,我们不仅有了能扛事的团队,还有了即将到来的新生命。”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人喊“李总加油”,有人吹起了口哨。林溪接过话筒,指尖轻轻抚过话筒上的纹路,声音温柔却有力量:“三年前我认识李默时,他说他想做一件‘让骑手有尊严,让客户放心’的事。那时候我觉得他傻,现在我知道,这份‘傻’,才是最珍贵的。这三年,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公司做得多大,而是有了一个爱我的丈夫,有了一群像家人一样的伙伴,现在,还多了一个等着见面的宝宝。”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荣誉墙上的老周,“未来,我们会带着大家的信任,带着老周的期待,把这份‘同心’的光,一直传递下去。”
庆典结束后,人群渐渐散去。李默抱着刚满三岁的女儿念念,林溪扶着肚子跟在旁边,一家三口走到荣誉墙前。念念趴在李默的肩膀上,小手指着老周的照片:“爸爸,这个爷爷是谁呀?”李默蹲下身,让念念能看清照片,声音放得很轻:“这是老周爷爷,他是爸爸的恩人,也是‘同心’的第一个骑手。”
林溪站在李默身边,伸手轻轻拂过照片的边缘,像是在抚摸老周的脸颊:“老周要是能看到现在,肯定会很开心。”李默点点头,对着照片轻声说:“老周,我们做到了。你当年说的‘要让骑手们都能抬起头走路’,我们做到了;你想建的荣誉墙,我们也建起来了。光一直在延续,你放心。”
话音刚落,李默胸口的芯片突然轻轻震动了一下,像是一声温柔的回应。夕阳西下,金色的光洒在荣誉墙上,把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念念的小手紧紧抓着李默的手指,林溪的头轻轻靠在李默的肩上,孕肚贴着他的胳膊,带着温热的触感。远处,还有几个骑手在收拾场地,说说笑笑的声音飘过来,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温暖的歌。李默看着眼前的一切,突然觉得,三年前所有的苦,都值了——他不仅有了事业,更有了一个完整的家,一份能传承下去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