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沙国王中心的客队更衣室里,今晚的客人正在为如何限制这座场馆的主人而困扰。
除了德隆·威廉姆斯,联盟至今找不到一个限制保罗的好方法。
基德看起来是完全失败了。
虽然只打了半场,但肉眼可见的差距让灰熊队知道,指望基德用所谓的经验和意识去和保罗缠斗,最终只会被对方用年轻的腿脚无情战胜,可见时间之力对运动员来说有多么残酷。
这对基德而言无疑是个沉重打击。尽管年满35岁,他依然自视为联盟的顶级控卫。但今晚,他对保罗毫无办法。
马克·雅法罗尼心中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基德这个自诩场上教练的控制狂,终究还是被年轻一代彻底超越。他厌恶基德对教练权威的侵蚀,反感其在场上自作主张,更不满对方拒绝自己想要推行的SSOL体系。
那是雅法罗尼唯一精通的进攻体系,如果不打SSOL,灰熊由谁执教其实并无区别——教练组如今只是让基德控场,随机应变,缺乏配套的战术体系。
现在,保罗成了他们无解的难题。
如果连基德都无法限制保罗,换其他人上场又能有何不同?凯尔·洛瑞甚至被对方的替补打爆,贾里乌斯·杰克逊的防守在NCAA都显吃力,如果让他对位保罗,场面将不堪设想。
更致命的是,保罗在控卫位置上最超模的特质在于:尽管只有183公分,他的防守却始终处于精英水准。只要不面对德隆,他甚至是黄蜂的外线防守尖兵。而灰熊这群一号位贫乏的个人进攻能力,根本无法在进攻端消耗他,使得保罗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进攻组织之中。
基德独自坐在角落,用毛巾用力擦拭着脸庞,仿佛要将上半场的耻辱一并抹去。每当保罗在他面前轻松得分,他总能感受到场边拜伦·斯科特那若有若无的目光——那眼神中交织着怜悯与胜利者的快感,比任何直白的垃圾话都更令他窒息。
就是这个人。这个他曾无比信任,最后却被他亲手驱逐的教练。
如今斯科特已经功成名就,带着年轻的天才控卫,来到季后赛里,让那个年轻人用不可辩护的方式击溃他。
马克·雅法罗尼在战术板前踱步,声音干涩:“我们必须更好地限制CP3,杰森,你需要.”
“我做不到。”
这是个不幸的时刻,雅法罗尼的脑海中只剩下乱麻,他没有明确的策略,只想走一步看一步,所以他的做法只是在重复上半场的失败。
但基德认为,他在上半场已经出了足够多的洋相。
基德的话语不包含任何情感,只是述说一个事实:“我已经35岁了,如果你们指望现在的我防住克里斯·保罗,那你们注定要失望。”
这听起来就像是在为自己上半场的失败甩锅。
雅法罗尼的脸色由红转青。就是这个态度,就是这个永远自以为是的态度!这个控制狂永远觉得自己比教练组懂得多!
“那你说怎么办?”雅法罗尼几乎是咬着牙问出来的,“让凯尔上?让贾里乌斯上?还是祈祷克里斯·保罗下半场高抬贵手?”
“让伊莱去防。”
基德的语气就像在说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什么?”雅法罗尼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说,让伊莱去防克里斯·保罗。”基德站起身,目光扫过徐凌,然后紧紧盯住雅法罗尼,“这是唯一的选择。我追不上保罗,但伊莱可以。他的身高、臂展、速度,都能对保罗形成干扰。”
雅法罗尼感到一阵荒谬:“让我们的进攻核心,去盯防对方的核心控卫?你在开什么玩笑?这会耗尽他的体力,我们的进攻怎么办?”
“进攻交给我。”基德向前一步,无形中施加着压力,“我会组织,我会找到空位的队友。而且,如果伊莱能在防守端限制住保罗,我们的反击机会就会更多!”
“不行!”雅法罗尼断然拒绝,“这个决定太疯狂了!我们不能给伊莱这么大的负担!”
在基德看来,雅法罗尼这种无能之辈只要能把握好暂停与换人的时机就算完成工作了。
他现在居然敢反对自己的建议?
窝囊了整个上半场的基德心头火起,怒而反问道:“保罗上半场已经把我们打爆了!所有人都看见了!如果你要是真有办法就直说,只是别再跟我们强调要‘做好防守’——我们已经听够了这样的废话!”
两人剑拔弩张,显然,这种不快的情绪在他们之间已经积压了一段时间。
只是没想到,一时的颓势就让这种情绪爆发出来了。
徐凌很奇怪,这件事的关键不是他的想法吗?怎么这两人反而吵起来了?
徐凌刚准备开口,一直沉默的防守助教戴夫·乔格尔小心翼翼地插话:“马克,也许我们可以试试杰森的建议。如果伊莱防保罗,我们可以相应地调整其他对位。让约什去防韦斯特。让特雷沃下半场首发,用他的体型和运动天赋干扰佩贾。虽然我们在高度吃亏,但我们的轮转速度会更快.”
戴夫·乔格尔的话给了雅法罗尼一个台阶,但他胸中的怒火并未平息。
基德今天公然越界,已经完全没把他这个主教练放在眼里——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必要维持表面和谐?不如把话说开,反倒痛快。
然而雅法罗尼比谁都清楚,如果此时在更衣室里与基德爆发冲突导致比赛失利,自己这个便宜教练恐怕就要干到头了。灰熊是一支处于上升期的季后赛球队,任何一个有抱负的教练都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平台。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
从纯战术角度看,基德的建议或许是正确的——让徐凌防守保罗,确实可能重现当年公牛让皮蓬盯防魔术师的奇效。
但雅法罗尼更明白:如果这个调整成功了,基德日后将更加肆无忌惮;如果失败了,承担责任的却是自己。
他不想独自做这个决定,最终将目光投向真正有决定权的人:“伊莱,你觉得呢?你愿意去防保罗吗?“
徐凌冷静地观察着这场权力博弈。他不理解基德为何选在这个时机与教练翻脸,但他清楚地感知到——雅法罗尼希望自己拒绝。
在雅法罗尼的认知里,徐凌即便不主动伸出援手,也绝无可能站在基德一边。他可是那个因为个人好恶,就能在赛季初将死对头打压至无限期休战的人,又怎会接下如此棘手的任务?
然而,马克·雅法罗尼的思维盲区,恰恰造成了他当下所面临的现实——他彻底错判了徐凌。
“我可以试试。“徐凌平静地说。
这简短的五个字,像一记重锤击在雅法罗尼胸口。
他眼睁睁看着更衣室的权力天平开始倾斜,却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掌控局面的能力。
雅法罗尼的脸色变幻不定,从愤怒到挣扎,最后凝固成一种近乎麻木的妥协。
他环视更衣室,基德的眼神强硬如铁,徐凌貌似淡泊却不容置疑,乔格尔和其他队员都沉默地看着他,等待他的最终决定。
雅法罗尼明白,球队的船舵早已不在他的手中。
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雅法罗尼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说道:“好就按你们说的办。伊莱,下半场由你主防克里斯·保罗。特雷沃首发,对位佩贾。约什,你的任务是盯住大卫·韦斯特,不要让他舒服地接球和投篮。”
最后,雅法罗尼停顿了一下,像是在做最后的挣扎,但最终还是对着基德说道:“杰森,进攻就交给你了。”
这简短的几句话,几乎抽空了雅法罗尼作为主教练的权威。他不再布置具体的战术,因为任何战术在徐凌和基德共同推动的意志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只是雅法罗尼并不清楚,在这房间里拥有最高决定权的人并不在乎他和基德的权力斗争,他唯一在乎的就是这场比赛的胜利。
下半场开始时,双方球员重新回到球场,场上的人很快就发现了异样。
“灰熊队进行了人员调整,他们让约什霍华德出任四号位!”TNT的哈兰直接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自己的搭档。“道格,你认为这个调整会对比赛产生什么影响?”
柯林斯作为前NBA教练,执教成绩虽不耀眼,却是业界公认的战术大师。曾有业内专家戏言:如果每个回合都能叫一次暂停,柯林斯将成为NBA史上最伟大的教练。
凭借这份战术素养,柯林斯一眼便洞悉了灰熊的意图:“以孟菲斯的内线深度,无论如何调整都无法弥补劣势,所以他们索性反其道而行——最大化自己的侧翼优势。伊莱、约什和阿里扎组成的侧翼,放眼整个联盟也罕逢敌手。我现在最期待的,就是看他们如何在防守端展现统治力。”
灰熊队拥有下半场首次进攻球权。
基德运球过半场,保罗立刻上前紧逼。但基德没有丝毫慌乱,他用身体护住球,观察着场上的局势。
徐凌开始无球跑动,皮特森紧随其后,但徐凌利用米利西奇的掩护,强行切入,基德的击地传球恰到好处地送到。
徐凌接球,面对换防的佩贾,没有强打,而是迅速将球分给外线被放空的阿里扎。
阿里扎毫不犹豫,三分出手——可惜力道稍大,弹筐而出。
“不要在意!”徐凌回防时说,“让我们防住他们这一球!”
然后,当徐凌对上保罗,基德防守皮特森,阿里扎对位佩贾,霍华德去对抗韦斯特的时候,柯林斯下达了自己的论断:“那么,从现在开始一切取决于防守,一切取决于天赋!”
保罗运球推进,试图用自己招牌的节奏变化摆脱徐凌,但很快他发现,情况完全不同了。
徐凌的防守策略极其明确:放一步,防突破,利用身高臂展干扰投篮。他并不轻易尝试抢断,而是像一堵移动城墙,死死卡住保罗的突破路线。
徐凌的横向移动能力本就出众,并且在面对保罗时将重心放的足够低,无论保罗如何变向来抢身位,徐凌总能提前半步卡住位置。
保罗尝试了一个加速突破,但徐凌的长臂始终笼罩着他,让他无法舒服地起速。
被迫停球后,保罗想找韦斯特,却发现约什·霍华德像牛皮糖一样缠住了韦斯特,霍华德虽然比韦斯特矮一些,但他的力量不亚于后者,敏捷性还更好,现在不断用绕前防守干扰韦斯特的接球。
保罗只好将球传给佩贾。阿里扎立刻贴身,他的长臂不断在佩贾眼前挥舞,破坏着他的投篮节奏。
佩贾勉强出手,同样打铁不中。
米利西奇奋力保护下防守篮板。
基德接过传球,立刻推动反击。他的传球精准地找到了弱侧快下的霍华德,霍华德吸引防守后分给跟进的徐凌,徐凌在保罗的追防下,没有强行上篮,而是用一个逼真的传球假动作点起保罗,然后轻松打板得分。
49比53
保罗的脸色凝重了起来,再次运球过半场,面对徐凌的防守,直接呼叫韦斯特上前挡拆。
这是黄蜂队最杀人的武器。
徐凌被韦斯特结结实实地挡住,保罗瞬间获得了一丝空间,于是立刻加速,如同毒蛇般窜向禁区。
就在保罗以为摆脱防守的瞬间,原本对位韦斯特的约什·霍华德,展现了惊人的换防能力和协防意识,他并没有完全被韦斯特带走,而是提前移动,精准地堵在了保罗的突破路线上。
保罗猝不及防,差点撞上霍华德,他急忙刹住车,节奏被打乱,而就在这电光石火的瞬间,被掩护挡住的徐凌,放弃换防韦斯特,凭借出色的绕挡拆和速度,直奔保罗死角而去。
转眼间保罗陷入了徐凌和霍华德密不透风的包夹之中。
他只能勉强将球传出,但意图已被看穿,阿里扎的长臂拦截在传球路线上,将球破坏出了边线!
“Wow!!!完美的防守!”哈兰惊呼,“霍华德的位置选择太关键了!伊莱的回追速度也很快!阿里扎也出现在了正确的位置!”
“是的!”柯林斯大声附和道,“黄蜂队可能要有大麻烦了!”
拜伦·斯科特在场边皱紧了眉头。他预想过灰熊会调整,但没想到调整如此彻底。
徐凌对保罗的单防压迫,霍华德在四号位上的机动性和轮转,阿里扎对外围射手的缠绕,以及全队清晰的防守沟通,构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黄蜂队边线球发出,保罗接球,时间所剩无几,他只能强行单打徐凌,连续的胯下运球晃出空位后,急停跳投出手!
徐凌失位后即时反应,并将手臂完全伸展,几乎封到了保罗的出手点上。
“砰!”
球砸在篮筐前沿,再次偏出!
徐凌第一时间转身冲抢篮板,虽然没能拿到,但他的积极性和防守存在感,让保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基德抓下篮板,立刻长传找到已经启动的阿里扎。
阿里扎像一道闪电般掠过中场,随即接到基德的传球,无视身后追防的皮特森,单手将球砸进篮筐!
51比53!
分差只剩2分,黄蜂队被迫暂停。
暂停期间,斯科特对着队员们咆哮,要求他们更耐心,更果断。
黄蜂队试图改变,他们更多地将球交给低位的韦斯特。但霍华德用他强壮的身体死死顶住韦斯特,不断给予对抗,让韦斯特的每一次转身和投篮都异常艰难。
韦斯特两次低位单打,一次在霍华德干扰下偏出,一次被协防的阿里扎干扰,再次打铁。
而在进攻端,基德彻底掌控了节奏连续为霍华德和徐凌创造机会。霍华德连续命中中距离跳投,阿里扎和徐凌则用一次空切上篮和抢断传球后的快攻攻下4分。
第三节开局,灰熊队打出了一波 13比2的进攻高潮。
即使黄蜂队请求暂停,也无法中断灰熊队持续上扬的势头。
徐凌在这波高潮中的进攻数据并不显眼,仅靠快攻得到2分,但他在另一端对保罗的成功限制,才是掀起这波攻势的根本原因。他就像影子在光下寸步不离地盯防保罗,直接掐断了黄蜂的进攻组织。
保罗在徐凌的防守下,第三节前半段3投0中,没有运动战得分,只靠罚球得到2分,还出现了2次失误。
冰沙国王中心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氛围。
主队球迷像是被掐住了喉咙,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焦虑低语和不敢置信的叹息。那支在半场结束时还掌控着局势的黄蜂队,在下半场开始后的短短五分钟内,仿佛变成了一支不会打球的队伍。
拜伦·斯科特在场边来回踱步,脸色铁青。他尝试了换人,用帕戈换下皮特森,试图增加一个持球点;他尝试了让保罗更多地进行无球跑动,但徐凌就像他的影子,无论他跑到哪里,总是寸步不离地跟在身后。
而且,灰熊队一开始的防守策还只是局限于人盯人,防着防着,基德这个狗头军师开始临场制定策略,徐凌身为未来之人也很清楚小阵容怎么防守,于是灰熊队的防守越来越有条理,开始出现各种细腻的配合和轮转。
但保罗毕竟是保罗,MVP级别的球员不会坐以待毙,徐凌在防守他投篮时会给一步空间。
就在一次进攻时间即将走完时,保罗在距离三分线还有一步远的地方,没有任何征兆,突然干拔跳投。
徐凌的反应已经极快,奋力扑上干扰,但保罗的出手非常果断。
“唰!”
58比60
黄蜂队终于打破了长达三分钟的得分荒,将分差缩小到2分。
这记进球如同强心针一样可以稳定军心。
保罗落地后,紧紧握了握拳,对着徐凌说道:“你防不住我的,伊莱!”
徐凌脸上没有任何波动,只是淡淡回应:“继续。”
随后,灰熊的反击未果,给了黄蜂继续迫近比分的良机。
保罗试图再度故技重施,但徐凌的贴身防守与之形影不离——这一次,他敏锐地预判了保罗的起身动作,封盖便如鹰爪般落下,将球直接扇飞。
篮球砸在篮筐侧沿,远远弹出。
基德稳稳收下长篮板,立即策动了灰熊队的反击。
这一次,基德没有找别人,而是自己运球全速推进。年迈的腿脚此刻仿佛注入了新的能量,他利用身体扛开追防的帕戈,却在出手前看见保罗的身影,于是,他冷静地将球分给跟进的徐凌。“
“NOOOOOOO!!!!!!”
虽然黄蜂球迷骂徐凌骂得起劲,但他们也确实知道谁在这个时候接球最危险。
徐凌接到球,面前是一片开阔地,没有任何犹豫,双脚稳稳踏在三分线外,拔起就射。
“唰!”
“伊莱命中反击三分!”
“黄蜂队就像无法上岸的溺水者,他们必须找到答案,否则灰熊队将在他们的主场赢得队史首场季后赛胜利!”
现在,分差重回5分。
保罗失去了上半场那份挥洒自如的从容,他焦躁地控着球,渴望得分却深知手感冰凉。
他下意识地呼叫佩贾上前挡拆。在掩护形成的瞬间,徐凌与阿里扎迅速换防。这本是保罗单打阿里扎的绝佳机会——远比面对徐凌轻松得多。但传球的惯性让他犯下了致命错误。
佩贾永远碰不到那个传球。
徐凌如鬼魅般切入传球路线,啪的一声将球断下。随后几秒,黄蜂主场仿佛响起了飞机起飞的轰鸣——只不过这次,是死神专机的引擎声。
志得意满地看完上半场比赛的黄蜂球迷,万万没想到下半场会以恐怖片开场,并以惊悚片收尾。
徐凌如黑色闪电般运球冲向前场,在三分线外急停。面对空无一人的防守,他选择了那个被鲍比·奈特从赛季初骂到全国冠军赛也未曾改变的习惯:快攻1打0但是选择出手追身三分。
“唰!!!“
网花轻颤,犹如一道惊雷,正式拉下了终结比赛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