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波挥了挥手,“放心,波哥不可能让你去做无谓的牺牲。
何况这次的目标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必须我亲手杀了他,不然难消我心头之恨!”
“到底是谁啊?能让波哥你这么执着?”熊奎忍不住追问,眼里满是好奇,他跟着李海波这么久,还从没见他对哪个目标如此上心。
李海波却没直接回答,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等他死了,你们看新闻就知道了,现在先把计划捋清楚。”
说着,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纸,在桌上铺开——那是他下午踩点时画的简易地图,上面用红笔标满了路线和记号。
他的手指落在地图上,目光转向杨春:“板鸭,明天一早我会把你易容成我的样子。
你身高跟我差不多,凭我的易容手艺,没人能看出破绽。
早上五点半,你开着老福特,隐蔽在这个位置,随时准备接应。”
杨春立刻点头:“放心波哥,肯定没问题!”
“好。”李海波点了点头,“我会跟瞎子、猴子准时到宪兵司令部接收物资,小泉跟我太熟了,我不亲自去,一准被他识破。
等接收完物资,我和猴子坐头车,猴子开车,我坐副驾驶,车队去青浦县,必经中山路和虹桥路,等车队到你隐蔽的位置,我会借口下车撒尿,把你换上车。”
他顿了顿,又叮嘱杨春:“你上车后,就坐在猴子的车上,全程少说话。
宪佐一队的人大多只见过我几面,没跟我深交,你只要别主动搭话,没人会怀疑。
等你们把军火送到青浦的交接点,瞎子带着宪佐一队的人在外围警戒,你和猴子负责跟何老板交接,清点数量,他们没见过我,肯定看不破绽。
卸完军火后,再装上回程的货物,这个时候应该是下午了。我也应该完成了刺杀任务,会用最快的速度赶到青浦县的这个位置,你回程经过这里时,把我换回去。”
“那我换出来后呢?”杨春追问。
“你下车后,立刻找个隐蔽的地方卸妆,把易容的东西全扔了,然后开着老福特从碑坊路走,绕蒲淞镇、周家桥镇直接回家。”
李海波又看向熊奎和侯勇,“你们俩个跟着板鸭要注意打好配合,千万别露馅了。”
熊奎和侯勇齐声应下,房间里的气氛瞬间变得严肃起来——每个人都清楚,明天的计划一环扣一环,只要有一步出错,后果不堪设想。
四人围着桌子坐定,把计划拆开逐条模拟。
细节越抠越细,窗外的夜色也越来越浓,直到深夜,四人才停下讨论。
李海波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看着眼前神色凝重却眼神坚定的三人,语气郑重:“夜深了,大家抓紧时间去休息,明早四点准时起床。”
三人齐声应下,各自回屋休息。
……
院子里的大公鸡刚叫第二遍,李家小院的西厢房就亮起了昏黄的灯光,透过窗纸映出几道忙碌的人影。
四点整,李海波准时推开房门,清晨的凉意扑面而来,就见熊奎和侯勇的房间已经亮着灯,里面传来收拾东西的窸窣声。
他推门走了进去,就见杨春正对着一面镜子,手里捏着易容膏,笨拙地往脸上抹,看着有些滑稽。
“波哥,你可算出来了!”杨春听见脚步声,立刻转过身,脸上的易容膏涂得东一块西一块,只勉强把原本偏白的肤色改成了小麦色,眉眼间还是他自己的模样。
“我这易容技术实在不行,琢磨了半天也只会改个肤色,剩下的还得你来上手!”
李海波走过去,从他手里接过易容工具,“你们都没正经学过易容,哪里画得像。”
说着,他让杨春坐直身子,先拿细毛刷蘸着深色油彩,沿着杨春的眉骨开始勾勒。
足足忙活了一个小时,李海波才放下工具,把小镜子递到杨春面前。
杨春抬头一看,镜中的人眉眼、轮廓、甚至连嘴角的弧度都和李海波有九分像。
李海波也凑过来看了一眼,忍不住笑着骂道:“特么的,原来我长这么丑!”
一句话逗得杨春也笑了起来,刚想开口,就被李海波打断:“别笑,你一笑就跟我不像了。”
杨春立刻收住笑,郑重地点了点头——窗外的天色已经泛起鱼肚白,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五点钟一到,杨春换上和李海波一模一样的衣服,又对着镜子最后检查了一遍,确认没破绽后,才发动老福特,朝着虹桥路的方向驶去。
另一边,李海波也已收拾妥当,他带着熊奎、侯勇走出房门,开着杨春的卡弟拉客驶向宪兵司令部。
车子赶到宪兵司令部后门时,时间也快到六点了。
远远就见小泉穿着军装,正站在一排绿色卡车边抽烟。
宪佐一队的队员们则拎着枪,在卡车旁来回踱步,显然已经等候多时。
听到车声,小泉立刻掐灭烟头,笑着迎了上来。
“李桑,你们来得很准时。”小泉把手中的文件袋递到李海波面前,“这里面是物资清单、所有车辆的通行证,还有正式的物资调拨文书,所有手续齐全,而且都是真的,不用担心任何检查。”
他顿了顿,又特意叮嘱:“如果路上遇到哨卡拦截、或者有人盘问,你就说是奉宪兵司令部的命令,送这批武器去给和平建国军补充装备的。
要是他们还有疑问,就让他们打司令部的电话,我和山本君会一直在电话边守着,你们尽管放心,不会出问题!”
李海波接过文件袋,指尖快速翻开,扫过清单上,又确认了通行证没问题,便合上文件袋揣进内兜,“小泉太君放心,我们现在就出发,保证把物资安全送到青浦。”
说着,他朝侯勇使了个眼色。
侯勇立刻心领神会,快步走到第一辆卡车旁,对着正坐在驾驶座和副驾上的宪佐沉声道:“下来,这车我来开,波哥要亲自盯着路线,你们去后面的车跟着。”
那两个队员没敢反驳,悻悻地推开车门,走到了后面的卡车上。
侯勇利落地上了驾驶座,熟练地检查了一遍油门和刹车;李海波则拉开副驾车门坐进去,顺手把文件袋放在腿上,目光扫过车队——八辆卡车排成一排,车斗里盖着绿色帆布,根本看不出里面的东西。
这时,熊奎也快步走到最后一辆卡车旁,坐进副驾,转头朝着李海波的方向比了个“OK”的手势——他得盯着车队尾部,防止有人半路搞小动作。
侯勇见所有人都就位,踩下油门,卡车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缓缓驶出宪兵司令部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