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四合院:傻柱你哥咋天天揍你? > 第370章 自己装卸

第370章 自己装卸

    何卫国看着几个年轻队员脸上或多或少的焦急神色,沉稳地开口安抚道:

    “不急,都耐心点。”

    “春耕时节,各地都来提货,排队是常态。”

    他转头对二号车的孙进步吩咐道:

    “进步,你留神观察一下,看看前面哪些车是跟我们一样,往北边红旗、跃进、向阳那几个公社去的,大概心里有个数。”

    孙进步扶了扶眼镜,认真点头:“嗯,我知道了科长,你放心吧,我盯着呢。”

    这时,旁边性子比较急的吴大国看着前面似乎有些骚动的队伍,忍不住开口道:

    “科长,这点儿得排到啥时候去啊?我看前面好像……吵吵起来了?”

    何卫国对此早已司空见惯,平静地说道:

    “吵起来太正常了。都是为了抢时间,都想早点把化肥拉回去,不耽误农时。”

    “都回车上等着吧,保持发动机运转,但别一直轰油门,注意节约燃油。”

    “大家精神都绷着点,随时准备跟着前车移动。”

    就这样,车队在尘土飞扬的仓库区缓缓前行,足足排了两三个小时,才终于轮到他们。

    何卫国让周铁柱看好车队,自己拿着文件袋,利落地跳下车,快步走向仓库旁边那间略显简陋的办公室。

    一进办公室,一股混杂着烟草、汗水和焦虑的气息扑面而来。

    最让何卫国印象深刻的,是办公桌上那部老式摇把电话,几乎就没停过响铃。

    接电话的是一个中年干部,眼袋深重,嘴唇干裂起泡,嗓子已经有些沙哑,对着话筒几乎是在吼:

    “没有了!说了没有了!你们公社的指标已经超了!你跟我吼有什么用?”

    “我还能给你凭空变出来不成?”

    “我理解你们的困难,但我这里是真的没有了!”

    “有新的调拨下来第一个通知你们行不行?!”

    说完,他“啪”地一声挂断电话,疲惫不堪地用手揉着太阳穴。

    何卫国心里明白,这很正常,在这春耕的关键当口,化肥就是公社的命根子,谁都想多争取一袋两袋,恨不得把仓库搬空。

    他这个负责调拨的仓库办公室主任,压力可想而知,几乎成了所有催货矛头的指向。

    何卫国等他稍微缓了口气,才走上前,客气地开口道:

    “您好,请问是刘主任吗?我是红星轧钢厂运输科的何卫国,来提春耕支援任务的化肥。”

    刘主任头也没抬,直接伸出手,声音沙哑:“单子。”

    何卫国也没耽搁,赶紧将盖好公章的介绍信和提货单递了过去。

    刘主任快速浏览了一下单据,紧绷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抬眼看了看何卫国:

    “哦,轧钢厂的,是吧?”

    “你们今天是第三批来的。规矩都知道吧?”

    “我们这边只负责核对数目和办理出库手续,装车得你们自己人来。”

    这一点倒是有些出乎何卫国的意料。

    以往他去其他地方执行运输任务,大多有专门的装卸工负责装车,司机主要管运输。

    但转念一想,这里是化肥仓库,春耕期间吞吐量巨大,人手肯定紧张,而且仓库方只负责物资调拨和出库,不包装卸也属正常。

    他立刻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行,刘主任,我知道了,我们自己装。”

    他顺势看了一眼办公室内外繁忙混乱的景象,语气带着关切:

    “刘主任,我看您这边……今年情况特别紧张啊?”

    刘主任重重地叹了口气,仿佛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这才用正眼仔细打量了一下何卫国,苦笑道:

    “唉,同志,不瞒你说啊,何止是紧张,简直是……要命!”

    他压低了点声音:

    “今年总体的化肥配额,比往年砍了三成都不止!”

    “可地还是那么多地,人还是那么多人,各个公社都跟疯了似的,派人天天来催、来蹲点,电话更是从早响到晚。”

    “你说,我们这个仓库,门槛都快被踏平了,电话线都快烧着了!”

    “我这嘴上的泡,就是这几天急出来的!”

    何卫国感同身受地点了点头。

    其实在年前,各种迹象已经表明今年物资供应会格外紧张,城里的某些苗头早已显现,现在看来,农村基层的压力更是巨大。

    他将话题拉回到当前的任务上,指着提货单确认道:

    “刘主任,您看一下,我们这批货,是分别送到红旗、跃进、向阳三个公社的,对吧?”

    刘主任看了一眼单子,点头确认:

    “对,三个公社。其中红旗公社最远,路也最烂,过了河还得往里走二十多里的盘山路,全是坑洼土路,一下雨更是没法走。”

    “他们那个田主任,昨天就在我这办公室门口打地铺睡的!”

    “你们要是能紧着他们的先送,那可真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了!”

    何卫国略一思索,便做出了决定。

    他们这次任务就是专项支援这三个公社,跑是肯定要跑的,既然红旗公社最急需,路又最难走,不如就先啃下这块硬骨头。

    他果断道:“行!刘主任,那我们第一站就去红旗公社!”

    别看只有三个公社,这年头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一个公社下面管辖着若干生产大队,生产大队下面还有生产小队,规模不小,人口和耕地面积都相当可观。

    他们这次五辆卡车的运量,跑一趟,刚好能送完一个公社的配额。

    而且看这情况,每个公社下面肯定不止一个生产队需要分配,路途又远又颠簸,货物还不敢装得太满,怕损坏车辆和货物。

    何卫国在心里快速估算了一下,按照这个送货强度和路况,估摸着送完一个公社就得花费差不多一天时间。

    但这样集中力量逐个送货,对于他带着的这几个新手司机来说,反而更稳妥,便于管理和照应,不至于分散开来手忙脚乱。

    “刘主任,那我们第一站就去红旗公社吧,既然他们最着急。路烂点也没关系,反正迟早都要送过去。”

    刘主任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

    “那太好了!太感谢你们了,何科长!”

    “我这就让人带你们去三号仓库提货!路上……路上可千万小心啊!”

    “那路,唉,不好走啊!”他语气中充满了关切和提醒。

    何卫国郑重地点了点头:“您放心,我们有准备。”

    刘主任随即叫来一个年轻干事,吩咐道:

    “小张,你带这位何科长去三号仓库,按这个单子,提红旗公社的那批肥料,核对清楚了!”

    那叫小张的年轻干事接过单子,对何卫国道:“同志,跟我走吧。”

    何卫国跟着小张走出办公室,回到了自己的车队前。

    他对着后面几辆车里的队员大声道:

    “都跟上我的车!咱们去三号仓库装货!”

    队员们纷纷点头示意明白。

    何卫国让那名年轻干事坐上了自己的副驾驶,车队在他的指引下,缓缓驶向了仓库区的另一侧。

    三号仓库更加巨大,里面堆积如山的化肥袋子几乎触到了高高的顶棚,空气中弥漫着浓烈刺鼻的化肥味道。

    仓库里同样是一片繁忙景象,不少来自其他单位的司机正和同伴一起,汗流浃背地将沉甸甸的化肥袋子扛上自己的卡车。

    工作人员则主要是在旁边指挥、登记,并不直接参与装卸。

    这时,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的赵晓东从三号车跳下来,看到这情景有些发懵,挠了挠头:

    “科长……这……这装车也得咱们自己动手啊?”

    (晚了点晚了点!各位爹见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