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得益于金陵水泥厂的坚持生产和方默提前的物资储备,防线上还构筑了数个用钢筋混凝土加固的碉堡。
这些碉堡异常坚固,鬼子坦克上那孱弱的37mm小炮或者短管57mm榴弹炮打上去,往往只留下一个白色的凹痕,根本无法撼动其分毫。
整个防线的上空,还有来自紫金山主阵地的重炮群提供火力支援。
它们像悬在鬼子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发现鬼子后续的步兵集群或炮兵阵地,便会发出雷霆般的怒吼,进行压制性射击,极大地迟滞了鬼子的进攻节奏。
然而,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
当中山门方向传来激烈枪炮声时,新2旅防线后方的一些新兵蛋子开始慌了神。
“听,后面……后面也打起来了。”
“鬼子绕到我们屁股后面了?”
“咱们是不是被包围了?”
恐慌的情绪像瘟疫一样,开始在部分阵地蔓延。
一个年轻的士兵脸色发白,握着步枪的手微微颤抖,忍不住看向他们的长官。
孟烦了此刻正站在一个前沿观察所里。
他听到了身后的动静,也感受到了部下的不安。
他放下望远镜,走进战壕,转头扫了一眼那些面露惶惑的士兵,大喊道:
“都慌什么?还是不是个带把的爷们了?天塌不下来。”
他指了指身后紫金山的方向。
“听见没?咱们山上的大炮还在响,方军座还在紫金山上看着咱们。
小鬼子想从咱们这儿过去,得先问问咱们手里的家伙答不答应,问问山上的重炮答不答应。”
他的话像是一剂强心针,让骚动的阵地稍稍安稳下来。
只要主心骨还在,只要炮火支援还在,士兵们心里就有了底。
但鬼子的决心和投入的力量,超出了最初的预料。
朝香宫鸠彦王为了撕开突破口,几乎压上了华中派遣军剩余的全部装甲家底。
整整三个不满编的战车联队,拼凑起来超过两百辆各型坦克和装甲车。
这些钢铁战车集群,引导着迂回过来的第6师团第36旅团(由牛岛满少将指挥)一部和第114师团一部步兵,如同一个巨大的楔子,不计伤亡地猛砸向新2旅的防线。
炮弹如同冰雹般落下,鬼子的坦克集群冒着守军密集的反坦克火力,疯狂冲击。
尽管不断有坦克被37mm战防炮点名,化为一团火球,尽管坚固的水泥碉堡喷射出的机枪火力收割着伴随步兵的生命,但鬼子的数量太多了,攻势一波接着一波。
终于,在付出惨重代价后,鬼子还是在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口子。
数十辆坦克伴随着大量步兵,从缺口处涌了进来。
消息传到紫金山上的指挥部时,参谋们的脸色都变了。
“军座,新2旅防线被突破,鬼子装甲部队正在向纵深发展。”
“是否立刻命令新2旅后撤整顿?还是让109师派部队堵口子?”
方默站在巨大的沙盘前,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快速综合着各方信息。
侦察机报告显示,突破的鬼子装甲部队规模庞大,且后续跟随着大量步兵,进攻势头迅猛;
中山门方向的枪声虽然激烈但已趋于平缓,周卫国那边汇报已经清除了小股的渗透部队;
而紫金山其他方向的鬼子攻势并未明显加强……
那么这是不是鬼子的主攻方向?要不要投入预备队?
优秀的指挥官,要敢于下判断。
片刻后,方默手指重重地点在沙盘上被突破的位置,做出了判断:
“这不是佯攻,这就是鬼子选定的主攻方向,他们想用装甲矛头直插进来,打乱我们的整体部署,甚至威胁中山门侧后。”
他抬起头,眼神中没有丝毫慌乱:
“我命令!”
“侦察机继续在战场上空盘旋,实时报告鬼子后续部队动向和准确位置。”
“紫金山所有炮兵,集中火力,覆盖性轰击鬼子突破口后续的步兵集群和补给线,掐断他们的后援,不能让鬼子把这个口子越撕越大。”
“立刻出动骑兵第10旅,告诉他们,利用机动性,给我截住鬼子的进攻箭头,把突进来的这股鬼子,狠狠地打回去。”
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
方默的临危不乱和精准判断,像定海神针般稳住了指挥部的气氛。
与此同时,在战场上,钢铁的碰撞已然开始。
骑兵第10旅的坦克引擎发出咆哮,如同出笼的猛虎,扑向敌人。
这个旅虽然顶着“骑兵”的名头,但实际上是一支不折不扣的装甲突击力量,拥有超过60辆坦克,包括II号、38(t)等主力战车,甚至还有部分缴获后维修好的鬼子坦克。
冲在最前面的,正是那两辆令人望而生畏的虎式重型坦克。
编号“101”的虎式坦克内,车长李铁将眼睛紧紧贴在视野狭窄但精度极高的潜望镜上。
汽油机的轰鸣和金属的摩擦声充斥耳膜,但他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心中只有目标和距离。
“一点钟方向,敌坦克集群,混杂八九式和九五式,距离约1600米。”他冷静地报出参数,声音透过车内通话器传到炮手耳中。
炮手应答一声,双手飞快地动作起来。
他先是摇动方向机,粗长的88mm KWK 36炮管缓缓转动,对准了目标区域。
接着,他根据车长报出的距离和自己根据火炮标尺估测,熟练地摇动高低机,炮口微微上抬,修正因距离带来的弹道下坠。
“瞄准完毕。”
“先打领头的那个八九式。”
“穿甲弹一发,装填完毕。”装填手大声报告,伴随着一声金属碰撞的脆响。
“开火。”车长李铁毫不犹豫地下令。
“轰。”
坦克车身猛地向后一坐,巨大的后坐力即使有高效的炮口制退器缓冲,依然让车体一震。
一枚被帽穿甲弹以极高的初速脱膛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几乎看不见的细微白线,瞬间跨越了1500多米的距离。
远处,那辆正在冲锋的鬼子八九式中型坦克,炮塔正面那单薄的装甲如同纸糊一般被轻易洞穿。
紧接着,延迟引信触发,坦克内部的弹药被引爆,一团炽热的火球从内部膨胀开来,伴随着一声闷响,整个炮塔都被殉爆的冲击波掀飞出去,重重地砸在地上。
油画作品,为了观感所以双方坦克距离很近,实际上往往交战距离都在千米以上
好一个脱帽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