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 第219章 鬼子大本营:方默能不能炸到皇居?

第219章 鬼子大本营:方默能不能炸到皇居?

    传单上用醒目的大夏文字写着:

    “告华中派遣军书:尔等野蛮入侵,已犯众怒。若再敢使用国际公约严禁之化学武器,残害我军民,必将招致对等之严厉报复。勿谓言之不预也。”

    传单没有署名,但鬼子上下都清楚,这只能是方默的手笔。

    方默没有派出航程更远的B-17去鬼子本土撒什么反战和平传单。

    因为他深知,对于鬼子这种被军国主义思想荼毒至深的国家,单纯的反战宣传基本无效。

    只有把他们打疼、打怕,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才能真正起作用。

    这次的传单,更像是一份最后通牒,一次公开的警告。

    如果鬼子真敢动用毒气,他就敢真的把毒气弹扔到他们天蝗的头顶上去。

    -----

    这些传单很快被送到了华中派遣军司令部,进而呈报至鬼子大本营。

    在本土,一场由陆军大臣杉山元、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军令部总长伏见宫博恭王等最高层参加的大本营联络会议,在愈发紧张的气氛中召开。

    会议桌上,除了金陵战事的胶着报告,还散落着那些醒目的传单。

    陆军大臣杉山元率先发言,面色凝重:

    “诸君,方默此獠,愈发猖狂。其威胁使用特种弹报复皇国本土之狂言,绝不可等闲视之。

    此人行事每每出人意表,武器装备来源成谜,对我大东亚之X战构成严重阻碍。”

    没办法,人家方默这次威胁的昭和本人,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必须表现出百分之一千的重视来。

    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冷哼一声,语气带着海军一贯的优越感:

    “杉山君,何必长他人志气?根据我方情报,方默在金陵确有机场与飞机。

    然则,从金陵至我九州,往返航程至少需2000公里。

    若妄想威胁皇居,航程更需3500公里以上。此非易事。”

    鬼子海军的96式陆上中型攻击机作为此时世界上航程最远的轰炸机,航程才堪堪4000km,米内光政根本不信方默有什么远程轰炸机。

    接着他顿了顿,矛头直指陆军的“合作伙伴”,公开发难:

    “方默所部装备,多为汉斯制式。虽汉斯方面一再‘保证’开战后未再向大夏售武,但其背信弃义之事,早有先例。焉知不是他们暗中捣鬼?”

    米内光政是坚定的“反汉斯派”,对与汉斯结盟持怀疑态度,此刻更是借题发挥。

    陆军方面的一名参谋本部官员立刻起身反驳:

    “米内大臣,汉斯乃我陆军重要技术来源,其战车、飞机技术于我大有裨益。

    纵观全球战略,与汉斯结盟,东西夹击赤色毛熊,方符合帝国根本利益。岂可因一时猜忌而坏大局?”

    鬼子陆军内部现在有强烈的亲汉斯倾向,同时正在谋划关东军北上对抗毛熊的战略构想。

    “大局?” 米内光政反唇相讥,“尔等陆军只知大陆扩张,可知帝国未来在于海洋?

    南下获取东南亚之资源,才是帝国生存之道。

    我们迟早需与西方列强进行舰队决战,何必此刻与汉斯绑死,不是徒增变数?”

    东南亚的石油、橡胶、矿石、棉花、大米全是鬼子本土急需的战略物资,那些殖民地军队和舰队却是不堪一击。

    战争的发动机一旦开启,就无法停下。

    鬼子海军早就盯上那里了,同时南进就需要舰队,比起进攻大夏,南进毫无疑问会给海军带来更多功勋。

    海陆大臣率先干仗,坐在他们下首的军官们自然也跟着开始互骂。

    双方之间,一言不合,似乎就要全武行。

    这一刻,海军的“南进”战略与陆军的“北进”战略矛盾在此刻凸显无疑。

    眼看海陆军又要陷入无休止的争吵,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敲了敲桌子,制止了双方:

    “够了,当务之急是研判方默之威胁是否属实。” 他转向陆军情报部门负责人,“技术层面,有何结论?”

    情报官员赶紧汇报:

    “报告,目前经查证,汉斯空军主力轰炸机为亨克尔He-111型,挂载2000公斤炸弹时,其最大航程约2060公里。

    民国好像进口过HE-111

    以此数据,确不足以完成对皇居的往返轰炸,除非……是单程特攻。”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

    技术分析似乎倾向于方默在虚张声势?

    但是,万一呢?

    万一汉斯人有不为人知的秘密机型提供给了方默?

    万一方默真的不惜代价,发起一次有去无回的袭击?

    谁敢拍着胸脯向天蝗陛下保证绝对安全?

    在场的将领们面面相觑,没人敢开这个口。

    方默这个威胁,一下踢在小鬼子的软肋上了。

    这可是关乎昭和本人的安危啊。

    这个责任太大了,万一出事,可不是简单的切腹就能谢罪的。

    而且,方默不久前接受白鹰记者采访时那番“预言”,此时正像幽灵一样萦绕在众人心头。

    他精准地指出了帝国未来的扩张方向——南下东南亚,甚至与白鹰开战。

    这简直是把他们内心深处尚未完全公开的绝密国策,赤裸裸地摊在了世人面前。

    虽然帝国官方一再对外宣传“大夏事变”是局部冲突,旨在建立“东亚新秩序”,以麻痹西方列强。

    但在座的高层心知肚明,海军确实已在秘密筹划南下进攻高卢、约翰的殖民地,并准备好了一旦情况不妙,白鹰参战,就与白鹰太平洋舰队进行决战的预案;

    陆军也渴望通过不断的侵略战争获取更多军功和资源。

    显然,方默的“预言”,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精准地戳破了他们的战略意图。

    “此人……眼光之毒辣,心思之缜密,实乃帝国心腹大患。” 一位年长的将领喃喃道,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他们对方默,除了愤怒,更滋生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忌惮。

    这个对手,似乎比他们想象的更了解他们。

    最终,主持会议的闲院宫载仁亲王做出了模糊的决定:

    “对方默之威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前线部队……暂缓使用特种弹。同时,督促航空部队务必尽快夺取金陵上空之制空权,摧毁金陵周边机场,彻底消除此隐患。”

    会议在不安和相互猜忌中结束。

    方默的心理威慑,不仅影响了前线的战术选择,更在鬼子最高决策层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加剧了其内部的战略分歧和焦虑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