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大会在市委礼堂隆重召开。
会场内座无虚席,气氛庄重而肃穆。主席台上,市领导依次就座,李毅飞作为政法委书记,位置显要。
台下,全市政法系统各单位负责人、业务骨干,以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济济一堂。
王卓坐在台上,脸色相较于前几日的春风得意现在明显晦暗了许多,强打精神却难掩失落。
公安局长张立军则坐在台下前排,警服笔挺,面无表情,只是偶尔与旁边人低语时,嘴角会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会议按议程进行,几位领导发言后,话筒传递到了李毅飞面前。
场内响起惯例性的掌声。然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李毅飞并没有拿起事先准备好的讲话稿,他只是将稿纸轻轻推到一边,调整了一下话筒,目光沉静地扫视全场。
“同志们,”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清晰而平稳,“今天站在这里,面对全市政法战线的同仁,我不想照本宣科,讲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空话。
我想和大家聊几句实实在在的心里话。”
开场白一反常态,立刻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
连主席台上的几位主要领导都露出了些许讶异的神色。
“我们搞政法工作的,”李毅飞继续道,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带着分量,“手里掌握着法律赋予的权力,也承担着维护公平正义的天大责任。
这份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更容不得任何私心杂念!”
李毅飞略微停顿,让话语在会场中沉淀。
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我经常听到一种说法,”李毅飞的语气带着明显的质疑,“叫做‘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这句话,听起来很励志,很有哲理,但我个人,非常不认同!”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泛起一阵细微的骚动。这种公开质疑主流说法的言论,在如此正式的场合极为罕见。
“迟到的正义,还能算是完整意义上的正义吗?”
李毅飞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当受害者已经家破人亡,当蒙冤者已经青春耗尽,当罪恶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得以逍遥法外……这个时候,即便真相大白,那份迟来的‘正义’,它的分量和意义,难道不打折扣吗?”
李毅飞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仿佛能直视每个人内心的拷问:“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不是我们工作的失职?
如果我们在处理每一起案件时,都能再仔细一点,再深入一点,再较真一点,排除一切干扰,顶住一切压力,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那么,很多所谓的‘迟到的正义’,是不是本可以避免?
很多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一连串的发问,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台下不少基层干警,尤其是那些曾经在工作中感到过无力、委屈甚至憋闷的人,眼神中流露出强烈的共鸣。
李毅飞话锋一转,指向更加具体的方向:“所以,下一步,我要求全市政法各单位,必须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对近年来,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可能存在疑点的案件,进行一次彻底的‘回头看’!
要严查各自经手的案件,查缺补漏!
冤假错案,必须坚决纠正!
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必须彻底杜绝!
那些久侦未破、悬而未决的积案,必须加大攻坚力度!”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也许有人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会觉得‘我在这个位置上,我不干,你又能拿我怎么样?
那我今天就在这里明确告诉大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不担当、不作为、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的,就不要占着位置,耽误事业,寒了民心!”
这番话已经说得相当重了,几乎是指着鼻子警告。
台下一些人的脸色开始变得不自然。
李毅飞的目光似乎无意间扫过台下前排的张立军,然后收回,继续道:“可能还有人心里在嘀咕,说大话谁不会?
阴铁情况复杂,盘根错节,你李毅飞一个外来干部,能对抗得了那些根深蒂固的势力吗?”
李毅飞微微昂起头,脸上露出一抹混合着决绝和自信的神情:“那你们可能想错了!
从我踏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对自己有过承诺:在其位,谋其政,绝不敢忘记初心,绝不会放弃信仰!
面对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我李毅飞,绝不低头!”
他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出了最后几个字,声音不大,却带着金石之音,在寂静的会场里回荡。
“如果必要,大不了,我们就再来一次彻底的扫黑除恶!我就不相信,在国家和人民面前,这些为非作歹的纸老虎,能有那个胆量,敢与雷霆抗衡!”
“轰——”台下终于无法保持完全的寂静,压抑的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起。
所有人都被这位年轻政法委书记的强硬姿态和毫不掩饰的宣战言论震惊了。
在阴铁这个以矿业起家、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地方,如此直白地提到“黑恶势力”、“保护伞”、“扫黑除恶”,几乎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众人的心态发生了微妙而复杂的变化。从一开始的轻视、观望,到此刻,不少人心中已然升起了强烈的震撼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当然,也有人不以为然,比如张立军,他嘴角那抹不屑的冷笑更加明显,心里暗道:“哼,唱高调谁不会?
没有我公安系统的配合,你拿什么去扫黑?
靠嘴皮子吗?立人设倒是立得挺高,看你到时候怎么收场!”
主席台上的王卓,低着头,看不清表情,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姚达天书记则面沉如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看不出喜怒。
李毅飞没有在意台上台下的反应,他做完了最后的总结陈述,表明了自己将坚定不移推进工作的决心,随后结束了讲话。
大会接下来的议程,似乎都笼罩在李毅飞那番石破天惊的讲话阴影之下。
会议一结束,各种议论和猜测就如同炸开的锅,迅速传遍了阴铁市的官场。
全市大会的余波在阴铁市持续震荡。李毅飞那番掷地有声的讲话,如同在沉寂多年的潭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涟漪不断向外扩散。
会后几天,李毅飞办公室一改往日的冷清,变得门庭若市。
各分局、各科室前来汇报工作的负责人明显增多,其中不乏一些之前持观望态度甚至偏向王卓的中层干部。
他们的态度恭敬中带着试探,言辞间多了几分务实和请示。
李毅飞对此心照不宣,来者不拒。
他耐心听取汇报,对工作中存在的客观困难表示理解,对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但更多的是针对性地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改进方向。
李毅飞不再像初来时那样只听取不表态,而是开始展现出一个掌控全局的书记应有的决断力。
对于真心想干事的人,他给予鼓励和支持;
对于仍想敷衍塞责的,他的批评虽不严厉,却直指要害,让人汗颜。
然而,在这看似回暖的气氛中,两个关键人物的缺席格外显眼:公安局长张立军和副书记王卓,自大会结束后便再未在李毅飞面前出现过。
张立军仿佛人间蒸发,连例行的工作汇报都委托了副手;
王卓则称病请假,窝在家里,躲避着外界的目光和可能的风暴。
政法委内部,权力格局正在悄然重塑。没有了王卓的掣肘,政策研究室的刘建军如同焕发了第二春。
他被临时委以重任,分管部分原属王卓的工作后,展现出了惊人的能量和效率。
他凭借多年积累的理论功底和对政策的精准把握,迅速理顺了分管的业务,并且开始主动梳理历年涉矿纠纷的卷宗,从中寻找疑点和规律。
李毅飞冷眼旁观,心中暗叹:果然,没有无用的人,只有放错位置的能量。
老刘这把“钝刀”,一旦找准了方向,磨快了,也能成为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