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符咒在上!我竟活在成龙世界! > 第342章 女娲

第342章 女娲

    紫霄宫三讲之后,洪荒天地间的气氛,在看似不变的繁荣下,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躁动与期待。

    混元大道之秘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每一位大能道心中荡开了涟漪。

    然而,圣位缥缈,以力证道更是艰难万分,前路在何方,依旧迷雾重重。

    与此同时,巫妖二族的势力,在这段相对和平的岁月里,已然膨胀到了极致。

    天庭之上,周天星斗大阵日夜不息,接引的星辰精辉如同实质的瀑布,垂落于三十三天,将天庭映照得如同永恒的白昼。

    亿万妖兵妖将操练不休,煞气凝结成云,旌旗招展间,法则随之震荡。

    帝俊、太一身居凌霄宝殿,目光穿透层层空间,俯瞰洪荒大地,皇者之气与日俱增,麾下十大妖圣威名赫赫,

    新生代的妖族天才层出不穷,整个妖族气运如烈火烹油,鼎盛到了极点。

    他们坚信,待道祖禁令解除,便是妖族一统洪荒,建立无上妖庭,甚至窥探那圣人之机之时。

    不周山脚下,以及洪荒各处富饶之地,巫族部落气血如狼烟,直冲霄汉。

    十二祖巫真身隐现,法则之力在他们周身咆哮,都天神煞大阵演练时,

    那凝聚出的盘古真身虚影愈发凝实,散发的开天威压让周遭时空都为之扭曲。

    巫族儿郎不修元神,不敬天道,只尊盘古,信力量,

    他们打磨肉身,吞噬洪荒凶兽,势力范围不断稳固扩张,

    与天庭的星辰光辉在无形中激烈碰撞,分庭抗礼。

    整个洪荒,仿佛一个被不断充气的气球,看似庞大光鲜,内里却已紧绷到了极限,只差那最后的一根针。

    这一日,女娲娘娘自凤栖山道场走出,与其兄伏羲一同,缓步行走于洪荒大地之上。

    三讲之后,她道行大进,对造化之道的理解已臻至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但道祖所言的成圣之机,却依旧如同雾里看花,难以捉摸。

    她心中有所感,似乎自己的机缘,并非在天庭,也非在洞府,而在这广袤的天地之间。

    他们行走于名山大川,见过巫族部落的粗犷豪迈,

    也见过妖族群体的秩序森严,见过灵兽仙禽的悠然自得,

    也见过奇花异草的争奇斗艳。洪荒生灵种类万千,各具灵性,生机勃勃。

    然而,女娲看着这一切,秀眉却微微蹙起。

    她总觉得,这繁华似锦的天地间,似乎缺少了点什么。

    现有的生灵,无论是巫、是妖、是灵植异兽,其形态、其禀赋、其生存方式,仿佛都已定型,被固有的法则所限制。

    巫族强横却失之灵动,妖族聪慧却难免驳杂,

    它们似乎都承载着某种特定的“使命”或“烙印”,而缺少了一种…

    一种能包容万般可能,能无限学习、成长和创造的“灵性”。

    一种莫名的失落与创造的空虚感,在她心间萦绕。

    这一日,她行至不周山脚下一处风景秀丽的河谷。

    河水清澈,映照出她绝美的容颜与略带迷茫的双眼。

    她俯身,掬起一捧河水,水中倒影随波光摇曳。

    忽然,福至心灵!

    她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又看了看周围奔跑的走兽、天空翱翔的飞禽,

    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心田:

    为何不依照自己(道体)的形态,创造一种新的生灵?

    一种天生道体,拥有无限潜能,能感悟天道,能学习万法,

    能继承盘古父神开天辟地之志,却又独立于巫妖之外的全新种族!

    这个念头一经生出,便再也无法遏制。

    她感觉自身的造化大道在轰鸣,在渴望!

    那停滞不前的修为瓶颈,也似乎有了松动的迹象。

    “就是如此!”

    女娲眸中绽放出璀璨的神光,她终于明悟了自己的成圣之机,

    创造一种全新的、契合天道运转却又独具灵性的种族!

    她不再犹豫,取出随身携带的先天灵宝

    “九天息壤”,此乃土之精华,蕴含无穷生机;又取出三光神水(日月星三光神水),此为水之本源,能滋养万物。

    将二者在一条宝葫芦藤(后来被称为造人鞭)的搅拌下混合,揉捏成一种散发着玄黄光泽的先天神泥。

    女娲依照自身道体形态,开始精心抟土造物。

    她赋予了这神泥自身对造化之道的最高感悟,融入了一丝自身精血与对天道圆满的祝福。第

    一个泥塑在她手中成型,落地便化作一个活生生的生灵!

    这生灵,五官四肢与女娲相似,乃天生道体,虽初生时略显孱弱,

    但双目之中却蕴含着其他种族罕有的智慧、好奇与对天地的敬畏之光。

    他们不似巫族天生神力,不似妖族拥有本命神通,

    但他们拥有着近乎无限的学习能力和成长潜力,灵魂纯净,能直接感悟天地法则。

    “尔等,便称为‘人’吧!”女娲看着这第一个生灵,心中充满了创造的喜悦与母性的光辉。

    她开始不知疲倦地抟土造人,一个接一个的人族在她手中诞生,

    最初的一批,生而具备不凡的根骨与灵性,甚至有些天生便能引气入体,堪称先天道体。

    随着造的数量增多,后续的人族虽不如最初一批,但也远胜寻常后天生灵。

    当造出十二万九千六百个(一元之数)人族后,女娲感到心神有些疲惫,

    便拿起那根沾满了先天神泥的葫芦藤,蘸着剩下的泥水,信手一挥!

    霎时间,泥点如雨,落在地上,纷纷化作一个个新生的人族!

    虽然这批以藤条甩出的人族,根基不如亲手抟造的扎实,形态也偶有差异,但同样具备了“人”的特质。

    最终,第一批人族的数量,定格在了百万之巨!

    百万新生的人族,聚集在河谷之地,对着女娲娘娘虔诚跪拜,口称“圣母”。

    那纯粹而磅礴的生机、愿力与一种前所未见的气运,轰然汇聚!

    就在这时,整个洪荒天地,猛然一震!

    三十三天外,无尽的虚空深处,浩瀚无边的天道意志被彻底触动!

    天空中,霞光万道,瑞彩千条,无尽的紫气从东方弥漫而来,绵延三万里!

    一股宏大、神圣、至公至正的伟力开始汇聚!

    紧接着,难以估量的玄黄色功德金光,

    如同九天银河决堤,自冥冥虚空中轰然垂落,目标直指不周山脚下的女娲!

    那功德金光之磅礴、之纯粹,远超洪荒开辟以来任何一次功德降临!

    其中蕴含的天道认可与本源力量,让整个洪荒的所有生灵,无论修为高低,无论身处何地,都清晰地感受到了!

    “这是…天道功德?!如此巨量!”

    昆仑山,三清同时从闭关中惊醒,望向不周山方向,脸上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老子眼中精光闪烁,似有所悟;

    元始天尊面色凝重;

    通天教主则带着一丝赞叹。

    西方,贫瘠的灵山之上,接引与准提猛地站起身,

    望着那几乎照亮了整个西方世界的功德金光,脸上露出了极度的渴望与激动。

    “大机缘!女娲道友竟以此法……”准提的声音都带着颤抖。

    天庭,帝俊、太一脸色变幻不定。

    女娲成圣,妖族虽与有荣焉,但一位圣人的出现,

    尤其是以创造新种族功德成圣,无疑会极大地改变洪荒格局,

    他们这天帝、东皇的权柄,在圣人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更何况,女娲所创的“人”族,似乎…与妖族并非一路。

    万寿山,五庄观。

    孙悟空与镇元子、红云正论道品茶,这股浩荡的圣威与功德金光降临的刹那,他们同时心生感应,走出观外。

    红云惊叹道:

    “是女娲道友!她…她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种族,引动如此天道功德,这是要…功德成圣?!”

    镇元子抚须长叹,神色复杂:

    “造化之道,竟能直达混元…开创一族,补全天道生灵序列,此功德,确实足以支撑其成就圣位。洪荒,要变天了。”

    孙悟空抬头,望着那如同洪流般倾泻而下的玄黄功德,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天道眷顾与浩瀚力量,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明悟与肯定。

    “以造化补天道,功德成圣…此路,确实是一条通衢大道。”

    他轻声自语。

    但随即,他又缓缓摇头,目光变得坚定而清明,嘴角甚至勾起一丝淡然的笑意。

    “可惜,此路虽好,却非吾道。吾之道,在自身,在鸿蒙,在力之极尽…何须假借外物功德?”

    他的道心,在目睹这惊天动地的成圣场景后,非但没有动摇,反而更加澄澈。

    鸿蒙紫气在他体内微微流转,散发出一种超越功德、超越天道的古老道韵。

    幽冥血海,冥河老祖看着那功德金光,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死死盯着那些新生的人族,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心中滋生:

    “创造种族…竟有如此功德?!那我这血海……”

    太阳星深处,乃至各方大能道场,无数道神念交织,震惊、羡慕、嫉妒、思索……种种情绪弥漫。

    女娲以造人功德成圣,无疑为所有卡在准圣境界的大能,

    指出了一条看似“可行”的道路——创造,或立下大功德于天地!

    此时此刻,不周山脚下。

    浩瀚无边的天道功德尽数灌入女娲体内,与她那早已圆满的造化道果彻底融合。

    她的气息开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疯狂攀升,超越准圣巅峰,跨越那层无形的天堑!

    一股凌驾于万物之上,与天道相合,永恒不灭、无所不能的磅礴圣威,以她为中心,轰然席卷整个洪荒宇宙!

    万道为之和鸣,众生为之匍匐!

    霞光漫天,金莲地涌,仙乐缥缈!

    女娲,于此日,此刻,功德圆满,证道混元,成就天道圣人尊位!

    洪荒第二位圣人,诞生了!

    所有生灵,无论巫、妖、人、还是其他万族,

    都在这一刻,发自灵魂地感受到了圣人的威严,不由自主地向着不周山的方向躬身行礼,齐声道:

    “恭贺女娲娘娘,证道混元,万寿无疆!”

    声音汇聚成洪流,响彻天地。

    而新生的人族,在圣威之下安然无恙,反而受到滋养,更加虔诚地跪拜他们的创造者与守护者——圣母娘娘。

    女娲成圣,如同在平静了数万年的洪荒湖面,投下了一颗决定命运的巨石。

    巫妖二族的巨头们,在震惊于圣人伟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变数。

    而其他大能,则纷纷开始思索属于自己的“功德”之路。

    一个属于圣人的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

    远在万寿山的孙悟空,收回目光,转身走入五庄观,继续他的道。

    他的路,与功德无关,与天道圣人亦不同,那是一条独属于他的,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混沌之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