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 > 第111章 远程控车功能,第一代智能车机

第111章 远程控车功能,第一代智能车机

    “许总,有你这句话就够了……咱们必须猛攻,在最短时间狠狠拿下!!”

    下一秒。

    王垒浑身一震!!

    接着忍不住用力握住许易的手,心悦诚服的说道。

    ——士为知己者死。

    一句“研发兜底”,再加上“全力猛攻”。

    愣是搞得在场的众多大老爷们,望着许易的眼神备受打动,泪光汪汪!

    内心有了一种莫名的激动!!

    情难自已啊!!

    实际上。

    在进口并未限制的条件下,搞国产自研这条路,本就是吃力不讨好。

    更别说还是功率半导体这样的底层器件自研。

    市场需求未爆发——只是浅层原因。

    深层原因,还是投资圈和科技圈都不看好。

    这年头,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自媒体经济大热,随便投都是轻资产、快回报。

    ——聪明人太多了。

    能挣到轻松的快钱,实业受到的关注就更少了。

    而搞SiC器件的研发需要昂贵的设备,晶圆又依赖进口,利润空间被压缩到20%,属于是重资产、慢回报,风险率还不低。

    更为关键是。

    对于大公司,大项目采购来说,科技圈往往也不看好国产元器件。

    一句话。

    有预算的情况下无脑进口英飞凌。

    人家进口器件的“权威”和“品质”,是难以撼动的。

    在这种情况下,但凡国产出现一点问题,寿命也好、耐久和高压负载情况也好,都得被骂背锅。

    何况。

    在自研的产品起步之初,工艺本来就没有国外成熟,接不到什么大单子。

    一来二去,就是负面循环了。

    在许易印象里,国产sic大规模崛起。

    还是在经历19年的大制裁事件之后。

    不光是各种芯片买不到,半导体更是疯狂暴涨、动不动产能断供。

    逼得国产一堆新能源车企与科技企业机构转向国内战略投资,下重金投资泰科天润和天岳先进这样有自研自产sic碳化硅的供应链厂商,才实现了自产超车。

    “不过就现在而言,倒没那么严峻了。”

    许易心里略一合计。

    因为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市面上的新能源车与超充桩群,将会以极快的速度迭代,到时候120kw功率,都只属于基础快充范畴。

    到时国产sic便能大放异彩,而且随着量产规模的增大,还有很大的技术降本空间。

    许易和高管团队在京都待了两天的时间。

    双方经过多轮沟通,定下了后续投产规划和发展战略。

    ……

    周四。

    等许易回到公司。

    内部又给他带来了两则喜讯。

    “十月的销量稳步向好,预计到月底,便能突破一万六千台的销量大关。”

    “此外,咱们新成立的车商城生态小组,在线下已提车的车主群体中,受到了广大好评,单月销量突破一千五百单,贴膜的车主超过五百台,这一切还要归于郑总的功劳,他作为加盟商合伙人亲自对接改装厂,替公司选品和采购,在维持车主群体上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市场部这边汇报道。

    现在市面上的传统车企,都想方设法地从已购车主身上捞油水,包括昂贵的保养和维修件,然而他们星辰mini在这方面恰恰是劣势。

    因为车价太过便宜,加上新能源车的前期保养又十分简单,仅仅只需要更换空调滤芯和雨刮,再随便检查下底盘和四轮平衡就完事。

    换件更不用说了,都是国产件,零整比不会太高。

    星辰汽车自己也不可能去平白抬高车主售后的成本,那样长期来看是有害无益的。

    可谁能想到。

    “车商城”这个点子,给售后端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盈利。

    为此软件运维部门,又很快将车商城的软件页面进行了更新,现在不光可以购买星辰汽车的车载用户,还可以发图评价,咨询售前售后客服等操作。

    整个车商城的主页,也有了更加精美的宣传图。

    俨然做成了内部小陶宝的生态。

    …

    “好,从今天起,车商城生态部就算正式成立了,老郑…我想请你担任咱们车商城生态部的执行总监,你愿意加入吗?”

    许易带着笑。

    今天将郑国昭邀请到公司总部,特意发出一个“招募请求”。

    之前郑国昭就是作为一线经销商合伙人,但他看出来了,这货在搞生态运营和产品衍生这块,绝对算得上有点“天赋”在身上。

    卖老头乐迅速打开市场,就把一堆中老年群体哄得一愣一愣的。

    现在搞车商城选品,又把年轻车主群体维护得很好。

    这样的功绩,加入他们星辰担任相关高管,许诺期权已经绰绰有余了。

    何况目前公司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正值用人之际,只要能办实事的人才,都是星辰汽车所需要的。

    品牌生态链这一块要是做得好,利润甚至不下于单开一个车型了。

    甚至。

    发展到将来,他们星辰汽车业也不光能卖车内产品嘛。

    还可以搞搞汽车模型、气门芯、甚至是家具和小家电,户外露营用品……

    就比如所谓的——“人车家生态”。

    将来能不能爆火先不谈,不妨碍先把概念吹出去。

    ……

    “许总,我等这个机会很久了!”

    郑国昭面带激动!

    无需多盐!

    自从接触到星辰汽车,他的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最关键的是随着更深入的了解,他发现星辰汽车这家公司,底蕴实在太深了!

    许总身上更是有很多东西值得他学习。

    这是真正能做大做强,走向巅峰的机会!!

    “欢迎加入我们!”

    两人情真意切地握了握手,星辰车商城生态部就此成立。

    …

    “目前车商城的选品,广大车主的评价都很好,我会继续努力,将咱们星辰的品牌生态发扬光大!!”

    郑国昭激动的说道。

    唯一有点可惜的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火爆,各个品类的销量慢慢趋于稳定了,不再呈直线上涨模式。

    因为星辰mini的车主群体,毕竟还没有达到传统车企的规模,能有一时的火爆,都已经是新旧车主鼎力支持了。

    所以。

    郑国昭绝对在这方面继续大力耕耘,亲自对接厂商,压价选品,争取让那些不购买他们车商城选品的车主,内心都产生一种“不买就是亏了”的感觉。

    “有你我放心。”

    许易点点头。

    品牌生态是一个需要长期深耕的地方,他也没指望一下子起飞。

    或者说,能达到目前的这种效果,已经算很起飞了。

    车主群体认同度都这么高的,盈利也相当稳定,还要怎么样?

    你总不能指望,那些不买星辰汽车的人,也跑过来购买他们车商城里的东西吧?

    ……

    下午。

    许易又开会处理了两件事情。

    第一是有关于“云服务”的开通。

    下一款车他们主打的是初步智能化,以及二十万的锚定价位。

    除了车子本身的硬实力外,软件实力也要开始铺垫了。

    要说智能化的基础——

    那么毫无疑问,就是“远程控车功能”了。

    每台车都要增加“车载T-BOX”硬件,用于后台系统和手机APP通信,实现手机APP的车辆信息显示与控制。

    最基础的“远程控车功能”,其实就包含了以下功能——

    ——远程解锁开关车门。

    ——远程开关车窗。

    ——远程开关空调。

    ——查看车辆定位。

    ——车辆故障提醒。

    …

    别看已经是非常基础了。

    但放在当下的汽车市场,那是妥妥的“高科技优质功能”啊!

    举个最普遍的栗子吧。

    类似bba和二线豪华等合资巨头车企。

    你购车后要实现远程开关空调,买车超过三年后,还得付费续订,价格是每年798元。

    也就是说。

    大夏天的,想要远程开个空调,还得按平均每天两元钱的成本来付费!

    包括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国内传统品牌,也是沿用的这一体系规则,只不过付费的价格稍微低点,或者推出个一次花钱买断服务。

    而这个功能,真正的在国产全民普及,还是新能源车大面积覆盖的时候。

    因为主打的就是智能化差异、以及智能驾驶的卖点。

    就算是自动泊车,停车场自动寻位,甚至后续更高阶的高速领航辅助,城区领航驾驶功能,都被慢慢打到了标配的区间。

    区区远程控车功能,就更不用说了。

    …

    而要实现这个功能,并不复杂。

    车载硬件满足后,无非是解决云端的问题。

    星辰汽车这边采用的是混合云模式,也即是“自建核心服务器+公有云弹性扩展”。

    近期花费了几十万,在地下室自建了专用机房,采购一批核心服务器集群作为私有云,储存一些核心车主信息与车辆核心技术。

    公有云这边则是直接租用阿里云的云端服务器,这也是大部分新势力车企方案。

    车辆网功能本身不复杂,但要考虑到车主规模极大扩张后,数据“百万级并发”的压力,公有云应对弹性需求自动扩张的冗余空间。

    如果一开始就采用全自建服务器,不光成本高、且大型服务器集群精密机房的建设周期,也需要好几个月。

    搭建大型数据中心这件事,起码要等到下一台车销量稳定后,才能着手去做。

    除此之外。

    另一件事,就是属于他们星辰的专属的车机系统打造。

    新能源汽车的智能车机系统,说白了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安卓系统”。

    不过涉及到“控车、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服务,并且掌控车辆安全隐私数据,和手机系统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分。

    许易的要求很简单。

    第一版的车机系统,能实现搭载高德地图(车机版)、扣扣音乐、附近充电站点推荐、显示续航胎压、调节电动座椅,车窗车灯,切换驾驶动力模式……这些核心的功能也就足够了。

    除此之外,最大的要求就是流畅!

    除了流畅之外…还是踏马的流畅!!

    那种刚开始软件水平不高,还塞一堆想当然的功能,或者用了一段时间,随着系统储存增加,就变得点一下卡两秒的“智障车机”。

    绝不允许出现在他们星辰汽车的车机上。

    功能可以少,但一定不能卡!

    否则的话,这种车机系统将比油车的实体按键还难用,令用户痛恨……

    纯纯花了钱还变成负面宣传,实在是作孽啊。

    …

    “许总,按照您的要求,我们要在接下来落地一套车机系统,最效率的方案还是联合定制加深度自研的模式。

    目前市面上的几大手机厂商,都可以作为业务选择。

    并且我聘请猎头深挖市面上的相关人才,已经找到了几个从事系统开发的高级人才,就是跨行挖过来溢价稍高。”

    人事部总监方子强道。

    搞一套自己的车机系统,这事儿再简化,也涉及到系统框架开发和ui自研,还要绝对的流畅和后续不会卡,光靠他们目前自己的软件团队,肯定是不可能搞定的。

    “详细说说看。”许易道。

    方子强接话道:“目前联系到的有族Flyme系统的资深设计师、MI UI的系统优化工程师、以及从事过花为通信模块团队的蜂窝网络工程师……短期内咱们可以组建自研系统团队班子,是没什么问题。”

    互联网人脉资源这块,他们星辰是没有的。

    但是没关系。

    通过发动大量钞能力,还是有猎头公司愿意从中运作。

    而且许易要挖的又不是什么行业大牛、顶尖级人才,仅仅是有相关资深团队经验的中高级人才即可。

    目前手机行业的内卷也发展到了一定阶段,“高速增长”转向“存量竞争”,价格战导致利润下降,行业人才又有溢出,离职率比前几年要增高了不少。

    即使是不出面挖,也有一些业内人才,在关注新能源汽车这个风口了。

    就拿目前刚成立的新势力车企来说,往往跳过来就是20%-50%的薪资上涨,绝对是跳槽的黄金周期。

    定制系统这一块,许易更偏向现在的族。

    这个时期的“Flyme5”系统,算得上一代经典。

    找族合作定制第一代车机系统,也可以大大节省开发时间。

    否则让他们自己从零打磨,达到他所需要的要求,起码是按年起步的工程了。

    最为关键的是,后续一两年族因发展失利,核心人才大量流失,到时候他们星辰汽车完全可以来一个无缝接收!

    组建起一支汽车界最强的车机软件系统团队!!

    想到这件事,许易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

    心里忍不住轻哼起来~~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