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 > 第118章 人都是有梦想的

第118章 人都是有梦想的

    “跳槽到威马汽车……你确定?”

    许易神色怪异。

    什么。

    ——不要笑挑战么?

    这个职场选择,实在是精彩啊。

    “是的,威马汽车那边开出了很不错的待遇,而且论资源和背景,也有相当大规模的传统大厂以及互联网人才集合的研发资源团队。

    对外宣称,是已经打通新能源整车制造、三电架构和智能驾驶的全域自研的大团队,而且已经完成了A轮融资,工厂也即将竣工,在行业内风头正盛呢……”

    方子强接着补充道。

    要说威马汽车这一年,的确是风头正盛,单单A轮融资就有数个巨头参与,其中就包括千度、疼迅、红杉资本这些领投,创始人沈辉凭借在传统车企的人脉,吸引了几百名来自沃尔沃、吉利、大众、特斯拉、千度的核心人才。

    这样的资质和团队。

    怎么看都比其他还在初创阶段的新势力车企,要风光太多了。

    如果不算上市之后的一堆骚操作,加上几年连续亏损导致暴死。

    威马汽车的起点在几家新势力中都算是相当高,就拿他们星辰汽车来对比,实际有优势的地方也就是电池技术储备遥遥领先,以及通过微型车率先实现盈利这两点了,其他方面只能用路边一条来形容。

    “这个赵阳在虽然是广汽研究院车机系统的负责人,但智能车机的开发优先级,在广汽集团内部还是挺低的,基本不受待见。

    而且基于Linux内核的车机系统,虽然在流畅性和操作上几乎感觉不到延迟,但要想更新生态,工作量太大,比安卓车机慢上几倍。

    后续集团内部又没有扩招团队的意思,没什么发挥的余地,所以也就萌生跳槽想法了。”

    听完方子强说的。

    许易内心不禁感慨了。

    果然还是应了那句话。

    传统车企有传统车企的病。

    技术起点上,很多传统车企并不低了。

    资金底蕴更是不缺。

    甚至,可能当下稍微发发力,就能碾压所有的初创新势力。

    就拿目前来说,能搞出linx内核车机的车企,已经有好几家。

    但宣传天天喊着智能化、高端化,等过了几年水平车机开发却还在原地踏步,被反过来创立仅仅几年的新势力车机吊打,就很抽象了。

    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像这种有能力的核心人才,人家都跳到更注重相关领域的新势力车企了。

    鸡头和凤尾的区别还是分得清的。

    最为关键的是,新势力车企做到头部,那可就是妥妥的凤头,比待在原厂坐冷板凳拿死工资强多了。

    ——人都是有梦想的!!

    …

    “能约出来见一面吗?”

    “之前有点问题,但现在倒是问题不大。”

    “好。”

    …

    稍稍愣了一两秒。

    许易马上就想明白了。

    之前他们星辰汽车顶多算是个造老头乐的,但现在不同了,他们也是能靠“销量说话”的车企了。

    并且也有了自己的准4.0工厂(待完工)。

    人毕竟是为梦想而跳槽的。

    要是换做以前的星辰汽车,类似这种水平的核心人才,哪怕你把老头乐卖到天上去,人家也不会高看一眼,因为没背景造车成功率实在是太低了,没销量没技术团队,人家大牛来了也只能望洋兴叹。

    那种由顶流资本跟投,大厂研发资源重构的新势力车企,往往才是顶级核心人才的首选落脚地。

    ……

    广市。

    赵阳坐在一家咖啡馆的外侧,眼睛看着窗外的车流。

    实际思绪则是沉浸在这些天筹备离职这件事,把所有的交接工作搞完,接下来将是他人生新的开始。

    近两年。

    类似他这样的人才流动,在业内其实很普遍了。

    随着新能源车大潮的掀起,几乎所有的新势力造车,除了起手融资之外,紧跟着就是到大厂挖人、抢人,类似广汽汽车研究院、吉利汽车研究院、上汽技术中心、比亚迪工程院……

    有的一口气把部门的十几名技术骨干一锅端了,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高情商的说法:新势力这些家伙太没礼貌,把大厂挖空了

    低情商的说法:大厂工资低,留不住人。

    …

    说白了,打工人也是要挣钱。

    就算是搞核心技术的骨干,也属于高级打工人。

    很多大厂早几年都是互相挖来挖去的,现在反倒斥责新势力这些初创车企抢自己人,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可以说,人员流动才是行业有活力的正常表现,早年互联网手机的挖人大战,比这个要激烈多了。

    本来。

    赵阳已经和威马汽车那边的人谈好了,只要过去,待遇不是问题,以他的资历,也可以完全主导整个智能开发团队。

    但到了临门一脚,情况又出现了些许偏差。

    由于千度那边挖来的研发团队空降,威马内部又开始变动口风,智能化要以互联网思维为主,虽然待遇是没变,过去却隐隐有了降权的风险。

    “我操了……这车子还没开始造,怎么有股子派系斗争的味道?”

    赵阳隐隐有点有点头疼。

    直觉告诉他,这家车企看上去远远没有表面那么风光,内部的混乱光是前后口径不一就可见一斑了。

    目前他也不止在这一家车企选择,只不过能达到他心理预期的不算多。

    就比如最近,还有一家叫星辰汽车的负责人委托猎头联系上他,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造老头乐起家……开出的薪资待遇比威马汽车还要高?

    高级人才跳槽,往往追求的是期权和长期价值绑定,这点是很重要,一旦公司起飞,自己也就跟着财富自由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谁会嫌短期薪资太足的?

    要是早期薪资都紧张,那可以预见研发经费和投入更好不到哪儿去了。

    所以赵阳特地查了一下。

    查出来的信息令他很意外。

    怎么形容呢。

    ——“虽然是造老头乐起家,但历史战绩却强得让人感到可怕!”

    通过造老头乐游走法规边缘,在下沉市场搞出近百亿营收的,可以说是运气好,误打误撞。

    正式进军造车界,又推出了一款精准定位的爆款车型,短短几个月的功夫,就把销量打到了一万多台,又搞出了个爆款赛道,目前又得到了山栋地方的全力支持,独立造车资质和造车工厂眼看也要落地了。

    除此之外,他还查到这家车企收购了山栋威能环保的大量股权,看来是要走垂直整合供应链的路子。

    电池电机电控都是自研的,又整合电池厂搞双向研发。

    如果说一般的新势力车企发展是剑走偏锋。

    那星辰汽车在赵阳看来,多少是有点搞极端了。

    颇有点暴发户发财后,乱砸一通的风格。

    这哥们……不会真的认为研发投入越多就越强吧?

    拿电池行业来说,哪个不是要十年以上的积累。

    就算整合了威能,节省了这部分时间,想追上行业第一梯队,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到时候新车滞销,资金链断裂、或者研发卡瓶颈怎么办?

    现在还要来搞智能车机。

    ……

    嘶——

    等等。

    星辰汽车这家公司,不会真在电池技术上,掌握到什么关键性突破了吧?

    赵阳内心突然冒出一个比较离谱的猜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