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一心文学 > 何日雁北归 > 第九十五回 谈判攻心术 皆各取所需

第九十五回 谈判攻心术 皆各取所需

    可是,他宋国耗得起?我大金国还耗得起吗?现在看来,抢掠已然行不通,这大宋太子,摆明了就是要跟本阿哥耗在此处,如此,只能议和了。想到此,完颜守绪仰天长叹一声“:唉......凤凰落架不如鸡。”

    随即满脸愁容的对着宋宇说道“:大宋太子殿下,本阿哥,愿意做出让步,免了你大宋国侄皇帝之称,与藩属关系。将你大宋国,与我大金国平等视之。并且,愿意修改嘉定和议内容,从此两国,再无岁币朝贡关系”说到这里,完颜守绪止住了话头,严肃的盯着宋宇,等待对方回答。

    宋宇见这完颜守绪答应,心里也是松了口气,其实宋宇刚才来这招欲擒故纵,也是抱着弄险心理。纯粹就是他宋宇,这几天整理出来的,南宋与金国的恩怨情爱史。

    首先,宋宇在心里死死认定,发动宋金战争,史弥远绝对是被动玩家。至于谁是主谋,十有八九,便是自己的便宜老爹,宋宁宗。而自己的恩师真德秀,极有可能便是自己的便宜老爹,宁宗的暗中左右手。

    正是在宁宗的授意下,真德秀才会是赵竑的老师,才会是这次战争得首倡者。而史弥远,肯定也权衡了各种利弊,认为自己和大金国有能力让宋国再次臣服。

    经过这次荆襄之行,得到的种种证据表示,宋国对金国拒绝贡纳岁币后,史弥远便立马暗通金国,将自己的父母之国,卖了个彻底。

    而这金国之所以敢三面发动战争,只怕也有史弥远的功劳。这金国皇帝,十有八九,便是仗着史弥远暗中的情报与物资。才悍然对宋国兴师问罪。

    历史上,第一次宋金面子战争,金国可以说,打得非常顺。前锋甚至打到江西境内。但后来由于孟宗正与忠顺军这群异类出现。彻底粉碎了金国企图拿下整个荆襄得计划。使得双方最终僵持在了枣阳一线。也正是由于孟宗正的出现,使得史弥远的盘算,也出现了一些改变。

    要说这史弥远的盘算,其实更简单。就是想要保住金国对大宋的绝对霸主地位,金国地位保住了,他史弥远得腰杆子才能更硬。所以说,宋金战争,在史弥远心里,大宋方面要么就败,要么就拖。总之大宋不能打胜。如若胜了,真德秀和背后的宁宗声望提升,他史弥远只怕再无富贵享受了。

    宋宇正是经过上面这些猜测,找出了每个人的利害点。才慢慢的梳理出了这场,宋金要打七年之久的面子战争,背后的秘密。

    史弥远不用说了,现下最首要的,肯定是祸祸死孟宗正和忠顺军,只有这样,金国才能在荆襄站稳脚跟。

    而这孟宗正,也确实死的早了些。在正史上,就是死在了一年之后。如果宋宇猜的不错,孟宗正,十有八九便是被史弥远联合大金国给暗中搞掉的。

    而孟宗正死后,忠顺军便顺理成章,归到了史嵩之手下,接下来,金国便对大宋,发起了第二次宋金战争,这次战争,金国由于蒙古的穷追猛打,实力弱的更加不像样子。

    所以战争一开始,便和大宋军队,对峙在了一起。而之后,忠顺军逆反史嵩之,摆脱了其控制。回归在了孟珙手中。

    孟珙得了这支部队,彻底扭转了宋国被动防守的局面,开始对金国实施大规模返攻。

    而正是在这个时候,宋宁宗去世。宋理宗被史弥远拥立继位。史弥远有了理宗做傀儡,已经不再需要金国这个老主子了。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手让孟珙去打了。

    而当时这史嵩之的前任赵方,八成也是因为不想给史弥远做狗,出卖自己的父母之国。

    才被史弥远捅了黑刀子。其后史弥远便让自己的异母兄弟史嵩之,顶替了京湖制置使的位置,暗中操持一切见不得人的勾当。

    为的就是让金国打败大宋,到时宁宗软蛋了。岂不是他史弥远的幸福时光来临了?

    至于忠顺军。史弥远是利用金军斩草除根,还是让自己兄弟握在手里,宋宇也懒得猜了,毕竟由于自己的出现,这孟宗正,不会死在一年后了。

    理清了史弥远在宋金战争的利害关系,四个主要发动与指挥者之一的完颜守绪,宋宇也已经猜出了心思。

    其实完颜守绪是宋国皇帝宁宗,宋国枢密使史弥远,金国皇帝,这四个主要战争发动与指挥者中,少有的明白人。是唯一一个,认为和宋国发生战争,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得愚蠢之举。

    是唯一一个,从全局看问题得主要战争发动者之一。也只有他,宋宇才有信心,说服他结束这场战争,只要摆平了他,剩下的宁宗与金国皇帝宣宗的心思,那就简单多了,归根到底,两个皇帝都是为了面子。

    金国皇帝宣宗是因为一直高高在上的低头看宋人,骨子里的瞧不起,让宣宗自以为是的认为,大宋还是那个趴在地上任人踩踏的小草。只要稍微给点压力,它就会趴在地上摇摆乞怜。

    大宋宁宗更简单,宁宗的口头语证明一切“;耻于以侄礼侍之。”

    只要想些计策,让他们自以为占了便宜,收了面子,两人十之八九会结束这场战争。

    最难缠的史弥远,其布局在襄阳的弟弟史嵩之已经被宋宇拿下。至于远在临安的史弥远,一只脚已经被赶出了这场和议的桌子。至于之后宋宇回到临安史弥远会怎么个看法,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正是由于宋宇想了这么多,才最终决定,使出欲擒故纵之计。让这三阿哥完颜守绪,承认自己的主张。

    这样,自己既为汉人与自己的便宜老爹挣回了面子,又能结束这场不知所谓的战争,何乐而不为?况且,这完颜守绪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肯定没想到,自己会把史嵩之给干掉了。不光干掉了,还得了一大笔赃款,就这笔赃款,别说踏马还你大金国四年得岁币。

    就是再养你大金国十年八年也不是问题。而且说不定,还你大金国的这二百多万两,便是史嵩之卖马,卖粮得来的。

    有句话说得好,羊毛出在羊身上,只怕你大金国永远没想到,这几年荆襄征战,除了丢下一地尸体,什么都没得到吧。

    现在,完颜守绪松口了,宋宇心里乐开了花,面上依旧古井无波“:好,我大宋就吃点亏,本来我们没打输,一毛钱都不能给你们,但是我大宋撕毁条约在先,本太子愿补偿大金国四年来未缴纳的岁币。如此,本殿下也能回到临安去享福了。”

    完颜守绪看这大宋太子定了调调,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还好,没把他激怒了。麻蛋,快结束这场战争吧,本阿哥拿了钱,想来皇阿玛也会龙颜大悦。到时南线停战,只剩西夏与蒙古,若能再停战西夏,或许我大金国还有一线生机。

    宋宇还真没猜错,这完颜守绪,真是个少有的明白人。只见完颜守绪听了宋宇所说,一脸认真的回答道“:既然大宋太子同意了,本阿哥这就差人写封奏章,上奏皇阿玛,让他全线撤军。从此,与你宋国和睦相处,再不互相攻讦。”

    宋宇对着完颜守绪,眨了下左眼心里暗道:就完颜守绪那皇阿玛,已经卧病在床多时,政事,基本上都交给了完颜守绪得哥哥,完颜守纯。

    而整个大金国的军事,又全都交给了这三阿哥完颜守绪。可以说,这兄弟俩,加起来就是皇帝的所有工作。

    而老皇上金宣宗,平素就糊里糊涂地,很少干预政事,摆明了,大事他不做主,小事这俩儿子看着办。

    既然现在这完颜守绪点头了,宋宇已经可以肯定,这议和之事,绝对是板上钉钉之事了。

    就算到时候宣宗不同意,这小阿哥得了银钱,也没面皮再度南下“:好,本太子这也奏明父皇,嘉定和议已然取消,让父皇下令,所有兵马,全部停止征战。到时候,三阿哥再派使者,往来递交和议书便是。”

    完颜守绪点点头,知道自己和这大宋太子,虽然能暂时停战,但签订和议,却是做不得主,起码要走个流程上报朝廷才合规矩。毕竟不管大宋朝堂,还是大金朝堂,势力交错,只有按照规矩办,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尤其是这宋国,对于防范武人与皇亲之事,那叫一个上心。想来这宋国太子,在朝中也没多少话语权。

    虽然如此想,但这完颜守绪,却并未瞧不起面前的宋国太子,反倒是对这太子有种莫名的感觉,觉得这个人,万一哪天登上了宋国龙椅,会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正是这个念头,使得完颜守绪,不想彻底得罪面前的宋国太子,因为这完颜守绪,怕万一到了那天,北边的蒙古,再加上南边的宋国,将自己金国死死夹在当中。到时候自己与金国的未来,实是不容乐观啊。

    想到这里,完颜守绪禁不住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像宋国太子这样的人物,要么就杀了,要么就结交。

    杀他,现在自己已经没有这份实力了,看来,本阿哥只能结交这宋国太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