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四合院:从港岛混混到爱国大亨 > 第318章 花钱是个技术活

第318章 花钱是个技术活

    清水湾影城,一号摄影棚。

    这里不再是空荡荡的铁皮房子。

    一条完整的街道,被硬生生塞了进来。木质的两层日式建筑,挂着“虹口道场”牌匾的武馆,居酒屋的灯笼,甚至连地上的青石板,都透着一股陌生的异域气息。

    刘良站在一台巨大的摄影机摇臂上,拿着扩音喇叭,兴奋得满脸通红。

    “道具组!那边的樱花树,再给我加两棵!我要风吹过,有花瓣落下来的感觉!”

    “灯光!三号灯往左挪半米!我要那束光,刚好打在‘东亚病夫’那块牌子上!”

    一个穿着汗衫的剧务跑过来,气喘吁吁。

    “刘导,木材公司的老板来了,问那批从北海道运来的桧木,尾款什么时候结?”

    刘良头都没回。

    “让他去找辉哥的财务!这点小事不要来烦我!”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镜头、画面、光影。

    这是他拍电影二十年来,最痛快的一次。

    以前在邵氏,道具师敢跟他提用北海道的桧木,他能一巴掌扇过去。现在,他只要提一句,第二天,装满木材的集装箱就停在了片场门口。

    袁平带着一群龙虎武师,正在道场的榻榻米上热身。

    这群人,个个都是好手。他们穿着崭新的练功服,精神头十足。

    “平哥,听说公司给我们每个人都买了最高额的意外保险?”一个年轻的武师凑过来问。

    袁平一脚踢在沙袋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山哥说了,兄弟们是来拼命的,不是来卖命的。断手断脚,公司养你们一辈子。”

    武师们发出一阵欢呼。

    这年头,做龙虎武师,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哪家公司会给你买保险?受伤了,能给个几百块汤药费,都算老板仁义了。

    可在这里,他们拿的是全香港最高的薪水,享受着最好的福利。

    干活,能不卖力吗?

    整个片场,就像一台上足了油的巨大机器,高速运转着。

    唯独有一个地方,气氛不太一样。

    那是片场角落临时搭建的财务办公室。

    梁文辉派来的财务团队,就在这里办公。

    “不行,这张发票不能报。”一个戴着眼镜,表情严肃的会计,将一张单据推了回去。

    剧组的场务小李急了。

    “为什么啊?陈会计,这就是我们买钉子和锤子的钱啊,一共才三百多块。”

    陈会计推了推眼镜,指着单据。

    “供应商不是我们公司名录里的。”

    “我的天啊!”小李哀嚎起来,“买盒钉子而已,要不要这么麻烦?以前在邵氏,我拿张白条都能报账!”

    “这里是龙世纪。”陈会计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山哥的规矩,一分钱,都必须有来路,有去处。”

    小李拿着那张单据,垂头丧气地走了。

    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剧组的人花钱花得有多爽,报账就报得有多痛苦。

    刘良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辉哥,你派来的这帮人,是会计还是锦衣卫?”他找到正在巡视片场的梁文辉,没好气地抱怨,“我的人,现在半天拍戏,半天填表。再这么下去,电影没拍完,我的人先疯了。”

    梁文辉笑了笑,递给他一瓶水。

    “刘导,消消气。山哥吩咐的,账目,必须清楚。”

    “清楚?我他妈都快看不清楚了!”刘良拧开瓶盖,猛灌一口,“我让你从日本订一批和服,你倒好,合同分了三家公司签。一家做采购,一家做运输,还有一家做什么‘文化顾问’。一件衣服的成本,翻了快十倍!你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吗?”

    梁文辉脸上的笑容不变。

    “刘导,你只管拍电影。账本上的事,交给我。”

    “我……”刘良还想说什么,陈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怎么了?刘大导演,谁惹你发这么大火?”

    陈山带着李龙,走了过来。

    刘良一看到陈山,火气顿时消了一半。

    “山哥,你来得正好。你评评理,辉哥这账做得,我看不懂。”

    ”陈山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别在这吵了。今天我请客,把兄弟们都叫上,去福临门。”

    ……

    福临门,香港顶级的富豪饭堂。

    陈山包下了最大的一个包间。

    刘良、袁平、黄泰,还有剧组的几个核心主创,都来了。

    桌上是最好的鲍参翅肚,身边是顶级的XO。

    一开始,气氛还有点拘谨。

    几杯酒下肚,大家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山哥,不瞒你说,我开始还真有点怕。”黄泰喝得脸颊发红,“一千五百万的预算啊,我拍了半辈子电影,没见过这么多钱。我怕把你的钱给亏了。”

    “亏了算我的。”陈山给他满上一杯酒,“我今天叫大家来,不是来听你们诉苦的。”

    他站起身,端起酒杯。

    “我是来告诉你们,我们到底在做什么。”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看着他。

    “你们以为,我们花一千五百万,只是为了拍一部功夫片?”

    陈山走到刘良身边。

    “刘导,你嫌辉哥的账目麻烦,嫌一件和服要走三家公司。我告诉你,这三家公司,一家在香港,一家在东京,一家在巴拿马。每一笔钱,都通过国际银行转账,留下清清楚楚的记录。”

    他又看向袁平。

    “袁指导,你以为公司给兄弟们买的保险,签的是香港的保险公司?不是。我们签的是伦敦的劳埃德。你们的薪水,也不是从龙世纪的户头出,是从一家在瑞士注册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出。”

    陈山环视众人。

    “你们拍的每一个镜头,花的每一分钱,都不是秘密。”

    “恰恰相反,我要让全世界的会计师、律师、税务官,都能来查我们的账。”

    “我要让他们清清楚楚地看到,我们为了拍这部《精武门》,花了整整一千五百万港币。”

    “为什么要这么做?”李龙忍不住问。

    陈山笑了。

    “因为这部电影,不只是给香港人看的。”

    “它是一颗子弹。我要用这颗用一千五百万港币打造的子弹,敲开好莱坞的大门。”

    “我要让那些看不起我们中国电影的鬼佬知道,我们不光会打,我们还比他们更有钱,比他们更会花钱!”

    整个包间,鸦雀无声。

    刘良他们,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在燃烧。

    他们终于明白了。

    那些繁琐的发票,那些复杂的合同,那些绕来绕去的海外公司,都不是束缚。

    那是铠甲,是武器。

    “山哥!”刘良猛地站起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我懂了!你放心,这部戏,我一定给你拍出两千万的效果!”

    “没错!山 哥,干了!”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从那天起,剧组的气氛,彻底变了。

    财务办公室不再是大家抱怨的地方,反而成了最热闹的部门。

    “陈会计,你看看我这张单子填得对不对?所有附件都在这里了!”

    “陈会计,下批道具的采购合同,是不是也得弄成三份?你教教我。”

    整个团队,拧成了一股绳。

    拍摄进度,一日千里。

    这天,剧组正在拍摄虹口道场踢馆的重头戏。

    李龙一身白衣,站在道场中央。

    “咔!很好!保住这个情绪!”刘良在监视器后大喊。

    就在这时,片场入口处,一阵小小的骚动。

    梁文辉陪着一个穿着笔挺西装的金发鬼佬,走了进来。

    那个鬼佬的眼神,像鹰一样,扫视着整个奢华的片场,眉头微微皱起。

    梁文辉快步走到陈山身边,低声说。

    “山哥,有点麻烦。”

    “是税务局的人。”

    那个名为大卫·米勒的英国税务稽查官,径直走到陈山面前,亮出证件。

    “陈先生,我是香港税务局商业罪案调查科的大卫·米勒。”

    他用一口流利的粤语说,“我们接到匿名举报,怀疑龙世纪影业在影片制作中,存在严重的财务造假和偷税漏税行为。我需要审查你们《精武门》项目的所有账目。”

    梁文辉立刻将一本厚厚的,装订精美的账册,递了过去。

    “米勒先生,请便。我们的账目,一向很清楚。”

    大卫·米勒接过账册,翻看了起来。

    他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账目确实很清楚,每一笔支出,都有对应的发票、合同、银行流水,完美得像教科书一样。

    只是,上面的数字,太夸张了。

    他的手指,停在其中一页,重重地敲了敲。

    “支付给巴拿马‘第一国际动作顾问公司’,动作设计及指导费用,三百万港币?”

    他抬起头,看着梁文辉,眼神里全是怀疑。

    “梁先生,我不懂电影。但我想知道,什么样的动作设计值三百万?”

    他合上账册。

    “我需要查看这份合同的原件。以及,所有与你们海外关联公司交易的全部原始文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