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泫回府就去见顾希沅,把和谈的事说了:“问题不大。”
顾希沅放下心:“那就好,能和谈也是你立了大功。”
“多亏了你,说吧,我该怎么感谢你?”萧泫把人圈在身前。
顾希沅摇摇头:“我只是出个主意,你的功劳是最大的,若北狄能打得过你,才不会考虑和谈。”
这些话萧泫自幼听过无数次,可从她嘴里说出来,他才觉得有成就感。
笑着碰她鼻尖:“怎么,不想让我感谢你?”
顾希沅可不敢要他的感谢,万一是在床上怎么办。
偏过头不看他。
萧泫看出她在躲,歪着头凑过来:“本王是知恩图报之人,为表感谢,晚上本王伺候你好不好?”
顾希沅狐狸眸一转:“今晚什么都听我的?”
“当然。”
“听我的你好好睡觉,不必伺候。”
萧泫:“……”
……
“就这么轻易谈成太便宜他们!”返程的贺兰不满道。
忽律瞪他一眼,很怕大王子反悔,急切劝道:“别忘了以后每年还有五十万石粮食,咱们只当这一百万亩地租给大周,也是划算的。”
烈延赞同:“忽律首领说的有道理,今年大旱,一百万亩地年产不到五万石,近乎颗粒无收,大王子可以同大汗说租给大周。”
“本王子明白。”后者赞同,他知道这样说只是为了体面一些。
两日后,北狄大王子又来了,依旧在城门下见面。
北狄大汗已经同意和谈的条件,并且和各部落首领商议好,出多少战马可以领相对应的粮食,剩下的粮食都归北狄王庭所有。
众首领已经赶回部落安排此事。
再次见面,双方少了试探猜忌。
众将松了一口气,萧泫眼底也有了一丝笑意:“既然你们同意,暂时停战,本王即刻传信回京请父皇旨意。”
大王子和烈焰怔住:“燕王殿下这是何意?难不成贵国皇帝还不知我们和谈的事?”
“知道要和谈,但不知道和谈的条件,你们且等上几日。”
二人在这一刻慌了:“燕王殿下不会是在故意拖延时间,诓骗我们吧?”
萧泫冷嗤:“大王子以为本王怕你们?”
“可是……”大王子被噎住,不怕不代表不会骗,可如今他没别的办法。
没有粮食,北狄百姓每天都会饿死很多人。
“放心吧,议和是本王提起,本王自然也想快些成事。”
听他这样说二人才放下心,行礼离开,还要给大汗复命。
三日后的早朝,议和的军报呈到皇帝面前。
想和谈的官员夸赞道:“北狄愿割地一百万亩,送上良驹五千匹,此乃天大的好事。”
有些官员不这样认为:“可是这些好处却被商户墨家占据,与大周朝堂没有半分关系。”
“是啊,此举还要多加考量。”
皇帝没说话,百官也在思索。
萧擎破天荒手持笏板走出来,只要能议和就是好事,大哥可以回来陪嫂嫂,他的王妃就会多陪自己。
“父皇,这事多简单,粮食由国库出,马和地都是朝廷的。”
徐尚书反对:“晋王殿下有所不知,这不仅仅是两百万石粮食的事,后续的草甸养护,养马的支出都是不小的开销,谁来承担?”
萧擎瞪他一眼:“总不能不出银子就得到马场吧?”
镇国公出列:“陛下,让墨家出银子,朝堂也不亏。”
萧瑾宸诧异,外祖父怎会向着萧泫?“不可,商户可以养普通马匹,战马绝对不行!”
镇国公看着太子,暗暗使了个眼色,墨家和国公府有些交情,尤其墨家三公子和臣鞍关系很好。
虽然臣鞍如今在天牢,但他见过墨家大公子,想必墨家会为自己所用。
而马场对兵家而言可是重中之重,他们该促成此事。
“太子殿下,战马在谁手中都是在大周境内,真有需要的时候出银子去买也方便,总比从其他国家买方便。”
萧瑾宸一时没说话,外祖父到底要做什么?
一时间,朝堂因为地和马的归属问题争论起来。
丞相见争不出个所以然,出列:“陛下,臣倒是有一折中的法子。”
“魏相说来听听。”
“如今国库的确负担不起这么大的马场,太仆寺也忙不过来,我们可以和墨家约定个期限,期限内营收归墨家。”
“待朝廷能接管之时,再偿还墨家所出成本,相当于我们请墨家帮忙打理马场。”
萧瑾宸不愿见事成,心中急切,又道:“父皇,儿臣觉得不妥,墨家给北狄两百万石粮食,以后每年还要给他五十万石,大周休养的同时,北狄也在强大,到那时也许北狄更难对付。”
皇帝盯着自己选的储君,几不可地叹了口气,那可是一百万亩地,怎么也该先混到手。
镇国公又给萧瑾宸使眼色,马场在墨家才有可能为他们所用。
只要太子顺利继位,他便可以让马场永久在墨家手中。
“陛下,臣附议,即便是墨家掌管马场,也是北狄给大周的,马场里的马也是替大周养的,我们只当是租给墨家。”
“等期限一到,国库充盈便可收回,最后得了地和马,也应了燕王的初衷,什么都没有损失谈和。”
萧瑾宸不可置信的看着外祖父,他为何反对自己,认同萧泫的做法?
就连五公主都没和亲,真让他做到什么都没付出谈成?
他的脸色越来越黑,又没法再说什么,只能自己生着闷气,等下朝后要找外祖父好好聊聊。
皇帝点了点头:“其余人还有什么看法?”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萧擎又站了出来:“父皇,有人出银子给您办事,咱们还挑剔什么,谁挑剔让谁出银子。”
皇帝忍不住笑:“所以晋王的意思是同意和谈?”
萧擎理所当然:“打仗多吓人,北疆的百姓一定很害怕,能和谈他们就不用整日提心吊胆,兵士们也可以回家和妻子团聚,孝敬父母,教养子女。”
皇帝哈哈笑开:“你如今成了婚,倒是成长很多。”
齐国公笑眯了眼,这个外孙越来越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